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皇上封赏柳迎瑾的时候,他们都听说了一些关于柳迎瑾的事,但他们都没放在心上。
觉得柳迎瑾只不过是一个出自小山村的妇人,顶多就是碰巧发现了水源和驱赶蝗灾的方法而已。
至于抓住了土匪,那肯定是整个村子都出动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把功劳算在柳迎瑾的头上,他们自然也不想深究。
直到这一次,当所有的县令都汇报了自己所辖县城的村子遭遇的各种灾害,又汇报了灾后重建工作的情况,还有今年县里大概的总粮食产量之后。
大家这才发现,平安县无论是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粮食产量跟其他的县比起来,那都是遥遥领先啊。
因为,往年的平安县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所以,知府大人夸奖了周县令一番之后,就让大家都多向周县令学习学习。
江县令跟周县令聊过之后,连临江县都没回,就跟着周县令来了平安县。
周县令先带他去了受了洪灾的永康镇看了灾民们目前的情况。
江县令这才发现,周县令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除此之外,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小麦,豌豆等粮食,除此之外,还有土豆等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而且,要不是看着那些地方有被水淹过的痕迹,江县令他们根本就不相信那几个村子真的受了洪灾。
问了村民,虽然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但提起洪灾,他们还是会想起那些在洪水中丧生的亲人和朋友。
他们还带着江县令他们去看了那些埋葬着在洪水中丧生的村民们的遗骸的地方。
看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石碑,江县令不得不相信,这里的百姓确实遭遇了洪灾。
而他也不得不接受,这里的村民们灾后的生活比他们临江县的那些百姓要过得好的事实。
这一路走来,周县令带着他们去了沿途的每一个村子。
看着家家户户满仓的粮食和田里还能再收割一茬的水稻。
江县令是彻底地服了,他也相信了周县令说的话。
他亲眼见到的景象甚至比他听了周县令的话之后想象出来的场景还要好。
越看,江县令就越是后悔,他应该早些就来找周县令的,早些就来学习学习的话,说不定他们临江县的百姓就不必这般艰难了。
因此,江县令越来越想早些见到柳迎瑾。
周县令这才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直接带着他们来了桂花村。
刚一进村,江县令就感觉这桂花村似乎跟其他的村子都不同。
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其实我也没有做什么,都是周县令领导有方,才有了大家今天的好日子,不说有多好吧,但我敢说,没有人再为粮食而发愁了吧?”
柳迎瑾说着,看向了周县令。
柳迎瑾的话,再加上这一个眼神,像是一颗石子扔进了周县令的心湖,在他原本平静的心里荡起了圈圈涟漪。
“盈娘子,你也不必谦虚,我觉得是你们两人包括所有百姓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请你们帮帮我们临江县的百姓。”
江县令起身,朝着周县令和柳迎瑾行了一礼。
周县令这才收回思绪,朝着江县令拱了拱手道。
“江县令放心,既然我们都是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那只要我能帮忙的,我一定不会推辞的。”
“江县令放心,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的。”
柳迎瑾也笑着点了点头。
听见两人的话,江县令这才放下心来。
“那你们觉得,我们临江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百姓们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江县令也不客气,当即就提出了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周县令没有回答江县令的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柳迎瑾。
却不想,柳迎瑾也正向他看来。
“这事,还是盈娘子你说吧。”
周县令连忙垂下了视线,掩藏住了眼底的慌乱。
“那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江县令,既然是因为赤河决堤,才导致了这次洪灾,那官府可有修理河堤的计划?”
柳迎瑾想了想问道。
“自然是有的,最近水量下降,正打算重新修建堤坝呢。”
江县令不知道柳迎瑾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如实回答。
“既然这样的话,那这事就早些开始,多让受了灾的村民们到堤坝上去干活,这样他们也能有个经济来源。”
柳迎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嗯,这样倒是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是还不能够解决所有灾民的困难。”
江县令点了点头。
“县令大人,不知道你对咱们平安县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柳迎瑾转而又将目光看向了周县令。
“这个我倒是还没有想过。”
周县令突然被柳迎瑾这么一问,他也来不及多想。
“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既然咱们平安县的百姓家里都有了足够的粮食,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怎么让大家都能赚更多的钱。
这样一来,无论是买卖粮食还是其他的东西,这都需要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因此,我觉得,应该趁着这段时间,把县城到村里的路,或是村子跟村子中间的路,至少是进出村子的路都好好修一修。
有了宽敞平坦的大路,才有利于村民们把家中多余的粮食都卖出去,或者换一种说法,路好走了,外面的那些粮食贩子才愿意上门来收购大家的粮食,这样一来,大家不仅有余粮,还能有点余钱。”
柳迎瑾又说起了一件似乎跟临江县毫无关系的事情。
“这倒是有道理,我经常在各个村子之间奔波,有的路实在是不好走,就连人都很难过去,更别说牛车马车了。”
周县令点了点头。
“这样,又需要很多人手,人手不够,便可以从临江县请些人来帮忙。”
柳迎瑾这才说出了修路的目的。
其实她早就想修路了,只是修路可不是小事,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人手。
周县令和江县令这才恍然大悟。
“这倒是个好主意,原本给排名第一的县城的奖励是五百两白银,因为今年我们平安县在各方面表现突出,今年朝廷给我们的奖励也翻了一番,奖励一千两白银,正好可以拿来修修路。”
周县令也觉得柳迎瑾的这个提议不错。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谢谢你们愿意伸出援手。”
江县令也一脸感激地看着柳迎瑾,眼神里带着些许羡慕。
他也想要那排名第一的奖励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
“当然,除此之外,江县令还可以想想其他的类似的法子,让大家都有事做,这就意味着他们能有收入,有了钱,还怕没粮过冬吗?”
柳迎瑾笑着看向江县令。
“盈娘子言之有理,我会多想想办法的。”
江县令点了点头。
“对了,我听说你们平安县的百姓都自觉自愿地给受了灾的百姓捐了粮,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江县令坐直了身子。
“当然可以,只是我认为,这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
柳迎瑾点了点头,但也如实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这是为什么?”
江县令有些不解,为什么到了他们临江县就不行,难道说他们临江县的百姓都没有善心吗?
明明他觉得他们临江县的百姓跟平安县的百姓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