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别脑补了!求你们让我当个昏君吧!
爱吃糖果巧克力2025-10-26 10:512,408

回到长安的第三天,太极殿。

朝会的气氛,凝重得像是结了冰。

李承乾病恹恹地站在百官队列的最前方,脸色依旧是一片纸白。

这三天,他不是在睡觉,就是在被灌药。

御医翻来覆去还是那句老话:“心神耗损,积劳成疾”,并严令他必须静养。

可今天,他还是被李世民一道旨意,从东宫的病榻上“请”了过来。

只因今天的核心议题,正是那份让他两度昏厥的《论北方长治久安及献俘大典之三重深意》。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视线缓缓扫过阶下群臣,声音沉稳,自带威严。

“诸位爱卿,太子所呈之策,想必都已看过了。”

“今日,朕要听听你们的看法。”

话音落下,大殿内便安静了。

房玄龄与杜如晦垂着眼帘,眼观鼻,鼻观心,如同两尊石雕。

他们是这套策略的坚定拥护者,但他们更清楚,这种颠覆祖制的国策,必然会掀起滔天巨浪。

果然,安静并未持续太久。

一名须发霜白的老臣,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

这位当世大儒,乃孔圣三十二代孙,更是朝堂之上清流儒臣的绝对领袖。

“陛下!”孔颖达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枚枚钉子,清晰地钉入每个人的耳朵里,“老臣,有异议。”

李承乾的眼睛,骤然一亮。

来了!

他终于来了!

这哪里是反对者,这分明是他的救星,他的亲人啊!

他太清楚这帮老夫子的脾性了。

在他们眼中,“杀降”是最大的不祥,是刨了圣人教诲的根,会严重损害君王的德行。

而将数十万部族“化整为零,分迁各处”,更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与“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

这简直是为他李承乾量身定做的反对派!

李承乾心中,一个堪称完美的“自污”计划,瞬间成型。

只要自己顺着孔颖达的话往下演,公然否定自己“提出”的策略,那会是什么效果?

朝令夕改!

优柔寡断!

毫无主见!

一个连自己制定的国策都能随意动摇的太子,父皇还能指望他继承大统吗?

他一定会对自己失望到极点!

想到这里,李承乾几乎要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孔祭酒,有何异议,但讲无妨。”李世民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孔颖达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陛下,献俘大典,老臣亲眼所见。太子殿下仁德宽厚,一句‘好好放羊’,已尽显我天朝气度,足以令四夷宾服!可这奏疏中所言,却与殿下当日之仁心,背道而驰!”

“其一,‘杀颉利’!陛下,自古杀降不祥!颉利虽为元凶,但已是我大唐阶下之囚。杀他,或许能震慑一时,可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大唐?我等以仁义立国,岂能行此虎狼霸道之举!”

“其二,‘分而化之’!陛下,此策看似高明,实则后患无穷!数十万突厥部众,迁入关中、河南、河北,与我汉民杂居,言语不通,习俗迥异,必生祸端!况且耗费国帑无数,于这百废待兴之际,实非明智之举!”

孔颖达一番话掷地有声,立刻引来大批文官的附和。

“孔大人所言极是!当以教化为本,以德服人!”

“请陛下三思,万不可因一时之快,失天下归心!”

殿内,文官集团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而另一边,以李靖、尉迟恭为首的武将集团,则个个面露不忿,怒火中烧。

尉迟恭那黑炭头第一个憋不住,从队列里跳了出来,瓮声瓮气地吼道:“放屁!一群就知道‘之乎者也’的酸丁!不杀颉利,难道留着他过年吗?那些突厥崽子,今天能投降,明天就能反叛!不把他们打散了看住了,早晚是心腹大患!”

“尉迟将军!殿前失仪,岂可如此粗鄙!”

“莽夫!你懂个屁的治国安邦!”

眼看文武两派就要当场撕咬起来。

李世民的目光,终于缓缓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承乾,此策为你所出。你来说说。”

来了!

决胜的时刻,终于来了!

李承乾强行按捺住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狂喜,模仿着孔颖达的姿态,身子微颤地走出队列。

他先是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行了一礼。

然后,转身对着孔颖达,深深地、长长地一揖到底。

“孔祭酒,所言甚是。承乾,受教了。”

这一拜,直接把孔颖达给拜懵了。

也把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拜懵了。

什么情况?

太子殿下,为自己亲手制定的国策,给反对者鞠躬认错了?

李承乾直起身,用一种无比诚恳,甚至带着几分羞愧的语气,缓缓开口。

“父皇,儿臣前日……或因酒后失言,胡言乱语,以至孙詹事等人误解了儿臣本意,才写下这篇奏疏,此乃儿臣之过。”

一句话,先把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全力为孔颖达站台。

“古人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当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压人。颉利虽有滔天之罪,但既已归降,便算是我大唐的子民。杀之,是为不仁。分其部族,毁其家园,是为不义。”

“儿臣以为,当如孔祭酒所言,将颉利软禁于长安,并厚待之,以此彰显我朝宽宏。其余部族,可令其居于漠南之地,设都护府管辖,再派遣官吏教其礼仪,化其顽劣。如此,不出十年,草原尽为王化之地矣!”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完美复刻了一个不经世事、只会空谈仁义道德的理想主义小白花储君形象。

说完,他感觉自己从头到脚都通体舒畅。

这波,稳了!

父皇此刻一定失望到了极点!武将集团一定觉得我是个彻头彻尾的软蛋!就连孙伏伽他们,也该认清我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了吧!

果然,尉迟恭已经气得吹胡子瞪眼,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赤裸裸的失望。

龙椅之上,李世民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色阴沉得可怕。

然而,就在李承乾准备迎接父皇那酝酿已久的雷霆之怒时。

站在他不远处的孙伏伽,突然浑身剧震!

他死死盯着太子殿下那张“真诚”的脸,看着孔颖达那方“感动”的神情,再看看武将们“失望”的表情和陛下“阴沉”的脸色……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偏偏能完美闭环的念头,如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懂了!

他彻底懂了!

原来……原来这才是太子殿下布局的最后一环!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孙伏伽猛地冲出队列,重重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世民正对李承乾失望到了极点,听闻此言,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

孙伏伽猛然抬头,脸上是一种勘破天机后的癫狂与崇拜!

“陛下!您和我们,所有人都误解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此举,非是推翻前策!”

“他是在用一种更高明,更高明得多的手段,来成全此策啊!”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李承乾的眼皮,开始狂跳起来,像是要脱框而出。

他心中升起一股极其、极其不祥的预感。

继续阅读:第168章 完了!这个太子谁爱当谁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