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秦王正在听取大臣的意见,准备应对北部边疆的突变。此次芎笯人忽然间集结大军数万,如此危局,怕是秦陵也无法抵御。
“依托九城的粮草,以及六个诸侯城,或许可以抵挡芎笯人的破袭。”宗正大人苦思冥想之下,也没有个好方法。虽然秦国打败了苟茅人,还只动出了两个一般的将军,但那是因为秦陵拐走了苟茅人的天犬,导致他们内讧进而实力大损,几乎到了自我灭亡的地步,才使得秦鼠和茗禄捡了便宜,不然平定苟茅人所需要的时间,怕是要至以十年来计数。
他很庆幸,幸好秦陵恰巧带着八千多骑兵出发了,否则再得到消息后调兵遣将可就晚了,如此可见,此乃天意啊。
几个大臣跟着附和,希望秦陵能够联合六个诸侯城,将苟茅人挡在北部边疆。
“大王,从此次芎笯人的集结可以得出,诸侯城还是不能裁撤,必须要保存下来,否则边关之地遭到突然袭击,必然无法及时的应对,。”周涵起身说道。
秦王看着这些大臣,有些不喜,说来说去,没有一个说出有用的建议,全是让秦陵联合六个诸侯城。这与废话何异?秦陵已经领军前去,边关依然危急,如此可以看出,诸侯城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那里还需要玄城的支持,直接带兵剿灭敢于进攻的芎笯人不是更好?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些人不再攻击秦陵了,临阵之时,这些人也懂得收敛。
“报!”一声疾呼,打断了秦王的思绪。
“何事?”秦王有些紧张,生怕信使说出城破的消息,北部诸侯城若是破了,往后可就是一马平川了。
“禀告大王,廷尉大人以扶风侯勾结芎笯人为由将之处死!”信使大声的说道。
原本处置守城官吏这样的事情是不用红翎信使来汇报的,但临战处死诸侯,却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引起其他诸侯的反叛。
内侍走过去,接过信使捧起的布帛。
秦王拿起布帛看了看,眉头深皱,“好啊,看看,边城诸侯竟然和芎笯人有了默契,好本事呀,孤王真是佩服的紧!”
布帛被扔了出去,宗正大人起身出位,捡起布帛认真观看。
此事确实做的有些过了,边城诸侯本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抵御芎笯人而分封的,如今他们居然与虎狼有了虚假的默契,那岂不是自我毁灭?芎笯人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南下,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默契,而是因为草原上风调雨顺,水草丰美,才没有集结南下抢劫。如果边城诸侯能够认真贯彻抵御的方针,坚决打击南下的芎笯人,根本不会有抢劫的芎笯人。反倒是所谓的默契,助长了芎笯人的气焰,水草丰美的十几年也不断地抢劫。
宗正看完布帛后,有些动摇,边城诸侯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还起了反作用,所谓的默契,无疑是帮着芎笯人抢劫边民。
布帛被传递下去,朝中大臣一个一个的看过去,均是表现出愤慨的神色,要请秦王好好的训斥那些边城诸侯。必然与芎笯人有了所谓的默契,这些大臣依然不愿意取消边城诸侯。因为没了边城诸侯,秦陵必然会开始对贵族下手。如此唇亡齿寒之下,必然要保住边城诸侯。
朝堂中没了廷尉,仅有君武和商溯两人,根本无法与宗正抗衡,他们有家人有顾忌,不如秦陵那般本领高绝,根本不畏惧任何人的威胁。
在争吵与商讨之中,十几天时间很快过去,就在他们再次争吵的时候,红翎信使匆忙跑进来,报告秦王,褫革城被破,褫革侯变节投敌!
喧闹的朝堂一片静默,褫革城池被迫,那就宣告着六诸侯城防御告破,从此芎笯人前往秦国腹地的门路被打开了一个通道。以后可以凭借着战马的速度,一路穿行,直接威胁玄城。
“大王,北部危急,当即刻派出大军支援收复褫革城,否则危险日剧!”宗正回神后立刻起身奏请。褫革城丢了,褫革侯变节投靠芎笯人,这对宗正的打击极大,褫革侯是他们王族之人,以血缘来论,他还是褫革侯的侄子呢。如此重要的王室成员投敌,对秦国的士气可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莫慌。”秦王让宗正坐回去,事情的经过还没有了解清楚,不能仓促派兵,否则越添越乱,很可能导致北部边疆彻底丢失,此时应当冷静对待。
“事情经过为何?”
“回大王,芎笯人以二世子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褫革城搜寻,褫革侯同意了此事。在第二日夜里,这些搜寻混入褫革城的袭杀了守城的将士,打开了东大门,芎笯人涌入,褫革城丢失,全城可以劳作之人尽皆被掳走。”信使诉说起褫革城丢失的经过。
“如此说来,褫革城并没有真的丢失?”秦王身子前倾问道。
“回大王,芎笯人在掳走百姓后,便撤离了褫革城,廷尉大人在三个时辰后赶到。城中已经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屋,仅有城墙得存。”信使告诉秦王褫革城已经废了,出了城墙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是一个极其坚固的营寨而已。
秦王推测这一次芎笯人依然是抱着抢劫一番就走的心思,否则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褫革边城,如此让他心下稍安。不过,褫革侯那个蠢货居然被人用此等幼儿手段赚了城门,真是秦家的耻辱!
“褫革侯丢城变节,自今日起,革去边城侯,一家贬为庶民。另,发下悬赏,取此叛徒首级者,功勋三转,黄金百两,特制的长剑一柄。”
沉默了一阵子后,周涵起身奏请,“大王,臣建议增援三万士兵,以恢复褫革城的功用,否则北部边疆缺失一口,日后恐为芎笯人所趁。”
朝臣们讨论起由谁前往支援合适,原本君武最是适合这个职位,但几日前得到急报,岚国蠢蠢欲动,想要染指蓝谷军城。此等重地,必然需要大将镇守,因而君武星夜兼程骑马上任去了。
“臣建议,由孟将军领兵前往,此人英勇善战,又富有计谋,是个合适的人选。”宗正建议在对苟茅人战争中出头的孟良前往北部边疆,协助秦陵抵御芎笯人。
这个时候不是争抢的时候,必须选出能用之人,否则国家或有倾危之险!芎笯人虽然没有南下牧马的打算,可若是秦国的军队表现不佳,难保芎笯人不会临时起意挥鞭南下。
就像鹿鸣边城,秦国原本也没有计划拿下那个城池,可秦王临时起意指挥军队夜袭,大败岚国军队,那么以来,鹿鸣城就被摆上了桌案。
“宣孟良进玄城,星夜兼程不得有误!”秦王的旨意发出。快马出玄城,直往城外的军营奔去。
“末将孟良参见大王。”孟良十分疑惑,不知秦王宣他何事。北部边疆的事情他听说了,可朝中能征善战的将军不计其数,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小小的校尉来领军支援,可其他的事情更轮不到他了。
此时的天色已黑多时,秦王是在偏殿之中接见的孟良。
“军情紧急,褫革城被破,虽说十日前也派了军队支援,但那太少,恐怕不够廷尉所使用。”秦王摆弄着餐具,“来,一边吃些东西,一边听孤王与你说。”
听过秦王的讲述后,孟良觉的自己的心境还是不够,没有秦将军那份从容,现在的他都急的没心思吃饭了。
“军队已经调动,在天亮的时候,孟将军便出发吧。”秦王起身看向外面的月亮,北部遥远,信使跑一趟都要好几天时间,此间又有耽搁,不知北部到底如何了。
夜深了,秦王依然一点睡觉的心思都没有,心全在北部上面了。
不知不觉间,秦王靠在栏杆上睡着了。睡梦中,他来到了北部边关,这里一片狼烟,到处都是喊杀声和边民的哭泣声。
他在奔跑,不知为什么要奔跑,或许是有芎笯人在追赶吧。
“抓住他,大汗重重有赏!牧场一座,牛羊千头!”一个看不清模样且声音模糊的芎笯人军官大喊道。
不知跑了多久,他觉的自己似乎该是很累了,追兵应该也被甩开了,想要停下回头看一看。
“哈哈,在这!”一个芎笯人士兵张狂的大笑起来。
秦王立刻拔出身上的宝剑,他有自信打败这个士兵,但让他绝望的是,随着这个士兵的喊声,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芎笯人,以及那个魁梧的不像话的首领。
那模糊的样子,似乎...没有脑袋?
“杀!”一声暴喝,天地清明,硝烟退散。
“秦爱卿!”秦王大喜过望。
“大王,红翎急信!”一个带着喜意的声音在空中响起。
秦王睁开眼,甩了甩脑袋,“原来是个噩梦。小高啊,孤王做了个梦,被芎笯人给围住了,领头的是个没头的将领,紧急关头是廷尉救了孤王。”
被称为小高的内侍愣住了,让秦王有些不快,平时挺机灵的一个人,怎么这个时候愣起来了。
“奴婢该死,只是大王的梦境太过匪夷所思。”内侍赶紧解释,招手让信使过来,“大王,红翎急信,大王看了就知道奴婢为何被镇住了。”
秦陵接过布帛,看着里面的内容,眉头彻底舒展开来。
“无怪乎你这家伙会被镇住,呵呵,孤王也是匪夷所思的很啊,那梦中的将领怕是萨拉戈吧,哈哈,打不过廷尉就想找孤王报仇,可惜廷尉料事如神早早的埋伏与他了!”
萨拉戈,芎笯人的大勇士,传说中的射雕手,身世高贵又有着非凡的本领,被芎笯人可汗器重。如今,遇到了秦国的廷尉,被一剑枭首!
早膳上来,秦王多吃了不少,连信使也被留下吃饭。这是一个参与了破晓袭击的战士,对战斗的经过很清楚,尤其是目睹了秦陵一剑斩杀萨拉戈的经过。
“孤王都听得热血沸腾了,可惜,身为一国之主无法上战场。”秦王有些叹息,“上次亲征怕是最后一次了吧。”有秦陵这个威风无比的廷尉在,秦国已经不需要他来上战场了。
“大王,廷尉大人已经准备好了,请大王给予权力。”信使拱手奏请。
“呵呵,你不是普通的信使吧,能跟随在秦爱卿身边杀敌,想来是他的亲卫,而能派你回来,却不是其他的人,想来你该是他的最为亲近之人,让孤王想想,秦文?不,不是,哈哈,你是秦禾吧。”秦王笑着说道。
“草民秦禾,拜见大王。”秦禾对秦王猜中自己的身份没有意外,身为一国之主本就该了解极多。
“起来吧。”秦王屏退左右,“秦爱卿已经布置好了?”没了芎笯人的威胁,秦王开始着手消除边城诸侯,有了这个褫革侯的例子,他已经不准备慢慢的打压了。如今苟茅人被灭,只留下残余,芎笯人被击溃,十六个边城诸侯,只剩下十个,还是靠近苟茅人的地方,那里有重兵守卫,任他们作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回大王,四个诸侯已经跟着廷尉大人出征,城中战兵也被抽调一空,此时正是派遣朝中官员接收的时候。廷尉大人准备击溃芎笯人后,就直接返回玄城,将四个边城侯裹挟回来,不与他们回城的机会。”秦禾说着,拿出一分布帛,“这是廷尉大人思索的结果,有名无实,给予封地,但军政全归国家,仅有税收,且税收交给国家,再有国家分发,其间适当的收取管理费用。”
“不错,此法可行,毕竟守卫边疆百余年,还是该给些优待的。”秦王也不想做的太绝,但此次绝佳的机会不容错过,若非褫革侯这个叛徒,怕是朝中的人对边城侯还是持有保留意见。
如今正是一鼓作气清除痼疾的时候,为子孙留下稳固的江山。
“秦爱卿想要袭击芎笯人的王城,有几分把握?”秦王与布帛之中得知了格尔瀚的事情,但他不相信芎笯人,担心这个格尔瀚假意投降,故意指错路将秦陵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