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良机
梁大旺2025-07-02 19:582,094

就是,他没对田小娥说实话,笑道,“习惯早起,到街上走走,再回来煮茶。”

  “那酒肆拜托姜叔看着了。”田小娥挥手。

  “尽管安心忙。”姜守富笑着说。

  等齐默跟田小娥一离开,姜守富仓促洗刷好,带了点这几天攒的钱在手中,认真锁好窗子门,往路口走。

  进8月,晚间的月亮特亮。

  虽说离着15还有好几日,可后半夜的月,依然是比往日亮许多。

  照的大集的主街一清二楚。

  时间还早,挑着卖货郎,预备到村中叫卖去。

  不是赶大集之日,人们就在村中叫卖。

  姜守富赶到路口时,大集上的豆腐老板,果真赶毛驴车,自路上走来。

  姜守富叫着,“戴老板,搭下驴车行吗?”

  买的起毛驴车的人不多,众人出行,看见有车,全都会求搭。

  这些有车的人,会收点小钱。

  “我去银水村,你要上哪里呀?”戴老板问。

  从这里到银水村,要经过俩村庄,去近的村庄,盘缠便宜些,去最远的银水村,就贵些。

  银水村再向前走3里地,就是车家沟村。

  只到银水村,也是行的。

  姜守富便回说,“我去银水村,多少钱带一程了?”

  “一个村4文,这要走仨村,12文。”戴老板道。

  “好。”姜守富付钱,爬上驴车。

  “呦呦……”戴老板甩鞭,把毛驴车继续向前赶。

  姜守富心里想着,坐下毛驴车,一人便收了12文,多拉几人就是100文。

  如果他有毛驴车,不如跑这门买卖?

  每日从乡中到村中,自村中到乡中的人,人可许多。

  就是,他也只是这样一想,他并没那样多钱买毛驴车。

  10里路有些远,姜守富起的早,毛驴车晃着,他居然睡着。

  醒过来时,毛驴车已进银水村,有人叫着买老豆腐。

  姜守富下车,叫声谢,拐个弯往车家沟村走去。

  他打探了,好快便找到文氏住的板子房。

  这会天才曚曚亮。

  文氏跟纯萍,刚才打开门。

  见姜守富一早走来,二人大吓一跳。

  “这不是姜家二哥么?有事儿?”文氏惊异问。

  姜守富心急,也不绕弯,便问说,“有事儿,妹子,纯安在吗?”

  他存心问纯安,是来探文氏的口风,看文氏知不知道纯安的事儿。

  如果是文氏默许纯安跟着齐康杰的,他就不可以管纯安的事儿。

  人家亲爹娘咋样管孩儿,外人怎么插手。

  如果不知道,他就可以帮下忙。

  如果文氏不知道,那便是齐康杰在骗孩儿。

  “纯安呀?他父亲接去看他姨姥姥了。”文氏一笑,“他姨姥姥一直念了他好久,这不,就接去玩几日。”

  虽说跟齐康杰分开了,不是夫妇俩了,可儿子还是他们俩共有的儿子。

  她养儿子,齐康杰要看儿子,也是有资格的,齐家亲戚要看纯安,她也不可以拦。

  齐康杰说纯安的姨姥姥快不行了,老人日日念着纯安,她做不到不让纯安去看。

  “他父亲接去他姨家了?”姜守富愣了愣,分明是跟另外一女人住一块呀。

  齐康杰才和离几日,这便和另外一女人好上了,看二人讲话的亲密,不像才认识。

  文氏知不知道,齐康杰又娶了妻?

  姜守富不好点明,没有说实话。

  “是,姜家二哥,咋突然找纯安?有啥事儿么?”文氏困惑问。

  “也没有啥事儿,就是……”姜守富悻悻着说,“一个常到酒肆饮茶的人,是个夫子。他在收人,我到村中办事儿,来到这里想到纯安,就来问一下看。瞧纯安想不想上书堂。这孩儿年龄也不小。”

  文氏笑道,“多谢姜家二哥关心纯安,纯安的书堂找好了,就在村中,等他父亲带他回,就上书堂去。”

  “这般呀……”姜守富一笑,“那好。”他挥了下手,“你忙,我还有事儿,先忙了。”

  “家中破敝,就不请姜家二哥吃茶。”文氏笑着说。

  这全都是客气话。

  她一个单身女人,咋请外男入家中?

  姜守富也不会真进,往回走。

  边走,边想文氏的话。

  看起来,齐康杰骗了文氏。

  怪不得纯安吱吱呜呜着讲话,哪是去看姨姥姥,是不想把纯安给文氏。

  看文氏如今的状况,养着纯安非常难的?

  养个儿子,要给儿盖屋子,花钱供学,未来还要帮着娶媳妇儿。

  文氏或许是不乐意的?

  默认纯安和他亲父亲走?

  但是,纯安亲父亲已然娶妻,继母怎会对继子好?

  那继母又年青,还吼过纯安……

  姜守想着,不知不觉,来到去赤梁村路上。

  他有好几日没归家看母亲,姜守富在村口的杂货店中买2斤糖,又买了点糕点。

  “分2份包。”姜守富嘱咐着老板,“2份包的一样多。”

  “寿福呀,你们家又没分家,怎的还分2份呀?”老板笑着说。

  “还是分装好,他们要一块用。”姜守富道。

  一份是给他母亲,一份是给大嫂嫂的。

  只装1份,给谁全都不好。

  老板笑着,分装,又用绳绑了。

  姜守富给了钱,提着往家走。

  杂货店中,还有俩买东西的人。

  等姜守富走远,一个中年妇女说,“这寿福呀是个会办事儿的人,瞧瞧,他买东西一个人向都买2份。

  一份给自个母亲,一份给嫂嫂。虽然,他嫂嫂跟母亲没分家,可毕竟呀,是二人不是?

  如果买1份儿,给了母亲,嫂嫂咋想?她养着婆母,小叔归家都不表示表示?

  只给嫂嫂,母亲又会想,小儿子白生了呀,做赘婿不认母,心寒。买2份儿,都欢喜。”

  “是呀,这般办事儿,家中没有吵嘴的。”另外一个老婆婆也点头说。

  老板摇了下头,“姜家弟兄都会办事儿,姜守富也可以干,可惜的是,老实做了赘婿。”

  “他不是休掉齐家女了,早就离开齐家单独过了。”那老婆婆说。

  “可瞧瞧他年龄,全都40岁,屋子没,田没,哪有女的肯嫁他噢,一生呀,就这般了。得亏他侄儿多,不愁未来没有人摔孝盆。”老板又说。

  几人唏嘘,给经过的谭大妈听到。

  她才从姜守富家出,跟姜守富的母亲大嫂嫂讲了半日话了。

  那家人很是客气,虽说穷点,可家中家外很是清爽。

  谭大妈对姜家人印象极好。

继续阅读:第215章 条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种田:娇妻糙汉互撩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