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杰能在桐城混个包打听的虚名,察言观色的本事自是练就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怎么瞅雍子衿,怎么觉得她怪得很,于是试探说道:
“你魂没被勾去就好,不过咱们这水银镜,喊价也就六百两银子,我给你多卖了四百两出去,这四百两,是不是应该分我一份?”
雍子衿醉心在梳理即将发生的剧情里,根本没有仔细听左杰都说了什么,敷衍地应一声。
“那多出的四百两就都归我啦?”
“嗯。”
这回左杰确定她的确神游了,他窃喜地立马拉开抽屉,凑出四百两银票往自己袖兜塞,等雍子衿反应过来时,钱都已经进了他的兜了。
她只能认瘪,任左杰把钱揣进兜里,不过饶是如此,刨去成本和人工,自己赚了楼祯也不止四百两银子。
左杰得了便宜,生怕雍子衿把钱讨回去,扭头就扎进货堆里,叨叨着,自己可得勤学向上才行,不然到时雍子衿一行人上京赶考去了,把自己留下,自己门道都不懂,万一被人坑可怎么行。
雍子衿没有闲功夫和左杰计较得知,她心思全被楼祯等人占据,就连买卖都没有多少心思做。
时近黄昏,夕阳西下,街上走街串巷的摊贩们已经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回家,眼瞧着今儿多半是不会再有客人登门了,她索性借口要回去给玄戬准备晚饭,嘱咐左杰看好门店,收拾东西也回了家。
古玩行没开之前,一日三餐的确是雍子衿在打理。不过自从古玩行开业后,雍子衿要两头跑,就没时间再事无巨细地料理家务事。
玄戬和顾襄都得备考,于是家里请了个住在附近的婆子,专司家务事,清晨来,傍晚归。
她这借口蹩脚得很,不过左杰虽好奇,却没多问。
她今儿回家回得早,回到家中时,婆子还没做好晚膳,顾襄捧着本书,坐在院子里,借着最后一点儿日光读;玄戬则在练弓箭。
院子里没有箭靶,他的靶子是在榆树枝上挂了枚铜钱,翎箭穿过铜钱中间那个四四方方小小的眼,准确无误地钉入树干!
雍子衿推门而入时,一支翎箭“嗖”一声,正好挟着铜钱,钉在树干上,入木三分,她不禁拍手叫好,不吝夸奖:
“好!伯庸,你的箭法越来越精进了,所谓百步穿杨,想来不过如此!”
被媳妇夸,玄戬得意之余,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搔搔脑袋,谦虚道:“还差得远呢。”
他把树干上的箭拔起,放回箭筒中,然后把弓箭一起挂回墙上的同时,问:
“今儿铺子里生意不忙吗?你回来的这么早。”
“还行,刚刚来了个大主顾,看上了我之前淘来的那个西域水银镜,左杰问人家要了一千两银子,人家愣是眼都没眨一下,直接带走了,算是开了个大张。我盘算着,今儿钱也赚够了,所以就先回来了。”
雍子衿边说,边往厨房走,她见婆子已经把菜肉都切好了,锅也烧上了,只等着饭熟好炒菜,走到灶边,道:
“天也不早了, 婆婆您赶紧回去吧,剩下的事我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