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解签
越筠2025-07-28 18:324,145

  大殿里,各自握着自己摇出来的那支签文,沉默了一阵儿之后便看向了旁边的住持。

  元霁随手摸着上边的签文,其实单单从字面上来看,他这支似乎并不好,要说好,也就是上上签那三个字是吉利的。不过他自己不在意这个,而是看向了萧槿手里的那支签文。

  “她那支签文何解?”元霁想到方才为他们二人引路的僧人对萧槿说的那句前尘因果,再看她那支签文,很难不怀疑是不是万福寺有意为之的。

  住持面对他的问题也只是笑:“这个得问过女施主的意思,那是她的签文,也是她的事情,她若是点头应允,老朽自然可以说。”

  萧槿闻言怔怔地看着说话的老者,若说方才那僧人只是偶然言中,可这签文,却是她自己摇出来的,做不得假。这签文上的意思,她似懂非懂,元霁与她暂时还没有信任到可以托付所有的程度。

  未等萧槿开口说话,元霁便将自己手中的签文递过去,对她道:“我赶着下山,也就等不得了,三姑娘若是想知道这签文的意思,便听他说说看,不过不必放在心上。”

  他不信这些。来到这里,到底不是自己的本意,这似是而非的签文,让这姑娘听个乐呵也成。这万福寺瞧着也没什么可以玩乐的,让这故作高深的大师给她编编故事,权当解闷了。

  见她不动,元霁将手里那支签文塞进她手心,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时辰不早了,他还要下山。

  “身体不好便去看大夫,若是信不过柳如霖,便找柳伯父,不要轻信生人之言。”元霁也不避讳就在一旁站着不说话的住持,不放心地叮嘱道。

  握紧手里的两支签文,萧槿莫名觉得元霁是将一个烫手山芋塞到她手里,烫得她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还回去还是就此收下。正犹疑着,又听到男子好听的声音柔声嘱咐,下意识看他,对上俊美公子眉目如画的脸,便点头应好。

  似乎是见她应下,便转过头对旁边的住持开口道:“合八字的事情,大师应当知道该如何办?”沉声的语调暗含警告,只要面前的老者说些什么,只怕今日不能善了。

  萧槿也不希望她和元霁之间的合作出什么纰漏,便也没有出声阻拦。

  “一切如施主所愿。”住持双手合十,微笑回道。

  得到满意的回答,元霁便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要踏出大殿的门槛之时,忽而又折返回来,从怀里拿出一枚玉佩来。

  “若是连柳伯父也诊不出什么问题,拿着这块玉去找楚玉泽,让他请太医院院首给你瞧。”他离开京城的时日不短,这若是有什么事情也赶不及,眼下能做的万全之策自然要都交代好。

  “另外若是真出事,拿着这玉叫我留下的人给你善后,他们知道怎么办。”元霁并不信任这万福寺的僧人,今日萧槿又不下山,若真出事那也没关系。

  “这不好吧?”她记得这紫玉似乎是元家的传家宝玉,也是元家家主的信物,她前生听说过关于元霁风光的事情,虽感觉大多都是姑娘们看在他俊美如玉的脸上夸大其词,但瞧着元霁认真交代的模样,显然这物件很重要。

  意识到这一点,便觉得手里触感极佳的玉佩有千般重,伸手给他递了回去。

  “拿着罢,等我回京找你取。”元霁说完这话,便转身离去,踏出大殿的门槛,带着一干人等大步离去。

  粉黛和留下的四个护卫面面相觑,但是依旧被拦在大殿之外,听不清里边说什么,只能远远看着。

  “请施主移步到禅房,慢慢解签可好?”住持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萧槿点了点头,跟着到了前不久和元霁暂时歇脚的禅房。

  不过这次禅房里,只有她和这位慈眉善目的住持大师,而她手里除了紧握着两支签文,还有一块精心雕琢过的紫玉,掌心细细感受着上面雕刻的纹路,被一路握在手心渐渐升温如一块暖玉般。

  禅房的桌上的点心已经被人收走,桌上空空,萧槿便把手里的两支签文放在桌上,对着手里的紫玉犯了难,要是收在怀里,又担心不小心掉落摔坏了。可若是系在身上,她又觉得很是不妥。

  还不能随意给粉黛收好,到底是重要的信物,她随手给粉黛保管算怎么回事。

  “施主可以系在身上,玉虽好,但终究只是物件罢了。”住持看着她犯难的神色,便开口劝道。

  萧槿想了想觉得住持说得对,她系紧一些,应当不会出什么事。等明日下山回去,找个盒子收好就是。

  “在解签之前,我其实还有一桩事,想问住持。”萧槿原本没觉得元家和萧家定下这桩婚约有太大的问题,可今日看到这两支签文,她觉得这桩婚事在其中还是有些要紧。

  前生的事情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只言片语,萧锦绣那头满心满眼都是谢家的权势富贵,顾不上这些,说了也没人会信萧锦绣,只当她疯了。

  住持深深叹了口气,从怀里拿出两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摆在桌上:“老朽知道施主想问什么。”

  萧槿的视线紧随他的动作,目光定定地落在桌上的生辰八字上,她认得自己和萧锦绣的八字,另外两行八字是元霁的。而两张八字上,只有写着她生辰八字那张,写了一个稍大显眼的‘吉’。

  “施主是想问这桩亲事一开始定下的缘故罢。”住持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一直慈眉善目的脸,露出了一个苦笑。

  “看着这两张合八字的纸,以施主的聪明应当猜到几分了。当初元家娘子和萧家娘子上山来祈福,元家娘子一心念着自己在外的孩儿,所求所愿都是期望他能平安,长命百岁。”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元家娘子摇出了一支下下签,找了寺里的僧人解签,得知元家公子命有一劫,便苦求解决之法,老朽的师弟是个心软的人,被元家娘子苦苦相求,也就为她卜算解决之法。”

  萧槿听着住持将当年之事娓娓道来,虽未见过元家娘子,但从这些话语里,依稀觉得应当是个和她阿娘一样慈爱的母亲。

  “虽然说出来,听着很是荒唐,但要想解此劫,唯有和萧家结亲。”话到此处,住持将两张纸点了点。

  “萧家娘子听到了此事,便上前攀谈,有意无意透露她是萧家的当家主母,而三姑娘当时婚事已定,唯有四姑娘尚未议亲,便匆匆定下了这门亲事。又因为不能宣扬此事,二人约定不能让其他人知晓此事缘由。”

  怪不得如此天大的好事降临在身上,王氏却很是低调,一直不曾宣扬此事。萧槿将此事稍稍和过往的一些事情联系起来,便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老朽虽不知三姑娘先前那门婚事是谁,但三姑娘性情坚韧,不论嫁到那家都是不错的良缘。”住持抬手一下下点着桌上的纸,每一下都落在了那个吉字上。

  话到此处,住持看着她,没有继续说下去。

  “大师的意思是我才是该和元家定亲的那个人,现在只是各归各位?”萧槿想到了在大殿之时,眼前老者说的话来,再看她那支签文的上半句,前尘错苦尽。

  她前生在谢家吃的那些苦,全都是错的?这叫她不大能接受,她在谢家战战兢兢地活了好几年,眼下却告诉她,前生的一切从一开始成婚的时候就错了?

  “原本姑娘不必受前生的苦楚,你母亲积德行善,你自己也是个心善之人,若非阴差阳错嫁的夫家不好,连累姑娘。可姑娘凭一己之力,将日子过得很好,恩怨分明,善恶有报。”

  老者后边的话说得简略,但萧槿却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恩怨分明指的是她给谢家人善后的时候留了一部分证据,就等着时机一到把谢家做的这些肮脏的事情闹出去……只是筹谋还未见成效,就死了。

  不必说得太明白,萧槿就知道眼前这位住持定然是知晓前生的事情,而且还知道她前生的打算,就不能用偶然来解释了。她前生的打算,也就是自己身边青橘和粉黛知道,就算是前生大理寺少卿都不知道是她在背后推波助澜。

  “话到此处,想必大师也知道我前生是如何死的了?”这禅房内只有他们二人,外边粉黛和四个护卫站在门口盯着动静,却是被僧人拦在了一个只能看得见的距离。

  住持微微点头:“知道,四姑娘亲自动的手,才换得今生。此法是师弟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向前生的四姑娘提议的。”

  萧槿闻言,抬手示意他可以暂且不要继续说了,她脑子有点乱,需要冷静一番。她对萧锦绣很是了解,知道她没这个本事,也没那个胆子,才没对她多加防备。经过这么一番话,她大致捋明白自己前生的事情了。

  缓了一会儿,萧槿的目光便落到了属于元霁的那支签文上。

  但元霁又是怎么回事?

  “施主先去用寺里的斋饭,再来解第二支签文如何?寺院的斋饭清淡,委屈施主了。”住持将写着八字的纸张收好。

  萧槿拿着那两支签文,走出了禅房,粉黛紧张上前:“姑娘,怎么瞧着脸色不太好?”来时还好好的,到了这万福寺就开始不好了。

  元家的护卫两两站在一块儿,分别立于萧槿身后左右两边,隔着三步之遥,可以说跟得很紧了。显然是元霁在下山之前就已经交代过他们了,不能离得太远。

  他们只知道眼前这位三姑娘将来会是自家公子的妻子,元家的当家主母,今日山上这一趟恐有不测,得小心行事。

  “先去吃斋饭吧,已经正午了。”眼下已经过去三刻钟了,以元霁等人的脚程,只怕早已经抵达山脚下,策马离京了。

  “不会有事,你们放心。”萧槿看出四个护卫的欲言又止,她今日要留下来的决定是临时做的,仅仅靠元霁买的点心定然是不够的。

  而且除她之外还有五个人的饭呢,这上下山一趟也辛苦,倒不如直接吃万福寺的斋饭。

  粉黛面对自家姑娘的决定,倒是没有异议。而粉黛身后两步距离的四个护卫,在看到萧槿腰间佩着的紫玉时,便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一行人用了午饭,萧槿边吃边思索着方才得知的事。她和萧锦绣都再活了一次,可元霁显然不是,但他摇出来的那支签文,显然也在说他两辈子的命数。

  住持的那位师弟若说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应当不全是为了她和萧锦绣的婚事,其实要紧的还是这位天资卓绝的元家公子。他的早逝,不仅影响了萧元两家的姻亲,也影响着前生的朝局。

  元家的尊位是凭借军功得来的,实打实的荣耀,而元家虽只余下一对祖孙,元霁还是元家的独苗。而前生元霁也是凭借战功,得封将军,皇上追封嘉奖他的父亲,他又得了一个世子之位……

  那些封赏称赞的消息,萧槿听过很多,谢六在谢家无聊会过来陪她说话,很多都是京城里最新的事情,比如谁家成婚,谁家得陛下嘉奖赐婚……元霁打败了西北野心勃勃的小国,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要发动战争,试图谋得本朝富庶繁华的土地的小国异族。

  自元霁的父亲战死平定西北,换来了不到三十年的平静,本朝再也没出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倒是出了很多能干的文官。而前生元霁的死,传得人尽皆知,就此打破了短暂的几年平静。

  边关频频被异族侵扰,元霁带出来的部下领命抗敌,应对很是吃力,输输赢赢,局势不明。维持了一年多的僵局,边关城池失守,然后西北小国卷土重来,腹背受敌又无可用将才,局势动荡不安。

  流窜的难民逃到京城京郊,人越来越大,萧槿出门为谢家善后,在京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难民。睡在大街上的,卖儿卖女的,萧槿也只是从这些逃难来的人里挑了些能干的人安置下来,给自己做事,她能帮的人并不多。

  再就是叫徐嬷嬷拿银子在京郊设了粥棚,勉强能维持城郊那些难民的生机。她赚的银子多了,怎么用也不必事事和谢大娘子交代。

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下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后侯门夫人不干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