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文坛之耻
发财2025-07-02 18:552,040

“不可!”

意识到这一点,刘文率先反对。

“山海镇如此重要关镇,应由当地军队历练而生。”

“又怎能让李公子一介少年,派去守镇?”

“此与令他送死,有何区别?!”

胡升冷笑,“刘相此言差矣,你扪心自问,何人不是历练而生?将李政派去山海镇,不也是历练?历练一年半载,他也不就有资格镇守边关了?难不成刘相认为,这李公子,身为将军之后,乃是贪生怕死之徒?”

“此非重点,关键在于……”

刘文还想反驳,云靖不悦打断,“行了,都别争了。”

目光一转,云靖看向久未发话的魏仁贤,“魏总管,你作何看法?”

“杂家以为,胡丞相所议甚险,刘丞相所议甚过,不如折中。”魏仁贤规规矩矩道,“就让李公子世袭锦衣千户,暂不派往边关,先令他以侍郎之名,于兵部历练,之后再作安排。”

云靖满意点头,“此法甚好。”

胡升再度反对,“可是,圣上,李政一介无功少年,又怎能令他担任兵部侍郎?莫说兵部,六部,乃至整个朝廷,都会对此滋生不满。”

“不不不,胡丞相此言差矣。”魏仁贤深意一笑,“若要让文武百官接受李公子,可令朝廷追封李将军为兵部尚书,有了这番名分,岂不就能让李将军之子,即李公子,官拜兵部侍郎?”

胡升无言以对,毕竟,魏仁贤的提议,有所道理。

事已至此。

李政这才知道。

刘文和魏仁贤,这是在一唱一和啊!

刘文狮子大开口,让李政任典京师兵卫,为的就是打开格局上限,给胡升提出不满的余地。

接着再由魏仁贤提出折中的办法,让李政能在兵部任职。

归根结底,刘文本就晓得,让李政任京师卫,实在过于梦幻,而给李政提供兵部侍郎的工作机会,才是他的本意。

云靖对此表示支持,继而又朝胡升问道,“胡爱卿可且有异议?”

眼下此状,胡升已经没有挽回情况的理由。

但,这只老狐狸,可不会这么容易认败。

凝思半晌后,胡升抛出一段,足以堪称炸弹的话。

“臣无异议。”

“只是,与其让李政任兵部侍郎,倒不如,令他入朝为官,于翰林院进修。”

在场几人,尽皆愕然。

只因。

翰林院,可是朝廷的重要文书机构。

甚至,各大大学士,乃至内阁首辅,都是出自翰林院。

让李政进翰林院,无疑是要把李政培养成日后的内阁学士。

刘文甚至不禁怀疑,屡对李政不满的胡升,哪有这么好心?

“难道说……”

刘文忽而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魏总管,对此,你有何意见?”

云靖之所以越过刘文询问魏仁贤,主要是因为,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魏仁贤,跟翰林院以及内阁走的很近。

由他决策李政是否能进翰林院,最好不过。

嗅到端倪的刘文还想阻止,但不明情况的魏仁贤哪里知道一些内情,当即便是点头回道,“杂家以为,倒也不差,就让李公子进翰林院试试吧。”

“行,那就……”

云靖正要宣布,胡升抢先一步,故作疑惑道,“不过,圣上,臣以为,若要进翰林院,难道不该考验一番文学才识造诣?”

刘文闻言,瞬间直冒冷汗。

他方才嗅到的端倪,就是出自这个关键。

翰林院作为文书机构,本就考验才识。

何况,翰林院一众子弟,各个都是通过科举的人才。

要想使人进翰林院,各类文学才识,不可或缺。

可问题是,李政哪懂得这些?

李将军常日镇守边关,本就极少顾及李政。

而李政,虽寄居于学士之家,可王腾这个货,文学造诣哪有多高?

王腾但凡肚子里有点墨水,也不至于在学士这个位置混了这么多年,不曾有过半点晋升。

纵然,李政不是文盲,可要让他这个不曾受过教育的青少年通过天子的文学考验,谈何容易?!

要知道,云靖可不仅仅是皇帝,他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学巨匠。

尤其一手飘逸书法,写的那叫一个漂亮。

连隔壁东瀛,见了都要惊呼,甚至云靖随手涂抹的一副书法作品,都被东瀛外交人员带回岛国当成国宝。

作为文学天花板的云靖,识字不多的李政,岂能通过他的考验?

不被天子骂,都算是好的了!

“此法听着,甚是不错!”

云靖本就惜才,尤其是文学之才。

因此,他允许了这种考验,并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政。

“李郎,你意下如何?”

刘文扶额,乃至汗颜。

他都已经预见到天子发怒的模样了。

要是李政的才识没能让天子满意,别说是进翰林院,恐怕连兵部侍郎这个位置都没得做。

然而,让刘文意想不到的是,李政轻轻松松直接答应,“这有何不行?草民李政,幸得圣上指点,圣上尽可出题,草民献丑便是。”

刘文苦笑看着李政。

你个识字不过一箩筐的茶商,岂敢在文学巨匠面前献丑?岂非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文犹记得,几年前一次殿试,天子出题,云靖不知动了哪门心潮,吟了一句口水诗,以此为题。

参与殿试的一百二十八个贡士才子,洋洋洒洒,自信满满,各显神通,所作文章,堪称经典。

连,翰林院各大官员,都叹为观止,好评如潮,予以褒扬。

然而,云靖看完这一百二十八份文章之后,气得全给撕了。

无一人及格。

甚至,有几个写的太差的,直接被云靖处以廷仗,流放外地。

那次事件,后称文坛之耻!

直至今日,没有人知道,云靖为何生气,他出的那道题,究竟想要看到什么答案。

正当刘文想到这里的时候。

云靖开始出题。

“酒可慰人心,亦可醉风尘。”

“不将愁淡去,何以渡余生。”

“李郎,就以此为意境,以酒为题,发挥一番吧。”

话音刚落。

刘文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只因,云靖吟的诗句,正是文坛之耻发生那一年,云靖出的殿试题!

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 千古奇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万古一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