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你确定?
越筠2025-09-16 09:085,063

  平静如水的一日又即将过去,京中暗流涌动的世家都有自己的盘算,有人想要在明日的朝堂上作壁上观,有些人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

  又是一夜大雪,清晨天还未亮,元霁早早出门上朝。

  有人安枕入睡,自然也有人彻夜不眠。比如元霁眼前这位看着就没睡好的周尚书,眼下一片青色,多半是为周二公子的事情彻夜难眠吧。

  同时周尚书也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元霁,从头到尾不见半分狼狈,甚至因为生得十分出挑,哪怕是在微弱的晨光里也仍旧惹眼,瞧着他就想起家中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明明都是一样的年纪,可偏偏这人就是这样春风得意,哪怕是要死到临头,单看元霁此人似乎也是从容的。

  许家老爷也是一副没睡好的样子,正想着过去找周尚书说一说,就瞧见他与元家那位公子剑拔弩张的样子,一时之间犹豫了一下就没有上前。

  倒是李大人瞧见许大人也在,凑过去与他说话:“你昨夜没睡好啊?”

  许大人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一时想起来自家孩子也时常与李家的孩子玩,平日里关系还不错,想来也知晓此事?

  “你可知道……”许大人压低了声音凑到李大人耳边将事情说了一遍,瞧见他大惊失色的模样,许大人就知道事情不太妙。

  “此事多半是真的,我那不孝子最近忙进忙出,心虚得很,我昨日还说他是不是在外边闯祸了,只是被他母亲打岔遮掩过去了。”但愿不要被人查出来,这要是查出来,那可就是抄家的大罪。

  可不是人人都有军功能抵罪的。

  元霁略过周尚书挑衅的神色,看见许家与李家两人在说话,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抬脚往里边走,议政大殿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最前边站着的六部尚书前还有两人,西阳王与楚玉泽。

  顾尚书瞧见西阳王来上朝,心下一沉,忍不住转头回看寻找元霁的身影,当年之事他心中有些猜测,只是当时先帝并不重用他,他便也没有过多关心此事。如今景阳与元霁交好,二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好孩子,可不能就这么折一个在这些人手里。

  大楚如今可用的人本就不多,再损失一人,那可就真的要后继无人了。

  元霁对上顾尚书有些担忧的目光,微微点头示意他放心,自己心中有数。在顾尚书转头回去后,元霁的肩膀就被自家舅舅拍了一下。

  “不论如何,你可不能诓骗我,我就你一个外甥,说什么都不能看着你出事。”他这几日在家里煎熬着,元霁倒是有闲情逸致陪着魏娘子到处玩耍,也不说如何,只叫他们放心。

  只是这做长辈的,终究还是对孩子不能完全放心。担心元霁胡来,还是要在今日早朝开始之前与他说一声,不论如何他都要保住元霁。当年之事都过去多久了,如今要想再查,想来也不容易,甚至周尚书是有备而来……

  他妹妹临走之前可是叫他务必看好这个孩子,如今好不容易成婚,有了喜欢的姑娘,也算是圆满。若是出了事,叫他如何与自己亲妹子交代。

  “没有骗您。”他没有诓骗长辈的道理。

  皇帝坐在殿上,看着议政大殿站着的满朝文武,他不清楚当年之事究竟如何,但他了解元霁的能力与为人,若是他做不到的事情,他必定不会夸下海口。只是时隔多年……元霁真的还能找到关于当年他父亲没有通敌叛国的证据么?

  之前他叫近卫统领去问元霁,元霁也不曾透露过,只叫他放心。皇后也劝他放心,说元家公子对魏娘子用情至深,绝不会轻易连累魏娘子。

  但今日他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来的,若是元霁当真查不清当年之事如何,他也要保住元霁,西北战事的主帅只会有他一个。周尚书要搅局?也得掂量掂量他自己的斤两。

  西阳王今日来就是想要亲眼看着元霁这个天之骄子一朝跌落神坛的,这可是元家最后的一点希望了,只要元霁没了未来,元家自此就不复存在了。他那些年在元家人手里吃的亏也在今日如数奉还了。

  “周尚书,七日之期已到,你的人证物证呢?”总管太监见着陛下点头后,便开始问起正事。

  周如海虽然昨日没睡好,但对于此事可是势在必得,听到总管太监问这话,便站出来:“启禀陛下,人证物证都已经齐全,臣已查明,当年元家确有通敌叛国之举!物证是元大将军当年与敌军来往的信件一份,经过当年的亲信指认确实是元大将军的亲笔。”

  那封所谓的亲笔信被递到皇帝跟前过目后,便被宫人拿到诸位大臣面前过了一遍,特意在元霁面前多停留一番,才略过他。

  “敢问周大人找的是我父亲手下那位亲信?又是如何断定这信是我父亲亲笔?我与父亲每年都有书信往来,可不觉得这是父亲的亲笔。”元霁倒是不着急请自己的人证,只是先将话摆出来。

  此刻大殿中的人,倒也没着急说话,只是观望着眼前发生的事情。瞧着元霁从容淡定,看周尚书又是胸有成竹,势在必得,一时之间还真瞧不出谁更有底气一些。

  周如海听着他这番话,哼笑一声:“就知道元公子不会信,本官这就将人带上来,好叫元公子死心。”

  等那所谓的证人走上殿前,元霁也开口了:“本官也有证物,也是信件,就请周大人与他好好分辨一番,究竟那一份才是我父亲亲笔。”

  元霁没有去看那所谓的证人,而是拿出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两张信纸递给宫人,宫人呈到陛下面前。

  皇帝看着眼前这两张信纸,有些看不明白元霁的用意了,这两张信纸似乎没什么不同?总管太监将周尚书的那一份也呈现在陛下面前。

  “这三份信件若不是内容上有所差别,这字迹可不好分辨。”总管太监打眼一瞧只觉得相似极了,就没感觉哪儿不对。

  倒是西阳王察觉到元霁的态度,心里感觉有些不妙,虽然想要看看那两份信件,但皇帝没有给他们看的意思,直接叫总管太监拿给周如海的证人细细分辨。

  那人看着这三封信件,仔细看了一刻钟,周如海都等得有些着急了,也跟着凑过来看,瞧见这三份信件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更是傻眼。

  来此之前也没说还有这么一出,而这三份信件看着实在毫无破绽,便是去请精通书法的先生来都未必能分辨出来。若说这三份都是元大将军的亲笔,只怕难以服众。更何况,元霁会这样好心拿着他父亲的亲笔信来作为证据?

  “周大人可分得清楚?”元霁看着周如海拧着眉,一副十分纠结为难的模样,便出声询问了一句。

  “还是说,你们其实根本分辨不出这些信件的真假,故意在此拖延时间?”楚玉泽倒是想看这这份信件,只是周如海与那个证人,一直拿着那三份信件翻来覆去地看。

  周如海看向元霁,正想着要不要试探一番元霁的口风,就听到元霁直接将他的试探的话堵死了:“周大人不会要问本官拿出来的这两份信件是真是假吧?若是你的证人不能分辨出我父亲的笔迹,那他又如何能证明,周大人的那份是真的?”

  此话一出,殿中的文武百官都朝周如海看去,直接将周如海想要试探元霁的话堵回去了。只见周如海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当然没有,元公子多想了。”

  西阳王看着眼下这个局面,心中隐约生出了一些不安,下一刻就听得周如海这个蠢货开口将他拉入局中:“西阳王今日也在殿上,当年西阳王与元大将军可是至交好友,想必定然能分得清楚这几份信件是真是假。”

  周如海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直接将西阳王拉下水,这信件是西阳王给他的,人证是他随便找的一个当年跟随元大将军的小兵,时至今日也不会有人去求证这人的身份是真是假。元霁如此淡定,这两份信件其中必定有鬼!

  朝臣们纷纷看向西阳王,元霁是元大将军的亲儿子,他拿出来的信件不必多想必然是真的,可周如海竟然越过自己的证人去寻求西阳王的证词,从这里就能窥见二人关系不简单。

  连高座上的皇帝也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西阳王与周如海,之前元霁说周如海有问题,他还半信半疑,如今倒是也信了个七分。

  “周大人不是说这人是我父亲麾下亲信?能分辨出是否是我父亲亲笔?如今怎么又牵扯到西阳王?还是说西阳王也是周大人的证人之一?”元霁看着即将站出来的西阳王,轻飘飘地开口,话里的讥诮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一二。

  西阳王也顺着元霁的话开了口:“如元公子所言,周大人还是好好与自己的证人分辨一二吧,本王参与其中,难免有失偏颇。”虽然早知道元霁难缠,但今时今日明明主动权都在自己与周如海手里,可现在从容不迫的人居然是元霁。

  不过他与周如海都做好了万全之策,元霁就算能证明他父亲的信件是假的,那当年通敌叛国的事情是真是假元霁绝对没有证据,只要拿出别的证据与说辞,就能堵住元霁的嘴。

  这也是西阳王敢今日来上早朝参与其中的缘故,没人能证实元大将军有罪,也没人能证实元大将军无罪,只是局面陷入僵持的话,他的证词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到最后一刻。

  周如海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开口让西阳王来分辨这信件的真假,犹豫着看向了元霁,从这少年人那张俊俏冷淡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破绽,便只能生生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自己找来的证人。

  “你可得细细分辨清楚,究竟那一份是元大将军的亲笔。”周如海话里的意味深长,叫证人忍不住紧张得冒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在殿前说错一句话,那可都是要掉脑袋的大事,他若是一朝不慎,今日可就没有性命回去了。

  楚玉泽看着元霁淡然处之的模样,原本提着的心稍稍安定了,元霁不慌,那就代表事情都还在他掌控之内。上一次还是宫宴魏娘子出事的时候,元霁脸色才不好。

  顾尚书看着眼前这个局面,正想着要不要说些什么话来帮忙时,就听到元霁又开口了:“若是证人与周大人一时分辨不出,不如请擅长书法的卢老太傅进宫来细细分辨?”

  周如海一听这话便下意识地出口反驳:“不可!”

  这个时候元霁说要请人来,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他心知肚明,一旦有擅长书法的人来对比,元霁给的两份信件是真是假尚且不知,若是有一份是真的,被卢老太傅看出端倪来,那他要做的事情可就露馅了。

  元霁倒是不着急,见周如海如此,更是扬起一抹淡笑:“周大人这是有更好的人选?还是说,周大人的证人已经分辨清楚了?”他提及卢老太傅,也只是试探试探,等会自然会有人去请。

  他只是不想给这个证人时间了,今日可还有不少事情等着说呢,总不能就等着这个人。

  “朕也很好奇,周爱卿这般推三阻四,是这证人根本就是假的,还是证据就是假的?怎么这么久还分辨不出?”

  他也摸不清元霁这是要做什么,不过瞧着他这幅样子,倒也安心不少。

  连陛下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证人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这三份都是元大将军的亲笔!”

  此话一出,殿中人具寂,唯有元霁冷笑,轻描淡写地反问:“你确定?”

  那三份都是假的,这人都说是真的,那就是作伪证,周尚书胆子不小。对此元霁也早有预料,他早已经准备好了反驳这些信件是假的准备。只是在此之前,他还要说一些话。

  这一句反问,将周如海与西阳王的心都提了起来,谁都不知道元霁拿出来的那两份信件究竟是不是他父亲的亲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只有元霁才知道。

  证人更是慌张地看向了周如海,试图求助周如海得到一个正确的回答。

  顾尚书瞧见证人这个下意识看向周如海的眼神就知道,这个证人绝对不知道什么所谓的亲笔信,只知道今日在朝堂上指认,周如海会给他好处。

  “小的,确定这些信件都是元大将军亲笔。”

  元霁等的就是他这一句话,他抬手行礼:“我方才拿错了,这份才是我父亲给我的亲笔,那两份都是假的,你却说三份都是真的,想必是这三份信件很是相似。但伪造的信件在细枝末节上,绝对不能全然知晓。”

  皇帝看着他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元霁这是把人当猴耍啊,不过这也不怪元霁,这人上来就是作伪证污蔑人,耍他只是一件小事。

  “臣拿出来的这两份信件,一份是他人伪造父亲笔迹与臣祖父往来的信件,一份是他人伪造父亲笔迹写给臣的家书,而臣有过往家书可以一一比对,从称呼上就能一眼瞧出不对。而这两份字迹如此相似,甚至被这人认成同一人亲笔,便可知这绝非臣父亲笔。”

  宫人将信件呈到陛下眼前,元霁在众人的目光下,继续开口:“臣父早些年就已经为臣取好了字,这件事便是连祖父都不曾知道,这伪造家书这人模仿得了字迹,却从不知这其中细节。”

  信件的内容,一一比对过后,自然就知道那份是真那份是假。

  这一点连周如海都没料到,元霁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正在心中咬牙切齿思索着对策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反驳道:“元公子也说了,其中细节外人并不知晓,那又如何能证明这些信件不是你伪造出来脱罪的呢?”

  在西阳王这话落地后,群臣更是哗然。

  “西阳王这话说得很是在理,所以还请陛下请卢老太傅前来,细细分辨那些信件究竟是否是伪造,他可是臣父年少时的先生,除了祖父便是他最了解臣父的字迹。”

  元霁从容不迫地接下了这话,叫西阳王大感不妙,这太不对劲了。似乎从今日上朝开始,元霁就在等着周如海出招,似乎今日的一切他都早有预料。

  就好像元霁已经挖好了坑,等着他们往里边跳,而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尤其是皇帝也顺着元霁的意思开口:“派人去将卢老太傅请进宫来。”

  “除此之外,周尚书还查到了什么证据?”皇帝原本是不想将这件事翻出来的,西北的战事在即,他不想动摇军心,可周尚书与元霁非要将这件事拿出来说,当真文武百官的面,他也不能强硬地把这件事摁下去。

  他是钦点了元霁作为主帅的,若是再强硬反对恐有偏私之嫌,也会动摇军心,影响元霁领兵,只能生生忍下。

  今日周如海这个老东西要是不给个合理的交代,他诛周家九族。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三章:栽赃陷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后侯门夫人不干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