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一,清晨的阳光还带着些许凉意,城市在渐渐苏醒中迎来新的工作日。上午八点,祁同伟就已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他身着笔挺的正装,神情严肃而专注,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了一圈,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等待着会议的开始。
不一会儿,唐兆山端着一个有些陈旧的搪瓷茶杯,不紧不慢地走进了会议室,几乎是踩着点来的。那搪瓷杯子上,有着一个模糊的农民形象,农民穿着红色的背心,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背景是一片金黄的丰收场景,麦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在杯子下方,清晰地写着“优秀基层村支书”几个大字,落款是一九八二年,这杯子似乎承载着一段久远的历史。
“开会!”唐兆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会议室里短暂的宁静,宣布了会议的开始。
接下来,祁同伟作为党委书记,清了清嗓子,开始带头领读和学习中、省的会议精神。他的声音沉稳而洪亮,一字一句地读着文件上的内容,并且着重讲解了省委茂华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党委会议,祁同伟并不陌生,毕竟他以前曾担任过厅长,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这类会议的流程和要点都了如指掌。
一般来说,常委会议,书记和市长的联络员是会列席会议的,这也是会议的常规安排。而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永远都是学习相关的政策和精神,这是每次会议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二项议程则会根据每次常委会议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一次延远市的党委会议,第二项议程便是上半年度的经济工作会议。祁同伟主持着会议,他有条不紊地引导着会议的进程。唐兆山在会上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做了工作部署。他微微前倾着身子,语气郑重地强调:“半年已过,市里面各项工作该抓的都要抓起来了。下半年的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市里面接下来要抓好双抢工作。”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的众人,接着说道:“双抢期间,市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和市里干部要分片包干,分县蹲点,务必做好早稻抢收和晚稻抢插的工作。同时,市里各单位要积极做好和省里上级主管单位的对接工作,争取在年度考评和半年度考评上面不出岔子,这关系到我们整个市的荣誉和发展。”
会议继续进行,第三项议程是关于成立延远市环卫公司的事情。这一个议程是唐兆山提出来的,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同志们,延远市的发展大家都是清楚的。市里城镇居民人口一共有50万多人,常住流动人口10万余人。过去,市里的环卫工作,采取的是各单位自行包干的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现在很明显已经不符合当下的需求了。大家看看对面的三岔市和金山市,他们相继都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部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他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忧虑,接着说:“结合我们市的情况,我认为采取公开投标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
随着唐兆山的话语落下,一旁的工作人员唐山立刻开始给各位党委委员们分发了一份文件资料。这一举动让祁同伟心中不由得错愕了一下,按道理,这样重要的文件应该是早就要拿出来的,提前让大家熟悉和准备,而不是在会议进行到这个时候才分发。
按照这个文件资料的方案,延远市不成立环卫部门,而是直接采取外包的方式,把市的环卫工作承包给民营的企业。文件中还按照市的城区面积,详细举例说明了省环卫局的编制人员是2370人,每年省财政预算支出是3000万元,其中包括人员工资、办公经费、设备采购等方面的具体开销。考虑到延远市的情况,文件中提出按照268万元的标准,对外进行公开招标。也就是说,一旦招投标成功,接下来整个延远市的环卫就全部承包给环卫公司,每年延远市政府给予最终的中标资金。
唐兆山此刻端起了自己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延远市的环境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大家不信可以去对面的三岔市和金山市看一看,别人的街道上,看不到任何的垃圾,干净整洁,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而我们的街道上呢,尤其是菜市场那一段,一走近就臭气熏天,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是极其影响我们市里形象的事情。环卫工作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有了专属的环卫部门后,各个单位都可以把现有的人员都省下来了,这一部分就能给全市各个单位节约最少一百万以上的成本开支。”
随着唐兆山的话语落下,旁边的市人大主席刘志宏立刻开口道:“我同意书记的这个提案。市里的街道的确是脏得很,每次从那里经过都让人难受,是该好好清扫一下了。而且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节约成本,对市里的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就在此刻,唐兆山却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祁书记,不知道你是什么意见?”听得这一句话,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祁同伟的身上。自从祁同伟到任以来,他一直都比较低调,存在感都不高,这一次,突然被唐兆山点名,颇有一种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正式亮相的感觉。祁同伟心中冷笑,唐兆山这是欺负自己年轻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吗?一个市,组建环卫部门,这在国内都是属于极其罕见的事情。但祁同伟也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太寻常的意味。市里并非是要组建环卫部门,而是要把环卫对外承包出去。
刚才唐兆山说了一大堆,说什么市里的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又是和对面的三岔市和金山口市做了对比。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市里的城市形象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可却又不成立正式的环卫部门,而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来负责整个市里的城市环境卫生。这就是问题所在。
别人不清楚,祁同伟是清楚的。不了解体制内的人,大多都以为体制内的领导干部想要搞钱,要么就是修路,要么就是工程基建。殊不知,这样的项目的确来钱快,来钱多,但风险也极其巨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风险。
但事实上,环卫、园林绿化这种才是一个看不见的隐形蛋糕。以延远市为例,按照唐兆山的说法以268万为基准预算,招募1500人规模的环卫工人队伍。如果都是拿编制的正式工,工资、社保、福利待遇、医保等等这些加起来,每月少说一点160块一个人是必须要的。一年下来,平均一人一万五。加上办公支出、设备采购,一年268万的预算的确不贵。
可问题是如果是外包,这些环卫工可没有社保医保这些保障。在延远市这种地方,每月给600块,招募一些四五十岁的人,有的是人愿意来做这个事情。一年算下来,这一个人的工资差价一年下来就是七八千,心狠一些,一个环卫工的差价一万都能做到。一个环卫公司,一年的利润最少150万!还有园林绿化,延远市区域范围之内的公路行道林、城区的城市绿化,花坛,等等细数下来。安安稳稳的,也不承担风险,一年轻轻松松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收益。关键是不显山露水,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唐兆山这是欺负自己年轻,觉得自己看不懂这里面的门道,祁同伟在心中暗暗想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发言将会决定他在这个会议中的态度和立场…唐兆山还一脸看似和善的笑容,眼神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怀好意,假惺惺地询问着自己的意见。哼,这分明就是想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让自己背锅啊!既然他如此算计,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祁同伟心中虽怒意翻涌,但脸上却依旧露出了一丝恰到好处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唐县长的意见很好。我到任以来,每天都习惯在晚饭后出门散步消食,这也让我有机会好好了解咱们市的情况。别的地方先不说,就单说菜市场那一段,还有延远街这一段,每天经营夜宵摊点的那些摊贩,他们产生的各种厨余垃圾随意丢弃,把街道弄得一片狼藉,路过的时候都让人觉得无从下脚。如果真能够成立环卫部门,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还能大大提升我们市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啊!”
祁同伟的这一番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话语,让不少的党委委员们都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认可的神情。不少人心中也暗自有些意外,原本都以为这位新来的祁同伟不过是来这里镀个金,走个过场的,没什么真本事。但现在看来,这位新来的党委书记,虽然年轻,可从他说话的方式和内容来看,虽说还不确定他做事的能力到底如何,可就凭这说话的水平,也绝不是个草包,还是有一定的见解和思考的。
陈海坐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伍安邦,心中也在不停地权衡和思考,到底要不要反对这个事情呢?要是反对的话,说不定就会挑明自己和祁同伟的关系,可如果不反对,又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有些不妥。正想着这些的时候,祁同伟就再次开口,继续说道:“不过,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按照唐县长刚才所说的,如果成立环卫部门,每年的财政支出是2680万元。那么我想问一下,这一部分的费用,市里的财政资金能否支撑得住呢?毕竟财政支出需要谨慎考虑,不能盲目行事。”
这时候,分管财政的常务副市长刘政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去年延远市的财政收入是230多万元,全年财政结余是370多万元。按照这个数值来计算的话,这一部分的费用还是能够支撑的。除此之外,按照市里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惯例,全市各个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临街门面,流动摊贩和农贸市场都会相应的收取一定比例的卫生管理费。根据我们财政部门的详细计算,这一部分费用收入,全年大约是180万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实际政府投入的资金大约就是88万元,对于市里的财政来说,压力并不是很大。”
随着刘政的话语落下,伍安邦微微皱了皱眉头,看了一下刘政。别看在这之前刘政、夏敏还有那夏顺安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一副其乐融融,关系匪浅的姿态,可现在看来,在这关键的会议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啊,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考虑。不过,这在官场中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家都有自己的盘算和考量。这也正常!
祁同伟到厅长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在厅里面,常委们表面上看起来团结一心,好似铁板一块,可实际上,谁还没有自己的小圈子呢。在这个复杂的官场环境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考量,所谓的团结一致,不过是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罢了。
有一些官场小说里面,主角一到任,然后就开始煞有介事地分析某某、某某某是谁谁的人,说得好似这人真的会毫无保留地支持谁一样。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啊,现实中的官场关系错综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利益的交织和权力的博弈让每个人的立场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既然刘市长都这么说了,财政上没有问题的话。我对于这个也是支持的。但我觉得,既然成立环卫部门的开支也是这么多,外包也是这么多。那为什么不考虑自己成立呢?”祁同伟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圈会议室里的众人,接着说道,“我看完全可以成立市上的环卫部门,从省编委争取一些编制过来,其他的人员采取外聘合同工和临时工的方式,这样既能保证环卫工作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是不是更好一些?而且自己成立环卫部门,也更便于管理和监督,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