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来都没有过如此地百味杂陈过,前日间他还是坐拥三分之二的豫州之地,得以施展平生之志,然而此刻却是枯守汝南一郡城池。
他最为倚仗的李沾衣同谢苍梧,还有陈到的白耳军,无一不是败在了江南,赵云和三千风骑的手下。
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陈到居然胆子肥到率领白耳军去挑战三千风骑,最后被三千风骑吃得连渣滓都不剩。
而搭救了刘备性命,在绝境之中护他突围的,则是他这几日里越发不满的两位结义兄弟,这让刘备不由得感到深深的愧疚之意,也决定好了不管怎样,三兄弟的情意永远不会变化。
只是处在十分感动的情绪中的刘备此时却是听到关羽张飞二人劝他不要违抗江南带来的圣旨,应该跟随江南一同返回关中才是,就算是不想留在关中之地,也不能这么公然地同江南作对。
一席话如同冰水一般将刘备心中的感动与愧疚浇得一点都不剩,而且张飞还一口一个云衍老弟叫着,关羽也是诸葛君侯如何如何,言语之间还带着尊敬之意,更是让刘备心中烦闷无比。
他刘备按照原本的计划,从雁门关的时候就应该名传天下,现在说不定都能做到跟曹操一样的一方霸主,可就是因为遇到了诸葛璟,不要说实打实的利益了,就是这个名声都没几个人知道。
要不是刘备占领了豫州四郡,四处作秀下,仁义之名渐渐流传了出去,恐怕天下人还不知道刘备到底是哪根葱呢!
现在关羽张飞还一个劲地要刘备给诸葛璟赔个不是,这不是在刘备的伤口上撒细盐吗?你二人对诸葛璟如此尊重,莫非是收了诸葛璟的什么好处,还是在战场之上江南对你们许下了什么东西?
刘备的疑心并不比曹操小,只不过并不是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
就拿原来历史上刘备同诸葛亮来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致天下三分,助刘备先取荆州后入西川,汉中一战将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从而奠定了刘备三分天下占得其一的霸主地位。
可以说你刘备能占得东西二川,还外带一个荆州,那诸葛亮是占了大半的功劳。然而刘备因关羽张飞之死怒而伐吴,根本不顾诸葛亮劝阻,结果被陆逊一把大火烧尽了七百里连营,一下子就将蜀汉的家底败得个精光。
就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仍旧是被刘备怀疑,故而刘备才说出了那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
看起来是刘备对诸葛亮推心置腹,但却是对诸葛亮的猜忌,怕自己死后诸葛亮功高震主,自领川蜀,要是诸葛亮应下了,恐怕就没有后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佳话了,而是已经陪着刘备共赴黄泉。
曹操的疑心很重,但一生之中尚有郭嘉一人可推心置腹,而刘备看似同身边的人相交甚得,但越是亲近的人如果引起了他的猜疑,那这个裂痕就会在刘备心中越来越宽,直至崩塌。
关羽张飞乃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可以说是刘备如今最为亲近的两个人,可是这两人却是一直在为刘备心中的生死大敌,诸葛璟说话,刘备的猜疑之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在豫州辛辛苦苦积攒的兵马钱粮,城池土地,一朝尽毁于江南手中,若是卑躬屈膝投降,何以在天下立足!”
扔下这么一句话,刘备便扔下关羽张飞二人楞在原地,拂袖而走。
只不过气归气,刘备此时仍旧是坐困愁城,汝南郡虽占据了豫州小半,但刘备此时所守的汝南郡城之中却仅仅是有三四万兵马,斥候已经打探得到消息,曹操在陈郡城中略做休整之后便向汝南郡进兵,大有将刘备一口吞掉的势头。
“唉!天不助我,如之奈何?似诸葛璟曹操麾下尽是谋士猛将,我刘备却不能求得大贤相助,何期苍天如此不公啊!”
刘备哀叹的声音还未落下,便听得一道缥缈的声音传来,“天下贤才多不胜数,恨不能得明主相侍共图霸业,玄德公何故如此落寞耶?”
一道身影自廊间徐步而来,刘备连忙看去,只见那人一袭青衫,形容清矍,正含笑看着刘备。
“原来是子将先生,快请快请!”刘备认出来人为何,不由得眼前一亮,连忙将这位文士请到院落中的石桌前坐定,拱手再拜,欣喜道:“子将先生遍识天下英才,刘备愚钝,愿得先生指教!”
来人正是三国历史上最为神秘的人物之一,汝南许劭,许子将。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便是刘备面前的许劭下的,就如同刘备所说,许劭此人生得一双慧眼,识尽天下英才,往往只闻那人事迹便知其为人如何。
野史之中甚至流传着许劭臧否天下的札记,凡天下人物无不在其上,而且许劭所做评语都是一语中的,全无差错。
只不过历史上对于许劭的记载只不过是寥寥几笔,这也为许劭这个人增添了许多神秘面纱。
刘备占得豫州以来,自然也是听说过许劭的名声,也曾上门拜访过几次,对许劭的本领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刘备本想将许劭招揽麾下,结果却是被许劭坚决拒绝。
而此时许劭的出现,无疑是给刘备带来了一抹希望,或许许劭能够指点刘备一条明路。
“玄德公从来都是愈挫愈勇,如今怎么这等颓唐不堪,看玄德公这副样子,怕是就算是有大才相助,玄德公的心恐怕也已经灰冷一片了吧?”
许劭玩味地看着刘备,语气也是若即若离,既像是在跟刘备推心置腹,又像是一位世外高人在提点刘备。
刘备闻言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对许劭拱手说道:“说来惭愧,备虽为中山靖王之后,然而起于微末,辗转几年刚刚有一地立足,欲展平生之志以兴复汉室,然而一朝失势,如今困守孤城,实在是令人发笑。
备天资愚钝,常为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盖因身旁无贤才辅佐谋划,这才每每虽占得先机却最终损兵折将,刘备之志未曾磨灭,只可惜若是再无贤才来到,恐怕此身将灭,空有宏图大志亦无所用。”
许劭笑了笑,细细地品着面前的清茶,幽幽地说道:“能让诸葛墨辰如此算计,玄德公应当是天下独一人了,如今玄德公依旧逍遥在外,不再受诸葛墨辰的控制,应当高兴才是嘛!”
“子将先生都知道了?”刘备看向许劭,见他点了点头,不禁摇头道:“若这是一种荣幸,备宁愿不要,其实备也想不明白,我与那诸葛璟无冤无仇,他为何要处处针对刘备,比刘备威胁大的人多了去了,诸如袁绍曹操之辈,诸葛璟却是始终看准了备一个劲地算计,真是奇哉怪也!”
“不怪不怪!”许劭笑着说道:“玄德公乃是蛟龙之属,虽潜在深渊,一遇风云相助必然直冲九霄,诸葛墨辰识人甚为分明,自然不愿意任由玄德公腾空而起了。”
刘备似乎并不想继续这个问题,对许劭拱手施礼道:“子将先生既然也是这样认为,今日想必是为备带来了风云?”
“非也非也!”许劭耸了耸肩,说道:“风云可遇而不可求,不过某家却是可为玄德公指点一条道路,至于玄德公能不能寻得贤能,就要看玄德公的造化了!”
“愿得先生指教!”刘备连忙说道。
许劭慢悠悠地说道:“玄德公应当知晓,如今乱世已起,诸子百家齐齐出山,鬼谷归隐四百年竟是出了诸葛璟这么个将天地玄黄四部神通融汇一身之人,当为天地间的宠儿啊。
不过当世有名大派可不仅仅是鬼谷一门而已,与之针锋相对的便是阴阳宗,阴阳宗少主南宫雪早在雁门关之时便与诸葛璟相见,对于阴阳宗,玄德公应当不陌生吧?”
说到这,许劭抬眼颇有深意地看了刘备一眼,刘备不由得尴尬一笑,阴阳宗自从出世以来就站在汉室朝廷的对立面,而刘备却是一向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如今被许劭揶揄,自然是尴尬不已。
不过许劭也并不纠缠,摆了摆手继续对刘备说道:“除却这两大门派之外,墨家,儒门,武当,蓬莱,兵家,纵横家,法家这些门派也是出山,且其传人多在诸葛墨辰身边。
江湖中二等门派,如蜀山,魔门,酆都,甚至是灵隐佛宗,还有那些散修也是现世,虽修为不比名门大派,但论才智计谋也都是一时之选,哦,对了,苗疆与鬼方近来也现于中原。
曹操新得的军师戏志才,便是出身鬼方,在中原游历多年,同各大门派传人都有交情,且其才能不下于任何人也。
玄德公欲求贤才,当留意这些门派。
儒门当世首座乃是水镜先生,德高望重,座下弟子无数,而且儒门之中分为孔圣,亚圣,荀祖三脉,其传人分布天下,玄德公岂无意乎?况且水镜先生曾与墨家掌门黄承彦先生下过一句断语,不知玄德公想不想知道?”
“敢问先生,是何断语?”刘备敏锐地感受到许劭的这句话才是关键,急忙问道。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许劭淡淡地道出了这句话。
“伏龙,凤雏?”刘备不禁皱起眉头,知道这只是代号而已,可他根本不知道这是谁啊?于是刘备再次发问道:“子将先生,这两人是谁,当真有这么大的本领吗?”
许劭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真假与否,我不便评价,只不过有一点我觉得玄德公应该知道,那就是这伏龙,乃是诸葛璟的同胞二兄,诸葛亮!”
诸葛亮……
听到许劭提到这个名字,刘备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道身影,羽扇纶巾,从容淡静,虽然还只是个少年,但举止之间却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便是诸葛亮,传承了鬼谷地部神通与玄部神通,上有经天纬地之才,下有鬼神不测之机,并州虽谋士众多,但若论起来,诸葛亮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
只是,可惜啊……
刘备心中暗自喟叹,可惜如此大才不能为他所用,诸葛亮是诸葛璟的同胞兄弟,从出生起便和诸葛璟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不过诸葛亮之能,的确是能当得起这伏龙之称。
只不过刘备不知道的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就是诸葛亮这条伏龙,从南阳卧龙岗开始就带着刘备开创了属于他二人的西蜀霸业。
“子将先生,那凤雏又是何人?”对于诸葛亮刘备已经是没有任何希望了,但能够同诸葛亮齐名的那位凤雏先生,刘备却是热切得紧。
谁知许劭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天机不可泄露,凤雏若是同玄德公有缘法,自然会遇见的,某家言尽于此,就此别过!”
说罢,许劭便对刘备潇洒地拱手一礼,旋即便转身大步离去。
“子将先生,子将先生!”刘备连忙起身想要追赶许劭,然而许劭却是对刘备摆了摆手,扬声说道:“玄德公若是有朝一日腾上九霄,可莫要忘了己之初衷啊!”
声音渐渐远去,许劭的身影也是不见。
刘备只得留在了原地,皱眉思索着许劭提到的凤雏到底是谁。
…………
汝南郡城之中,许劭负手走在街道上,突然,一道身影从旁边闪了出来,来到许劭面前拱手便是一礼,道了声:“师叔!”
许劭似乎早有预料,摆了摆手,说道:“士元不必多礼了,没想到水镜真的舍得把你放出来,你的事某家已经帮你铺垫好了,只等你出场来唱这出戏了。”
来人正是庞统庞士元,虽然面容有些诡异,但庞统还是将礼节进行得一丝不苟,躬身对许劭开口说道:“有劳师叔费心了,若统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图之志,必不忘师叔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