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算是真切体会到了那句老话: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多。
他更听说过,在中央部委那些手握实权的关键部门里,别说司长这个层级了,有时候一个手握审批大权的处长,能量都大得惊人。地方上的市长、甚至是省长来了,想见他一面都得乖乖排队等候。这样的“实权处长”,真给个厅长位置,人家都未必乐意换——在京城核心权力场,位置和实权,往往是两回事。
这种情况下,自己这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直接硬闯,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事情闹大了,反而可能坏事。那掮客不是说了吗?“马三吩咐一声,我不就给您办了吗?何必您还亲自跑过来一趟呢。”这话虽然刺耳,但也点出了某种“潜规则”。
王耀民副市长在一旁摇摇头,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刚才那人,十有八九就是专门在部委大院周边活动的**掮客**!”
“掮客?”市发改委主任罗爱华有些好奇地重复了一遍。
一同前来的省交通厅规划处处长高山(此行配合延远市行动)也饶有兴趣地问道:“王市长,您给详细说说?”
祁同伟闻言,轻笑着接过话茬,语气带着洞察世事的了然:“这很正常。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靠山货谋生,水边人靠鱼虾糊口。县市一级的中介,跑跑腿也能赚点辛苦钱。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混迹在中央部委周围,一次成功的‘牵线搭桥’,或者传递个关键信息,那好处费……”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可能就是以**万**计,甚至是以**百万**为单位的!”
几天后,祁同伟在张知行副部长的办公室外等候时,恰好看到那位“詹司长”与一个熟人交谈。
詹司长瞥了那人一眼,显然很熟稔,笑道:“哟,马三!你这尊大佛我可请不起。咱们这个大院里,谁不知道你马三是什么路数的人物?”
说完,詹司长不再理会马三,目光转向了祁同伟一行人。他先是打量了一下,又看了看旁边墙上贴的来访登记表,当目光扫过“延远市委书记祁同伟”几个字时,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而那位马三,此刻也注意到了詹司长的态度变化,再结合墙上的登记信息,瞬间明白了什么。他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也跟了过来,脸上瞬间挂满了极其谦卑甚至带着谄媚的笑容,腰弯得极低,双手伸出,一把紧紧握住了祁同伟的手,语气近乎讨好:
“哎哟喂!这位兄弟……呸呸呸!您瞧我这张破嘴!该打!”马三这人极其舍得下脸面,话音未落,竟真的抬起手,“啪啪”地扇了自己两个不轻不重的耳光,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然后他连声道:“领导!领导!实在是对不住,对不住!都怪我,我这双狗眼不识真神,有眼不识金镶玉!得罪了得罪了!您看这事儿闹得……实在是不好意思啊!您说说,您有张部长这样的通天关系,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是您,我哪敢在您面前胡说八道啊!我给您赔罪!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我这小人一般见识!以后在部委这边,但凡有用得着我马三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保证鞍前马后,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祁同伟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心中波澜不惊,却也暗自感叹京城这潭水深不可测。他更关注的是张知行派来接他的人——小詹(詹司长)。
这位詹司长不简单!张知行副部长初来交通部不久,就能让一位手握实权的司长亲自来接自己,这说明詹司长是张知行核心圈子里的人,深得信任。
更让祁同伟内心震动的是张知行本人的升迁轨迹!以前在楚北省,张知行只是不挂常委的普通副省长。按常理,平调进交通部,能进党组、当个排名靠后的副部长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张知行竟然直接担任了**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这背后蕴含的能量和运作,绝非寻常!祁同伟心中暗忖:“老领导这到底是走了怎样一条通天之路?”“小詹,谢谢你了。你先去忙吧。通知小陈给祁书记倒杯水进来。”张知行温和地吩咐道。
“好的,部长,您先忙。祁书记,您请坐。”詹司长立刻恭敬地应声,出去前还特意向祁同伟微笑着点头致意,态度与之前判若两人。能做到司长这个位置,眼力劲是基本功。张部长对这位祁书记明显是格外看重和亲近的,他自然懂得该怎么做。
办公室内,张知行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看着坐在对面沙发上的祁同伟,脸上带着一丝长辈看晚辈的温和笑意,但身姿依旧挺拔,保持着高级干部的气度。
“同伟,这次特意跑部里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张知行开门见山地问道。
祁同伟立刻点头,从公文包里郑重地取出一份装订整齐、厚度可观的文件,双手递了过去:“老领导,确实有件大事需要向您汇报,恳请您支持。这是我们做的《关于杭丽高速延远段优化改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请》。”
报告内容详实,前面是核心申请和理由阐述,后面附带了大量的经济数据分析、辐射人口测算、区域发展规划图等支撑材料。高速改道,牵涉国家干线规划、巨额投资和地方协调发展,绝非一份简单的申请就能解决。必须回答清楚:**为什么要改?理由是否充分?能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惠及多少人口?对国家和区域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祁同伟言辞恳切:“老领导,我知道这事关重大,难度极高。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汇报,能帮我们说句话,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我谨代表延远市、安坪市、梅坪市、叙平市四市近**五百万**人民群众,感谢您了!”他巧妙地扩大了“利益代表”范围。张知行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爽朗地大笑起来,用手指点着祁同伟:“你这小子!几年不见,官场这套‘扯虎皮做大旗’的本事倒是见长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这四个市的一把手了呢!不过,你这思路是对的。”他收敛笑容,正色道:“如果你今天来,只谈你延远市一城一地的得失,只为了延远市的发展要国家花几十上百亿给你改道,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份报告我看完开头就会放下。因为**一个地级市的局部利益,不足以撬动国家级的战略调整**!但你看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大局,看到了对更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这格局和视野,才是打动人的关键!当然,最终能不能成,我说了不算,要看论证是否过硬,更要看更高层面的统筹考量。”
祁同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道:“是,老领导教导得是!我们一定把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
从张知行办公室出来,祁同伟的心情并未完全轻松。张知行答应帮忙推动,但也明确表示没有把握。更关键的是,孙学习将军那边杳无音信,孙文化老人也无奈地说弟弟还没联系他。事情似乎卡在了这里,后续如何,真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等候在外面的高山、王耀民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满是期待。
祁同伟看着他们,轻轻叹了口气,如实相告:“张部长答应帮忙在部里推动讨论,也认可我们的思路。但是……他坦言难度极大,最终能否获批,他也没有把握。我们……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看天意,也要看孙老那边的机缘了。”
就在团队气氛有些低沉之际,孙文化的那个老式军用手机终于响了!
接完电话,孙文化老人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同伟,学习回京了!他让我们现在就去京西宾馆,他在那里等我们!快!”
一行人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火速赶往京西宾馆。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他们走进一个古色古香、透着庄重气息的包厢。
一进门,祁同伟的目光瞬间被包厢中央那个挺拔如松的身影牢牢吸引!一位身着笔挺陆军中将常服的军人背对着门口,正凝望着窗外。听到动静,他缓缓转过身。身高足有一米八五,身形健硕而匀称,肩章上那金色的松枝环绕麦穗和两颗熠熠生辉的金星,在灯光下散发出令人屏息的威严!
祁同伟心中剧震!他原以为孙学习是位少将或中将,但眼前这**两颗金星**,分明代表着**陆军中将**的崇高军衔!这远比他预想的地位更高、分量更重!
孙学习中将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祁同伟身上,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久居上位的无形压力:
“你就是祁同伟?”他上下打量着祁同伟,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随后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这小家伙,倒是有几分本事,连我大哥这把年纪了都被你请动出山。要不是看在你确确实实是为了延远市几百万老百姓的发展在殚精竭虑,就凭你打扰我大哥清静这一条,我今天就得好好教训你一顿!”
他顿了顿,目光扫了一眼包厢内准备好的茶具,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今天叫你们过来,不是谈事情的。你,祁同伟,既然来了,就发挥点作用。去,把那壶茶泡好。等会儿有重要的客人要来,你今天就负责当好这个服务员。记住,用心泡,别给我丢脸。”孙学习中将说完,那深邃锐利的目光便如探照灯般牢牢锁定在祁同伟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小祁同志,对这个安排,没有意见吧?”
祁同伟心中猛地一跳,后背瞬间沁出一层薄汗。他脸上立刻堆起无比恭敬甚至带着一丝诚惶诚恐的笑容,腰杆下意识地挺得更直了些,连忙道:“将军,您言重了!我哪里敢有意见?绝对没有意见!”
他心里却在飞速地嘀咕:“开什么玩笑!在您面前,我这点分量算个什么?别说提意见了,今天能踏进这个门,参与到这个级别的饭局里,那就已经是您看在孙老哥的面子上,对我祁同伟天大的抬举和恩典了!别说只是当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就是让我规规矩矩站在包厢门外候着,那也是我莫大的荣幸,求之不得的机会啊!”
他太清楚了,能让一位手握重兵、肩扛两颗金星的中将特意安排,并且还要求他亲自服务的“重要客人”,其身份地位之尊崇、影响力之巨大,恐怕远超他的想象。能在这个场合露个脸,哪怕只是以服务员的身份,都可能是他祁同伟政治生涯中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哪里是委屈?这分明是孙学习将军在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给他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的门缝!他感激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有半点意见?“首长您说笑了!我祁同伟绝对没有任何意见!首长怎么指示,我就怎么执行,保证不打折扣!”祁同伟立刻挺直腰板,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表态,姿态放得极低,却又透着军人般的服从性。
孙学习中将看着他干脆利落的态度,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嗯,态度不错。行,那你先坐下歇会儿,等客人到了再说。”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祁同伟依言坐下,但只敢虚坐了半个屁股,身体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不敢有丝毫放松。
孙学习中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似乎飘向了远方,带着一丝对故乡的追忆,随口问道:“小祁啊,这些年过去了,延远市……现在怎么样了?还是像以前那样,山高路远,穷得叮当响吗?”他的语气很平淡,但祁同伟却从中听出了一位游子对家乡发展的关切。
祁同伟精神一振,这可是汇报工作、展现成绩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坐得更直了些,脸上带着自豪和自信的笑容,声音清晰有力地回答:
“报告首长!延远市早就今非昔比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就拿去年来说,我们延远市的GDP总量,不仅稳居楚州省地级市前列,更是历史性地闯入了全国百强城市(地级市)的榜单!虽然排名还靠后,但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地区来说,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信心,未来几年一定还能再上新台阶!”他特意强调了“全国百强城市(地级市)”这个关键荣誉,这是最能体现发展成就的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