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使团出京
青陶2025-01-04 17:182,122

李报忠闻言叹气道,“皇爷,奴婢担心的不是穆将军,而是……”

  皇帝见他欲言又止,当即明白李报忠担心的是什么。

  他冷哼一声道,“朕蛰伏了这么久,还真当朕是泥捏的不成?”

  李报忠笑了笑,低声道,“皇爷,您还是注意些身子,嘉贵人在寝宫等您呢。”

  提到嘉贵人,皇帝面色好转,点头道,“折子你一会送去内阁,莫要忘了朕的嘱咐。”

  李报忠恭敬行礼,目送皇帝离开。

  他长叹一口气,眼神却是飘向了慈宁宫,“皇爷身子担子重,咱家也得想想办法才是了。”

  事实证明,李报忠的担心不无道理。

  慈宁宫内,太后将里间砸得一片狼藉,总算是消了火气。

  李公公跪在一旁瑟瑟发抖,见太后不再动手,这才小声道,“太后娘娘,您还是消消气吧!”

  “消气?”太后怒道,“这次机会千载难逢,即便这样,哀家都能把陛下治住,以后他有了那心思。哀家还怎么管他?”

  说起来这个,太后便气得暴跳如雷,她这次谋划许久,就是为了趁着朝廷空虚,想要给皇帝致命一击。

  只要将皇帝赶出皇宫几日,等他回来,纵然他有通天之能,这皇宫也变了天。

  然而让她始料未及,太后命人各方查找,都没有弄清楚,那封捷报到底从何而来。

  李公公忧心道,“太后娘娘,定然是有人在背后帮助陛下,不然……”

  “这话还用你说?”太后冷声道,“恐怕他早就趁哀家不备,同外人合计哀家来。”

  想到这,她突然挑眉道,“小李子,陛下多久没看哀家了?”

  李公公心中算计着日子,谨慎道,“约莫半月有余了。”

  太后笑了笑,挑眉道,“既然陛下最近日理万机,那就只能哀家亲自过去看看了。”

  说着,她吩咐道,“你去煮碗参汤送来,哀家总不能空着手去。”

  半个时辰后,太后存着试探的心思,未经通报便去了皇帝寝宫。

  她刚一进门,就发现皇帝并未批阅奏折,反而同嘉贵人有说有笑。

  太后忍着不悦,提声道,“哟,今日倒是巧了。都说陛下最近日理万机,怎么倒是闲下来了?”

  皇帝自然听出这话别有深意,可他起身行礼,随后恭敬道,“回禀母后,素嘉有,孕了,特地过来同朕报喜。”

  太后闻言免不得有些惊讶,没想到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便能够开花结果。

  要知道皇帝少嗣可是天大的事情,之前那些后宫妃嫔,算在皇后在内,也就那么一个太子而已。

  虽说太后打心里不喜欢嘉贵人,可能够给皇家开枝散叶,她还是有几分高兴。

  不过,这话从皇帝嘴里说出,太后又泛起了疑心病。

  她先是笑了笑,随后感叹道,“如今素嘉怀上龙嗣,哀家这心也就放心了。”

  说着,太后便激动道,“快去传太医过来!”

  不一会工夫,陈太医便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门后。

  太后瞥了他一眼,淡然道,“赶紧给嘉贵人好生检查一下,若是耽搁了龙嗣,哀家可饶不了你。”

  陈太医点了点头,便寻了个僻静的偏房,为嘉贵人上前诊脉。

  此时书房内,只剩下皇帝和太后两人。

  太后瞧着皇帝,轻声道,“陛下,你最近可是要注意身体才是。”

  皇帝疑惑道,“母亲,如今素嘉有孕,朕又怎么可能让她侍寝呢?”

  太后自然明白,他这是装糊涂,干脆直接道,“皇后与你成婚多年,又为你诞下太子,你可曾关心过皇后的想法?自古立长不立贤,你可不要犯糊涂啊!”

  皇帝还不等回答,就听见陈太医激动道,“回禀太后娘娘,嘉贵人确实有孕了,而且脉象平和,这是大喜之兆啊!根据臣师父的记载,多半是要诞下龙子啊!”

  听到这话,太后眸色一闪,摆手道,“哀家知道了,你去帮嘉贵人弄些补身子的药膳。”

  随后,她又吩咐道,“小李子,嘉贵人有孕在身,你先把她送回寝宫休息。”

  等书房重归安静,皇帝这才沉声道,“母后,您还有什么嘱咐?”

  太后笑了笑,叹气道,“如今嘉贵人第一次有孕,陛下又忙于政事,难免生出些纰漏来。哀家看不如让嘉贵人搬去皇后寝宫,皇后将太子养育得极好,也好帮陛下照顾一二。”

  这话说完,其实太后的心里也有些没底。

  皇后一早就瞧不起嘉贵人。如今嘉贵人又怀上龙子,两人之间的矛盾便已经不可调和。而且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皇后可是太后的人。

  倘若嘉贵人搬去皇后寝宫,那同当了人质,有什么区别?

  然而皇帝面对这般“好意”,不仅没有推托,甚至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见太后有些惊讶,皇帝更是行礼道,“儿臣替素嘉感激母后的照拂。”

  太后说了些客套话,便回了寝宫。

  这时,李公公进来禀报道,“太后娘娘,嘉贵人已经送回去了,您赐下的参汤,她都喝了。”

  太后闻言,免不得有些好奇,“还真是奇了怪了,陛下素来叛逆,这次怎么会乖乖听话,将嘉贵人交出来?”

  李公公则是笑着道,“朝堂之上陛下略胜一筹,可这后宫之内,还不是您说的算?”

  听他这么说,太后虽有疑惑,可还是松了口气。在她看来,只要还能将后宫把持住,那么皇帝便逃不了她的手掌心。

  随着神秘力量消退,杳无音讯这么久的盛鹤辞,终于送来了报平安的消息。

  曾先生拱手道,“恭喜将军,盛将军安然无恙。”

  穆明歌松了口气,笑着道,“多亏了曾先生的计策,您看是不是该开始下一步了?”

  曾先生轻抚胡须,自信道,“上一回合是咱们防御,这次也该咱们出击了。”

  翌日早朝,群臣便上书皇帝,要求派遣使臣安抚边军,试图与鲁国和夏国谈判。

  面对汹涌民意,皇帝只得“被迫”派遣礼部侍郎黄曾赶往边关。

  车队人员不多,一路轻装简行,不过第二日,就离开了京城的范围内。

  马车上,黄曾恭敬道,“穆将军,陛下早有旨意,此行下官一切听从您的安排。”

  一位面色蜡黄的中年人,则是笑着道,“黄大人客气了,我和穆家军只管负责打仗,剩下的还得靠您才是。”

  

继续阅读:第104章 援军到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兼祧两房,小叔子和我儿孙满堂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