第64章 新的开始
小刘封号2025-04-28 09:484,787

祁同伟微微低头,目光落在腕间的手表上。他缓缓站起身来,动作沉稳而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不早了,我得先回去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室内短暂的宁静。

“还有工作?”钟小艾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舍,那目光仿佛能将时间凝固。她微微咬着嘴唇,似乎想要挽留。

“嗯。”祁同伟轻轻应了一声,眼神却不由自主地望向远方,他的思绪似乎飘向了更为遥远的地方。“之前舆论给我带来不少困扰,现在,该反噬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冷厉。

“有什么困难记得联系我。”钟小艾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伸出手,轻轻握住祁同伟的手臂。

“好。”祁同伟微微颔首,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钟小艾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的自信。

他缓缓弯下腰,在女孩儿的额头落下一个轻轻的吻。随后,他挥了挥手,紧接着,他转过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

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祁同伟的神情愈发冷峻。他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赵东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赵东来熟悉的声音,祁同伟简洁而有力地说道:“东来,把之前抓到的尾巴,先带到检察院。”说完,他挂断电话,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场舆论反击战的胜利曙光。

……

二十分钟后,检察院审讯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灯光昏黄,墙壁上的影子随着人的动作而扭曲变形。尖嘴猴腮的男人一见到祁同伟走进来,原本还带着一丝侥幸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蔫吧了。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嘴里不停喊着委屈,声音带着哭腔,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回荡。

“祁县长,对不起,我一时糊涂,才会上了奸人当。”男人几乎是带着哭腔在求饶,他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悔恨。

“我招,我什么都招。”他继续哭诉着,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求求你,让我睡一个好觉吧……”说着,男人竟呜呜呜地大哭起来,那哭声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这个男人名叫张伟,原本是一名怀揣着摄影梦想的摄影师。但是没有扛住生活的压力与金钱的诱惑。后来他收了刘涛和欧阳箐的不少钱,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丧失了自己的原则,开始断章取义,偷拍祁同伟和许春风的勾肩搭背照片。就是那张照片,如同导火索一般,让祁同伟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一时间,各种负面言论铺天盖地而来,对祁同伟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而此时,祁同伟马上要去检察院上任了,他深知,这边的舆论必须要有个了断。他打量着眼前的张伟,只见张伟顶着一个熊猫眼,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极差,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惶恐

。祁同伟缓缓点燃一支烟,烟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的面容。他不急不慢地开口问道:“谁主使你拍的照片?”声音平静得如同深不见底的湖水,却又透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刘涛,刘总。还有一个女的,三十来岁,很漂亮,好像叫欧阳箐。”张伟不敢有丝毫隐瞒,急忙说道。

“他们给了我一万块钱,让我偷摸跟着你,拍你的不良作风照片。”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等照片洗出来后,又给了我五千块钱,还让我保密!”

“祁县长,我就知道这么多,其他的和我没关系,你就放过我吧。”男人再次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但祁同伟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因此而熄灭。

祁同伟吐出一个烟圈,一切都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只是他没想到,赵东来下手真狠,对这么一个小角色,竟然也使用了“大记忆恢复术”。

十分钟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审讯室的紧张氛围。季昌明匆匆赶来,刚刚他接到了瞿静春的通知,要全力配合祁同伟,澄清所有不良舆论。季昌明处理这种事很有经验,他深知舆论的力量,也明白此时祁同伟的处境。

“同伟,京州日报的媒体我已经找来了,欧阳箐那也认罪了。咱们就不浪费时间了,把张伟和欧阳箐的口供,交给京州的媒体,他们自然会帮你澄清。”季昌明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祁同伟的表情。

“不够。”祁同伟看了一眼季昌明,眼神坚定而冷峻,沉声道:“这两人算是主使,可推波助澜的人,还得揪出来。”他的语气不容置疑,要将所有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都一一揪出。

“你的意思,是要找省宣传部的麻烦?”季昌明微微皱眉,他深知此事的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风波。

“没错,舆论和媒体不是法外之地,他们敢诬陷我,就得为之付出代价!”祁同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透着一股坚决与愤怒。

“好,这事我来处理。”季昌明深知祁同伟的决心,也明白此时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和顾锦花通过电话后,季昌明不仅硬气,还非常积极,仿佛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动力。

一个星期后,铺天盖地的新闻再次席卷了整个汉东大地,如同一场风暴,将之前的舆论阴霾彻底吹散。

不同的是,这次祁同伟是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京州日报率先澄清了事实,将偷拍照片的张伟以及主谋欧阳箐的犯罪事实公之于众。曾经恶意中伤祁同伟的京州日报,如今却成为了澄清事实的主力军,这一转变颇具戏剧性。

比较讽刺的是,上次恶意中伤祁同伟的是京州日报,这次澄清事实的还是京州日报。

作为官媒,在一个月内对一个政客,连续发表两极分化的言论,实属罕见。更炸裂的是,京州日报还为之前不当的言论道歉了。官媒道歉,这在汉东属于第一次,一时间,这件事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之前的京州日报的主编‘王丽萍’,也因为捕风捉影,工作作风不正,被宣传部正式除名。除名的文件,是翟耀亲自批的。要知道,这个王丽萍以前可是翟耀身边的红人。她不仅会揣摩领导心思,还是翟耀的远房侄女儿。这样一个人物说开除就开除,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犯了天条。

当然,翟耀也是逼不得已。祁同伟和钟家的关系,他已经明了。如果这个时候,再不牺牲两个小鱼小虾,恐怕真就自身难保了。汉东的官场就是这样,只要不危及自身,一切都好说。可事态一旦严重,即将殃及自己时,别说一个远房侄女儿,就算亲兄弟,都能下得去手。

随着舆论被澄清,祁同伟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他的步伐变得更加轻快,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然而,李达康那里就惨了。有一句话怎么说,树倒猢狲散!当李达康被检察院带走,他的黑料,也都被一一挖了出来。很多都是他手底下的人举报的。

李达康的作风,确实容易得罪人。每次干出一点成绩,都是他的,去省里接受表扬时,更是比谁都积极。可一旦工作上出了问题,他从不检讨自己,而是像一个酷吏一样,选择让手底下人背黑锅。他是一把手时,别人忌惮他三分,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如今他进了检察院,之前受过他气的人,肯定逮到机会,狠狠踩上两脚。

话又说回来,所有的检举材料中,还真没有贪污或者受贿。最多的,就是甩锅,摘桃子,这些羞于启齿的事。尤其是摘了祁同伟的桃子。重点发展第一次产业,这个理念是祁同伟提出来。引进春风农贸公司,也是祁同伟去魔都谈下来的。可到了省里,都变成了李达康的政绩。如今,事实已经清楚,谁的桃子谁拿走,谁的锅谁背。

这些都不算大事。李达康最大的问题,还是和刘涛签的那份承包合同。这份合同是致命题。刘涛被最高检秘密控制,没人能证明李达康是无辜的。

关键的是,到了这个时候,李达康都没有把赵立春卖了。在检察院,他只说自己遇人不淑,被奸商骗了……

言下之意,就是所有的事儿,他独自扛。这么执着的李达康,还真让祁同伟另眼相看。

转眼又是半个月。祁同伟任职检察院的调令终于到了,来接替工作的县长和县委书记也一同抵达了金山县。这次,金山县迎来了一次大换血。换过来的,都是比较年轻的领导干部,而且还是从外省过来的。

新的县委书记叫吴长青,他看起来年轻有为,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坚定。县长叫任爱民,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这两人祁同伟有印象,和易学习一样,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

而且,还是ZY亲自点的将。也就是说,他们俩来金山县,和省里没有太大关系,物色他们的人来自ZY。谁的手笔,祁同伟自然清楚。

有他们俩在,只要坚守发展第一产业的理念,那么金山县早晚会腾飞。祁同伟也能安心上任检察院。新的领导班子来了,祁同伟特意安排了一顿晚饭,酒是散酒,菜是家常菜。他也没请别人,除了吴长青和任爱民外,只叫了王华一人。

如今的王华,也在成长,祁同伟上任检察院后,他就给新的县委书记做助理,享受正科级待遇。

这顿饭祁同伟也有私心。他还是想让新的领导班子,带带王华,让他继续成长和进步。一世的兄弟,永远的兄弟。

晚宴上,吴长青和任爱民都很谦虚,尤其知道祁同伟即将上任检察院后,杯子摆得更低。别看他俩年轻,可祁同伟更年轻。关键的是,检察院和纪委一样,有监督官员的职权。更不要说,祁同伟还是第三检察部主任,主抓职务犯罪。四人边喝边聊,气氛融洽而热烈。很快就聊到了金山县的发展模式,作为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吴长青十分佩服祁同伟的理念,并表示要把第一产业贯彻到底,必须让金山县富饶起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县繁荣昌盛的景象。任爱民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这顿酒喝到了十点,夜已深,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送走了吴长青和任爱民后,祁同伟叼着烟,来到了宿舍的阳台。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笑。

“老大,我能感觉到,你即将平步青云!”王华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与祝福。

祁同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那烟圈在昏黄的灯光下缓缓升腾,仿佛带着他此刻复杂的思绪。他微微侧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调侃,看向身旁的王华,“怎么?羡慕?”声音里带着一种熟稔的打趣。

“有一点。”王华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真诚的笑容,“不过我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科员,一步步升到正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了!”他微微仰起头,似乎在回忆这两年一路走来的点滴,眼神中既有感慨,又有满足。

“是你自己努力罢了。”祁同伟轻轻拍了拍王华的肩膀,语气中带着认可与鼓励。他深知王华这一路的不易,每一步的晋升都离不开他自身的拼搏与付出。

“呵呵。”王华轻笑一声,笑容里透着几分谦逊与清醒,“说实话,老大,这个世界上,比我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了。你看那些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他们或许从年轻一直奋斗到白发苍苍,可终其一生,或许也就是一个正科,甚至有的人可能连正科都达不到。比起单纯的努力,有时候机缘真的更重要。”王华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那无尽的夜色中寻找着什么。

这话让祁同伟一时之间没法反驳。因为他自己就是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曾经在那偏远的边陲乡镇司法所,他满腔热血,不论白天黑夜,一心扑在工作上,做出了多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调解了无数棘手的纠纷,可即便如此,他的努力就如投入深海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水花,根本不会有人看见,更没有人在乎。就算后来调到了禁毒大队,他更是冲锋在前,屡立奇功,在与毒贩的一次次交锋中,他从未退缩,可得到的回报却依旧微薄,依旧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

直到重生回来截胡了钟小艾。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

如果说祁同伟是王华仕途上的贵人,给予他帮助与指引,那么钟小艾对于祁同伟来说,远不是贵人两个字所能简单概括的。

“老大。”王华轻轻唤了一声,语气中满是感激。他微微弯腰,郑重地鞠了一躬,“我知道你组织这顿饭局,有一半原因,是为了我。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在向祁同伟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

祁同伟满意地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知道就好,为官嘛,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走入歧途,也别被权势蒙蔽了双眼!一旦迷失了自我,那可就万劫不复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向王华传递着自己多年来在官场摸爬滚打的经验与教训。

“知道。”王华认真地回答道。他思索了片刻,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语气诚恳地加了一句,“与君共勉!”他希望自己和祁同伟都能在这条充满诱惑与挑战的为官之路上,坚守初心,稳步前行。

“与君共勉?满嘴顺口溜,干嘛,你想考研?”祁同伟忍不住调侃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他的这句玩笑话,瞬间打破了原本略显凝重的氛围。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说笑笑,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间,夜晚很快过去,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继续阅读: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家妻钟小艾,我祁同伟真不想进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