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奇怪的建议
小巫2025-07-02 18:562,020

这一切正和柳如意所说的一样,甚至让赵祯亲自询问他的意见。

看来情况比想象当中还要严重一些。

“陛下,如今很严重吗?”

赵祯摇头,满面愁容,“水患在治理之下已经有所减缓,可因此带来的灾情却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发严重了。”

“大水冲毁了太多房屋,田地也被毁坏,许多人.流离失所,这导致出现了许多难民。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不想着救济百姓,反倒要发国难财,趁着这个机会上涨粮价。”

“已经有许多百姓们吃不起粮食,许多人被活活饿死,现在每天送到朕桌子上的奏折已经堆成山了。”

张亢问道:“那大臣们的意思呢?”

赵祯冷哼一声,不悦道:“他们能有什么意见,还不是让朕拨款,每个人都是来要钱的。可水患刚开始的时候朕已经拨了十万两白银去治理,情况反而更加严重。”

按理来说,第一时间就拨款治理,情况应该得到遏制才对。

有人中饱私囊?

张亢继续问道:“陛下,我想知道,南方的粮商是否有朝中大臣们的背景?”

说到这件事,赵祯就越发愤怒起来。

她用力地锤了下桌子,“南方大部分粮商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背景,这也是朕犹豫不决的原因。”

赵祯并不蠢,她反而看得很清楚。

“大臣们让朕拨款强行压低粮价,可在如今的情况下,只是拨款恐怕于事无补,大部分钱也落不到百姓的手中。”

张亢点头,赞同道:“您说得对,这笔钱的确不会落到百姓手中,只会落到官员们的口袋当中。”

如此一来,灾祸不会得到遏制,反而会更加严重。

大臣们也会继续送上奏折,让赵祯不停拨款。

即使到最后一切都得到平复,可中间国库当中的很多银两都要因此进入官员们的口袋。

“前几日还没有什么消息,大殿一事刚过,他们就听到了风声,这是开始打夏国这笔岁贡的主意了。”

张亢说道:“拨款是必不可免的事情。”

赵祯叹息道:“并不是朕不愿意拨款,只是这笔银子还有大用,需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北方战事不断,连连吃紧。

赵祯有意将这笔钱投入到军队之中,将大乾的力量打造得更加强大起来,只有如此才能保住这片江山。

否则再过几年,今日夏国的事情就会在其他附属国身上重演。

甚至是如同北方匈奴一般大胆来犯。

这都不是赵祯想要看到的局面,到那个时候,战争导致的灾难远比水患要更加严重。

“张亢,你有什么想法吗?”

张亢刚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赵祯也打算听一听他的想法,也许他会有一些特别的意见。

思索了眼下的局面之后,张亢想了一会。

“陛下,我倒是有想法,而且不需要投入太多银子。”

赵祯立马面露喜色,说到:“有什么想法就说。”

“非但不去压低粮价,反而有意地去让它上涨。”

“不下压粮价,反而上涨粮价?”

赵祯喃喃重复了一遍,有些困惑不解起来。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建议,常人恐怕根本无法.理解。

赵祯身为帝王,隐约琢磨到什么,可还是没能抓到其中的关键。

她问道:“这样做,不是让百姓们更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粮价上涨,在如今的局面下,将会有更多的人吃不上饭被活活饿死。

“陛下,暂时的上涨粮价只是一个办法,目的正是让粮价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当然,这样做需要暂时开放国库,将一部分粮食送到南方,来让百姓们度过眼前的危机。”

想了想后,张亢又补充了一句。

“粮食的发放也必须要让信得过的大臣去做,确保粮食能送得到百姓手中。”

赵祯没有直接否决这个奇怪的建议,反而好奇起来。

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若是没有效果,张亢为什么会说呢?

想到张亢的聪明才智,赵祯询问道:“张亢,你仔细给朕说说,这样做事为什么能解决问题呢?”

“陛下有所不知,虽说我们上涨了粮价,短期来看百姓们会吃不上粮食。可您仔细想想,即便我们拨银两下去,其中有多少能落到百姓手中?”

“就算百姓拿到了银子,粮商们真的愿意降价吗?”

张亢说道:“即使强行利用朝廷的力量逼迫他们降价,也只是一时的,商人重利,太过粗暴的行动反而会导致您失去民心。”

赵祯眉头紧锁,“那上涨粮价又是何意?”

“粮价上涨,外地的商人们会听说南方高价粮,他们都会想要来赚钱,到那个时候不需要朝廷送粮,外地的粮商们就会将粮食送到灾区。”

“而到了那个时候,灾区的粮食短时间之内将会急剧变多。外地的商人们舟车劳顿将粮食带到灾区,面对众多同行,他们只能选择降价。”

张亢微笑道:“雨季还没有过去,粮食就那么放在那里,反倒会影响价格,而且再过一段时间新一批的粮食也将收成,那个时候他们手里的粮食就更加卖不出去。”

赵祯眼神亮了起来。

解释到这个地步,赵祯已经能够理解。

她望着张亢说道:“到了那个时候,外地粮商们只能选择降价卖粮,本地的粮商们在同行竞争的情况下也只能主动降价,最终的结果就是灾区的粮价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张亢点头道:“那个时候陛下再拨款到灾区,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银子就能让百姓吃上粮食,等到新的庄稼收成,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

赵祯意外道:“你怎么会想到这样奇怪的办法?”

不仅仅是没有听人说过,更是连想都没有想到过。

张亢笑着说道:“这只是很简单的商业思维,大家因为灾情被局限,想不到这一层也很正常。”

赵祯打量了张亢几眼,赞赏道:“看不出来,你还有从商的潜力。”

赵祯有些认同这个办法,的确有很大的可行性。

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 群臣非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历史:别人下朝回家,我直奔后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