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塞行动中有一位特别不错的李台,给他也留一支吧!”荆竺道,“何大哥也留两支小队,万一朝廷要你护送淇国公的家属,可以让托克和李台带着小队暗中随行。”
“还有十六支小队,全部带走吗?”何罗闪问道。
“人数还没有确定。”荆竺把‘陈王宝藏’的事情简单说了说,“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是怀来,一个是关外,两件事情都要有个结果。”
“可惜我不能跟着先生去了。”何罗闪道,“既然先生已经决定,我这就去安排,人手都在山里的基地。”
荆竺一个人留在屋内查看着地形图,何罗闪去安排人手,祁玉在隔壁自己的屋中小坐了片刻,迈步出来朝着小桔的屋子走去。
此刻,桑槿和云霓正在陪小吉祥玩着,祁玉打过招呼之后看着小桔,“少夫人可方便?”
小桔冲云霓和桑槿点点头,二人带着小吉祥去了后院,顺手把门带上。
“少夫人!”祁玉的身形慢慢低下,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说起。
“怎么不说了?”小桔微笑道,“还是那年在紫兰小筑的时候比较好,你什么都和我说。”
“先生要远行了,我想陪着去。”
小桔一听这话就明白了,‘陪着’和‘跟着’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竹子哥没答应吗?”
“其他人手都已经安排好了,我问过先生,可是……”
“那我可管不了他。”小桔说道,“竹子哥有重要的事情做,我们都要帮他。”
“这个我知道,我不会拖累先生的,我会武功,骑马射箭都可以的!”
“你要是真的想去,我可以帮着问问,只不过……”
祁玉一听就跪下了,“少夫人有什么尽管说,我都答应!”
“你看,还是这么冲动!”小桔把祁玉拉起身,“竹子哥最不喜欢这样。”
“一时情急,我……”
“虽然人手方面已经安排好,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小桔说道,“你要寸步不离先生,能做到吗?”
“这个当然没问题!”祁玉连声说道,“只要先生不嫌弃我!”
“你的心思我明白。”小桔略一思忖,从柜子里取出一个丝质的小荷包,“打开看看!”
祁玉双手接过,上面有‘莲花童子’的刺绣,里面装着一副银质的首饰,“这是给小娃娃的啊!”
“是小吉祥的奶奶给的,一共三副。”小桔说道,“小吉祥戴了一副,我这又有了身子,得留一副,这一副就给你了。”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听懂这话的意思:小桔能够接纳祁玉!
——女人之间的事情很难理解,现在的社会是这样,古代人也一样!
“把先生毫发无损地带回来,其他的事情我来做,行吗?”
“少夫人!我答应你!”祁玉一把抱住了小桔,“我的命早就是先生的!”
“路上带些书,多问问先生。”小桔轻声道,“竹子哥喜欢聪明的女子。”
“谢谢少夫人!”
这一夜,祁玉睡得很香甜,她这几年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
根据人手选拔的要求,昆仑和小幽都去了山间基地跟队员们进行磨合,武功身手、阵型变换、丛林隐匿、刺杀潜水、收发飞信等,最终挑选了十支小队,加上赫连波就是十一支。
接下来就是核心会议,地点就在何罗闪的总管宅院中,主要行动人员有荆竺、祁玉、小幽、桑槿、海平、王启、赫连波等七人,以及留守的何罗闪、昆仑、云霓、贺连、云裳、托克、薛莒等七人,小桔对会议的内容已经了解,带着小吉祥在前院习字。
“各位兄弟!”荆竺首先来了个开场白,“你们都是我来到北地最先认识的,海平、王启还有赫连波更是和我一起参加过行动,那还是四年前勘察采运路线的时候。”
墙上已经重新挂起了地形图。
“这次行动的目标有两个,我们首先看怀来及其附近。”荆竺一边说一边指点着,“我是五年前从南边来到北地的,原本是出来游山玩水散散心,可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从顺天府方向陆续来了四批造访者,都自称是来自军营驻地或者卫所。”
“你们一定想问他们的来意。”荆竺道,“我只是读了几天书,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别说是上马杀敌,就是舞动长剑都困难。他们居然说是久仰大名,想请我出山。”
“怪不得大小姐风雨无阻都要去请先生。”薛莒心中暗道,“就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
“有陌生人进入赫连九部,何总管当然会知道,当时都是海平和王启两位大哥负责警戒。”荆竺说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谁把我的住处告诉那些人的,在大小姐出现之前,昆仑和小幽就已经发现有两个‘暗桩’在盯梢,显然,是他们向外传递了消息。”
荆竺喝了一口茶,“根据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可以推断,其中一人就是来自顺天府,另一个人跟这件事暂时无关。所以,这次行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去顺天府查访清楚,而另一个目标可能跟朝廷有关,前些天我跟何总管说过。何大哥,你说说吧!”
何罗闪点点头,“这次先生从东南部听到一个消息,……。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若是有宵小之辈假借‘陈王宝藏’之说闹事,又不知有多少百姓遭罪。”
说完,何罗闪起身走到地形图前,“从这里先去朔州再经大同,沿着唐大人的采运线前往怀来,总共行程不足一千五百里;从怀来一直往东,跨过辽河就是‘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城,目测不超过两千里。海平和王启要负责全程的护卫。”
“是!”
何罗闪回到座位,小幽得到荆竺的示意,掏出一张纸说道,“这四批造访人员每一批都是三四个人,领头的都不到四十岁,除了带来一些礼物,一个字都没有留下,既没有拜帖也没有信物,只是在口头上自报家门,我念一下当时的记录。”
海平等几个人俱是一振,仔细听着小幽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