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完了!这个太子谁爱当谁当!
爱吃糖果巧克力2025-10-27 10:172,598

“孙伏伽,你在胡说些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里淬着压抑不住的火气。

他对李承乾失望透顶,现在这个他最信任的东宫詹事,竟也跟着疯言疯语。

孙伏伽却跟没听见皇帝的怒意,重重一个头磕在冰冷的金砖上,嗓音因极致的激动而变得尖厉高亢。

“陛下!请您细想!”

“太子殿下为何要先提出‘雷霆手段’,又在今日朝堂,公然提倡‘怀柔之策’?”

“他当真是那等优柔寡断、自相矛盾之人吗?”

他猛地抬起头,双目亮得骇人,视线如电,扫过殿上神情各异的文武百官。

“不!”

“这非但不是矛盾,反而是殿下那超乎我等想象的无上政治智慧啊!”

孙伏伽的声音在太极殿中回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那份‘雷霆手段’的奏疏,是说给谁听的?”

“是说给陛下您,说给李靖大将军,说给我等所有主战之臣听的!”

“殿下用这最酷烈的方式,是在告诉我们,要根治北方边患,就必须拿出天倾地覆的大魄力,绝不能有半分妇人之仁!此为‘破’!”

“那么,今日这番‘怀柔之策’,又是说给谁听的?”

“是说给孔祭酒,是说给满朝的儒臣文官听的!”

“殿下不惜亲自出面,引经据典,将这‘仁义’与‘教化’的大旗扛在自己肩上,给足了天下读书人体面!此为‘立’!”

说到此处,孙伏伽的声调陡然拔高,语气中充满了近乎疯魔的崇拜。

“一破一立,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辅相成!”

“殿下先以最激进之策,强行打破我等所有人的思维枷锁,为这万世之策扫清了最大的执行障碍!”

“而后,他又亲自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用最温和、最符合儒家理念的姿态,去安抚、去团结那些思想守旧的大臣!”

“陛下您看!”

孙伏伽指向那些已经呆若木鸡的文官。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什么鹰派鸽派之争?剩下的,只有如何将国策更好地执行下去这一个目标!”

“这哪里是自相矛盾?”

“这分明是殿下以一人之身,同时扮演了朝堂的两种声音,最后再亲手将这两种声音,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啊!”

轰!

孙伏伽的这番“神级解读”,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精准无误地劈在了太极殿所有人的天灵盖上。

尉迟恭那张准备开骂的黑脸,僵住了。

孔颖达那张因得遇“知音”而老怀大慰的脸,也僵住了。

就连智计冠绝大唐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在短暂的错愕后,也是一脸恍然,继而,一种深深的羞愧感涌上脸颊。

是啊!

他们这群大唐最顶尖的精英,还在纠结于杀与不杀,分与不分这种具体问题。

太子殿下,却早已跳出了棋盘本身,开始操盘整个朝堂的政治格局了!

先用一个谁都无法接受的极端方案,把所有人的心理底线拉到最高。

然后,自己再扮演那个温和的“反对者”,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和尊重了。

这……这是何等鬼神莫测的城府与手腕!

孔颖达死死盯着李承乾那张依旧苍白、甚至因为极度震惊而显得有些呆滞的脸,心中翻江倒海。

他原以为是自己的仁义之言说服了太子,心中还颇为自得。

现在才幡然醒悟,人家哪里是被他说服?

人家那是在“度化”他!

是在给他,给全天下的文官一个最体面的台阶!

太子殿下,竟然不惜以“当众变节”、“自我污蔑”的方式,来成全大局,弥合朝堂分歧!

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品格!

“老臣……老臣愚钝至此!”

孔颖达老泪纵横,再也站立不住,对着李承乾的方向,深深一揖,竟是长拜不起。

“殿下深谋远虑,胸怀苍生,为弥合朝堂,竟不惜背负‘反复无常’之骂名!老臣……自愧不如!从今日起,老臣对太子殿下之策,再无半点异议!”

“臣等,附议!”

他身后,那群方才还义愤填膺的文官们,此刻也全都反应了过来,齐刷刷地躬身附和,一张张老脸上,写满了羞愧、敬佩与感动。

李承乾呆呆地站在原地。

彻底傻了。

他看着跪了一地的文官,又看看那边同样满脸震撼、眼神复杂的武将。

他张了张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搅屎棍。

他终于明白孙伏伽这个狗东西在干什么了。

这家伙,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根举世无双、光芒万丈、能把所有矛盾都搅合成一团和气、甚至搅出香味的……神仙搅屎棍!

而最高处,龙椅之上。

李世民的脸色,在短短几个呼吸间,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风暴。

从震怒,到失望,到错愕,到惊疑,再到恍然,最后,尽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狂喜,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后怕。

他定定地看着自己那个总是一副病恹恹模样的儿子,内心已是天翻地覆。

朕的承乾……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境界?

他已经不满足于提出一个国策。

他已经开始在布局人心,在操纵整个大唐的朝政走向了!

而自己,刚才竟然还因为他的“软弱”而心生失望?

朕,竟然连我儿的第五层深意都没能看透!

一股无法抑制的骄傲,和一丝作为父亲被儿子彻底超越的复杂情绪,瞬间冲垮了帝王的威严。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豁然起身。

“好!”

“好一个‘以退为进,弥合朝堂’!”

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整座大殿,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赏。

“既然诸卿再无异议,那北方长治久安之策,就此定下!”

“颉利,当杀!以其头颅,为我大唐北疆,筑起第一座‘镇魂碑’!”

“突厥降部,当分!化整为零,使其永世再无复叛之力!”

李世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李承乾身上,那眼神,亮得吓人。

“此策,由太子承乾始,亦当由太子承乾终!”

“传朕旨意!”

“增设‘安北司’,总领漠南及突厥降部一切军政要务!所有分化、安置、教化、通商之事,皆由安北司统筹!”

“以太子李承乾,领安北都护一职!总领其事!”

李世民顿了顿,似乎觉得这份荣耀和担子还不够重,又补上了一句。

“孙伏伽、杜构,为安北司副都护,辅佐太子!”

“即日起,太子当于东宫开府,召集贤才,完善安北司细则!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完整的章程!”

旨意下达,满朝寂静,无人反对。

这是顺理成章,这是众望所归。

孙伏伽和杜构激动得浑身颤抖,重重跪下领旨,山呼万岁。

唯有李承乾,孤零零地站在大殿中央,如遭雷击。

安……安北司?

总领一切军政要务?

开府议事?

这他妈不就是加班吗?!

还是一个全新成立的部门,所有东西都要从零开始的996超级福报!

他梦寐以求的躺平生活,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换来的病假,在这一刻,被砸得粉碎,化为乌有。

他不仅没能自污成功,反而给自己挣来了一个前无古人、能直接架空兵部和吏部的天大铁饭碗。

不,这不是铁饭碗。

这是一个绑在他身上的巨大磨盘,要拉着他,为了大唐这辆疯狂的战车,活活累死在岗位上!

一名太监高举托盘,上面是一方崭新的墨玉大印,恭敬地来到了他的面前。

“殿下,请接安北都护印。”

李承乾看着那方沉甸甸、散发着寒气的玉印,只觉得那不是印。

那是他咸鱼人生的墓志铭。

他颤抖着伸出手,碰到了那冰冷刺骨的玉石。

脑海里,只剩下一个绝望的念头。

完了。

这太子,怕是真的……不当不行了。

继续阅读:第169章 殿下又吐血了!他为我等真是呕心沥血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