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妇们依品级或坐或立。
狄国公夫人因品阶尊崇,在靠近主位的下首处设有一张紫檀绣墩。
她并未安然落座,而是站在末尾处与萧夫人低声交谈。
她夫人年事已高,发髻银白,面容慈祥温婉。
她今日身着一袭“五谷丰登”纹样的绛紫色礼衣,衣料选用厚重温润的属锦,其上以金线、秋香色线缂织出稻、黍、稷、麦、菽等谷物纹样,寓意吉祥丰饶,针脚细密匀净,色彩沉稳大气,与她温和从容的气度相得益彰。
她轻抚袖口饱满的麦穗纹,眼中满是柔和的笑意。
一旁的萧夫人则截然不同。
虽已年过四十,她却依旧身姿挺拔,眉眼间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爽朗与英气。
她今日未着寻常女眷的宽袖襦裙,而是穿着一身陆昭若特制的“秋狩图”猎装。
衣裳以赭石、驼色为主调,面料挺括,剪裁利落,衣身上以盘金绣和钉线绣勾勒出骏马奔腾、鹰击长空的狩猎场景,袖口与衣缘饰以连绵的缠枝卷草纹,于英武之中透出几分精致。
这身打扮在满园华服中独树一帜,引得不少命妇侧目。
“萧夫人这身猎装,真是英姿飒爽,令人眼前一亮。”
狄国公夫人笑着称赞道,声音温和。
萧夫人闻言,爽朗一笑,拍了拍衣袍:“不瞒老夫人,起初我还嫌这纹样过于硬朗,怕不合时宜。没成想昭若巧思,竟用这金线、驼色配出了几分雍容气度,穿着也爽利!她说‘夫人当年也是驰骋过沙场的,这份英气,何必遮掩?’这话,可算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狄国公夫人含笑点头,目光扫过萧夫人衣袍上奔腾的骏马,又落回自己礼衣上饱满的谷穗,温声道:“是啊,陆娘子之巧,正在于此。她为人制衣,不强行改变其本性,而是顺其气质,扬其长处。为你我设计的衣裳,看似迥异,内里这份‘量身裁衣’的体贴心思,却是相通的。”
“老夫人说的是!”
萧夫人深以为然,“这孩子,是真正懂人的。”
容太妃正与礼亲王妃二人正安然端坐交谈着。
容太妃轻抚着自己“福寿绵长”大袖礼衣上的蝙蝠缠枝纹,感叹道:“王妃您这身‘金菊傲霜’才是真绝色,这金线用的,竟似将秋阳绣在了衣上一般,清贵无比。”
礼亲王妃闻言,并未立刻客套,只是唇角微扬。
她优雅地颔首,目光缓缓掠过容太妃的衣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笃定:“金菊之清贵,在于其形,更在于其骨。陆娘子能捕捉到这份风骨,确是慧眼。”
她略作停顿,目光中流露出真正的赞赏,继续道:“太妃这‘福寿绵长’的纹样,蝙蝠翅膀绣得圆润饱满,针脚细密匀净,更显内蕴之深厚与祥和之气,亦是难得。”
就连那位身着“玉堂富贵”玉兰纹襦裙的新晋贵妃,也忍不住倾身向邻座的妃子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陆娘子心思真是玲珑剔透……你瞧这玉兰花瓣,用浅紫微微晕染,光线一照,行走间竟有流光浅浅而动。既守住了素净的礼数,又不失别致清雅,当真难得。”
太后与皇后端坐于上首,将园中诸人的轻声赞叹尽收耳中。
皇后微微侧身,向太后靠近些许:“母后您瞧,陆娘子这一双巧手,真有点石成金之妙。每位夫人的性情气度,竟都被她融入了这经纬线里,化作满园秋色,活色生香。”
太后闻言,含笑颔首。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满园衣香鬓影、华服璀璨,最终望向澄澈高远的秋日碧空,语气沉静而雍容,带着一丝慨叹:“是啊。人能尽其才,物能彰其美,如此盛景,方衬得上太平盛世。”
这时。
女官引着陆昭若步入御花园。
顷刻间,满园的目光——欣赏的、好奇的、审视的、盘算的——皆若有若无地汇聚于此。
陆昭若微垂着眼眸,步履从容沉静,身上那袭水青色女官常服,在满园华彩映照下,愈发显得她如清泉映月,气质出尘。
太后端坐主位,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深沉难辨。
皇后的视线则温和许多,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考量。
她深知此女是人才,心中盘算的是如何施恩,将其拉拢至自己麾下。
下首处,狄国公夫人眼中是纯粹的喜爱与欣慰,微微颔首。
而她身旁的萧夫人则几乎要露出爽朗的笑容,目光灼灼,满是自豪。
永福长公主最是藏不住情绪,她眉眼弯弯,几乎要起身相迎,全靠身侧的玉姚悄悄拉住衣袖,才勉强维持住仪态。
年高德劭的容太妃通透地扫过全场,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对陆昭若投去一抹不带立场、纯然欣赏的目光。
而首次见到陆昭若的礼亲王妃,虽仍保持着清傲之姿,却也不由自主地被这份沉静气度所吸引,微微侧目。
更多如新晋贵妃等妃嫔,则是纯粹的好奇与打量,低声交换着印象。
在人群最末,安国亭候戚夫人默默注视着陆昭若,心中暗忖:家中庶女谵芙君与她交好,日后定要多多走动,这位陆娘子,分明已是得了太后、皇后青眼,前途不可限量。
陆昭若行至御前,依足礼数,盈盈拜下,声音清越而不失恭谨:“民女陆昭若,叩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金安。”
太后目光微凝,淡淡道:“平身。”
接着又道:“陆娘子。”
“民女在。”
陆昭若再度敛衽一礼,姿态沉静如水。
“今日诸位命妇所着服饰,皆出自你手。巧思妙艺,哀家与皇后都已亲眼所见。”
太后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你便从哀家身上这‘松鹤延年’说起,让哀家听听,你这设计之中,藏着怎样的心思。”
此言一出,园内愈发安静。
陆昭若闻言,并未立即看向太后华服,而是目光恭谨地微微垂落,落在太后裙摆的松针纹样上,片刻后方才抬首,声音清晰柔润,不卑不亢:“太后娘娘垂询,民女谨以浅见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