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一片寂静,赵祯抬起头,朝着张亢看了过去。
见状,张亢知道这位女帝有话要说,便立即正色起来。
“张亢,此番诗会你又一次代替大乾出头,为大乾赢回了颜面,你想要些什么呢?”
如张亢预料,赵祯开口便提出了赏赐。
张亢轻轻摇头,微笑道:“陛下,此次诗会臣并没有想要过任何东西,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赏赐,更何况能够替大乾做事,这是每一个大乾人的荣耀。”
这番话说出口,下边众人神情各异。
“张大人如此高的觉悟,实在是让我等佩服啊。”庸明成抱拳,赞叹开口,表达了对张亢 赞赏。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开口,毫不吝啬对张亢的赞扬。
“张大人不仅仅是才华横溢,治理之功更是强大,此等人才实在是我大乾之福啊。”
“大人有太多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了,相信大乾会在陛下跟张大人的照应之下蒸蒸日上,越发强盛啊。”
人群的赞叹声之中,王光祖却是面如死灰,默默地咬着牙。
曾经身为尚书的他,因为张亢被贬职,如今只是一个区区侍郎,还不受重用,若不是以往的底蕴还在,只怕已经失去了一切。
造成这一切的恶果便是张亢,王光祖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
此时看张亢赢得诗会之后又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种话,心中的恼怒更上一层楼。
不想要奖赏?这种话说出来谁相信呢,王光祖第一个不信。
诗会的比试决定了东厂的归属,即便是张亢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否则也不会跟己方斗争这么久了。
在陛下面前假惺惺地说这种话,真是让人感到恶心。
抱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丞相一脉的其他人,黄利本就是急性子,看到张亢又要接受奖赏,便开口了。
“陛下,赢下诗会张大人已经赢得了比试,东厂已经由他统领,这已经是最大的奖赏了。”
言下之意,便是不必再有多余的赏赐。
黄利想得很简单,既然张亢已经是敌人,东厂也已经归他,那么就务必要在这个基础上削弱他的势力。
这样也有助于将来双方争斗之时,丞相一脉更加有利。
不料,这话一开口,赵祯的脸色便冷了下来。
“黄大人,你觉得张亢为大乾做出了这一切,还不值得奖赏吗?”
一个问题直接将黄利问住,他想要解释几句,迎上赵祯的目光后立马畏惧起来,哆嗦着退了回去。
大殿上,一名老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奖赏是应该的,若是没有张大人,今日诗会上异域番邦风光大盛,这对我大乾是极大的危害。他们本就对大乾虎视眈眈,若是今日给他们找到机会,他日我们面对的将是边疆的反扑。”
各地战事已经吃紧,试探无数。
此等情况之下,诗会上的巨大打击是必要的,也是很关键的,这能有效的震慑那些有奇怪念头的番邦。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靖安坊在张大人的治理下越发繁华了,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随便去看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便是这件事,也是极大的功绩。多年来靖安坊是怎样的地方我们都清楚,那里几乎是京城内最大的污秽之地,地痞横行,街道肮脏,百姓疾苦,根本无法相信那是大乾京城的一个坊市。”
“但这段时间以来,在张大人的治理之下,地痞们归顺成为城管,代为管理不平之事,顺便对坊市进行清洁。同时金汁行搞得如火如荼,进一步治理坊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人研制出的香皂洗衣粉等东西,成功地带领靖安坊成立工厂,让那里的百姓生活变得更好,这一切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两件天大的功劳摆在面前,这若是不奖赏就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大功臣都不赏赐,只怕会让臣子们寒心。
赵祯重重点头,“大人说得有理,这也是我心中所想,张亢的确为大乾做了太多事了,东厂由他治理这原本就是比试内容决定的,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抹平了他的功劳。”
可具体要奖赏什么呢?这反而让赵祯有些犹豫起来。
既然要奖赏,那就不能随便过去,否则也显得太过草率。
“念在张亢对大乾忠心耿耿,对朕更是如此,再加上几次为大乾立功,希望你能够成为臣子跟百姓们的榜样。”
“传朕的命令,赏张大人白银十万两,绸缎一千匹,正府街古宅清水苑。”
赵祯停顿片刻,再次说道:“另外,赐张亢免死金牌,日后可积极谏言,不畏强权,帮助朕更好地治理朝政。”
免死金牌?
一时间大殿之上人们都愣住了。
免死金牌,真正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免死金牌而已,他更大的作用在于凭借此物即使是面对陛下也可强势谏言,纠正陛下的错误。
这几乎是高贵身份的象征,放眼整个大乾几百年之内,免死金牌也不过出现几次,屈指可数。
而赵祯上任以来,这免死金牌更是头一次。
“张亢,还不上前接受赏赐。”
大太监高唐提醒了一声,张亢这才回过神来。
他忙不迭地上前,在大殿上俯下身去,“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赏赐暂且不提,单单是这免死金牌,再加上一个东厂,这已经是张亢握在手里的巨大权利。
而这距离他成为一个假太监,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他成功地从一个一无所有需要看人脸色的小太监,一步步地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他手里已经握住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权利,是多少人一辈子追逐都无法拥有的。
“张亢,希望这块免死金牌可以让你更加勇敢,日后带领东厂监察百官,无论是哪位官员,只要触犯律令,一律国法伺候,即便是朕犯错,你同样可以凭借这免死金牌弹劾朕。”
张亢结果高唐送来的免死金牌,不由心生激荡,“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