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宵皇帝面上稍霁,严肃的眉眼转为温和,浮起几分赞赏。
“还是君儿思虑周全,相比起你来,言儿的目光就有些短浅了。既然顾云桥在你府上养伤,那你好生照看她。”
高南君态度恭谨从容:“是,儿臣知道了。”
这段时日来,最让皇帝感到意外的,便是自己这个大儿子高南君了。从前处事低调,处处避开言儿锋芒,江妃虽然受宠,但是他对这个儿子的印象,就是喜好读书,专研医术,为人慈和仁善,但却不懂朝堂权势。可如今他才发现,大儿子在办事能力与思虑远见上,比二子高正言要高得多。
想到二儿子高正言,长宵皇帝面上笑意微敛。
最重要的是,二儿子几乎不掩饰自己对太子之位的野心,或者换句话说,二儿子心中已觉得太子之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仅凭这一点,便让皇帝感到不喜,心生忌惮。
皇帝忽然问道:“君儿,朕欲设立左右丞相,你觉得如何?”
皇上这个问题问得突兀,若是换做旁人必然会始料不及,但高南君却没有感到任何怔愣和意外。
但高南君还是故作不解,满脸疑惑地道:“父皇的意思是......”
皇帝道:“当年朕还未登基的时候,苏先生曾与朕聊过前朝的中书省官制,他指出了这种官制的弊端。长宵建立两年多的时间,四方都已平定,如今朝中官制,皆是沿袭前朝,朕思量许久,决定在此基础上做些变动。”
父皇口中提到的苏先生,以及现在他说的中书省官制问题,高南君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皇帝不知道而已。
当初长宵皇帝起兵推翻白历皇朝时,在四处征战途中,有一位名叫苏愈的人多次为长宵帝献策,助他攻伐天下。如果说高正言是一柄开辟疆土的利剑,那么苏愈便是指挥这柄利剑的人。
皇帝十分欣赏苏愈的才干与智谋,直言若是没有苏愈相助的话,他绝不会那么快建立了长宵皇朝,统一天下。
如今朝堂上不少能人贤士,都是经由苏愈引荐给皇帝,在朝中都担任了重要官职。
但是苏愈却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等到天下初定之后,他推辞了皇帝授予的官职,游历四方去了。后来圣上仍旧想要将他找回来为长宵效命,但是派出去的人都找不到苏愈,便也只能作罢。
长宵王朝是沿袭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分管六部二十四司,其中中书省设中书令,为最高行政长官,下设中书丞相,总掌全国之政。中书令向来是由皇太子担任,但因为如今太子并未立下,因此这中书令暂未设置。
三省之中,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审议,门下省执行。而中书省总领百官。那么作为中书丞相的宋连,拥有最高决策权。高南君明白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父皇想要设立左右丞相,将中书丞相权力分开。邵王高正言与宋丞相结成亲家,是令父皇决定设立左右丞相的主要原因。
高南君道:“中书省总领百官,若是父皇打算设立左右丞相的话,也可分管职权避免出现前朝那种局面。”
白历朝中,曾有几任丞相架空皇权,总揽朝政内务。
皇帝点点头,又问道:“那君儿觉得,朝中有谁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既然父皇都已经早有了这个想法,那么人选想必早已经定下了,高南君可没打算真的给他推荐人,于是欠身道:
“儿臣......对朝上众臣了解不多,这个职位又如此重要,实在不知谁适合担当此职。”
皇帝眼中却浮起笑意,没再说什么,挥手让高南君退下。
过了几天,早朝之际,皇帝颁布了一道圣旨,决定中书省设立中书侍郎与中书舍人,是为左右丞相。宋连仍任中书侍郎,为右相。原担任大理寺卿的宏宇为中书舍人,为左相。
宏宇被立为左相,高南君对此并没有什么意外。虽然他明面上对朝堂众臣不了解,但实际上他是一清二楚的。这宏宇当初是经由苏愈推荐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办事能力出众,苏愈引荐的那些人里,有不少人以他为首,他们效忠的是长宵皇帝。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宏宇跟宋连私底下并无往来,所以高南君一开始也猜测父皇的另一位丞相人选里,应该会有宏宇。
宋府
夜晚一片寂静。
宋丞相宋连与儿子对坐书房,对于皇上颁布下的政令,宋连不可能不在意,他眉梢染上了几分凝重与忧虑。
“父亲,皇上忽然设立了左右丞相,难道......是对您有所忌惮了?他在怀疑您的忠心?”
宋连敛袖凝眉,说道:“陛下从立朝之初,便打算改革三省,因为当年苏愈与陛下谈论过此事。但却忽然在这个时候......”
宋凌军默了默,压低了声音对自己父亲道:“爹......我今日听到传闻说,皇上对咱们与邵王殿下结成亲家之事,内心存有不满,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
“此事你从哪里听来?”宋连神色凝重。
“我听宫里的人说的,想来传出这话的人,应该是近身伺候皇上的......”
宋连沉默。
随着冬天脚步临近,过了第一场初雪后,邵王府与宋府的大婚,如期而至。
顾云桥身上的伤也好了个七七八八,抬目看窗外被薄雪装点的景物,又时不时转头看向放在桌旁的沙漏。
楼炎冥懒懒倚坐在矮榻上,看着顾云桥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动,好像心绪不宁的模样,忽地轻笑道。
“小云桥,区区一个宋府小姐出嫁,竟然让你如此烦躁,你对她也太过在意了点吧?”
顾云桥留在殷王府养伤,楼炎冥与她住在相邻的两个院子中,沈相言和万宗门二门主慕容听枫虽然也住在殷王府,因为有楼炎冥在这儿,所以沈相言等人却甚少过来看望顾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