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颁布宵禁令,此岂是我李政一人所为?你们若是不满,何不直接去安阳县叫那中山侯退兵?反而还与我争论个什么玩意?争赢了我,难道就能放开宵禁了?”
李政此言怼得一众学子茫然无言。
唯有慕容龙大声反驳道,“你此乃强词夺理也!我方才都说了,中山侯为何而来?就是为了申冤!而冤情从何而来,就是因为你协助郭志远检举了陶勇!说白了,你当初若是没有检举陶勇,这中山侯哪里会以申冤为名,进犯京师?”
李政冷笑,“我看强词夺理的人,是你才对!朝廷不容贪官,此乃正道!那陶勇既为贪官,我检举他,何错之有?难道,仅仅只是因为陶勇背后有中山侯这么一个岳父,我就不能检举他?这是什么狗屁歪理?”
慕容龙大怒,“你敢说我的道理是为歪理?我说的可是正理!如今整个京城,谁人不知,要想让中山侯退兵,唯有将你与郭志远的头颅献出城外!而你既为罪人,就应当晓得如何为朝廷分忧!而分忧的最好办法,就是你挺身而出,自刎断头,献出你的首级,让中山侯退兵,将自由与安全还给满城百姓!”
李政眉头一皱,他没想到慕容龙的恶意居然如此犀利?居然坦言要李政自刎断头?
这他娘的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不过,面对如此杀机,李政却是怡然不惧冷笑连连,“呵呵,你的意思是说,将我首级献出城外,便可令中山侯退兵?你若真这么想,只能说你太幼稚了!”
“你们当真以为,那中山侯真的是为申冤而来?”
“倘若我献出了首级,向中山侯谢罪,岂不向世人证明,朝廷实乃冤枉了陶勇?”
“如若那中山侯借此冤情,入朝干政,乃至挑战皇权,你们想过后果吗?你们还能安心于此国子监就读吗?”
“亏你们苦读四书五经,可却连这等危急的未来都预想不到,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自称是国子监的学子?厚颜无耻的,难道不是你们才对吗?”
言至此,李政冷然扫了慕容龙两眼,“尤其是你,你方才竟然劝我自刎献身,以退八万大军,可你难道敢于肯定,那中山侯见了我的首级之后,真会下令退兵?如若他不退兵,反而继续驻守原地,那么是不是就得轮到你自刎断头,把你的首级献给中山侯,求他退兵了?”
“我我我……”
慕容龙被怼得无言以对,支支吾吾,半晌这才转口反驳道,“行,就算你所言是为正确,可你身为朝廷官员,又与此事有所关联,难道不该挺身而出,为朝廷分忧乎?”
“身为朝廷官员,你就应当前去安阳县,找中山侯解决问题,令他退兵!”
“可是你,既贪生怕死不愿献出首级,也不愿去找中山侯谈判,反而心安理得跑到国子监上课,此举岂有在为朝廷乃至百姓考虑?”
“说白了,你不干实事,只想在国子监这等地方虚度时光,根本不配为官!”
“同窗们,你们说对不对?”
慕容龙此言一出。
一众学子再度纷纷附和称是。
李政却是继续冷笑,“呵呵,真是可笑!”
“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尔等连中山侯为何而来都不曾知晓,就敢大放厥词,令我一己之身,而退八万大军?尔等可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那中山侯至今尚未打出任何旗号,故意不坦白来意,你们难道就没看出他其实另有其谋?”
“我身为男子汉大丈夫,自然敢去找中山侯谈判,可要是中山侯诡谲多谋,控制了我,逼我认罪,再假借申冤之名,号称清君侧,岂不就能出师有名,合法犯京?”
“中山侯威望在身,手握重权,他完全有可能这么做,而我岂能因我一人,而险朝廷于不义之险?因此,牺牲我一人之命,而退八万大军,此策尚不可取!”
“而今,连天子都不敢妄加揣测中山侯的来意,尔等区区学子,岂敢僭越朝廷妄议朝政?若是此事出了差错,尔等岂不是害群之马?”
“这……”
李政此言,怼得慕容龙等人颜面扫地,无言以对。
半晌,慕容龙这才强硬回复道,“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无法掩饰你的罪责!无论宵禁或是那八万大军,起因皆与你有所关联,而你却不思进取,不主动解决问题,反而将心思放在经义书籍之中,此岂不是自私而不顾公众也?就你这等自利小人,我等寒窗学子,就应与你不相为谋,而你也没有资格继续就读于国子监!”
“诸位,你们说,对不对?”
慕容龙话音刚落,一众学子义愤填膺纷纷附和。
李政眉头一皱,俨然想不通,慕容龙等一众学子,为何对自己这位同窗表现如此之大的恶意?
转念一想,李政才意识到一个可悲的原因。
这就是人性。
这就是人类欺软怕硬的本性。
宵禁来自于朝廷颁布之道。
而八万大军的威胁,则来自中山侯石宽。
正所谓,时代的一粒沙,压在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石宽与朝廷的权威实在过于庞大,以至无人敢于招惹。
而二者之间的博弈,即便影响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也不会有人胆敢挺身而出当一回挡箭牌。
就如慕容龙这帮学子,他们深受宵禁影响,且畏惧那八万大军所带来的兵锋威胁,但他们不敢直面朝廷,也不敢劝退中山侯,因此只能将怒火烧向李政。
“行了,别吵了!”
就在此时,国子监大堂方向,走出两道人影,正是祭酒罗松与监丞冯钦。
扫视一众怨声冲天的学子,冯钦不悦呵斥道,“此乃国子监之地,尔等文人学子,岂能破坏安宁?但凡识点礼数,就不该于此喧哗!”
慕容龙不容置疑道,“冯大人,我们并非喧哗,我们只是不服而已!某人明明犯了错,却不考虑怎么解决,甚至故作问心无愧,跑来国子监上课,试问他这等自私之徒,国子监岂能令他继续就读?依我之见,就该将他赶走,莫让他再踏入我这等神圣学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