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
长春子2025-10-16 10:344,198

第二天上午,博物馆的钱就已经到了账,同时张全泽也通过武时耘的关系,转到了东海省立医院。

  不过我却没有跟着一起去,而是留在了北江市,毕竟店里这档子事儿,可还不算完。

  至于到账的那一百万,张全泽转了八万给我,剩下的张全泽说给他存婚房钱。

  我问他六品堂这生意怎么办,张全泽的答复和我想象的并不一样。

  他还记得张全泽那长长的一叹气,满脸的落寞,以及最后说出的那一句话。

  “有些累了,缓缓再说吧。”

  “六品堂,你偶尔照看照看就行了。”

  往日里意气风发的父亲,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我看来柳眼镜占了九成的因素。

  不得不说钱是男人胆,我再一次回到古玩城,整个人身上那一股子憋屈,完全消失了。

  留下的只有一副昂然斗志,这个场子,他一定得找回来。

  “哟,这不是小张吗?不会是还想我再宽限几天吧?”

  看着站在门口的我,柳眼镜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手表,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阴阳怪气的开口说道。

  “现在可是都已经下午一点了,钱准备好了吗?”

  我迎着他的目光,带着一脸嘲讽,大步的迈进了聚合斋的门:“是啊柳眼镜,怎么我还钱你还不欢迎?”

  听到我居然真的是来还钱的,柳眼镜眉毛一紧,他对张全泽可是了解的很,现在别说三万了,能拿得出一万来,都算是烧高香了。

  他心里虽然疑惑,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

  “欢迎,当然欢迎。”柳眼镜点了点茶台,笑着开口说道:“不着急,来咱们坐着说。”

  “不必了。”我直接从包里掏出刚取出来的三万现金,啪一下甩在桌子上。

  “你点点吧。”

  看着我甩出来的这三沓百元现金,柳眼镜眉头更是挤在了一团,他哪儿来的这钱?难道是问人借的?

  不对,他们家的状况,现在还有谁会借给他钱?

  “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那就不劳你费心了。”我冷笑一声,指了指桌上的钱,开口道:“点不点,不点我可就走了。”

  “呵呵,不用了,小钱而已。”柳眼镜随意的摆了摆手,满脸不在乎。

  听到这个话。我冷笑一声:“柳眼镜,人在做,天在看,有些事儿会遭报应的!”

  说罢,我狠狠地看了柳眼镜一眼,转身离去!

  看着走出门的我,柳眼镜依旧缓慢的喝完了杯中的茶,不过随着茶水饮入口中,他脸上的怒火已经再难以抑制。

  柳眼镜砰得一拳头直接砸在了茶台上,震的茶台颤了三颤,冷声骂道:“玛德…”

  古玩商无论背地里多龌龊,明面上还是讲究点面子的,柳眼镜终究是在这一行混迹这么些年的老人,还做不出来在一个小辈面前耍脾气。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产生怒火。

  一番盘算之后,他对着那两个伙计开口问道:“那小子之后去哪儿了?”

  “我记得是往医院的方向去了。”

  “医院的方向?”柳眼镜沉吟了片刻,再一次开口问道:“你说他是带着一个碗走的是吧?那个碗什么样的?”

  “去打听一下那一只碗的去处。”

  “算了,你们也没这本事。”柳眼镜想了想,拨通了一个电话。

  和那边的人聊了几句之后,柳眼镜的面色越来越难看。

  “好,有时间一起吃个饭。”最后一句话说完,柳眼镜深呼一口气,挂断电话,看向两个伙计。

  滔天的怒火瞬间倾泻了出来,他一把抓起茶台上的盖碗,猛然砸在地上。

  “官窑!”柳眼镜想到电话中那人所描述的东西,他气的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乾隆官窑!

  居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错过了。

  那本来该是他的东西!柳眼镜越想越气,一把把桌上的杯盏全扫到了地上。

  好半响之后,他才冷静下来,盘算起后续的计划。

  而此时的我,也在盘算着该如何找回场子。

  他知道柳眼镜这边肯定不是一个人做的局,能请来那个专家,能找到那个等级的高仿,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不过我不理解的是,自家养父,到底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们,以致于让他们几乎做到了赶尽杀绝的地步?

  但是我每一次提起,张全泽都让他不要多管,安心读书。

  然而他怎么可能会就这么算了?这事儿必须找回场子来,柳眼镜吃到肚子里的东西,也得让他吐出来,还得是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不过这事儿却不能着急,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自己的能力,运用熟悉的同时,积累一定的资本。

  想到此处,我心中多了些热切,恰好手中还有五万张全泽给他准备的毕业旅行的钱,五万肯定用不完,倒不如去逛逛地摊。

  我是个想到就做的性子,直接打了个的士,奔向了北江市最大的古玩城,观台街。

  北江市一共有三个古玩市场,观台街,碧水宫,以及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是专门经营珠宝玉器一类的,可以算是高端聚集地。

  正因为高端,所以东西的价儿,也居高不下,往往都比正常的行价高出至少一番。

  而且东西,也不一定保真。

  六品堂所在的碧水宫,则是属于行内人的地儿,一般外行人,很少会到这地方来。

  可以算是北江市收藏界的一片净土了,东西大部分都是老的,即便是仿品,也是属于比较高端的那种。

  是一个同行交流的地儿。

  而我现在去的观台街,则是一片老街,也算得上是北江市有名的景点。

  既然是景点,就逃不过人多。

  人流多,生意也就多,三教五流的人,自然而然也就聚集过来了。

  逐渐的,也就有了规模,成为了北江一带最大的古玩市场。

  坐店的,跑地皮的,摆地摊的,都多。

  我到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人挤人的画面。

  不过我却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先在门口的包子铺,买了十个大肉包子,先啃了两个,才踏进了观台街的牌坊。

  一地的地摊,望不到边。

  我却没有一个个看,而是直接激活了自己的能力。

  熟悉的虚弱感再一次袭来,我的身子还是忍不住晃了晃,不过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和上回一样,眼前所见的所有物品上,都附着了一层气。

  但是和上回不一样的是,这儿九成九的东西,都只有几不可见的一层薄雾,只有很少的物件上有足够显眼的宝气。

  而其中最亮的,在街中间的一个摊位上。

  不过却不是摆在地上的东西,而是被挂在架子上,随着风飘来飘去的一盏灯笼。

  这灯笼通体半透明,下边挂着流苏,上边儿则是竹架子,上下两端绘制回纹,中间分别用朱笔写了福禄寿三个篆字。

  里边是一个小灯泡,连着一个电线,顺着架子接出来。

  而来来往往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一盏灯笼。

  哪怕明明看到这一件东西,觉得有点老气的人,也都不会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这东西上。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灯笼是半透明的。

  如果不是我能够看到宝气,估计也不会注意到这一盏灯笼。

  不过现在嘛。

  几个包子塞到嘴里之后,我直接朝着那个摊位走了过去。

  直挺挺的站在了摊位跟前。

  那摊主,是一个中年人,见着有人过来,格外客气地招呼着。

  “小伙子,随便看,我这摊位上,都是好宝贝。”

  我也不客气,直接坐下看了起来。

  他拿起一件东西仔细端详的时候,摊主都会说上一句东西来历,抬高一下身价。

  言辞诚恳的模样,倒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这要是放在以前,我定然是被忽悠住了,但是现在,他只是随意的和这位摊主闲聊着,根本没去管他讲的那些故事。

  随着他东西翻动的越来越多,摊主显然有些不耐烦了,扇着扇子,开口问道:“小伙子,你想要什么东西,你说说看?”

  这摊位上老东西不少,不过我想要不在摊位上,而是把这摊位上的一件东西,和那灯笼联系在一起。

  于是他便开口问道:“老板,我想买一个烛台,你这儿有吗?”

  “烛台呀!有当然有了,你等一下。”

  老板说着扯过了一旁的行李箱,把拉链拉开,在里面翻了翻,拿出了一个破报纸,包着的长条状物体。

  “我这儿烛台不少,有三个,你看看哪一个合适。”他一边说,又从包里面扯出来俩。

  我早已经看出来哪一个是最珍贵的,但是并不着急,而是按照老板的次序,把老板第一个拿出来的那一个外边的报纸给拆开了。

  “我先看看。”

  “好勒,你先看。”这老板说着,叼了一根烟,对着旁边同行开口道:“老马,借个火儿。”

  “这点儿禁烟。”

  “锤子,任管委会的都在抽。”老板说着,你指了指路中间的两人,开口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成?”

  二人聊着天,也注意着我的动作。

  我把三个烛台一一摆了出来,装模作样的仔仔细细的对比着,惹得那老马一阵笑。

  “我说,这小伙子看样子就是个高中生,怕是才高考完,哪用花什么时间和他做生意。”

  “就是,这小伙子怎么可能懂这些古玩,没点阅历,没点底蕴,哪儿玩儿的来这些东西。”在这老马摊位跟前的一个老头,一手拿着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强光手电,开口道。

  老头这一类人,便是古玩商最喜欢的一类,自认为自己有见识,这类人受不得吹捧。

  只要一吹捧,就能飘到天上去。

  老马知道生意来了,笑呵呵的开口道:“那是,古玩这东西,可是需要眼力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老头,同时啧啧有声的开口道:“我看您老,这一身装备齐全,肯定是行家。”

  “哎哟,行家不敢当,就是稍微懂那么一点。”

  我没心思听他们吹牛,铺垫也铺垫够了,便拿起了一根烛台,直接开口问道:“老板,这烛台什么价?”

  这烛台,我并没有动用自己的第二项能力,只能判断它是这三根之中最具有历史的一个。

  老板闻言,下意识的调门高了几分,语气也带上了捧得味道。

  “小兄弟,你看中了这一个,可是清朝时候的,宫廷里的东西。”

  “老板,你别说那么多故事,我不在意这个。”

  我摇了摇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皱着眉开口道:“我就是想凑一套,烛台加个罩子,在屋子里好看,和屋子搭,其他的我不在乎。”

  这话一出口,居然老板那一噎,不过他也机灵,话头转得快。

  “那你可是真来着了,你到处打听打听,这儿可没有比这一根烛台更漂亮的了。”

  老板这话,明显夸张了很多,这烛台不过就是个实用器,做工显得很粗糙,而且年代,顶多是晚清民国,甚至建国初都有可能。

  “你直说,多少钱吧?”我更是不耐烦了。

  老板见着跟前这小伙子这么急哄哄的模样,也就不再多讲故事,开口道:“最少也得六千。”

  “六千?你干脆去抢得了。”我摇了摇头,把烛台放下。

  “三百,我拿走。”

  “三百?小伙子,没你这么讲价的。”

  “我再给你便宜点,咱们凑个吉利,五千八。”这老板说了个谐音,这也恰好是古玩行里讲究的。

  带八的,带六的数字,都是古玩行里报价格外喜欢用的,成交的时候,也往往和这些沾边。

  无非就是个发和顺的彩头。

  “那干脆八百八十八!这彩头更好。”

  “不行不行,我要亏本,这么吧,住烛台我成本是一千八,我要你一千八百八十八,我就不到一百的利。”

  我听到这个价钱的时候,露出了一副忧郁的表情,这一个表情刚好被这老板看了个清楚。

  老板知道,这年轻人是打算掏钱了,便又加了把火,小伙子:“你是有眼光,这个价钱你绝对不吃亏。”

  却没想到我再一次摇头说道:“不行不行,我就带了两千,买了烛台还要买灯罩。”

  “我在你这儿买了烛台,那灯罩哪儿去找。”

  我一边说一边摇头。

  这时候老板急于做成生意,目光也左右扫,想要找个能做灯罩的东西。

  这扫着扫着,就看到了那灯笼,眼睛一亮直接摘下了灯笼,开口道:“小伙子,我这儿有现成的,灯罩和烛台,加一起算你两千。”

继续阅读:第321章羊角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当纹身师那些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