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悦殿早已不比昔日的奢华辉煌,门庭一旦冷落,整座宫阁都显得没了生机,就连院落里的盆景也萎谢了,显得萧条万分。
玄姬见此情景,不禁啧啧两声,勾唇笑了。
那殿外的宫人瞧见王后的仪驾前来,个个脸色大变。韶瑾笑眯眯走上前去,“还不去给你家娘娘通报。”随后便回过头来,迎着玄姬入殿,“娘娘,咱们进去罢。”
一行人走去殿中,却见宁婕妤脸上画了极艳丽的妆容,红颊朱唇,宛若九天仙妃一般,眼窝还有未卸去的痕迹。再看她头上盛丽华美的发髻,琉璃点翠的云冠,一身宝蓝色锦绣缀珠舞裙。
玄姬登时明白了她方才在做些什么,只是并未说破,“婕妤今天打扮得可真漂亮。听说‘女为悦己者容’,可惜大王看不见婕妤这些心思。”
宁婕妤黛眉紧紧拧着,嘴上勉强笑道:“孤芳自赏,打扮来讨了趣儿罢了,不劳王后殿下惦记了。”
“你是谁,本宫哪能不惦记?”玄姬冷讽一句。
宁婕妤忍着怒气,回道:“后宫都说王后殿下失了孩子也没了风光,看起来是真的呢。不然娘娘怎么会逞威风也只能来妾这儿逞了。”
苒絮急道:“大胆,你竟对王后殿下无礼!”
“罢了。”玄姬抬手拦住她,换上个温和的微笑,“婕妤想错了,本宫不是来逞威风。落井下石什么,可不是在今天……”
宁婕妤冷哼了声,“那娘娘大可开门见山,不要浪费了彼此的时间。”
玄姬递了个眼色给月瑟,她便捧着个木盘走上前来。
“婕妤可是误会本宫了。见面就吵哪是本宫的本意。这不,给你准备了一份礼呢。”
宁婕妤一脸狐疑地看着被红帛盖住的木盘,阴阳怪气笑着:“呵呀,王后娘娘还真是有心了。不过妾这儿什么都不缺,估计娘娘的礼物也只能放进仓库供着了,要不娘娘还是自己留着吧?”
玄姬打量她一番,“什么都不缺?本宫却见婕妤这一身儿就有所欠缺呢。”
宁婕妤果然一愣,顺着玄姬的视线望去,却见自己脚上穿了双寻常的刺绣步履,与华丽的衣裙配饰颇为不搭。可她如今俸禄大削,又没了宠爱,掖庭也不愿将最好的鞋履送到她这里来。
玄姬看着她的眼神,轻笑一声,伸手揭开那盖在木盘上的红布,只见那上面是一双极为精致的舞鞋,以浅蓝色的锦绸打底,上面绣着海棠的花纹,海棠正中镶嵌了一对成色完美的玉石,周围缀着晶莹圆润珍珠,华丽非常。
宁婕妤倒吸了口凉气,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双绣鞋。
“看样子婕妤还挺喜欢的,本宫就放心了。”
宁婕妤舔着嘴唇,似乎内心犹豫挣扎着。由于是玄姬送来的,她自然不愿意收下。可是她又实在喜欢这双绣鞋。再加上她一直在筹备舞蹈,想要在夙彧的诞辰上表演,可是却正好缺了一双合适的鞋。
她终于还是递了个眼色给身后的宫女,让其上前收下,自己屈膝道:“那妾就多谢王后娘娘的美意了。”
她笑意盈盈望着宁婕妤,“本宫先回去了。”
“恭送娘娘。”
宁婕妤既然收下了礼物,玄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日后,子缺带来了玄姬意料之中的消息。
“启禀殿下,宁婕妤在自己宫中练舞时不慎摔伤了膝盖,太医诊断的结果是至少需要卧床半个月、停止练舞三个月。”
玄姬听着他的话语,连连大笑了几声。“这个宁婕妤真的蠢得可以,还真的穿着本宫送的鞋子练舞了,她以为本宫和她一样蠢是么?”
苒絮吃吃笑着:“看吧,奴婢就说她一定会穿的,您还不信。”
“可怜她处心积虑想要复宠,如今可暂时断了这念想了。”玄姬亦然笑着,又问子缺:“她知道是本宫做的手脚么?”
子缺如实说道:“宁婕妤这会儿正在宫中烧那舞鞋,嘴里还咒骂着您。”
玄姬掩唇又连连笑了几声,妩媚如花枝轻颤,“任由她骂去罢,反正本宫不会少半两肉。”
“还有一事臣要禀报。”
玄姬方停了笑,抬眸看着他,“哦?你说。”
“这次赵王的诞辰,有好几个藩王婉拒了邀请,不愿出席宴会。赵王现在正为此而感到愤懑。”
她下意识捋了捋额角的头发,脸色不改,云淡风轻道:“咦,还真被本宫说中了。”
子缺抬首道:“殿下有何打算?”
“往年可有天子驾临藩王诞辰的先例?”
“回殿下,陛下就曾出席过先赵王的诞辰宴会,然而仅此一例。”
苒絮不安道:“娘娘,你难道想要请陛下来……”
玄姬嘴角一抹冷笑,摆手道:“若真是天子驾临,那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夙彧何德何能有这个待遇?不过天子不来,太子来总是可以。太子若是要来,那些藩王还敢婉拒么?”
“娘娘这个法子倒是好。只是奴婢不懂,您为什么要帮大王呢?”苒絮小声道。
“为什么?就为他是赵王,是本宫的丈夫。”一道寒光自她眼眸深处射出,“赵国虽然是诸侯国中最强盛的,然而却是先王费尽半生的心血。而夙彧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那些藩王自然不服。然而他们必须服,因为这位年轻的赵王是凤月公主的夫君!”
她并非是为了讨好夙彧,而是要证明自己的地位。她要告诉夙彧:她不用依靠他。而对于他来说,她却是必须的。
回过神来,玄姬向月瑟问道:“今晚夙彧是在奕华宫独寝是么?”
“回殿下,是的。您可要过去?”
玄姬犹疑了片刻,“罢了。去了也尴尬。你去传个话,让他将太子光临赵国的消息传播给那些藩王便是了。”回首,她又对子缺道:“去给皇兄说一声。”
“是。”月瑟和子缺皆领命而去。
很快,太子要亲自出访赵国、参加赵王寿宴的消息传到了各个诸侯的耳中。之前婉拒了邀约的强国纷纷改了意愿,表示无论如何一定都要出席。而其他仍然举棋不定的诸侯王们自然也立即同意了邀约。
而其中,东离国也在来访的名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