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太子监国与“教育兴邦”的终极甩锅
爱吃糖果巧克力2025-10-10 15:283,858

蓝田县的土地纠纷,以一种堪称完美的方式解决了。

当杜构将太子殿下的“一分为二”神谕传达到蓝田县时,张王两家都愣住了。他们争了半辈子,头一次听说还有这种操作。

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但县令按照杜构的“解读”,将“权责”、“利益”、“人心”三层含义掰开揉碎了给他们一讲,两家人顿时茅塞顿开。是啊,与其争得头破血流,最后谁也落不着好,不如合作共赢。

最终,在县衙的主持下,两家签订了契约,共同开发那片坡地,约定收益平分。据说签约那天,两家的老族长还抱头痛哭,感叹早知如此,何必斗了这么多年。

此事传开,太子殿下的圣名,再一次响彻朝野。

“一分为二”,成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辨的热词。文官们写诗作赋,赞颂太子殿下“剖判乾坤,中庸至道”;武将们喝酒吹牛,说太子殿下这招要是用在战场上,就是“分化瓦解,不战屈人”。

勘田总署的工作,也因为这个范例的树立,变得愈发顺利。各地再有类似纠纷,官员们便祭出“一分为二”大法,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清丈田亩的进度,一日千里。

国库的账本上,预计增收的数字,一天比一天惊人。

李承乾的烦恼,也一天比一天深重。

他发现,自己现在连在东宫里找个清净地方打个盹都难了。不是杜构又捧着什么“疑难杂症”来请示“神谕”,就是鸿胪寺的官员,领着一帮异国使节,非要来瞻仰一下“东方智慧化身”的真容。

他感觉自己不像个太子,倒像个动物园里被围观的大熊猫,还是得随时随地表演“智慧”的那种。

“唉……”

观星阁下的人工湖畔,李承乾第N次发出了生无可恋的叹息。他的鱼竿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一个时辰了,动都没动一下。不是鱼不咬钩,而是他根本没心情钓。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从这一堆破事里脱身。

然而,命运显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这一日,太极殿早朝。

气氛与往日不同,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庄重与喜庆。

李世民身穿最隆重的朝服,端坐于龙椅之上,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他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文武百官,最后落在了站在百官之首,正努力睁大眼睛,避免自己站着睡着的李承乾身上。那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欣赏,是化不开的骄傲。

“众卿。”李世民开口,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自渭水之盟以来,我大唐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如今,突厥已灭,四夷宾服,归化大典,万国来朝,此乃开国未有之盛事!”

群臣山呼:“陛下圣明!大唐万年!”

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而这一切,皆有赖于我大唐君臣一心,将士用命。尤其,太子承乾!”

李世民的目光,牢牢锁定了自己的儿子。

李承乾一个激灵,睡意全无。

他有种非常不祥的预感。每次老爹在公开场合这么夸他,后面准没好事。

“太子承乾,献策灭突厥,一战定乾坤,此乃不世之军功!提议清丈田亩,充盈国库,为万世开太平,此乃千古之政绩!其智,足以经纬天下;其心,足以怀柔四海。”

李世民的声音越来越激昂,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步步走下御阶。

“朕,有承乾此子,实乃上天赐予我李唐,赐予这天下苍生的福气!”

“朕今日,当着文武百官,当着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要宣布一个决定。”

李世民走到李承乾面前,亲手扶住他的肩膀,虎目之中,泪光闪动。

“朕决意,册立太子承乾为‘监国太子’!自即日起,总领尚书省事,代朕处理日常政务!凡军国大事,皆需太子预先批阅,再呈报于朕!朕,欲与太子,父子共治天下!”

“轰!”

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沸腾!

监国太子!

总领尚书省!

父子共治!

这已经不是分忧了,这是正式将帝国的权柄,交出了一半!这是储君之位再无任何动摇,板上钉钉的信号!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德!此乃社稷之福啊!”

以魏征、房玄龄为首的一众大臣,激动得老泪纵横,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山呼万岁。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盛世,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而风暴中心的李承乾,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的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被无数道天雷同时劈中。

监国?

处理政务?

批阅奏折?

完了。

这下彻底完了。

这比把他焊在圣贤的宝座上还难受。这是要把他直接绑在社畜的跑步机上,跑到死啊!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堆积如山的奏折,出现了无数个为了鸡毛蒜皮小事吵得面红耳赤的官员,出现了永远也开不完的朝会……

不!

绝对不行!

我魂穿一次,不是为了来当996的社畜皇帝的!我的梦想是咸鱼,是躺平,是星辰和大海!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让李承乾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拒绝?

怎么拒绝?

直接说“不干,太累了”?明天“太子不堪重负,恐有疯病”的谣言就能传遍长安。

说自己能力不足?现在满朝文武谁信?连他自己都不信了。

说自己德行不够?魏征第一个能用唾沫星子把他淹死,顺便再写一篇万字长文来论证他的“高风亮节”。

必须找一个理由。

一个无法辩驳,冠冕堂皇,甚至能让所有人交口称赞的理由!

一个能把他从“监国”这个火坑里捞出来,顺便再把他扔进一个听起来很重要,但实际上很清闲的“养老”岗位的理由!

有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绝处逢生的光芒。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在李世民那双饱含期许的注视下,李承乾没有接受,反而“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父皇!”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儿臣,惶恐!儿臣,不敢奉诏!”

李世民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为何?”

“父皇春秋鼎盛,威加海内,乃是天命所归的雄主。大唐,有父皇您一个太阳,便足以光照万里,驱散一切阴霾。”李承乾抬起头,目光诚挚,言辞恳切,“若儿臣此时监国,总领政务,则朝堂之上,如悬二日。久而久之,必然会滋生派系,分化朝臣,于国,于家,皆是无穷的隐患!儿臣万死,不敢为这祸乱之源!”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那些原本兴奋的官员,此刻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魏征更是身体一震,看向太子的眼神,充满了惊异和赞叹。

是啊!自古以来,太子监国,最怕的就是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最终导致父子相疑,朝局动荡。多少人间惨剧,皆由此而起!太子殿下竟能在此等荣耀加身的时刻,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看到这一层深远的隐患,此等心胸,此等境界,简直……简直是圣人!

李世民也被自己儿子这番话给镇住了。他本以为承乾会欣然接受,却没想到,他考虑的,竟是这个。一时间,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动。

“那依你之见……”李世民下意识地问道。

机会来了!

李承乾心中狂喜,面上却愈发恭敬肃穆。

“父皇,儿臣以为,军国政务,有父皇与诸位宰辅重臣在,已是万全。儿臣年轻,更应将精力,放在为我大唐奠定万世根基的事情上。”

“何为万世根基?”

“教育!”李承乾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

“国之大计,唯战与祀。但儿臣以为,尚有一事,其重要性,不亚于此,甚至尤有过之,那便是‘教化’!”

“突厥虽灭,其风俗犹在;四夷虽服,其民心未向。我大唐要真正的长治久安,要让这‘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靠的不仅仅是兵戈之利,更要靠我华夏文明之光!”

李承乾越说越顺,仿佛自己真的是个忧国忧民的教育家。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恩准!”他重重叩首,“儿臣愿辞去勘田总署等一切实务,集中精力,为我大唐做三件事!”

“第一,修订典籍!将我华夏自上古以来的经史子集,重新勘定、整理、注释,编纂一部包罗万象,泽被后世的煌煌巨著,名为《大唐新典》,使其成为天下士子之圭臬!”

“第二,广开学校!不仅在两京,更要在各州、各县,乃至广袤的草原和西域,设立官学。不分贵贱,不分种族,凡有志向学者,皆可入学。教他们识汉字,读经典,明礼仪。用我大唐的文化,去教化万民!”

“第三,重定科举!改革取士之法,增设算学、格物、农桑等实用科目,为国家选拔各方面的人才,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整个太极殿,所有人都被震得晕头转向。

修订典籍,这是孔孟才能干的事!

广开学校,教化万民,这是上古圣王才有的功业!

改革科举,这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壮举!

这……这格局!

这胸襟!

太子殿下,他……他想做的,竟是教化天下的圣人啊!

跟这三件事比起来,什么监国理政,什么批阅奏折,简直……简直不值一提!

魏征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他指着李承乾,嘴唇哆嗦着,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叹,眼中满是“吾道不孤”的狂喜。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相顾骇然。他们自诩为百官之首,谋国之臣,可今天才发现,自己的眼光,跟太子殿下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李世民怔怔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本想让儿子为自己分担政务,可儿子想的,却是为整个大唐,为整个华夏文明,奠定万年的根基!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胸!

这才是真正的储君气度!

“好……好……好一个‘教育兴邦’!”李世民的声音都在颤抖,他亲自上前,将李承乾扶起,热泪盈眶,“朕,准了!朕全都准了!”

“朕即刻下旨,于门下省设‘弘文馆’,由太子总领,主理修典、兴学、改革科举之一切事宜!所需人手钱粮,倾国库之力,全力支持!不得有误!”

李承乾低着头,嘴角已经快要咧到耳根了。

成了!

终极甩锅,大功告成!

修书?把全天下的老学究都找来,关在弘文馆里,让他们皓首穷经去吧!自己只需要一年去视察一次,说几句“大家辛苦了”就行。

办学?让礼部和工部去头疼校舍和师资问题,自己最多挂个“名誉校长”的头衔。

改革科举?把考题怎么改的皮球踢给国子监那帮博士们去研究,让他们吵个天翻地覆。

而他自己,终于可以从繁忙的“前台”退居“幕后”,每天在弘文馆里,监督(摸鱼)学者们修书,顺便在后花园里,挖一个更大更漂亮的鱼塘。

这小日子,想想都美滋滋。

看着一脸激动,仿佛看到了大唐万世基业的父皇,看着下方那些已经开始激动地讨论《大唐新典》该收录哪些篇目,弘文馆该选址何处的大臣们。

李承乾深深地觉得,当一个被所有人误解的咸鱼,虽然累,但只要甩锅甩得好,其实……也挺爽的。

继续阅读:第56章 别脑补了!本宫真只想当个废物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