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群臣非议
小巫2025-07-02 18:542,003

不得不承认,张亢的这个办法让赵祯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而且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不会被下边的官员贪污钱财,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利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掉此次水患带来的粮价上涨问题。

“明日早朝,你跟朕一起上朝。”

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即使赵祯不打开也能猜到里边都说了些什么。

隔日早朝,张亢早早便跟随赵祯来到大殿之上。

很快,官员们也陆陆续续赶来。

比试发生不久,不少官员见到张亢仍然要问候客套几句,他的地位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苏天成跟黄利等人在看到张亢之后,脸色明显难看了许多。

大殿上他出尽风头,反而显得一众臣子无比狼狈,让他们颜面尽失。

尤其是苏天成,找了借口离开。

连参与比试的胆量都没有。

“陛下,南方水患日益严重,日渐上涨的粮价已经让百姓们无法支撑,必须尽快抑制粮价,否则天灾将变成.人祸。”

苏天成率先上前,一副恳切模样。

听他这么说,还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丞相。

可张亢知道,南方操纵粮价的商人当中,就有这位丞相的亲属朋友。

“陛下,必须尽快操控粮价,若是继续上涨下去,不知道多少百姓会活活饿死。”

“是啊陛下,他们都是我大乾的子民,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啊。”

虽然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但赵祯看着眼前一个个“正直”进谏的大臣,仍然感到心烦意乱。

她冷着脸说道:“早在半月之前,水患刚刚开始之际,臣便下拨数十万两白银,是谁向朕保证一定能治理水患?”

户部尚书王光祖老脸一红。

不久前刚在大殿上佯装昏迷躲过一场文斗,结果又被当中数落。

他一副心痛的模样,说到:“陛下,是老臣办事不利,臣甘愿受罚,可如今南方百姓苦苦支撑,必须率先想办法解决问题呐。”

“等到南方祸患结束,臣自愿领罚,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赵祯一张脸阴沉着,“你们说,,应该怎么做?”

苏天成严肃道:“必须尽快抑制粮价,让南方灾区的百姓们能够吃到平价粮食,甚至是便宜粮食,否则不知道多少人要活活饿死,他们等不了啊。”

“现在只能先这么办,没有其他的办法。”

“百姓们更重要一些啊,得先救他们才好。”

赵祯愠怒道:“抑制粮价,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吗?”

苏天成却是不动声色,丝毫没有愧疚之意,他说道:“陛下,这的确需要很多银子,但他们都是我大乾的子民,您身为大乾皇帝,无论如何都要为民众考虑呐。”

“丞相,你说说,这样做需要多少银两?”

苏天成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最少要五十万两白银。”

“五十万两白银?”

赵祯大怒,“你们是不是不清楚这五十万两白银到底是多少钱?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吗?”

国库里的银子也是有限的。

兵部尚书黄利立即说道:“陛下,夏国刚刚献上岁贡,可以用这笔钱来先治理水患,这件事已经迫在眉睫了啊。”

“不行,这笔钱另有他用。”

一时间群臣嘈杂,吵得赵祯感到头疼。

她叱喝一声,说到:“张亢,你来告诉大家,你的办法。”

所有目光顿时都看向了张亢。

一些亲近张亢的人好奇起来,他能够有什么办法。

而苏天成则是心中冷笑,一个太监总管,出了点风头就以为自己真有本事了吗?事情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张亢站了出去,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我认为,我们非但不能抑制粮价,反而应该鼓励粮价上涨。”

不少人顿时一愣。

苏天成等人则是不遗余力地嘲讽起来。

“张亢,好你个太监,我看你是脑袋烧糊涂了,竟然能说出这种办法。”

“这种时候还上涨粮价,我看他是不把百姓们的性命当回事,这是要让陛下当昏君啊。”

“一个太监真以为自己有治国良策了吗?实在是太可笑了。”

就连那些比较欣赏张亢的人也有些不理解。

如今不正是应该遏制粮价的时候吗?粮价上涨反而让百姓们更加吃不起粮食,没有任何好处。

张亢解释道:“大家请听我解释,我们只是暂时上涨粮价,这样做的目的最终还是让粮价平复回去,让百姓们更好地面对这一次灾祸。”

苏天成不屑地冷哼一声,“我倒是想知道,你这个太监能有什么办法。”

张亢并不气恼,“只需要我们开放粮库,在一定时间内给百姓们提供粮食,之后便能迎来转机。”

“开放粮库?如今战事吃紧,粮库内的大部分粮食都要为前线准备,为难民开放粮库,如此一来后果会很严重!”

兵部尚书黄利瞪大眼睛,怒斥张亢。

其他跟丞相交好之人也纷纷开口,不停地劝解赵祯,同时贬低着张亢,并不给他解释。

“陛下,一个太监所说不可信啊,他的办法即便有用,可百姓们能等得起吗?”

“他的办法听起来就不靠谱,粮价上涨容易,要降下来就很难了,到时候会有更多百姓饿死。”

“一个太监总管,弃灾区百姓们的性命不顾,只想着自己出风头,真是太可笑了。”

群臣激愤,全部在数落着张亢。

即使是一些人想要替张亢说话,却也因为不理解他的办法而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连赵祯面对大臣们的纷纷进谏,也有些无可奈何。

身处这个位置,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像想象当中那么简单,所受的桎梏太多。

赵祯有些头疼地看着群臣,最终只能无奈决定。

“诸位爱卿说得对,张亢的办法的确儿戏,是朕考虑不周,既然如此,大家就共同商议一下,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南方灾区度过此番灾祸吧。”

张亢忍不住叹口气,也感到无奈。

办法明明有了,偏偏没法用。

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 我还要受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历史:别人下朝回家,我直奔后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