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走不成的路,只有不能到达的思想,思路决定出路。如果有自己想得头疼都不能想通的事,最好的方式是借助外脑。这使我想到我们班的两个“读书种子”来。
这第一个当然得是崔波涌。同班同学中,崔波涌最喜欢读书,从他开始组织偷书就能看出来,这家伙对于书的缘分,要远高于同女生的缘分。他刚进班之初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意思是读好书,升官发财与美女都能解决。后来他又改变了看法,认为在范进时代,黄金屋和颜如玉,都确实靠读书可以得到置换,因为范进先生不仅中了举人,最后还当了省部级官员,但是现在可不一定,因为当官,已经不是读书人的人生唯一选项。也就是说,读书人和官人之间不能再划等号了。
他还曾经说过,孔子很伟大。后来崔波涌又改口说,孔子的作品都是“断烂朝报”,因为孔子说,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都是要做母亲的人。母亲总是教育孩子说,孔子是圣人。所以两者对比,孔子的境界嘛,实在说也不怎们的。
我举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崔波涌这人说话,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口才也好。尽管没有老师喜欢他,我觉得他书读得多,我那些头疼的问题在他那里,应该统统都不是问题。
人民路上有一家浴池老烩面馆,大锅,浓汤,臊子够味够辣,特色是吃上一碗浑身冒汗,愿意洗澡的,可以顺便直接到浴池伺候。我就在那里请崔波涌吃面,他还很拿架子,说我刚读完一本书,你说说,你有什么大事?
我说,我没有什么大事,我只是想了解男女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是合适的。当你喜欢上某个女生时,应该怎么办才是合适的?事情很小,不过,想听听高人之见嘛。
崔波涌似乎很享受浴池的老烩面,吃得满头大汗,吃完不忘记要一卷纸,嘴上头上脸上和手上整个擦了一遍,才打开话匣子。他说,我们同学之间,由喜欢而生爱,只是程度不同。我们对于喜欢和爱的认识,其实是一回事,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的喜欢。根据老崔我的研究,男女生之间,不管是喜欢还是爱,都应该存在三种模式:一是女追男,二是男追女,三是男女互追。
我说,老崔,你能不能别光说概念,你这都是理论的东西,能不能说点有技术实用含量的内容。
崔波涌就说,实用的我说不来,我还没有真刀真枪地干过,我以为书中自有美女,结果我发现书中的美女都死了,我现在都还没有追过一个女生呢,你让我怎么给你指导呢?得了,这碗面算我白请,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
我们班还有一个“读书种子”,应该算是金哲。金哲人不大,号称“四小痞子”之首。他对情感话题不仅有理论,而且应该有实践。据传,金哲不知从哪里弄来过一本爱情秘籍之类的书,而且从不示人。而且,这家伙研究过白话版的《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一本兵书,而金哲是真正将兵书上的计谋,直接应用到男女交往实战方面的第一人。
我前面说到,我们班还真有做“贼”成功的案例,那指的就是金哲和苏方青。在崔波涌跟前的挫败,使我对金哲寄予了厚望。
这家伙难得见人虚心求教,我说,请你吃烩面吧。
金哲说,都是哥们,你要愿意听,嘿嘿,我就请你。
于是金哲告诉了我崔波涌不能填充的内容。比如说三种模式吧,其实,在我们班里都能找到例证。先说女追男,这对男生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女生不可能告诉你说,她喜欢你,这个你得悟。你知道李枫、乐美华、蔡秋实、云中飞他们是一个四人团吗?
我说,不知道,他们几个倒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回数多。
金哲就说,他们就是个四人团,四个人都有明确的小团体的概念。那你说,为啥是四个人,而不是像政治局一样常委们总数都得是单数?
我还真不知道。小金先生你说吧?
哎呀,真是笨那,四个人好分配嘛,两两组合,四人团谁组织的?“团首”就是李枫,另外两个那就是个陪衬,要不直接就两人单线联系了,何必弄个小团体来做掩护?这是因为,黄女生看中了其中的一位男生,不好意思明说罢了。原来如此,小金先生一说,我觉得倒是有几分道理。
第二种模式男追女,这个就不用说了,我就是例证。
第三种模式,男女互追,那你就看看陈武和王鹏。陈武是我们班,练体育的“四兄弟”其中的一位。王鹏是个女生,成绩一直也不突出,一开始在班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后来开始为人所关注,原因就在于,王鹏长就一双丹凤眼,看人有点妖媚。这个当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王鹏每次都找陈武借书,陈武也爱读武侠小说。每次借还都在班上读完,读不完也必在放学后归还陈武,下次再借过来继续看。这样老是借书的,就把陈武给弄得意乱情迷了。王鹏又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女,陈武就以为,王鹏对自己有意思,心里就埋下了种子。其实后来,喜欢王鹏的男生,也绝非陈武一个。王鹏对陈武也时冷时热,和喜欢自己的其他男生保持相等距离,也就越发惹得陈武,满心满眼里都是王鹏一人了。
我说,小金先生,别说陈武和王鹏了,这个事情真真假假,说起来也蛮像那回事儿。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成功的?喜欢苏方青的男生据说也有不少,你是怎么追到手的?
金哲正说得满口白沫,我这么一问,他立刻住嘴了。
他说,自己的事情只能一笔带过,这是机密。你不能问,反正今天是我请你,哪天你请我,我再告诉你。
毕业以后到现在,机会也有不少,不过我从来没有单独请到过金哲。我能看出来,虽然金哲和苏方青最后,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是从金哲的保守和对两人秘密的保护,说明金哲当年对苏方不仅下足了功夫,更是有一片赤诚真心。
因为即使,谁和谁好了,那肯定是两颗真心碰撞的结果,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真诚的回报。谁和谁又不好了,还真不能说,之前那不过是一场误会,毕竟只要有前边的好,那就一定是真诚的。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学会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