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四下张望,很快在靠近窗口的位置看到了赵伯琮。
在赵伯琮身边,还坐着一位身着华服的小公子。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完颜可玉?
老太太还仔细看了几眼,确定是完颜可玉无疑。
不过,她未施粉黛,身上也只是穿着寻常布料,没了嚣张跋扈的气势,她现在看起来极为平和。
老太太还在想,定国长公主在哪?
却见鹿诗诗正站在那位小公子身边,冲老太太弯了弯眼睛。
老太太有看了眼那位小公主,这才敢肯定原来公子是女郎。想必,这位就是定国长公主了吧?
“咳。”燕青在旁轻咳了一声,老太太这才回过神来,忙走了上前,对赵伯琮跪拜。
“老身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太太腿脚利索,跪得毫不含糊。
既来之则安之,赵伯琮以前是郡王,她尚可以不忌身份与之交好。对待成帝王的赵伯琮,老太太绝不会还以之前的态度相待。
伴君如伴虎,每一处礼节老太太都不会缺失,务必让人挑不出错来。
赵伯琮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停顿了片刻,才道:
“平身。”
老太太不敢直视君颜,半低着头站在那里。眼角的余光瞥见那道绛紫色的身影,袖口、衣摆隐约可见金龙图样,更显庄严。
“赐座。”
赵伯琮的语气很随意,哪怕当了皇上,他给老太太的感觉好像也还是曾经的“元永”。
“谢皇上。”
老太太看了看座位,赵伯琮所说的“赐座”,那座位居然就在他对面!
老太太想了想又不是第一次面对面就坐,既然他敢赐,她就敢坐。
抛开那道似有似无的束缚感,老太太大大方方落了座。完颜可玉坐在她的身边,对老太太的到来没什么感觉,她一直表情恹恹,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老太太也没有理她。
完颜可玉作为刺杀太上皇的幕后主使,能够活着已是万幸。若还想如曾经那般肆意,明显是不可能的。
只是不知道为何赵伯琮会把她带到这里?
老太太顺着刚才完颜可玉的目光看向窗外,在这里刚好能够看到会试考场,送考的人群大都已经散去,大家三三俩凑到一起聊着天。
赵伯琮似乎来了许久,也不知道他堂堂一个皇帝到来围观考生考试算怎么回事?
老太太正想着,耳边传来赵伯琮的声音:
“此次会试正值春寒,朕特意赶制了一匹冬衣给学子们御寒。等他们入了考场,便会分发到他们手中。”
会试一般在二月底举行,今年恩科开考时间提前。春寒地冻,赵伯琮考虑到学子们的身体健康,特意赶制了冬衣,以慰人心。
老太太也听过这件事,考试为免夹带,只允许携带单衣,不少学子都因此冻坏了身体。今年更是特殊,皇上这般体恤下民,已经得了不少人心。
老太太倒没怎么担心钱书白受冻,他跟着叶里红习武,身上的火力比寻常人要多一些。既然赵伯琮说了,老太太也赶忙表示:
“多谢皇上体恤学子,有了皇上所赐冬衣,他们必定心中感念,愿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老太太变着花儿拍马屁,当事人还没什么表示,一旁的小公子倒是笑出了声:
“噗嗤。”
定国公主冲老太太偷笑,忍不住揶揄:
“皇兄,这就是你与司农乡君交好的原因吗?”
大家都传,司农乡君得皇上看重。其实也不过是个乡间老太太罢了,大家更奇怪,她为何会如此得皇上看重?
如今,定国公主居然自己窥见到了真相。
瞧瞧,老太太说话一套一套的,这马屁拍得信手拈来,哪里像个寻常老太太?
长公主笑归笑,那眼中全是善意模样,反倒让老太太生出不少好感。
赵伯琮微窘,他瞧瞧瞥了眼老太太,见她没什么反应,这才摆正姿态:
“不得妄语。”
好歹也是长公主,开玩笑也得有个限度。
他板起脸的模样还挺能唬人,尤其有身份加持,他若是在朝堂这般,怕是不少大臣就要心惊胆颤了。
长公主不受他影响,轻轻嘟了下嘴,起身,冲老太太行了礼。
“见过司农乡君。”
她对老太太十分礼貌,可这份礼貌却是没有必要。
“不敢不敢……”
老太太跟着起身,她已经猜到了长公主的身份,可眼下没人介绍,她也不好直接说透。
而今,长公主更是对她行礼……
老太太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就算她是乡君,距离长公主的地位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长公主这礼确实不该对着她行。
老太太心中的古怪感逐渐提升,从上回长公主给她送那么贵重的礼物开始,到现在长公主对她行礼,都让老太太隐隐觉得长公主似乎是在讨好她。
讨好她……
这怎么可能!
可往往,事实上越是不可能的事越是可能。
两个人互为行礼,赵伯琮出来解围:
“这是朕的妹妹,定国长公主。她行的是晚辈礼,没什么不妥。”
赵伯琮居然支持长公主对她行礼?
就算是晚辈礼,她又算长公主什么长辈?
老太太哪里肯接,忙要回礼:
“老身给定国长公主请安。”
国在先,家在后。便是长公主未来的公公、婆婆都要对她行礼,老太太算哪门子长辈?
老太太的礼还没行下,就被长公主给扶了起来。
“免礼免礼。”
长公主搀扶着老太太坐下,一派洒脱:
“本也不是什么正式见面,不用这般严肃。老太太与我祖母差不多年纪,以后叫我‘馨儿’就好。”
馨儿?
“馨”是长公主的闺名,一般只有极为亲近之人才知道这个名字。
然而,长公主却对老太太这般介绍?
老太太看向赵伯琮,更疑惑了。
最让老太太疑惑的事,赵伯琮也没有阻拦?
这太古怪了!
老太太脸上挂着笑,含糊其辞把称呼的事儿糊弄了过去。
长公主一直十分殷勤,不断为老太太布菜,还打听了一些钱家的事,似乎对钱家十分感兴趣。
老太太拿不准长公主这是何意,捡着些家长里短与她说了,而长公主则十分雀跃。
赵伯琮也只是随之附和一二,似乎他们叫老太太过来,只是为了钱家的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