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王朝,注定要被后世称之为一个传奇般的朝代。
中华史河浩浩荡荡五千年,能够大一统天下九州的王朝,屈指可数。
余下时候,分分合合,群雄割据,纷争不断。
而,云国前身,正是一个连年战火的乱世。
那片乱世,几乎笼络了所有可能出现的乱象。
冰河饥荒,地震水灾。
四蛮入关,九州陆沉。
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前朝末年,农民起义,滚滚热潮之下,一名和尚,摔碎了手中用来乞讨的碗,揭 竿而起。
他,名为云轩辕。
光听名字,就注定他是一个非凡的历史人物。
历史证明,他确实不简单。
自江南起义,一路向北,天下疆土,尽收囊中。
只是,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之时,他却意外病逝,后封为云太 祖。
最后,是他的儿子,云彰,平定九州,顺势称帝,作为大云王朝开国皇帝,史称云高祖。
历史如车轮,碾过两百六十七年的时光。
如今大云王朝,依旧长盛不衰。
时至今日,执掌天下的重担,落在了李政面前,这名年过半百的中年大叔双肩。
他,大云王朝,第十五位皇帝,云靖!
年号千祥,已登基三十余年矣!
“臣,叩见圣上!”
“吾皇吉祥!”
仁寿殿内殿,云靖将刚批阅完的奏章放在一旁,目光如炬,审视面前四人。
魏仁贤、胡升、刘文以及李政。
前三人,是他的臣子与内侍,一眼扫过,不动声色。
最后见到李政之时,云靖本就睿智的眼神,泛出几丝好奇。
“莫想到,李将军之子,如今已是舞象少年。”
“京城盛传茶馆,竟是这名少年立建。”
“果然可谓,虎父无犬子矣!”
“只是……”
倏忽间,云靖眸中露出忧伤的目光。
“遥想当年。”
“峥嵘岁月。”
“李将军与朕,自幼成长,亲如友人。”
“只是,种种意外,李将军被派往边关,镇守重镇。”
“再之后,天人永隔,实在唏嘘!”
“也不知,李将军九泉之下,见你如此出息,作何想法。”
云靖慨叹,听得出一股满腔悲痛的气息。
李政不由好奇瞥了云靖一眼。
就这一眼,顿时让李政恍然皱眉一怔。
前身作为导演的他,执导过不少古装戏,能够演皇帝的演员,一抓一大把。
但,没有哪个演员,能够演出,像面前这位真实的皇帝那般,浑身的帝王气概。
那种气概,直抵云霄,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能将人压得透不过气。
只是,在震撼之余。
眼神敏 感的李政,却是发现,云靖满脸,却留着表演的痕迹。
可以看出,云靖虽对李将军之死抱有悲痛与唏嘘,但,这种心情,并不多。
一部分为真,一部分为演。
李政本想分析,云靖的表演痕迹究竟存在多少成分。
可,云靖那套金黄色龙纹常服,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李政无法睁眼去看。
而,李政这种闪烁的眼神,却被云靖误以为是紧张。
“李郎,莫作紧张,朕今日唤你前来,并无其他意思。”
“只是,朕,实对李将军有所亏欠,因此,本想借此机会,替你弥补。”
“原本,李将军世有爵位,你可继承子爵,并可由父荫为锦衣千户。”
“对此,你可有其他议见?”
李政懵了。
他怎么可能会答应?
锦衣千户,放在云国官制内,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职位。
正五品,并且,名下有十个百户所可供派遣。
只是,正五品的俸禄,每年唯有八十两银子。
八十两,连他一天收入都不到。
这种位置,他要来干嘛?
纵然,接受了锦衣千户,相当于进入了体制内,可以谋得正当名分。
以后没准还能升任兵部尚书,或是晋升到更高的将职,比如说总兵什么的。
可问题是,这个晋升过程相当漫长。
于此之前,还得带着锦衣千户这顶帽子,镇守重要州府。
这个过程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李政赔得起吗?
倒不如安安分分在茶馆度日子呢!
“圣上,臣以为不妥。”
幸在此时,刘文开口。
“哦?爱卿有何意见?”
“臣以为,李公子可世袭爵位,唯独官职不可以父度子,何况以李公子的条件,使他继承锦衣千户,倒是牵强。”
“李公子常居京城多年,又怎能了解锦衣千户拥何职权?”
“圣上又怎能令他稚子之身,着锦衣,管千户,守边关州府?”
“臣以为,倒不如令李公子,于京城任职。”
“比如说,封为兵部侍郎,先享俸禄,待他熟知运作之后,再将他升为典京师兵卫,此法方为妥当。”
此话话音刚落,
场内数人,尽皆神色大变。
尤其胡升,更是诧异瞪向刘文。
本来,李政也不知道,为何刘文这番话,会使得胡升反应如此激动。
直到胡升气愤回了一句,“兵部侍郎正三品,典京师兵卫正二品,刘丞相,你此法何为妥当?简直过分至极!世袭爵位,不可多言,可区区一个将军之子,无功无劳,便享尽如此俸禄,岂不是寒了一众军中子弟的报国之心?!”
“圣上,臣以为此法绝对不妥!”
李政这才吓了一跳。
这叫啥?
刘文狮子大开口啊!
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也就罢了。
刘文居然再进一步,提议给李政升到正二品的典京师兵卫,这简直是让李政一步登天啊!
难怪胡升如此气愤。
一个连公务员考试都不曾考过的十几岁年轻人,摇身一变就要成为京城国防部部长,胡升能同意吗?
“嗯,朕也认为,略有不妥之处……”云靖堪堪点头,“那么,胡丞相有何推荐?”
“臣以为,就应令李政世袭锦衣千户,镇守州府,恰巧山海镇佥事年事已高,正待退位,不若便使李政替他之位,镇守山海。”
胡升此言,凶险程度极高。
毕竟,谁人不晓,山海镇,乃是云国边关之重。
虽有长城据险,可绵延万里的长城,据的可是关外蛮族。
蛮族若要入主中原,越过长城,就必须先要闯关。
谁若是据守山海镇,相当于在国门之外立了个靶子,这种众矢之的的位置,谁能坐的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