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六月的港岛,清晨的空气带着海港特有的潮湿与闷热。
街边的报摊刚支起,各色报纸便像潮水般涌向街头巷尾。
其中,《亚洲日报》那猩红加粗的头版头条,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猛然烫在了所有关心港岛报界风云的人们眼中。
【金庸挖角,意欲何为?小林天望直言《明报》10%股份可换黄易!】
白纸红字,犀利得刺眼。
内容直指金庸日前放出的豪言壮语——无论《亚洲日报》给黄易多少稿酬待遇,《明报》都将支付双倍至少。
行文充斥着模仿金庸昨日语气的戏谑味道,但核心内容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狠狠捅向金庸的心窝。
文章毫不避讳地挑明:作者黄易在《亚洲日报》享有的并非仅仅是稿费,而是实打实的报社股份,占比不低于20%。
若要放黄易离开,去《明报》继续《寻秦记》,可以!
条件只有一个——金庸兑现其“双倍”承诺的最高体现:拿出《明报》10%的股份。
并且,这股份,非给《亚洲日报》报社,非给中间人,是直接划归黄易本人名下。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揶揄和笃定,仿佛算准了对手的命门。
“此乃阁下亲口所言,不论我等予黄生何种待遇,阁下皆双倍之……今我等言明黄生之待遇,不惟稿酬,更在股权,阁下《明报》之双倍,唯有股分可堪匹配。”
句句如锥,戳在金庸那句意气风发的“重金求才令”上,令其瞬间显得苍白而莽撞。
与此同时,《明报》当日新鲜出炉的头版头条,同样醒目异常,标题力透纸背:“《明报》重金诚聘奇才黄易,《寻秦记》稿酬无上限!”
金庸亲自署名的求贤文告,慷慨激昂,字句铿锵有力,强调了对黄易及其《寻秦记》的势在必得。
文内更是特意点明,此次挖角获得了财力雄厚的霍大公子霍震挺的全力资助,
“稿酬再巨,亦不在话下”,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财大气粗与志在必得的架势。
铜锣湾,《明报》编辑部大楼顶层。
巨大的落地窗前映照着维港清晨的光影,但那片开阔并未带来丝毫开阔的心境。
查良镛和主编王阳两人,各自拿着还散发着油墨味的《亚洲日报》和《明报》,面面相觑。
查良镛平日温和儒雅的脸上,此刻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他先是下意识地瞥了眼自己那份豪气干云的求贤令,再看看《亚洲日报》上那精准又辛辣的反击,嘴角似乎想向上扯出一个自嘲的苦笑,却凝固在了一个尴尬僵硬的弧度上。
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从胃里翻涌上来,仿佛真的吞下了一只苍蝇,恶心、憋闷又无从发作。
王阳站在一旁,脸色亦是不好看。
手中的烟卷燃烧了大半截,烟灰长长地悬着,几乎要掉落也浑然不觉。
他内心一阵翻滚,懊恼、震惊和一丝被愚弄的愤怒交织着。
昨日他们还在为这一招“重金求才”击节叫好,认为以霍家的财力和《明报》的底蕴,开出“双倍稿酬”的条件实属立于不败之地的高招。
既能挖来摇钱树黄易,又能沉重打击死对头《亚洲日报》。
哪里能料到,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那个小林天望,那个以日本华裔身份在港岛搅弄风云的年轻人,竟用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一招——直接把报社股份分给一个连载小说作者?!
“阴险!
十足的阴险狡诈!”
查良镛猛地将两份报纸拍在宽大的红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气呼呼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胸膛微微起伏,语气里充满了难以接受与荒谬感,“阿阳,你听听,这像什么话!
哪有一间正经报社,会把股份分给旗下连载的作家?
这完全就是胡闹,是搅乱行规!”
王阳深深吸了一口烟,让辛辣的烟气在肺部转了一圈才缓缓吐出:“查生,的确离奇。
黄易在《亚洲日报》占股不低于20%……这简直骇人听闻。
小林天望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吗?
商人逐利为本,此举岂非自损根基,将报社命脉随意交予他人之手?”
他内心急速盘算着,试图找出其中逻辑上的漏洞。
“这消息是真是假?
莫非是《亚洲日报》为了对抗我们挖角,联手黄易放出的烟雾弹?
故意设下这我等绝不可能应承的苛刻条件?”
查良镛沉默了几秒,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
窗外楼下报摊的喧嚣隐隐传来,像是对他此刻窘境的嘲讽。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内心深处那个精明的生意人开始与愤怒的情绪角力。
他回忆起小林天望之前那些出人意料的举动:收购濒死的报社、创立异军突起的《龙JUMP》、甚至是和霍大少争风吃醋引发舆论风暴提升自己和产业的知名度……
每一件事,起初都被视为离经叛道,甚至是自寻死路,但最后,似乎都在那小子的操控下走向了成功,至少是站稳了脚跟。
这让他感到一阵凛然。
他停下脚步,眉头紧锁:“阿阳,烟雾弹?
怕是未必。
这小林天望,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别人觉得不可能、不敢想的事情,他做起来毫无负担。
他把黄易捧作《亚洲日报》的股东,看似疯狂,但也可能……正是以此将黄易与他绑得死死的。
利欲可动人心,但股份,那是真正的共生死。”
王阳闻言,心头也是一沉。
他想起了更多关于小林天望的消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却最终奏效的点子。
“查生说得对,”他掐灭了烟头,“这人不能用常理度之。
也许对他而言,20%的股份换一个忠心耿耿、能撑起半边天的顶梁柱,外加狠狠反击我们并抬高门槛,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
王阳加重了语气,“他这一手,等于给我们挖了个深坑。
他咬死了是我们要‘双倍’高价,现在他亮出了底牌,我们若不应战,连10%股份都不愿意给的话,岂不是自打耳光,成了虚言恫吓?
《明报》的信誉往哪里摆?”
查良镛的脸上血色褪去几分。
信誉、面子、市场的眼光……这些无形的压力远比真金白银更重。
他重新坐回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内心陷入激烈的斗争。
身为一个白手起家、一手创立《明报》并将其打造成文化标杆的成功报人,他骨子里始终是一个务实乃至有些吝啬于控制权的商人。
他可以豪掷千金支付稿费,哪怕超出预期,只要能看到回报,看到《寻秦记》给《明报》带来的发行量飙升、广告收入暴涨。
付钱,哪怕是天价稿酬,终究是流水账上的数字变动。
但股份不同!
那是《明报》的根本,是他查良镛安身立命、半生心血的结晶,是他权威的象征,是他掌控一切意志的根基!
交出10%?
给一个外来的、虽然才华横溢但终究是“员工”性质的作家?
这个念头本身,就像有无数根针在刺痛他的神经。
“绝对不行!”查良镛几乎是咬着牙,从喉咙深处挤出这四个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他看着王阳,眼神复杂,“阿阳,稿费我们可以再谈,再加!
我可以允许给黄易一个史无前例的天价,高到足以让他动摇。
但股份……《明报》的股份,一丝一毫,都绝无可能!
更别说是10%给一个作者!
这开了先河,《明报》将来如何管理?
其他名家效仿又当如何?
这报社岂不是要变作家俱乐部?”
王阳心中默然一叹。
他知道,这才是查生真正的底线。
用股份锁住人才,在讲究人情与稿酬的港岛文化圈,几乎闻所未闻。
这超越了商业常规,触及了掌控者最敏感的神经。
然而他也明白,《亚洲日报》这一手,已经将《明报》,尤其将查良镛本人,架在了火上烤。
就在《明报》编辑部愁云惨淡之时,整个港岛报界都因《亚洲日报》的凌厉反击而震动。
各家报社的老板、总编,早晨例会几乎无一例外地围绕着这份报纸展开。
《星岛日报》的老板盯着报纸,吸了一口凉气:“小林天望……这一刀,又狠又准又稳,正正插在金庸的七寸上!
用股权对付钞能力,这步棋……简直毒辣!
金庸这回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自己喊出去的‘双倍’噎死了。
他应还是不应?”
隔壁《成报》的办公室里,总编猛拍大腿:“妙啊!用‘明报’的规矩回敬‘明报’的主人!
金庸不是标榜文化人不市侩么?
现在《亚洲日报》直接把最市侩也是最珍贵的筹码——股份,摆上了台面,还说这就是黄易在此的‘待遇’,你查老板不是承诺给双倍待遇吗?来呀!看你‘明报’这‘文化牌’还打不打!
真是在杀人诛心啊!”
他们内心既对小林天望的奇招感到惊叹,又带着几分看金庸笑话的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一种凛然——这个年轻的“东洋鬼子”的手段,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也越来越让人心生忌惮。
可以说,港岛报业的所有主事人,此刻都是屏息凝神,伸长脖子等待着金庸的回应。
这将决定这场挖角大战的走向,也将侧面反映出,面对小林天望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破坏者”,港岛传统大佬们的定力与应对能力。
然而,另一股令人不安的风潮,也几乎在同时涌动。
几家背景深厚的英资报纸,如《南华早报》、《德臣西报》,早上的专栏和评论文章突然一反常态,风向骤变。
就在《亚洲日报》出招的前一天,它们对这个小林天望及其旗下的《亚洲日报》、《龙JUMP》多有不屑或只字不提,今日却忽然调转口风,用近乎谄媚的语调开始吹捧。
而且他们的记者,似乎早就知道了《亚洲日报》会这样出招对付金庸的挖角,今天的新闻就是配合着《亚洲日报》在打配合了。
“《亚洲日报》股权分享模式或引领报业新思潮”——大标题下,称许这种让核心作者分享成功果实的做法是“极具远见的战略投资”,“真正以人为本,尊重创造力”,有望激发更大创作热情,开创报业经营新典范。
对小林天望本人的赞誉更是不遗余力,“天才经营者”、“眼光独到的文化推手”、“为沉闷的港岛报界带来新活力”,连《龙JUMP》也被盛赞为“多元文化交汇的杰出产物”。
这等毫不掩饰的、甚至显得过于突兀的示好,如同在平静的池塘里投入一颗巨石。
消息敏锐的港岛华商圈,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数次金融风潮的大佬们,嗅到的绝非善意,而是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不祥预感。“不对劲……绝对不对劲。”
中环某私人会所的茶室内,几位华资大佬面色凝重。
“英资报纸向来眼高于顶,何曾如此吹捧一个日资背景的报人?
还专挑他与本地华资报刊大打出手的当口示好?”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这些鬼佬,什么时候会做无用功?
这哪是在吹小林天望?
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们是看中了小林天望这个搅局者可以充当一把利刃,来撕开我们华资的阵线吗?”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声分析,内心警铃大作。
最深的忧虑随之浮上众人心头:这个小林天望,如此年轻的东洋客,纵然其本质上是华人,他进入港岛不过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其势力版图如同吹气球般膨胀,从漫画再到报业传媒。
如今,英资的背书如此赤裸裸地递了上来,是否意味着,这个野心勃勃、行事乖张的年轻人,即将把他的触角,伸向纸媒行业之外更广阔、也更核心的领域——金融与实业?
这份隐隐的担忧,在短短几个小时后,就被交易所传来的爆炸性消息,无情地证实了。
下午时分,港岛尚显简陋的证券交易市场,彼时联合交易所尚未成立,交易分散于多家交易所。
这些交易市场里一片躁动。
交易员们的呼喊声比平日更加急促和紧张,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各种小道消息和确凿指令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各券商席位间疯狂传递,最终汇聚成一条震动了整个市场的消息:龙腾报业及其实际控制人小林天望,正在市场上大手笔扫货!
对象并非蓝筹,而是几家业绩平平、市值偏低的华资上市公司股票。
这几家公司的业务涵盖制衣、塑料玩具、小型地产开发甚至一家历史较久的食品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的股价如同咸鱼,在低位波动,乏人问津,被业界戏称为“垃圾股”。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下午,随着神秘买家的大举进场,这些股票的价格曲线陡然变得陡峭,成交量急剧放大,买盘汹涌,股价如同注入了强心针,开始一路逆势攀升!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紧随其后。
据可靠渠道曝出,在几家被重点扫货的公司中,龙腾报业或小林天望个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已达到并突破了5%的要约披露线!
而且,小林天望方面极其高调强势,通过龙腾报业的发言人公开发声:要求相关上市公司立即召开股东会,依照其持股比例,为其或指定代表落实一个董事会席位。
消息如同滚烫的油滴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嗡——!”霍家大宅的书房里,当电话那头心腹手下焦急而难以置信地汇报小林天望已成功入主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消息时,霍震挺霍地站起,英俊的面庞瞬间变得铁青。
他握着话筒的手指甚至气得微微颤抖。
昨天傍晚,他还在一场酒会上,轻松随意地用“无名小卒”、“无实职董事”之语奚落对方在港岛根基浅薄,缺乏真正上流社会认可的“硬地位”。
那份带着世家子弟天然优越感的鄙夷言犹在耳。
然而,仅仅过去一夜加半天,现实就给了他如此响亮的耳光!
“废物!都是废物!
为什么小林天望这么明显的股市动作,你们都没有人提前发觉?被他悄悄吃下这么多家公司的股份?”
霍震挺低吼着,强压下砸碎电话的冲动,声音冰冷刺骨。
他内心除了被当场打脸的巨大羞辱感,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震惊:这小林天望的执行力未免太过恐怖!
一天之内,完成大量吸筹、突破举牌线、提出董事席位要求、并迅速迫使两家公司董事会屈服同意——这需要调动多少资金?
打通多少关节?
这行动力简直堪称闪电战!
对方似乎早已准备好了资金和计划,就等着自己那句嘲讽出口,立刻发动雷霆一击!
挂断电话,他脸色阴沉地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的景色是所有港岛人都趋之若鹜的豪宅海景,但此刻落在他眼中,却蒙上了一层阴翳。
他内心翻江倒海:这小林天望真的是为了和自己斗气?
为了争一个“董事”的虚名?
就如此不计血本地砸下重金,去买那些公认的“垃圾股”?
这太疯狂了!
难道他仅仅是为了报复昨日那几句闲言碎语?
这种近乎赌气的挥霍背后,是否另有深意?
他隐约觉得不安,却又抓不住那丝不安的源头。
小林天望的举动,像是一团迷雾中的狂乱光影,看不清其真正的攻击方向。
港岛各阶层对此事的反应各异,但无不深感震撼。
中环金融精英们交头接耳:“疯了……真是疯了!为了赌气,拿真金白银去买‘垃圾’!”
“你看那股价,硬是被他一个人拉起来了!
这市场情绪……简直像中了邪。”
街头巷尾的股民则兴奋多于担忧:“管它垃圾不垃圾,涨了就是好股!
快,跟不跟?
小林生点的火,或许有搞头!”
他们既惊叹于小林天望一掷千金的惊人魄力和从发起到实现的可怕效率,又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与霍大少争一口气,纯粹斗富显摆,斥为任性“胡来”。
然而,不管动机如何,效果却是立竿见影且极其轰动。
原本死气沉沉的港岛股市,特别是中小市值的“二线股”板块,因为小林天望这不顾一切的扫货行为瞬间被点燃,竟一扫持续数月的低迷阴霾,指数翻红,成交量暴增。
那些被点名的“垃圾股”更是旱地拔葱,股价大幅飙升,成为今日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无数交易员和散户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表情复杂难言。
此刻,位于中环某栋并不起眼写字楼顶层的龙腾报业办公室内,却异常平静。
小林天望,或者说真正的林火旺,对着巨大的玻璃窗,俯视着脚下车水马龙的城市。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有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他手里也拿着一份《亚洲日报》,脸上却没有丝毫战胜对手的得意,反而异常平静,或者说,是沉浸在某种更深沉的筹谋之中。
他没有回头,对着空荡荡的房间,似乎对着窗外那个繁忙的都市,缓缓地、用只有自己能听清的声音自语道:“港岛的股市,沉浸了这么久,也应该要活跃起来了。不活跃起来一些,我怎么好安心的扫货买置地的股份呢?
暗线那边的股份收购,还是太慢了一些,目前才4%左右。
不过也无关大雅,等我把股市风云彻底搅动起来,再大笔购买置地股份,就不会引起什么怀疑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玻璃,投向了证券交易所的方向,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还是霍大公子的配合打得好,想必这两天,霍老又会给他好好再上上课,过几天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大家一起来抢置地的股份吧!
怡和洋行的纽璧坚,你昨天晚上笑得有多开心,接下来……我保管你一刻也笑不出来咯!
这年头股票市场的很多骚操作,还没被人挖掘出来,那就由我来给资本家们好好上上课吧!让你们感受感受,资本金融市场真正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