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京师将乱
发财2025-07-02 18:532,066

“我不满意的地方可就多了!”

卓凡双手抱胸一再细数道,“首先,你安排的戏服本身就有问题,戏子都穿着清一色的裙裳,要是把脸蒙上了,观众能认清谁是谁吗?”

“再者,整部戏居然没有武打戏,全都是文绉绉的文戏,台词一大堆,这不得让人看得睡着了?”

“最后,演员的演技也有大问题,尤其是最后一段,那程蝶衣自刎过后,段小楼难道只喊一句蝶衣就完事了?要是我师傅出马的话,这个地方至少还得加上几句煽情的戏词,尤其要唱得感天动地方可谢幕,要不然这场戏价值何在?”

卓凡言罢,汤大师率先不悦反驳道,“徒儿你不懂就别乱说!这场戏明明已然完美,哪里还需要什么服装或打戏?更何况最后一幕,无声胜有声,段小楼这一句蝶衣,喊穿了两人的一生,于此谢幕,更能给观众留下悬念,这才是戏曲的正道啊!”

卓凡不服,“师傅,我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我窃以为,戏曲应当是将最完美的部分展现给观众,可整部戏看下来,我并未看到任何的精彩部分,我觉得这部戏演的不好,此乃我的个人观点,何以厚非?”

“你!”

汤大师恼怒还想反呛,李政却是打断道,“汤大师无需动气,我认为你的徒儿所言甚有道理,不过……”

言至此,李政眉尾一挑,“纵然你所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确有其理,但后续这场戏正式开演之后,若能得到满堂喝彩,你该不该服气?”

卓凡自然不信,“满堂喝彩?就你这种戏,岂能令人喝彩?你别异想天开了!”

李政轻笑,“你若不信,咱要不再来赌一场?这场戏若能得到满堂喝彩,你换个裙子,上台打一套拳?”

卓凡闻言顿时恼怒,“什么意思?让我穿裙子打拳?你这不是辱我吗?”

“这怎么能是辱你了呢?”李政仰天一笑,“你不是说,我的戏赢不来满堂喝彩吗?若无法 令全场满意,你不就无需穿裙子打拳了?既然不用打拳,那又何辱之有?”

卓凡细虑一番,认同了李政的赌约,“行,赌就赌,若是满堂喝彩,你让我上台做什么表演,我都愿意,但要是无法赢得众人喝彩,那便由你穿裙子表演!”

李政胸有成竹点了点头,“行,一言为定!”

纵然,李政与卓凡之间有所矛盾,但卓凡方才所言,李政认为略有道理。

赵婉等一众演员,服装过于一致,很难体现出角色的不同。

其次,整场戏下来,并没有武打戏码。

虽然,霸王别姬这部戏本身,并没有安排打戏。

但几天后,这场戏即将要在戏院上演,且面对群体乃是城中男女老少,若是没有打戏,很难吸引这些看客的眼球。

考虑到这一点,李政便花了十两银子,赏给赵婉等一众女伎演员,让她们自己去挑选适合角色定位的服装。

至于武打戏码的安排,对李政而言,则是一道难题。

毕竟这群女伎,并无武技在身,要想让她们演打戏,实属不宜。

不过,这并不表示,李政没有办法。

至少,在包芬的百花楼内,有那么几位具有武打能力的女人,为首的正是包芬的护卫刘凤。

“什,什么?你想让我演打戏?!当众演戏?!”

当李政找到刘凤,向她发出演戏邀请之后,刘凤当即惊怒反呛道,“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我是什么人?我习武,本是为了保护包姐,怎能当众表演?我绝不当这种跳梁小丑!”

刘凤态度强硬,但李政也不是没有办法说服她。

“刘女侠,我窃以为,表演此举,并非跳梁小丑所为。”

“至少,你若是演好了这起武戏,能给整场戏加分,要是能赢得看客关注与欣赏,岂不就能令其他姐妹演的这场戏,颇受好评,从而让她们得以就业,以戏曲作为她们日后的营生手段?”

“此举功在今世,利在姐妹,刘女侠可不要推脱啊!”

面对李政这番道理,刘凤犹豫半晌,终于勉强吐了口气,“行,我就应你一回,但我并非是服从于你,我只是为了给百花楼那帮姐妹站台,方才上台表演武戏。”

李政打算将霸王别姬这部戏定档于三天后的晚上正式开演。

在那之前,李政已经让方云鸿撰写了一份开戏预告榜文,并让包芬派人将预告榜文贴至百花楼,还让麻翁等一众乞丐将榜文派至京城各地,以告群众。

除此之外,为了能让这场戏能够充分完美展现在群众面前,李政计划着在开戏前一天,让一众女伎演员再排练一遍。

只是不巧,当天下了两场阵雨,排练的时间一度拖到了晚上。

更不巧的是,当天放衙前,朝廷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只因有一封军情急报,直抵朝堂。

急报内容,乃是冀州太守所写,声称中山侯石宽已领八万大军,度过冀州,朝着京师浩浩荡荡进军而来。

要知道,冀州可是距离京师最近的一座治州。

一旦度过冀州,那么石宽的军队,将距京师不远了。

得知此事,朝廷人人自危,惊疑的氛围遍布整个京城。

一方面,文武百官都疑惑,石宽究竟为何而来。

另一方面,众人又担心,石宽可能会令八万大军进驻京城,到那时,云靖天子的皇权将会受到石宽这种地方军阀的挑战,进而引发京城大乱。

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然而,古怪的是。

石宽的军队已抵冀州,兵临京城不远,可却没有将动机上报朝廷,只有某些隐晦的情报表明,石宽乃是为陶勇申冤而来。

但问题是,若是申冤而来,为何要领着八万大军?

他难道就不怕他这番行军的举动,将会引起朝廷的警惕,乃至镇压吗?

李政对此感到疑惑不已。

而更让他疑惑的是。

纵使石宽八万大军来势汹汹,但,每一封分派翰林院的奏章,却没有哪一本报过此事。

原因不是官员不关注军情。

而是,所有有关石宽八万大军的奏章,全都被天子阅而不批,压在了仁寿殿内。

继续阅读:第二百七十八章 避雨之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万古一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