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兄弟。”
这年轻人对我笑着,开口问道:“你这是跟着家里长辈过来的?还是一个人过来的。”
“跟着长辈过来的。”我松开手之后也在打量着这个人,个人身量过了1米9,比他要高上一些,体格格外的壮硕。
特别是胳膊,还有手掌手背,看着就是力量十足。
我打量了下屋子里的陈设,找到了保险柜的位置,打开箱子就要把里边的物件放进保险柜里。
这时候这年轻人开口:“兄弟,还不知道你怎么称呼呢?我姓马,叫马成道。”
“我,文炳雕龙的文炳。”
我说着已经拿出了锦盒,正要把东西放进去,就再一次听到马成道开口问道:“你带了东西过来的?”
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甚至不想回答,但还是点了点头。
“兄弟,你不是说跟长辈过来的吗?长辈放心你带着这东西?
据说今天这场子,带来的东西都不简单。”
他一边说着,一边凑近了些,满脸的好奇,开口问道:“话说回来,哥们儿,你这里边又是什么东西,能给我看看吗?长长见识?”
“我就是喜欢这些,这回过来就是想买点回去。”
这人话不少,正常来说不是我喜欢的性格,但是想着还要当两天室友,便开口说道:“就说明天就要拿出来,这时候拿出来看,就没了神秘感了。”
我说着便已经把东西放在了保险柜里。
马成道脸上露出了一副失望的表情,连连叹气开口道:“这有啥嘛,看看我又不会说出去。”
“兄弟,这是你自己的收藏吗”
“你买了多少物件了?”
“我这才开始买,摸不着门路。”
马成道的话,滔滔不绝,压根就是个话唠。
不过我碍于礼貌这都有回应,这也就导致了马成道的话更多了。
以至于我要出门的时候,马成道也跟在了身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这么一路走走到宴会厅,周权师便看见了满脸无奈的我,还有滔滔不绝的马成道。
他对着我招了招手,让他过去。
这时候马成道,停在了自助牛排跟前,对着他说道:“你去吧,我先吃点儿东西。”
“………”我又是一阵无语,到了周权师的跟前。
周权师听完了我的吐槽,顿时乐得直笑,开口说道:“怕是有的你烦了。
你跟我过来吧,我给你介绍个长辈。”
他说着就领着我,到了宴会的另一边,这一边的人显然没有之前自助餐的那边多,都是三五成群的,各聊各的。
周权师带着我,到了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者跟前,开口介绍道:“文炳,这是我们北江市收藏协会的名誉会长,张东升,张会长。”
“这是我一个后辈,想必你听说过他的名字。”
简单的闲聊了一下之后周权师便领着我离开,同时给他介绍了一下这一位的背景。
这一位张东升,之前是市领导,而且是排名第五的,退休之后便出任了收藏协会的会长。
像这一类情况,不单单是在这一位身上,套用在其他省市的收藏协会也是一样。
一般名誉会长,名誉主席,要么是在任的,要么就是退下来的。
而明天要来的那一位,便是海东省的收藏协会主席。
虽说他人已经退下来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弟弟,都在一些关键的位置上。
我这时候这时候也终于明白,怪不得周权师说,只要那一位发话,马家跳不起来。
逛完一圈,大概熟悉了场地之后,周权师才再一次开口说道:“等会儿有个品宝会,想去看看不?”
“品宝会?”我有点好奇,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品宝会,便开口问道:“这是什么?”
周权师便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这个品宝会,其实只是一个噱头。
这是雅昌拍卖公司,在拍卖季的前夕,举行的一个活动。
相对于拍卖会的预展而言,这个品宝会,面向的更多是行业内的专家大拿。
雅昌拍卖的目的,便是通过这些专家,把自己公司的拍品给介绍出去。
当然这些专家也不是频繁邀请过来的,除了邀请的时候会给礼金之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发现了东西有问题,并且确认了是仿品的话,更是能够拿到99万的彩头。
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活动才能一直举行10数年。
不过虽然十数年过去了,但是这个99万的彩头,却没有一个人拿下。
这便是因为雅昌拍卖拿出来的东西,都是真品。
也正是因为这样,每年北江市在雅昌拍卖拍卖会上,都没有流拍。
我听闻此言,自然对那99万的彩头,有些觊觎之心的。
但是却没想过一定能拿到,毕竟十几年都没人拿到这彩头,不可能他一来,就能遇见。
品宝会在下午,位于酒店高层的小厅里。
我和周权师到的时候,小厅里已经有了几位老者,相互之间谈论着什么。
周权师众人倒是熟悉,但是我却没人见过,不由的有些好奇了起来。
毕竟这一类场合,很少有这么年轻的人在。
便有人开口问道。
“老周,这是你家的后辈?”
“这看着好年轻,到20了吗?”
周权师本想要详细介绍一番,但是我却不想麻烦周权师,开口道:“我跟着周爷爷来长长见识,麻烦各位长辈多担待。”
这话还算讨喜,众人都笑了笑,觉得这小伙子还算有礼貌。
也就默许了他的存在。
没过一会儿,就有一个中年经理过来,接待众人,并且宣读了一下品宝会流程。
这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先试一点预热的小型拍卖会,东西不过三件。
那些东西年份都浅,而且价值也确实算不上高,我也就没怎么在意。
不过随后的第1件东西,便是重器。
因为这东西,居然是一件完整的汝瓷。
当众人看到这一件东西展露出来的时候,目光无意都变得凝重了几分。
只要是涉及到汝窑,这一类高精尖的瓷器,他的鉴定无疑将会特别困难。
更何况是已经经过拍卖会一次初筛之后,所留下来的汝窑。
不过只是几秒钟的功夫,众人的心便已经放松了下来。
因为这一只汝窑,其实是雍正时期的仿品。
一位老者开口道:“我看这盘口尊,是典型的清代雍正使其所制。”
“确实工艺特征明显,这上面的鱼子纹,以及它青灰的釉色,也刚好能和仇英所说的对照。”
“下面的芝麻钉,也是格外的规整,可见工艺高超。”
众人的评论无一不是吹捧这一件器物,因为这一件器物正如他们所说的一般,确实算得上格外完美。
我凭借自己的眼力,是决计看不出问题来的,但是他有种感觉,这一件东西有那么一些不对。
缺乏了那一股子厚重感,以及雍正时期的清雅感。
虽然看着釉色是雨过天青,无论是开片,还是胎质,所展露出来的外相,都是格外自然。
但是就是缺了那么一种味道。
于是他便直接动用了能力,顿时便看到,这件器物上只有淡淡的一层薄雾,这便足以证明这件东西的年代不久。
然而这时候众人都已经定性,我再说就有些打脸了。
可是这一群老头,却似乎是不甘寂寞。
因为有他这一个年轻人在,便起了考较的心思。
一人开口说道:“小伙子,考你一下,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
虽说这是送分题,但是我还是一板一眼的答了出来,一众老者自然是目中含笑,满是慈祥。
“那小伙子,你来说一说主要的10个鉴定规则分别是?”
我自然是一五一十的回答了出来,又让一众老头跟着点头。
眼看着那一件东西即将被放回盒子,却又有一个老头叫住了经理,开口道:“不如给这小伙子看看,他还没上手过呢。”
他这一开口,那些乐意提携后辈的老者,也跟着开口。
“小伙子,上手看看感受感受,这种级别的物件,可是很难碰到的。”
“甚至有的人,玩了一辈子,都没上手过这种等级的瓷器。”
“是啊,按照往年的拍卖记录,这一件这种尺寸的,至少得上亿了吧!”
经理听到这话,格外得意的开口说道:“确实最近的一次,同类的器型,达到了将近两个亿。”
“所以说这一件,相对而言要小一些,但是工艺更为复杂,我们拍卖行的估价,在1.6个亿。”
与此同时,周权师也对着我开口道:“你就上手试试吧,这一件应该是标准器了。”
听闻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这东西如何的好,我着实有些看不下去,便直接拿起了这一件器物。
这一上手,能力还没发动,我便感觉有些不对。
这东西上手,便似乎有一股子火气。
不过周权师没有多想,直接激活了能力,脑海中顿时出现了那一幕幕场景。
这一件器物所经历的一切,周权师都已经明晰。
同时也惊叹,怪不得这一件器物,能够让这一群专家都上当。
原来是因为这一件东西,是景德镇烧制的。
而且不是寻常工匠所烧制,而是一群大家,合力而为,烧制出的这一件精品。
无论是胎釉色,还是底和汝窑真品都一般无二。
而它仿制的那一件原型,验证是上一次拍卖两个亿的那一件。
我心中觉得好笑,怪不得说是同一个器型,原来就是根据那一件仿制的,这巧合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虽说这是一件现代仿品,但是无论工艺,还是材料都和雍正时期的一般无二。
所以这单单从那10个要点上来看,是没有办法指出问题所在的。
我眉头微微蹙起,心里盘算着,到底应该怎么证明这一件东西,并不是雍正时期的。
然而众人却等不了他那么久。
一个老者开口说道:“小伙子,你觉得这一件东西怎么样?”
这老者开口,我自然不能不回答,便想了想说道:“东西确实很漂亮,无论是工艺,还是时代特征,都格外的符合雍正时期的特点。”
“算你小伙子有点眼力。”那个老者满意的点了点头,语气中略带的感叹,开口道:“雅昌拍卖,不愧是海东头一号,这种等级的东西,你们居然每年都有。”
然而他话刚说完,我这边也有了打算。
他第一感觉就是气韵不对,那么自然只有从这上面找文章,把这个种子种下,再直接点明这个东西的出处。
在这老者停下言语之后,我便再一次开口说道:“不过,虽说这一件器物,确确实实看着很漂亮,但是在我看来,可能并不真。”
这一句话出口,在场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谁都没有想到,这小小年轻人居然敢当众质疑众位专家的意见,甚至直接说这东西不真。
就连周权师眉头都皱了起来,觉得我这有些哗众取宠了,便开口提醒道:“文炳,说话你还是要注意一点,可以说看不明白,但是不能说不真。”
之前的老者,语气格外严肃的开口道:“小伙子,你若是看不明白,我可以给你讲一讲。
但是你不能说不真,东西在座的几位专家,包括你的长辈,都已经确认过了。
而你说不真,是什么意思?”
“小伙子,你这可有些口不遮拦了。”
更有人直接怒斥我“大言不惭。”
但是我却没有丝毫收回之前的话的意思,开口道:“这一件东西,虽说各个方面,都很符合汝窑的特点。”
“但那是符合汝窑的特征,汝窑的青灰色,而雍正的应当是青绿色,青色不会这么暗淡。”
我先说出的这一点,虽并不能够证明这一件东西是仿品,但是确实为接下来的观点做一个铺垫。
一位老者摇头,驳斥道:“你们这一点显然不对,雍正时期,虽说以青绿为主,梅子青天青色,但是初期仿品,也是按照汝窑原色来仿的。
凭借这一点,你也只能说,这应该是雍正初期仿制的汝窑。
但并不能说,这是一件现代仿品。”
“是啊,更何况这下面的六字篆书款,大清雍正年制,流畅自然,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和过往的款式几乎别无二致。”又有一老者指出要点,开口道。
然而我这丝毫没有怯场,事已至此,自然不可能虎头蛇尾。
“还有一点,那就是气韵。”
气韵这两个字,可能对于寻常玩家,十分陌生。
但是对于这些专家而言,却是无比的熟悉。
每一个时代的造物,都有他的气韵。
盛世的大气磅礴,威武霸气。
乱世的粗糙狂乱,萎靡不振。
都是一件器物的气韵。
我再一次开口道:“我看这双龙盘口尊,这双龙虽然灵动,但是略显呆板,不复生气。
更没有天朝上国的威武霸气。”
“反倒是多了点安宁祥和,和一些紧迫感。”
“你这话玄玄乎乎的。”一个老者摇头开口道:“气韵,是得见得多看得多,你个毛头小子,能看多少东西?哪儿懂什么叫做气韵。”
眼看着这事情,将会越说越乱,经理开口叫停。
“小伙子,你可不要信口开河。古玩鉴定,可不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掺和的。”
周权师更是眉头大皱,觉得我颇为没有分寸,开口说道:“文炳,你还是先下去休息吧。”
见着众人都摇头,而且有几位老者更是面色不善,我只得亮出最后的话。
“其实单单只是这些,当然无法证明。”
“但是这一件东西,他的风格,我是见过的。”
“而且并不是在博物馆的珍品上,而是在仿品上。
景德镇杜鹃堂。”
我并不知道景德镇杜鹃堂这几个字的分量,但是这一众老者中有三位,听到这个堂号的时候,神色有了变化。
“你说杜鹃堂?有什么证明?”其中一个老者冷声开口问道。
然而我哪有什么证明手段?只能说道:“这六字款,和杜鹃堂的安师傅所写的一模一样,不过我这里没有图片,若是诸位有图片的话,可以对比一下,自然能够看得出来。”
“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有点那个味道。”又有一位老者站远了一些,从整体感受着这东西的气韵,开口道:“确实有那么一丝不对。”
这人是这些老者中,比较有威望的一个,随着他开口,其余的人似乎也都觉得这一件东西,有什么毛病。
看着现在这场面,经理顿时坐不住了。
本来好好的一件雍正官窑,居然被一个小子说成了是仿品。
不过这也就罢了,至少有一群专家认定了,这东西没问题。
然而只是这小子说出了一个堂号,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这还得了?这可是价值一个多亿的拍品。
经理开口问道:“诸位前辈,关于这个杜鹃堂,不知道各位,有什么见地?
还有这个款识,真的和这一位小兄弟说的一样吗?”
之前那老者叹了口气,开口说道:“这杜鹃堂,传承久远,相传秦朝时和仇英有着莫大关系,而那个安师傅,他祖上本就在御窑厂,是专门写皇帝的款的。”
经理有些瞠目结舌,不可置信的开口道:“难道说,这真的是现代仿品?”
然而他说这话,除了我之外,却没有一个人敢肯定。
现在众人只是看出了气韵上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成为鉴定的依据。
这群老者只能低声相互讨论,讨论了片刻,之前那老者才开口道:“这位小伙子,眼力确实不凡,他的观点,倒是值得论述一番。”
这老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显然已经指出了,这一件东西有疑点。
古玩鉴定,本来就是,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对,便可以说看不真。
这一件东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经理却明白那老者的态度,显然就是这一件东西,他们看不真。
然而这经理还有些不死心,带着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周权师,心里想着周权师是我的长辈,他应该能说出些什么来。
开口道:“周老,您的晚辈说出的这些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他目光中所带的期盼,周权师哪能看不到,但是此时的他,对这一件东西的态度也和其余人一样,便开口道:“我觉得存疑。”
随着他明确的态度,其余老者也跟着点头。
同时一句句赞叹声也接连不停。
“小伙子,这眼力可真是不凡。”
“杜鹃堂,里面出来的东西,哪怕是放到故宫博物院,他都没几个人看得出来。”
“看来这东西,只有去做热释光了。”
“老周,你这晚辈的眼力,到底是跟谁学的,这也太厉害了吧!”
在这赞叹声中,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说话,格外谦虚的回应着这一种老者的称赞。
这事情对于这一群专家和我而言不过只是一个小插曲,然而对经理来说,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他立马联系了货主。
热释光是需要从瓷器上剥离一些碎片,或者粉末的,这对瓷器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除非必要,是不会做这个实验的。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在场几位专家提出了质疑,为了拍卖能顺利进行,这也就成了必要的情况了。
很快,货主便同意了,经理也立刻叫人带着东西,前往了专业的研究机构,做热释光。
而在结果出来之前,便有一个老者收到了自家朋友发来的图片。
而这个图片正是杜鹃堂安师傅所书写的款的图片,只这么一对照,众人便已经认定了这一件东西,就是现代仿品。
因为自己实在是太过相像,完全就是一个路数出来的。
这一点对于外行人而言可能很难判断,但是对于稍微有些书法底子的人而言,便一眼就能认出来。
因为一个人的书法,最开始成型是要以一文字体为主,无论是江湖书法,还是临摹碑帖。
以那一个字体作为根基,自然而然就能看到其中的底子,再往后的脉络,也能够从字中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