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隐囊
长春子2025-10-16 10:333,917

这个搭头,并不是什么明清官窑,精致的瓷器,而是一件陶器。

  准确的来说这东西是一件三彩。

  但却不是众人都熟悉的唐三彩。

  从老板和那买主的对话中,我可以知道,在他们看来,这东西应该是一件宋三彩。

  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这上面宝气的浓郁程度,按照过往的经验来判断,我可以断定,这东西是绝对早于唐的,这是个漏。

  这边两个人的买卖刚一谈妥,眼见着二人要收拾东西,我就开口了。

  “老板,等一下,这东西我能看看吗?”

  我指着桌子上的那一件东西,开口道。

  那老板见这是个年轻人,本来没多大心思理会,毕竟自己手头的这件东西,价钱可是不低,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买得起。

  可是见着他居然指的是桌子上的那个搭头,这东西价钱本就不高,便开口道:“你看吧,不过得小心着点,这东西脆。”

  我一上手就能感受到,这东西确实脆,胎质格外的干燥,甚至稍不注意,那釉上三彩,就会脱落。

  不过我以前本就时常帮父亲清理这些玩意儿,手上力道的把握,自然格外娴熟。

  上手之后,直接激活了能力。

  通过脑海中一幕幕画面,我也判断出了这东西的年代。

  这是北齐墓葬中出土的。

  一般三彩这类釉上彩,很少有实用器皿,基本都是陪葬器。

  而这东西便是魏晋时期典型的陪葬品。

  “老板麻烦问您一下,这东西是什么?”我点了点这个物件,开口问道。

  这老板其实也不知道,只是看着这东西圆滚滚的,心中有了猜测,便开口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只送三彩的蹴鞠。”

  “蹴鞠?”

  我听到这话,心中一乐。

  不能把这东西看作了宋代的,自然而然有个不会想到这个东西的本来身份,只会想到蹴鞠这一类东西。

  但这东西却不是蹴鞠。

  而是隐囊。

  这隐囊是魏晋时期从印度传入华夏的一种大靠枕,与凭几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主要使用的凭具。

  五代以后,华夏人坐卧习惯和家具发生改变,隐囊的使用逐渐变少,逐渐被其他形状的靠枕完全代替了。

  而到了宋代,有了可以坐的座椅,也就不需要跪坐,自然也就不需要隐囊了。

  所以说宋朝,也就不可能出土这一类已经被淘汰了的物件。

  这也可以说是这老板慈悲,放给他的一个漏。

  我自然没有错过的道理,便开口说道:“老板,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卖?”

  刚才老板和卖者的对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

  老板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东西本就只是个搭头,要的价钱自然不可能高。

  直接报了个低价。

  “你要是喜欢的话,2万拿去吧。”

  这确实是一个行家,于宋三彩而言,还算是比较低的。

  我也就没有还价,直接把这东西带走了。

  等到出了门,周乐雅才开口问道:“这个是什么东西?难道真的和老板说的一样,是蹴鞠吗?可是他并不圆啊。”

  我摇了摇头,又解释了一遍。

  周乐雅听完更是崇拜不已。

  而最为震惊的还不是她,而是周权师。

  压根不用周乐雅把之前的事情说一遍,周权师是长了眼睛的,看着我带来的那几个盒子,就知道今天自己是走眼了。

  本以为我没什么收获,没想到我这一来,就是足足4件东西。

  就是不知道成色怎么样。

  周权师这边说想看看,我哪儿有不同意的道理,直接把盒子打开了。

  照着顺序来,看到的第1件东西,就是盘子。

  周权师本身就是大家,自己收藏的东西不少,这盘子虽说还不错,但是与他而言,多少有些看不上眼。

  “文炳,这东西,带过去怕是有点不合适,肯定比不上你那标本的。”

  周权师点点头,这点确实是。

  周权师又打开另一个盒子,而周乐雅也在旁边解说。

  听着整个经过,周权师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惊讶的,毕竟这两件东西,可都算捡了小漏。

  照着这一天1万的趋势下去,这小伙子还得了?

  然而当他看到第3件东西的时候,彻底坐不住了。

  “这东西也是刚刚你在地摊上遇到的?”周权师拿着这和田青玉籽料的东西,仔仔细细的看,越看越觉得,这东西有那么点儿熟悉。

  他迅速的到了书架跟前,抽出了一本老册子,翻了翻就在上面找到了同样的物件。

  周权师这老爷子,仔仔细细的比对了一番,眼睛里都冒出了兴奋的火光。

  而周乐雅在一边,也把经过七七八八的说了出来。

  周权师翻着册子,到了我的身边,把上面的东西展示给我看。

  “你看这个,这上面的描述,还有这图片,和你这东西是不是一模一样?”

  周权师点了点头,这上面的记载,说的是恭亲王府,从一位王爷手中得来的这东西。

  这也确实和我在脑海中见到的图像,一般无二。

  “恭亲王府出来的东西,文炳今天你这运气,实在是不得了。”

  “主要还是眼力,有个人看了这东西,谈了好久,都放弃了。

  但是我们的老板兄弟,却直接拿下了。”周乐雅言语中颇为骄傲,就像是捡漏的就是她自己一样。

  周权师认可的点了点头,又感叹了一句:“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周爷爷,您老说笑了。

  如果不是您点出来,我只会当这是一件儿比较精品的物件,根本不会知道这东西居然是出自于恭亲王府。”

  “害。”周权师摇了摇头:“这只是痴长几岁,见的比较多而已。”

  周权师说着到了最大的那盒子跟前,有些期待的开口道:“唉,让我看看这最后一件,刚才听乐雅说是陶……”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里面的那一件东西,直接哑了口。

  周权师神情格外的严肃,语气也凝重了几分:“文炳,这一件陶器,你可知道是什么时代的?”

  我倒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开口说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北齐三彩。”

  “是啊,北齐三彩隐囊。”

  周权师把这一件东西从盒子里捧了出来,拿出一个小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大概10分钟之后,他才再一次点头说道:“确实是典型的北齐三彩。”

  “可以算得上是标准器了。”

  古玩中所谓的标准器,是指的符合所有时代特征的器型。

  也是玩收藏入门,最希望能够得到的。

  因为从这些器型上,能够很明确的洞悉那一个时代的特征,还有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

  正是因为如此,标准器的价值,就不单单在于它的经济价值。

  更多的在于它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

  周权师解释了一通,并且直言道:“如果按照文物评级的话,这应该是一件一级文物。”

  “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更加偏向于瓷器,而且他早于唐三彩,便足以证明他的文物价值。”

  “更何况你这一件,胎质,器形,釉色,保存的都格外完好。”

  “再加上这上面的工艺,如此的精湛,它的历史价值可想而知。”

  听完周权师这一通话,我里里外外只听到了两个字“刑啊。”

  其实严格来说,高古陶瓷一类,都属于禁止买卖的。

  只要是元代以前的,这一类私下买卖交易,都算得上是犯罪。

  即便是传世的,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都是如此。

  更何况我手中的这一件物件,哪怕是闭着眼睛想,他都不可能是传世的。

  这一件必然是出土的,而且看样子出土时间,还并不早。

  再加上他的艺术文化研究价值,如此的高,我入手了也就罢了,在出手基本是不要想的。

  除非把它有偿捐赠给博物馆。

  周权师只看我的神态变化,便知道我肯定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笑了笑,开口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你不想捐出来的话,留在自己手上,过个10年20年,同样是能够进行交易的。”

  闻言我摇了摇头,古玩这一类东西,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够一直拥有的。

  无论是否交易买卖,人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而东西本身就存在了千百年,自然也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我,虽然现在十分年轻,但是他依旧明白一个道理,他只是替后人保存这东西罢了。

  “留上一段时间吧,之后的事之后再说。”

  周权师点了点头,想到我今天好不容易淘来的东西,却没法交易,开口安慰道:“明天的串宝场,也并非非得交易,同行之间交流交流,也是可以的。”

  时间来到6月30号,第2天便是串宝场,我一行几人,也收拾妥当,直接驱车前往。

  这次场地在临近郊区的一个园林中,园林是典型的中式园林,典型的海东特色,并没有飞檐斗拱,看着多几分庄重朴素,少了几分苏轼园林的优雅。

  门口竖着牌子,早就有迎宾等候在此。

  里间更是有了不少人声,可见即便是小圈子,来的人也依旧不少。

  当然,这其中并不只是周权师这种行内人,他们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那些富家商人。

  那些有资本的大收藏家。

  他们乐于掺和在这里边,寄希望于在这里得到一些有保障,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古玩。

  其实所谓价格低廉,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

  在古玩市场,价格分为三类。

  头一类是市场价,也算是古玩的一级市场,古玩商直接对标藏家。

  所以说这一类价格,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之中,算是比较低廉的。

  但其实不然,这一类的价格,反而是最高的。

  因为定价权在卖方手里,所以可以漫天要价。

  而大多数收藏家,对于东西的价值,并不十分了解,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判断。

  这虽然叫市场价,但是更多的,则是属于个人喜好。

  而个人喜好,最容易的便是买炸了,也就是买的价过高。

  其次便是拍卖价,虽说看着高,但是这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

  拍卖行会有专家,进行估价,一个起拍价和一个估价,这是根据市场的情况综合分析得来的价格。

  虽然是古玩中的二级市场,但是这里的价格,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市场价。

  而最终一级,便是行价。

  这个是属于同行交流之间的价格。

  一个古玩商对另一个古玩商。

  同行之间互通有无,进货出货,便是这个价格。

  而这个价格,才是真正行内的古玩商人们,做买卖的价格。

  利润不高,风险也大。

  这需要的眼力和能力,远不是寻常收藏家能够比的。

  行价和市场价都是一级市场,两者之间格外模糊。

  大多数收藏家以为自己进入了一级市场,便能大展拳脚,其实他们用的全是市场价,而且所购得的东西,很有可能都是假的。

  所以若是有钱,直接上拍卖行好,才是最好的途径。

  所以来这里的这些藏家,很大一部分是要交学费的。

  不过这些和我没什么关系,他只是来长长见识,认识些人的。

  这庄园和一座度假酒店是相邻的,给我安排的房间,是一间标间,两个人住的。

  我进到屋子,便看到了自己的室友。

  虽然年纪也不过20出头,应该是刚大学毕业,见到我进来,颇有些意外。

  因为我实在是太年轻了。

  “你好。”他站起身来,伸出来一只手。

  我点头回应之后,和他握了握,就握上手,我便感觉这人手上格外的粗糙,骨节粗大,格外的有力。

  我虽然没有习练过武术,但是还是有点见识的,心道:这人是个练家子,而且怕是底子不弱。

继续阅读:第330章 品宝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当纹身师那些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