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逃亡案”:为了逃命,他一夜鏖战群狼
华小生2020-06-12 11:326,649

  一个杀人犯,已被警方锁定为嫌疑人,几无逃脱可能。

  一个男人在现实中却几乎做到。

  17年前,44岁的他,身上只有900元钱,却在14个月的时间里,在七个省市成功流窜,他甚至独创了一份完美的逃亡计划。

  他是如何做到的?

  最后,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执念,让他选择“自投罗网”?

  案件时间:2003年5月-2004年7月。

  案件地点:北京、河北、内蒙古等七省市。

  “都起来了,都起来了!身份证都拿出来,警察检查。”门口突然一阵嘈杂。

  被吵醒的戴莽腾地一下坐了起来,身上瞬间被冷汗湿透。

  “应该是例行检查,和自己身上背的命案没关系。”戴莽判断了下形势,强迫自己很快镇静下来。

  “我没带身份证,这是我的残疾证。”戴莽迎上一个年轻警察,主动把证件递了过去。

  残疾证是他以前一次从楼上摔下后落下轻微残疾后办的。他杀人后虽然逃得慌张,但幸好随身带着。

  警察扫了一眼残疾证,对着照片看了看戴莽,走开了。

  没多久,警察们结束了检查,收队离开。

  睡了十几个人的旅社房间,没多久重新恢复了宁静,呼噜声此起彼伏再次鸣响。

  戴莽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自己制定的‘逃亡军规’是不是还有漏洞?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检查,还能这么幸运吗?”

  一军规

  戴莽杀害儿子和前妻后,匆忙逃亡,“连屋门和院门都忘了关”。

  但自认心智过人的他,逐步制定出一份自己独特的“逃亡军规”——

  第一条:逃亡过程中坚决不坐火车或者汽车,那样被警察查出来的机率很大;

  第二条:逃亡方式选择骑自行车;

  第三条:考虑到自己44岁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每天骑行的距离控制在150公里以内,“打持久战”;

  第四条:根据骑行距离的限制,作息时间就是早晨5、6点钟出发,骑到晚上4、5点钟休息;

  第五条:要提前规划好每天的住宿地点,下午4、5点就要准备投宿;

  第六条:无论住哪,晚上10点前必须落脚,一个外来人如果在晚上10点还在外面游荡,就会有被警方查到的危险;

  第七条:住宿就选择8元以下的简易旅店,一般是“大车店”(原指中国传统民间旅舍,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贩提供简单食宿,费用低廉,因行贩常用的交通工具大车而得名;现代社会指服务于长途货运卡车司机的小型旅店,保留了原大车店依交通线路设置、旅舍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这种旅店一般很少被警方检查,而且人员复杂,易于隐藏;

  第八条:自己逃出来的比较急,身上只带了900元钱,快花完的时候,就地打一些不需要身份登记的零工,有钱后再继续上路。

  “逃亡军规”的轮廓,在案发那天连夜徒步翻山越岭时,已在戴莽头脑中初步成形。

  案发第二天,也就是2003年5月8日的白天,戴莽在大安山买了一辆自行车,踏上了骑车逃亡的征程。随后,他边逃边计划,逐渐完善。

  严格执行着自己的“军规”,戴莽一路蹬着自行车,辗转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地,打过鱼、放过羊、做过农活,避开了警察的追踪,“完美地”逃亡着。

  或许也有几分运气,文章开头那种警察例行检查,他再没遇到过。

  二好人

  即使杀了人,戴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

  杀了儿子,是一时冲动。况且,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他好,是恨铁不成钢,是教育方法过当。

  在逃亡过程中,戴莽也没放弃作一个好人的努力。

  成功逃亡几个月后,他到了河南郑州。

  “抓小偷,他偷了我的包!”骑着车的他,听到一声女人的呼叫。

  他抬眼看去,一个小青年从前面不远处迎面跑来,一个妇女在后面紧紧追赶。

  女人一边追,一边呼救。几个路人,侧目看着,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

  戴莽没有多想,一把捏死车闸,直接从车上跳了下来。惯性让他一个趔趄。

  说时迟那时快,小偷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半倒的他,双手撑住地,借势一个扫堂腿狠狠踹向小偷。

  完全没有防备的小偷,被绊得腾空翻了两个跟斗,之后一个狗啃屎结结实实摔在地上。

  这下真的摔得不善,小偷趴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半天没爬起来。

  这时,又过来了几个帮忙的群众,协助妇女把小偷按在地下,拿回了包。

  “真咱还是好人多呀,真的谢谢恁!”妇女不住嘴的向戴莽道谢。

  “恁贵姓?”妇女执意要留下戴莽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意图日后感谢。

  “免贵姓……”话没说完,戴莽猛地一激灵,“自己脑袋进水了吗?”

  怎么敢说姓名?!自己可是身背命案的逃犯!

  不用多久,警察肯定就会到了,到时候怎么办?如果让自己到派出所作证,怎么办?

  “不用谢了!再见!啊,不用再见了……”

  戴莽丢下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转头扶起自行车,慌慌张张的跑掉了。

  三狼群

  逃亡的每一天都过得不轻松,每时每刻都在提心吊胆。

  但戴莽没有想到,逃亡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并不是遇到警察。

  那是他在内蒙古时遇到的。

  这一天,戴莽骑行在内蒙草原,从一个地方赶去另一个地方。

  当他出发前和当地人打听两个地方的距离时,老乡告诉他说“150马里”。他以为是大概150里路,那么按照每天的行程,当天傍晚肯定可以到达。

  可是戴莽当时不知道的是,当地人所说的马里,是指骑在马上抽一鞭子,什么时候马停下来才是一马里……

  戴莽骑啊骑,一直骑到太阳落山,还没见到人烟。到了晚上10点左右,他有点累了,停下来靠着自行车休息。

  这时,危险出现了……

  夜色中,远处有点点绿光闪现。

  是狼!

  还不止一只!

  狼群眼睛射出来的绿光,就如一道道刀光在他眼前晃荡,惊悚、恐惧。

  狼群越聚越多,阴森的绿光越离越近,一盏又一盏在他身边不远处泛起,把他包围了起来。

  他大概数了数,少说有20多只!

  狼群低嘶着,向戴莽逐渐靠近。

  他想:这下肯定完了,这就是报应啊。

  “我还不想死!至少不是现在!更不是葬身狼腹!”

  出于本能,戴莽拎起自行车,使劲地向四周挥动,抵挡着狼群的进攻。

  一只狼扑过来,被自行车狠狠击中,“嗷”地一声落在地上。

  几乎没有间隔,另外一只跳了上来,被戴莽奋力击退,再一只狼又冲了上来……

  求生欲让戴莽拼劲全力一刻不停地抡着自行车,抵御着狼群围攻。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也许,体力耗尽的时候,就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吧……”

  在那一刻,人生中很多难忘的镜头,在戴莽的脑海中不断闪回。

  四回忆

  记得儿子小时候是很听话的,小学三年级前学习很好,成绩一直在85分以上,每次他考了高分,自己都会满足他各种小愿望……

  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带他去捞鱼虫,一个没注意,他掉到河里了,自己疯了一样跳下河把他抱上岸,不停的给他按摩,大概有10多分钟,他才吐出了水,活了过来,那时自己紧紧抱着儿子,号啕大哭……

  那一年,搬了新家,离儿子学校很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就给他联系了小饭桌,还每天给他5元饭钱,结果没想到他拿这钱逃课去打游戏,这就是一切变糟的开始……

  儿子后来变坏,都是源自前妻刘秀秀的溺爱,儿子旷课去网吧打游戏,老师请家长,当妈的每次从学校回来,却什么也不和自己说,把自己完全蒙在鼓里……

  从小到大,儿子不管什么事,刘秀秀都顺着他的意思;不管提出什么要求,她都无条件地答应,儿子与她在一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由着性子来……

  小舅子吸毒,她不但不阻拦,还放任儿子与舅舅混在一起……

  为了让儿子重新走上正轨,自己借钱给他报了烹饪学校,为让他练习,冬天的西瓜几十元一斤,拮据的自己还是眼都不眨一次买了4个……

  离婚后儿子虽然判给了自己,可是他还是一次次出走找他母亲,不愿意回来,为了找他回家,有泪不轻弹的自己,在公共汽车上失声大哭……

  最后在戴莽眼前闪过的一幕,就是娘俩被自己活活砸死躺在地上,逐渐失去生机的样子。

  曾经活蹦乱跳的儿子,自己至爱的儿子,自己全部生存的意义,就这样永远没有了。

  五凶杀

  时间:2003年5月8日下午三点。

  地点:戴莽位于门头沟的家。

  这一天北京的天气,晴朗温暖。

  刘秀秀领着戴临来到戴莽住处的时候,心情却并没有像天气那样美丽。

  就在前一天,戴莽给她打电话说,如果当晚见不到儿子戴临,就要杀人。

  刘秀秀对前夫的这种威胁,是害怕的,他们还没离婚的时候,戴莽喝多了酒,就经常殴打她,2001年曾经还拿水果刀将她扎成血气胸。

  2002年他们离婚的时候,戴临虽然判给了戴莽,但是儿子经常不回家,常常去找母亲。最近一个月,也是一直待在母亲或者姥姥那里。

  戴莽今天把他们叫过来,是商量儿子领取低保金的事情。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戴莽领取了低保,毕业后上了半年班的儿子也领取了低保。

  说着说着,戴莽和刘秀秀为了教育儿子的事,又争吵了起来。

  两个人越吵越凶。

  戴莽觉得,一股股火从心中慢慢升起,胸口被这团火越烧越热,好像要炸开了一样。

  “闭嘴,你给我闭嘴!”再也忍受不了的戴莽一声怒喝。

  刘秀秀怔住了。空气突然间凝结了,房间里一片静谧。

  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

  戴临从兜里拿出一个手机,抬眼瞟了一下父亲,看了看屏幕,就要按下接听键。

  是戴临的手机。

  是戴临的手机?!

  难道你们不知道,如果政府知道他用手机,就不会再给他发放低保了!

  胸口的那一团怒火彻底地炸裂了,戴莽一把抢过戴临手里的手机,狠狠的甩在地上。手机摔得粉碎,零件崩得哪里都是。

  戴临冷笑了两声,站起身拿着水壶出去了。

  戴莽以为他去打水了,没再理会,他转过头,对着刘秀秀继续咒骂,他把手扬了起来……

  突然,戴莽感觉自己的脑袋被重重打了一下,一股温热从头顶流了下来,他用手一抹,是血。

  他扭过头,看见儿子手里握着一根铁棍,还是保持着那一副冷笑的神情。

  戴莽那团炸裂的怒火,一下子冲上了头,呼啸着从头顶流血的伤口冲了出去,带走了他仅有的一点理智,大脑中一片空白。

  他一把夺过儿子手里的铁棍,没头没脑地朝着戴临狠狠地砸了过去。刘秀秀“啊”的一声尖叫,抄起一把凳子去挡。

  铁棍一滑,正砸在了戴临的后脑。

  戴临像喝醉了一样,身体有些晃,然后软软地倒了下去,一声都没有发出来。

  刘秀秀哭喊着扑向戴莽,“你这个畜生,你把儿子打死了!”她一边悲拗地哭号着,一边疯子一样扑打着他,撕扯着他。

  “还不都是你害的!”

  戴莽举起铁棍,又砸向了刘秀秀,他把她砸倒在沙发上,依然没有停手,一下,两下,三下,四下……

  六出逃

  尸体仰躺在地上,双臂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弯曲姿势,双拳紧握,一双眼睛睁得又大又圆,盯着天花板某个方向。

  戴莽恍惚间觉得那双眼睛还能望向自己,但他突然意识到,这只能是一个幻想。那双眼睛此时空洞而浑浊,失去了一切内容,清楚地告诉戴莽,它的主人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不再是他的儿子戴临。

  而在不远处的地上,一大摊血迹的中央,刘秀秀侧躺着,脸庞塌陷,已经看不出以前的模样。那张戴莽厌恶的、也曾经爱过的脸,永远的消失了……

  戴莽蹲在地上,双手用力地揪着头发,张开嘴嚎着,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眼睛里也没有流出一滴眼泪。

  许久,他站起身来,拖着脚步走到门口,打开门的瞬间,春日的夕阳暖暖地把光亮洒向他,但他还是忍不住地一阵阵的打着寒战。

  他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脏还在一下一下收缩着的痛,但他同样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后悔,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不确定他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戴莽打开房门,阳光暖暖地洒在他的身上。

  屋外,处处的和煦温顺。巨大的老树伸展开枝叶,枝条嫩绿地舒展着,上面零星地布满泛起光泽的纹路,爬山虎在远处的院墙上贴下柔软的身躯,更高更远的地方,是如水一样的天。

  戴莽目光呆呆望着天空,头脑中依然是一片空白。他心里空得发慌,没有感觉到一丝悲伤,只是觉得天和地一片苍茫,眼前的一切模模糊糊,和自己的心一样荒芜,空无一物。

  自己的人生最大的寄托就是儿子,现在儿子没了,人生的希望也就没了。

  杀人了,警察迟早会抓到自己的,一定是死刑。

  如果明天就是自己人生的终点,那么今天还有什么心愿可以了却?

  去看看兰考吧。只是从小的一个还未实现的愿望。

  戴莽决定跨上逃亡之路。

  他最初并没有任何逃亡计划和路线,而是随机搭上一辆929路公交车。

  到达终点站木城涧之后,天色已晚,他想先进村找地方住一晚再作打算。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正值“非典”时期,这个村里不让任何陌生人进去,他不敢和人家理论,一咬牙:“徒步继续走!”

  于是,他徒步沿着109国道,连夜翻山越岭,来到房山区的大安山乡。

  在那里,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了“八条军规”指导下的逃亡之路。

  七折磨

  过去的情景一幕幕出现在戴莽的眼前。

  也不知道抡了多久的自行车,戴莽感觉体力慢慢耗尽。

  自己也许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这一刻,戴莽真正感觉到了心痛,“我错了,我犯了多大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悔恨的泪水从他脸庞滑落。

  他无力地放下自行车,“就让狼群完成自己应得的报应吧……”

  但四周此时却一片安静,戴莽睁大泪眼向四周看去,狼群看到迟迟吃不到这个难缠的猎物,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撤走了。

  自己死里逃生了。

  心灵的折磨却开始了。

  在随后的逃亡过程中,儿子的音容笑貌不时出现在戴莽的脑海,成为他每天睡着以后的梦魇,让他无数次惊醒。

  在白天逃亡的时候,他怕看到别的父亲带着儿子玩,最怕听人家说起自己的儿子,每次与人聊天时,只要听到谁说起儿子,他都会马上起身离开。他受不了这种折磨。

  八落网

  转眼间,戴莽距离棍杀妻儿、开始逃亡,已经快一年又两个月了。他觉得,只要严格按照自己的“逃亡军规”,被警察抓住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他也想到了更长久的逃亡规划——在山东打鱼时,如果跟鱼船出海,少则三四个月,多则半年,有一次碰到的船队出海打鱼一去就是五年——可以跟着船队出海,那样短期内更不会被警察抓到。

  不过,他始终放不下对儿子的那一份愧疚。

  7月13日,是儿子的生日。

  “如果他还活着,这是他的20岁生日,古人称这个年龄是弱冠之年,是个有非常纪念意义的日子啊”。

  他决定,冒险回去一趟,在儿子生日这一天在坟前祭奠一下他,跟他说声对不起,然后自首。

  在返乡的路上,他联系了自己的姐姐,想路过天津时看看年迈的母亲和姐妹们。他没想到的是,姐姐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警察。

  于是,戴莽在返乡的路上,被警方在天津蓟县抓获。

  这一天,距儿子的生日还有8天。

  戴莽对警察坦白交代了自己所有的罪行。他说,最大的遗憾是最终也没能到儿子的坟前祭奠。

  200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戴莽执行死刑。

  后记

  我是作者华小生。

  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我从姑姑华楠当年的采访笔记中找到,然后整理出来形成文章的。

  姑姑在采访戴莽时,他说自己是个好人,是个正直、好强的人,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自己是一个害人者,同时也是个受害者,他们母子给自己的打击太大了,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走上歪路不管,只是一时的冲动,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人为什么会“一时冲动”?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

  如果说这场悲剧是一个燃爆的炸药桶,那么易怒的性格、从不知道控制情绪、对家人过分的控制欲就是常年积累的火药,如果火药积累的太多,只需要瞬间愤怒擦出来的一点点火花,一切都会被点燃。

  有些选择,一旦做出,无法回头。

  说到底,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不取决于冲动的理由,而是是否一直清楚,有什么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做。

  姑姑华楠15年前的采访手记

  我在门头沟公安分局看守所面对面地采访到了戴。

  在采访的三个多小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我只是偶尔提出问题。

  他很健谈,思路清晰,用几个管教的话就是:很健谈,想的开。

  说起儿子,他几次红了眼圈,但在记者面前他硬是没让眼泪流下来。

  他说,“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好”。现在,他很平静的等待最后的结果。不管最后的判决如何,他都不会上诉。

  他说,自己的一生经历很丰富、很曲折,如果自己能把它写出来,写成一本书,肯定很好看,对别人会有很大的启迪。

  但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继续阅读:“惊悚吃人案”:人肉包子赚大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首都八大[最]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