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贤连杨梦荻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及,可见是,鄙夷到了何种程度。
“咳咳。”嬴征咳嗽了两声,当做提醒里面的人。
上官贤这才没有继续说,换了一副面孔似的,走到门口:“陛下万安,九王万安。”
“舅舅,很久不见,气色好像好一点了。”半年多未见,楚胤一点都没有想见的意思。之前,他在家吐血,卧病在床一个多月之久,楚胤因此准了他一年的假,当做修养。
“托陛下的福,微臣还想早点回朝堂之上,为陛下分忧。”
“尚书大人鞠躬尽瘁几十年了,也不着急这一时。朕的谕旨才下了半年,岂有收回去的道理。再说了,多少人羡慕尚书大人,俸禄一两都不少,还能乐得清闲。听闻,最近又添了金孙,刚好可以在家逗逗孙子,等你再去回朝堂之上,就没得休息了。”
听起来是特意关照他,但是,楚胤是让他在家能修养多久就多久。
加上守孝的大学士南宫靖,最好也别着急回来,好让楚胤多喘一口气。
“陛下仁慈,心怀天下,这是微臣的服气,也是老百姓的服气。”上官贤嘴角抽了抽,他大老远跑来,还以为皇帝想让他回朝的。
原来,他的本意还就是通知的那样,看完生病的上官瑾。
不过,皇帝年轻,羽翼不丰,又只有年迈的太子太傅帮衬,而太子太傅的重心是教小皇子上,不足为据。
他三朝元老,可不能完全受制于皇帝。
之前,他离开,还留了不少人在朝堂,这些人,有一部分人,已经死了。那些人不足为重,没什么可惜的,但是以后,可不能被皇帝牵着鼻子走了。
“瑾儿,你感觉怎么样?”楚胤明白上官贤心中的算盘,但是,朝堂也好,后宫也罢,他还是希望世界能安宁些。他也希望上官瑾尽快好起来,她如果有事,上官贤一定会再送小女儿进宫的。
“皇帝哥哥,我好多了。”上官瑾苍白的唇角微微向上扬,楚胤就是他的天,他的地,尤其在她生病的时候,她更加需要他。
万幸,他每天都会来看望她。
“那就好生养着,听太医的话。”
“可是药太苦了。”上官瑾娇嗔地说,她知道上官贤在场,楚胤不会拒绝的,“皇帝哥哥,你能喂我喝药吗?就像小时候那样。”
无妨!楚胤拿起药碗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拿起了调羹,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小心烫。”楚胤小心翼翼地把调羹送到她的唇边,看着她一口一口喝下去。
待她全部喝完,他和嬴征才离开她的寝宫。
“瑾儿,事情怎么样?你的身体,到底能不能?”上官贤冷漠地看着上官瑾,“就算服侍了皇帝又有什么用,你动不动就病倒了。”
“父亲,你来就是为了和我这些话吗?你把上官家的荣耀比女儿还重要!”上官瑾苍白的脸上多了两条泪痕,绝望地看着上官贤。
“你,首先是上官家的,留着上官家的血脉,所以,荣耀才是第一位的。你别忘了,没有我,你怎么可能进宫里,当妃子,当贵妃。如若不然,我直接给你找个王宫贵胄,你直接去当什么夫人了。你不愿意,还有你妹妹,她或许比你更争气。”
“她才15岁!”上官瑾无法接受自己马上是弃子的事实,“父亲!你怎么能这样做!”
“那也总比你把机会让给杨家的人好,杨家都快绝后了,为什么还能留在皇帝的身边?你身后有上官家大家族,你为什么争不过人家?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是被陛下拒绝,然后回寝宫的,你不爱惜你自己,淋了一场雨。”上官贤恨铁不成钢,继续骂她,“你先想想自己哪里不行?还是你自己不够豁得出去!还是你宁可作践自己, 脑子里面一片混沌。我告诉过你的,你进宫的目的,就是要生一个带着上官家血脉的皇嗣!”
“绿萝告诉你的?”上官瑾哑着嗓子,眼睛通红,看了一眼上官贤,再看着站在角落,眼神躲闪的绿萝,“绿萝!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我当初就应该打死你!”
“吃里扒外?到底什么里,什么外?瑾儿,我就问你,那杨梦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来?我不相信真的是因为小皇子。”
……
“陛下。”上官贤半跪在地上,看着楚胤,他气定神闲地在练剑,颇有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和他的父皇很像,但是比他的父皇来得隐忍,更有魄力。
“舅舅你这是做什么?我们之间不用那么见外。”楚胤继续挥舞剑,回过头,对着上官贤淡淡一笑。
“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你是君王,我是臣。”上官贤起身,顿了一下,该说的还是得说。
“舅舅是有事要说?是请我喝孙子的满月酒吗?我可能只能喝周岁酒了,不过,该有的礼数不会少,我会叫礼部送一份大礼到尚书府。”
眼看着楚胤把话堵死,上官贤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单刀直入:“其实微臣,还有话想说,关于淑妃娘娘。她应该是皇宫的冷宫中,怎么来皇家山庄了?这外人都传,她是不是可能恢复贵妃的位置。”
后宫一共只有两个贵妃,一个就是上官瑾。
如果杨梦荻恢复贵妃,那么就是三个了,那么上官瑾的又是就少了很多。
“她不会,她来皇家山庄,一来是陪信儿,而来是陪着母妃,母妃很喜欢她。你知道的,南宫家曾经和杨家走得很近,母妃看着淑妃长大的,这里又没有别的妃子,可心人。我觉得这样也好,有人陪母妃说说话,解解闷。”
上官贤这只老狐狸,没有多少能左右他,但是南宫家是一个,太后又是一个,楚胤这是故意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堵住老狐狸这个人的嘴。
“那既然如此,微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微臣还是担心后宫不稳,毕竟,后宫年轻的妃子那么多,这万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那后宫又会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