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此地几百里外的太原,第一军司令部内,气氛压抑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筱冢义男面无表情地,凝视着桌上那份,刚从前线传递回来的电报。
电报内容为:“佐佐木中队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仅佐佐木大尉等少数人突围,杨村是一个陷阱,我部损失惨重。”
电报内容简短,然而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抽打在他的脸上。
“八嘎!”他终于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猛地将桌上的所有物品扫落至地面,茶杯、文件、地图散落一地。
“李云龙!新一团!”他咬牙切齿地念出这几个名字,双眼赤红,仿佛要喷出火来。
从破风口山本一木失联,到他收到那封死里逃生的电报,再到他批准杨村的空投和攻击计划……直至此刻。
他才恍然明白,自始至终,自己都被对方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方不仅精准算准了他的每一步行动,甚至还利用了他手下最为精锐的特工,对他进行欺骗与引诱。
致使他心甘情愿地将补给和部队,送入对方张开的“口袋”之中。
这无疑是奇耻大辱!是帝国陆军自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他原以为自己是掌控棋局的猎人,可结果却发现,自己和自己的“棋子”,都成了对方砧板上的鱼肉。
“司令官阁下……”参谋长小心翼翼地开口。
“给我接通第一飞行团!”筱冢义男并未理会他,声音嘶哑而阴冷。
“命令他们,出动所有能够起飞的轰炸机,将杨村,以及新一团可能所在的任何一处地方,都从地图上彻底抹除!”
“还有!”他稍作停顿,眼神中的杀意几乎凝结成实质。
“传我的命令,从各联队抽调精锐力量,组建一支特别讨伐队,由服部直臣大佐亲自指挥!”
听到服部直臣这个名字,参谋长的眼皮不禁跳动了一下。
服部直臣,是第一军中声名狼藉的“屠夫”,以作战勇猛和手段残酷而著称。一年前,他曾因一个村庄藏匿了八路军伤员,而下令屠杀了整个村子,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赵家峪惨案。
派遣他前往,意味着这场报复将毫无底线。
筱冢义男一字一顿地说道,“告诉服部君,我不要俘虏,不要缴获,我只要李云龙,和他那个新一团所有人的头颅!”
“我要让整个晋西北都知晓,激怒帝国的下场!”
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风暴的中心,新一团的战士们,却还在为刚刚获得的战利品欢呼雀跃。
全然不知一个更为强大、更为残忍的敌人,已然将他们锁定。
胜利的喜悦,在新一团并未持续太久。
李云龙虽嘴上言辞激烈,但他心里十分清楚,此次把筱冢义男得罪得太深,那老鬼子必定会疯狂报复。
整个团迅速从战后的休整状态,转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战士们干劲十足,抱着新换的三八大盖,练习站姿、瞄准,个个都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李云龙亲自担任教官,在训练场上扯着嗓子训人:“你小子,歪把子是这么使用的吗?”
“枪托要顶在肩膀上,不是让你夹在胳肢窝里!你以为是夹皮包啊?”他一脚踹在一个战士的屁股上。
“枪口要压低,进行短点射,哒哒哒,三发一个点,不是让你像个娘们儿似的,给鬼子挠痒痒!”
训练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宋明,则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向李云龙和赵刚告了假,称要去研究缴获的那些炮,看能否进行技术升级,随后一头扎进了,煤矿最深处的那个废弃坑道里。
这里已然成为他的秘密基地,除了魏和尚,无人知晓他在里面鼓捣些什么。
“系统,打开兑换列表。”宋明盘腿坐在坑道里,意识沉入脑海。
一千二百多的工业点,让他产生了一种一夜暴富的感觉。
他首先花费200点,兑换了一份【M1型81毫米迫击炮制造图纸】。
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虽性能优良,但过于笨重,不适用于山地作战。
而美式的M1迫击炮,射程远、威力大、结构简单,极为契合八路军的现状。
有了图纸,他便可以让兵工厂逐步进行仿制。
接着,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令他心动已久的选项上。
【M1型火箭筒(巴祖卡)及配套火箭弹制造图纸】,兑换点数:500点。
就是它了!
新一团目前最为欠缺的,便是有效的反工事和反装甲手段。
每次遭遇鬼子的炮楼和装甲车,都只能靠战士们以生命为代价去应对。
倘若拥有了这一装备,团队的战斗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兑换!”宋明毫不犹豫地说道。
瞬间,海量的知识和图纸涌入他的脑海。
从火箭筒的无缝钢管加工,到肩托、握把、瞄准具的安装,再到火箭弹的固体燃料配方、压电引信的构造……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当然,他不可能凭空制造出一支巴祖卡。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发明过程。
接下来的几日,宋明便在这个坑道里忙碌起来,发出叮叮当的声响。
他让魏和尚找来几根废弃的锅炉管道,又从缴获的日军电台里拆下一些电线和零件。
他刻意将物品制作得十分粗糙,焊缝歪歪扭扭,瞄准具仅是用两片铁片凑合而成,整个东西看上去,宛如一根大号的烧火棍。
而真正的核心部件——火箭弹。
他则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利用系统里的材料和图纸,制造出了三枚样品。
他把火箭弹的战斗部,伪装成用手榴弹捆绑改造的模样,推进器部分则用油布包裹起来,看上去就像某种自制的大号二踢脚。
一个星期后,宋明扛着他那根粗糙的“烧火棍”,以及三枚同样粗糙的“大炮仗”,找到了正在山坡上观察地形的李云龙和赵刚。
“团长,政委,我研制出了一个新玩意儿,想请你们瞧个热闹。”
李云龙回头,看到宋明肩上那根黑乎乎的铁管子,笑道:“我说宋明,你不好好研究大炮,扛根烧火棍做什么?冬天还没到呢。”
宋明神秘地笑了笑:“团长,这可不是烧火棍,我给它取名叫飞龙在天。”
李云龙掏了掏耳朵:“啥玩意儿?飞龙在天?你怎么不叫亢龙有悔呢?你小子武侠小说看多了吧。”
赵刚也被这个名字逗笑了,他推了推李云龙:“老李,别打岔,让宋明把话说完。”
宋明指着远处山谷里一块孤零零矗立着、足有两米多高的巨石说道:“我近期一直在思索,咱们的手榴弹投掷距离有限,炸炮楼的威力也不足。”
“我就琢磨,能否让手榴弹自行飞过去,我研究了缴获的掷弹筒,还有咱们过年放的穿天猴,便琢磨出了这么个东西。”
“用电打火,依靠屁股后面的火药将它推送出去。”
他这番解释,半真半假,但听起来倒也有些道理。
李云龙半信半疑地问道:“就这根铁管子,能把手榴弹送出去?你别把自己给炸了。”
“试试便知。”宋明将“烧火棍”架在肩膀上,让魏和尚把一枚“大炮仗”从后面塞进去,然后接上两根电线。
他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像模像样地通过简陋的瞄准具,瞄准了那块巨石。
“和尚,捂住耳朵!”宋明喊了一声,随后按下了手里的一个简易开关。
只听见咻的一声尖啸,一道火光拖着长长的白烟,从铁管子里猛地窜出,以惊人的速度射向远处的巨石。
李云龙和赵刚的眼睛,随着那道白烟越瞪越大。
“轰!”一声巨响传来,比几十颗手榴弹捆在一起,爆炸的声音还要沉闷、还要震撼。
远处那块两米多高的巨石,在火光中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石四处飞溅。
山坡上,一片死寂。
李云龙嘴里叼着的烟卷掉落在地,他却毫无察觉。
他张着嘴,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呆呆地望着远处那片,仍在冒烟的乱石堆。
赵刚的眼镜差点惊落,他扶了扶镜框,喃喃自语道:“这是什么原理?”
“他娘的。”李云龙终于回过神来,他一把夺过宋明手里的铁管子,翻来覆去地查看,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这是穿天猴安了屁股眼儿?威力怎会如此巨大?”
“我把好几个手榴弹的炸药都装填进去了,还添加了一些其他东西。”宋明含糊其辞地解释道。
“好东西,这绝对是好东西!”李云龙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抱着那根“烧火棍”,亲得比亲老婆还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