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樊英听到从刘御厨嘴里说出宫廷宴席才会以这种方式做菜的时候,她险些没有背过气去。
“这个刘御厨确定以前是在宫里当差的?”樊英一脸不可置信的对着绿意问道。
绿意点了点头,又小声问道:“小姐,可是有什么不妥的么?楚县令都亲自招待了,那怎会有假呢。”
终于等到了苏泠雪最是期待的投票环节。
参与的群众人数很多,有了樊英引发的争议后,还是会有大部分人不太认同苏泠雪做的是宴席,而不过是一桌炒菜。
不过,苏泠雪瞧着桌前放着的小红布越来越多,她就不在乎那些议论了。
“今个儿咱是直接公布结果,被念到名字的下一轮比试就不用再来了,下面就开始算红布了!谁手里还有没投出去的红布,抓点儿紧!”
衙役给楚县令搬来了一个高板凳,他站在那板凳上对着群众们大声喊道。
还有仁人站在原地看来看去的犹豫不决该投给谁好。
更尤其是现在,一群厨子们都朝着他仁挥手招呼着,弄的仁人面面相觑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好了。
也就苏泠雪独特,歪着脑袋靠在椅子上正在啃刚才卤肉的时候她给自儿个留的那个鸭脖子。
“别都投给我啊,我的票够了,还有那么多人呢!”苏泠雪眼瞅着他们朝自儿个走来,又咬了一口鸭脖子口齿不清的说道。
那仁人将红布往桌上一放就笑了起来。
小姑娘真调皮!
苏泠雪瞪大了眼睛:“我说真的,有的人就很需要你们这一票啊,你们真的不用再给我投了!”
“你这是施舍我们吗?”
“少在这儿假惺惺的了,谁稀罕!”
一群人拍案而起,指着苏泠雪斥责道.....
苏泠雪摇摇头,好人难做啊,她方才说的话绝无半点虚情假意,只是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点。
“好了,这红布已经投出去就不能反悔了,诸位入座吧,我现在就让人去统计!”楚县令瞄了苏泠雪他们一眼,又出来维持秩序。
眼瞅着苏泠雪因为两句话成为众矢之的,樊英轻蔑一笑。
不会说话就闭嘴啊!
远远的看去,苏泠雪交上去的那一沓红布跟樊英客栈桌位前的差不多厚
过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一个小衙役站在先前楚县令站过的椅子上,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同祥客栈,六十九票位居第一,悦上客栈四十九票
这不科学啊!
那会苏泠雪可是看的真真的,两家的红布差不了多少,多出的二十票哪儿来的?
这一场比试结束,有足足三十多人被淘汰。
直到人群散去,苏泠雪这才去找了楚县令。
楚县令正和手下站在衙门的门口高谈阔论“当他看到苏泠雪快步朝自己走来时,心底咯噎一声,面色骤变,他对身侧的几个手下摆了摆手示意退下。
“为什么会差了整整二十票?”苏泠雪一见到楚县令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楚县令支支吾吾的回应道:“这,这个嘛,我跟刘御厨我们一人一票是当十票的。”
听了楚县令的话后,苏泠雪这才想起,先前的时候小宋有跟她说过的,只是苏泠雪太忙将这茬给忘了.....
苏泠雪冷着一张脸瞥了楚县令一眼,仅是一个眼神就已让楚县令慌了神。
楚县令生怕苏泠雪因为这件事再去太子那告他一状!
于是急忙跟苏泠雪辩解道:“月姑娘,我也不知道刘御厨为何会投票给同祥客栈,但我投给他们,这是为了你好啊!”
“为了我好?”苏泠雪眉心紧蹙成一道川字。
“是啊,本来大家都对你今日做的宴席颇有微词,你说,若是你拿了第一那些人可不得气的直接离赛了!我知道月姑娘你做菜做的好,咱后面还有好几场比试呢,也得让人家出出风头!”楚县令一脸媚笑的朝着苏泠雪说道。
苏泠雪冷哼一声,扫了楚县令一眼:“这么说我还得谢谢县令大人了?”
没听出好坏话的楚县令笑的合不拢嘴,朝着苏泠雪摆了摆手:“说这话不就见外了。”
苏泠雪起身扬长离去,她坐在马车里一言不发的回忆着整场比试。
若是仔细算下来,其实刘御厨跟她说话的次数最多,但为何刘御厨却把票投给了樊英他们?
“月姐,咱这回拿不了第一就拿不了呗,反正又不是决赛!”小宋将马儿拴好,安慰着愁眉不展的苏泠雪。
苏泠雪下了车,边走边对着身侧的小宋问道:“比试的时候,你可曾见过刘御厨跟樊英找来的那个大厨有过交谈?”
小宋摇摇头:“月姐你就别瞎想了,这位大厨是京城来的,先前又是在宫里当差,兴许人家之前就认识呢!”
“你们聊啥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小虎子从客栈里面探出个脑袋,对着他们二人大声喊道。
进门时,苏泠雪不经意的回头朝着美颜馆看了看。
今个的人好像不是很多嘛。
“墨謄去对面了么?”苏泠雪坐下,给自己沏了杯茶问道。
小虎子摇了摇头:“他这几日不都在陪那些客人,偶尔有空的时候才会去对面卖卖货。”
苏泠雪听后点了点头。
“小宋,你去找金探子去帮我打听一个人。”苏泠雪边说着边从身上取了银钱拿给小宋。
“谁啊?”
苏泠雪顿了顿后,才又说道:“莞月。”
一想到前些天那位乔夫人在客栈嚣张跋扈的样子,小宋就气不打一处来。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莞月而起的!
不过,既然是苏泠雪交代的话,小宋还是照办了。
钱是给了金探子,不过再回话便是三日后了。
金探子一摇三晃的走进客栈,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手上还拎着一酒壶。
一见着苏泠雪,金探子环视了一眼四周没看到苏泠雪人影。
原本他还打算讹苏泠雪一只烤鸭,也算就此作罢。
金探子朝着正在擦桌子的小宋说道:“给你家月老板说一声,那位莞月姑娘在五日前只身一人出了城,沿着护城河往上游走,据说后来没人再见过她,但在下游的河边上捞上来一双鞋,还有一对金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