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人满为患的裁缝店
伍月2024-04-28 17:363,366

  “回家?”卢知书听了愣了一下。

  米铁柱用胳膊肘捅了捅米铁军,米铁军这个愣头青还没反应过来,“你怼我干啥?”

  “我知道你们家的事儿,你们不是因为不能回去才在这里定居的嘛。”

  米铁英赶紧打圆场,“他的意思是,但是现在还是租住在村长家里。自家的房子还没盖好呢,所以我大哥总想着期盼来年能有个好收成,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钱盖自己的房子,回自己的家了。”

  卢知书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样啊。那我就给你们写一个盼丰收的祝词吧。”

  他便沉思起来,米家人也满怀期待地看着他,期待他能想出一副寓意美好的对联。

  卢知书站在摊位前,轻轻地挽起袖子,露出手腕上那块历经岁月磨砺的手表,显得既文雅又不失干练。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俯下身去,在墨盘中蘸饱了墨水,将毛笔提至半空,略作停顿,仿佛在构思着如何将美好的祝愿融入笔端。

  动作间,卢知书透出一股子书卷气,但又不失力量感。他下笔如有神,笔尖在红纸上流畅地滑动,墨汁随着笔锋的跳跃而流淌,形成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迹。他的书法功底深厚,每一个笔画都显得那么自信而从容,仿佛在与纸张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

  片刻之间,两行大字就在红纸上铺展开来。那字迹,既有古人的风骨,又不失现代的气息。每一笔都显得那么饱满而富有生命力,

  果然说自己是叫英文的不过是自谦的话术罢了。

  当卢知书写完最后一笔,整个集市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未干的墨迹在红纸上熠熠生辉。周围不少看热闹的走了过来:“这写的什么。”

  一个年纪大的老伯,看着春联上的字读出声:“上联是春种秋收盼硕果,五谷丰登福满家,下联岁末团圆迎新年,阖家欢乐喜常华。横批:家和年丰。”

  “好,实在是好啊,这不就是咱们农民的集体心声嘛。”人群中有人附和的说到:“这位小兄弟一看就是有点读书人。”

  “这是咱们这学校的卢老师。”人群中有眼尖的人除了卢知书的身份。

  “怪不得,写的这手好字。”

  “卢老师厉害,卢老师优秀。”

  一时间,赞美声和掌声在这方小小的春联摊子里如潮水般涌动,人们对卢知书的才华和书法技艺赞不绝口。卢知书在众人的夸赞声中显得有些羞涩,白皙的脸庞上泛起了红晕。他静静地等待墨汁在红纸上完全干透,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春联卷好,递到米铁英的手中。

  “才疏学浅,还望米姑娘不要嫌弃。”卢知书谦逊地说道,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米铁英接过春联,感受到纸上的墨香和卢知书的用心,她感激地说:“卢老师真是太谦虚了,您的字写得真好,寓意也美。”

  在交接的过程中,两人的指尖不小心触碰在一起。卢知书像是触了电一般,立刻愣了一秒,随后慌张地收回了手,有些结巴地说:“不,不好意思。”

  米铁英看着卢知书害羞的样子,有些茫然:“为什么不好意思?”

  她的话让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有八卦的大婶起哄:“还能是因为什么,不小心摸到摸到大姑娘的手,害羞了呗。”

  这般直白的话一出口,卢知书的脸红的更厉害了。

  然而米铁英更是茫然,害羞,什么是害羞?

  地球人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词汇。

  ……

  从春联摊子出来,米铁英交代给大家还需要置办的其他年货,大家便三两分组分头行动了。

  联盟长和联盟夫人一起取材买年夜饭的食材,原本米铁英打算跟去的,但是米淑珍最近她和村头的几个老姐妹学习了砍价的技能,必须得去实践一下,让米铁英放心吧这件事,交给她。米铁英还能怎么办,只能宠着呗,便让联盟长跟着一起了。

  米铁柱和米铁军则去买一些除了食物以外的必需品,洒扫的新扫帚,挂门口的灯笼,先走年兽的挂鞭,还有锅碗瓢盆什么杂七杂八的,两个人也是分工明确,米铁柱负责记住要买啥并且买,而米铁军则是哪个做苦力的,负责搬。

  米铁英则一个人行动,前往离这里有一段距离的裁缝铺子。因为狗剩娘说新年要穿新衣,所以她打算去给家里的每个人都置办一件新装。

  就在这时,卢知书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步履轻快,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当他靠近米铁英时,目光自然地落在她身上,开口问道:“米姑娘,你要去哪儿呢?”

  米铁英一愣,抬头看向卢知书,回答说:“我正打算去三道沟子附近有个裁缝铺子给家人置办新衣。”

  卢知书闻言眼睛一亮,热情地说道:“那正好,我也要去附近的书局,可以顺路载你去。”他说着指了指不远处停放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米铁英看着卢知书那真诚而期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稍作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感激地说:“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卢老师。”

  卢知书笑了笑,轻轻拍了拍自行车的车座,示意米铁英坐上去。他跨上车,调整好姿势后,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坐稳的米铁英,说道:“坐稳了,我们出发吧。”

  卢知书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在石板路上稳稳地行驶着,米铁英坐在车后座上,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舒适。沿途的风景在眼前缓缓展开,市集上的喧嚣声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峦。

  二十多分钟后,他们抵达了王裁缝的铺子。米铁英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感激地对卢知书说:“谢谢卢老师送我过来。”

  卢知书微微一笑,回应道:“不用客气,都是顺路。”

  他停顿了一下,又问:“一会儿要不要我回来接你?”

  米铁英摆了摆手:“不用了,我跟我哥他们说了,买完东西来找我。”

  

  卢知书点了点头,又问:“他们知道在哪儿吗?”

  米铁英心里想着那可是米铁柱哎,就算在火星他也找到的,但是米铁英自然不会和卢知书说这些,只是淡淡的回答了一句:“知道的。”

  卢知书见状也不再多问,笑了笑说:“那行,注意安全。我先走了,再见。”

  米铁英也挥了挥手:“再见。”她目送着卢知书骑着自行车渐行渐远。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卢知书对自己十分热情。

  目光从远方收回,米铁英将视线再次拉回裁缝铺子。说是裁缝铺子,其实左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村户,在家门口贴上了写着王家裁缝铺几个大字的牌匾罢了,而且牌匾自己都有些斑驳,看上去应该有些年头了。

  虽然王裁缝家的门户看起来普普通通,但这里却隐藏着一位十里八乡都闻名的手艺大师。米铁英听闻,这位王裁缝的家族传承了三代裁缝手艺,每一代都以其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如今,王裁缝更是将这份家传手艺发扬光大,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客人。

  米铁英走近裁缝铺,只见屋子外已经人满为患。与集市上的人群不同,这里聚集的清一色都是女人,她们或是焦急地等待着,或是满怀期待地试穿着新衣。

  她知道,想要在这里获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于是她耐心地站在人群外围,等待着机会。

  这时,米铁英身边的一位年纪相仿的女人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位女人看起来同样在等待,于是米铁英主动与她攀谈起来。

  “你也是来做新衣服的?”米铁英好奇地问道。

  那女人点了点头:“我是来取衣服的,我半个月前就预订了。”东北人搭话都是被动技能,有人聊天,也不用问对方姓甚名谁,做什么的,只要你开口便都能聊下去。

  “半个月前就定了,这么早。”米铁英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惊讶。

  “这还早呢,”女子解释道,“有些家里人口多的,半年前就开始预定了。王裁缝的工期排得很满的,眼看着没几天就过年了,现在做哪里还来得及。”

  米铁英听后更是震惊:“来不及嘛?”

  女人看向米铁英,“你该不会还没定吧?”

  米铁英点了点头,女人显得有些焦急,“那肯定来不及啊,别说是手艺最好的王裁缝,就是十里八村的其他裁缝各个工期都排得满满当当的,哪里有空做新的单子。”

  说完,她又补充问道:“你家几口人?”

  “七口。”米铁英回答道。

  “七口一件都没做?”女人露出了震惊的表情,“那我劝你还是现在就打道回府吧。若是一件两件兴许还能加个塞儿,这七件,王裁缝应该不会接了。”

  米铁英听后心中一沉,她原本以为今天能顺利给家人置办新衣,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看着周围满载而归的女人们,眼中有些羡慕。

  米铁英还有些不死心,转念又好奇的问:“那来不及定,没有现成的可以买吗?我记得镇上好像是有的。”

  之前去镇上看望江小芳的时候,她是见过路边又暗中商店透过玻璃看到墙上有那种做好的一副,他倒也没有一定要量体裁身的菲做一件新的不可,毕竟他们来地球这么久,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狗剩娘拿着旧衣服给改的。

  所以这新年新气象,想着这过年了怎么都要做一件新的才好。

  女人摇了摇头:“镇上那种也只是特定的几个服装样式,等着你拿着布上他那里做同样的款式罢了,还是要做的,不过大城市里好像有你说那种买成衣的店,但听说成品衣又贵又未必合身,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哪里有这种店,这边都是用票子换布,量身定做,有些家里的老人有手艺的就给做了,老人不会做的就便付点手工费给裁缝。”

  “大城市里有,我们这没有嘛?”米铁英蹙眉思考些什么。

  

继续阅读:第60章 一万块开家成衣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整点粮食修飞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