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那些药材给了姜苒底气。
既然暂时想不明白,她索性也不再多想,摇摇头,开始琢磨开分店的事。
万青之前来视察过,说实话,云泉县也就有一个姜苒,其他实在没什么值得人投资的地方,这里药材不少,但也仅此而已。
药材种植不是谁都能做的,资格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审批下来的。
山城山多,平地少,不怎么适合种粮食,时不时地就下几场雨,空气湿得很,不适合养老,也不适合孩子。
如今国家强大,哪怕山窝窝里的孩子也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考上大学是孩子们为数不多能够走出大山的机会。
外面什么都好,出去了就没想着再回来。
人才流失严重,地方又偏,除了省份城市,别的县城发展都一般,云泉县更是如此,云泉县的地理位置不咋样。
四周环着护城河,远处望去全是山,就是想发展都找不着地方。
张长庚也算是能做事的,这些年没少拉投资,但人家到地方一看,是真不行,运输不方便,储存也麻烦,空气不干燥,连当个中转站都浪费成本。
顶多搞文旅。
可惜,云泉县人太少,就是想搞也搞不起来。
唯一的特产就是中药,但总不能逮谁就给谁推销药材吧,那不是咒人嘛。
因此,山城盛产药材,云泉县却很少有人来做这门生意,听闻厉氏要在这里搞投资,山城那边还认为人家跑错了地,要不然怎么好端端地来这种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做慈善?
“这可都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在这儿,厉氏也不会过来。”姜苒跑到县里来视察开诊所的事,但没什么人脉,想来想去,便联系上了周慧。
本来想摸清下流程。
岂料,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张长庚也在,干脆将人约了出来,一见面就握着她的手连连道谢,姜苒刚开始还是懵的,听到最后才反应过来。
她牵强地扯了下嘴角,“县长,你高看我了,厉氏是做生意的,肯定是云泉县有可取之处他们才愿意来。”
厉烨霆可是最精明的狐狸。
张长庚也没非让她承认,笑了笑,不再说,“开诊所没什么问题,你的能耐我是听夫人提过的,能有你这种神医留在云泉县,是全县的幸事。”
姜苒被夸得脸都红了,默默地往顾棠身后缩。
顾棠自然地侧身挡住她,主动跟张长庚聊起办理资格证的事,人脉可是难有的,现有的关系不用岂不是浪费。
姜苒也早就习惯顾棠插手这些交际的事,她自己捧着杯茶在那边喝。
周慧戳了她一下,“姜大夫,我那个侄子的事你看你什么时间有空?”
姜苒先是懵了几秒。
随即,骤然想起在去京城之前,好像答应过周慧要给她侄子看病的事,她都给忙完了,连忙自责地说,“随时都有空,你看是让我过去还是?”
“过段时间他们那边放寒假,我回头让我嫂子带他过来,这病也不知道需要治多久,恐怕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在县里住段时间。”周慧早就安排好了。
她怕姜苒会不自在,特意将离这边不远的公寓给腾了出来。
提前答应过的事,姜苒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她又详细问了问那小孩的病,打算回去翻书看看有没有治疗的办法。
这段时间书看得多了。
姜苒心里也有些感悟,中医发展了这么久,网上可供查询的资料也不少,姜苒就跟久居沙漠的人似的,吸取着新知识。
她给自己订了目标,每周都要看完一本书。
正好手头在看的就是有关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案例。
见她心里有谱,周慧松了口气。
等从县长家离开,顾棠率先说道,“张县长说了,手续这边有他盯着,速度要是快,三个工作日内就能办好,只是医师资格证你还没拿到吧?”
姜苒点头,“万寿堂那边也要派个大夫过来,先用他的。”
一位医师是能带两个助理,配备四个护士的,这些人足够姜苒用的,既然是她要开店,如果可以,她想自己去挑人。
不过肯定要等先见周慧那个侄子再说。
等小病人到来之前,姜苒也没闲着,漫山遍野地挖药材,也是运气好,恰好被她碰到几个稀缺的,甚至还挖到一株野灵芝。
年份不大,贵在品相好,就是天气有些冷,它生长的环境不适宜,得提前挖出来,姜苒加工了下,就送到万寿堂那边。
她还欠着债呢。
试验田那边的情况也不错,知道厉氏要开分公司的事之后,姜苒也就不打算明年就出货,她先把品种给培育出来再说。
开的那片地也不量产,一亩分种两类药材。
就是每类药材的习性都不同,有得趋光有得趋寒,为了模拟生长环境,她只能带着杨志强送来的那个专家一度一度地调。
做实验最容易亏损。
不过几天,就祸祸了不少药材苗,三叔公看着可心疼了,这个三叔公就是先前的那个孤寡老人。
他辈分大,地里又多了不少人,需要人管着。
姜苒问过村长,便将三叔公提为了小组长,让他负责管人,活了大半辈子,三叔公还没当过官呢,荣升小组长的那天,又哭又笑地,指着天发誓要给她管好了。
谁知道,村里那些人倒是省心。
霍霍最严重的就属姜苒。
这次她又跑过来搬苗,三叔公就站在旁边冷眼看着,“那个专家靠不靠谱?这好几亩扔进去都没听见个响。”
姜苒讨好地笑,“创业嘛,肯定要前期投入的,没事,现在时间还没过,回头我教你们,重新再培育一批苗。”
三叔公勉强有点好脸色,“那可得快点,天越发冷了。”
姜苒连连说好。
她怂得很,又怂又乖,顾贝贝就在旁边偷笑。
姜苒没好气地撇她。
还没到六点,天还朦朦胧胧地亮着,太阳都还没出来,整个村子却全都忙活开了,姜苒租了后山,得开荒,总不能全都从外面请人,索性少给点钱,每天八十,村里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拉去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