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灵堂第一日,停灵、“指路”、烧“三斤六两纸”
殡仪馆停灵中心,坐落在殡仪馆标志性建筑——遗体火化炉大烟囱右后方50米处。虽是后半夜,但是因为市区统一停灵,每时每刻都有逝者入住,因此这里的灯光在夜里显得尤其铮明瓦亮,驱散了几分弥漫在停灵间上空的悲伤。
把遗体从灵车抬到停灵中心接待室推尸车上,也是我们6个人的工作。袁局长随同艾笑到登记大厅填写逝者和家属身份、死亡原因等信息,选择停灵间,预定后天火化时间和火化炉。袁老二、袁老三垂手站在老父亲遗体前,默默无语,两眼含泪。
由艾笑提议选用、袁局长首肯的这个停灵间,是整个停灵中心最为豪华、最为庄重的那间,黄色琉璃瓦掩映的白色门楣上,镶嵌着3个鎏金的篆体字“思恩堂”,四周环绕龙形纹饰。停灵间面积大约80平方米,宽敞明亮,正中是一具仿水晶石遗体冷瞻棺,与实体墙垂直摆放,墙上绘着“松鹤长春图”,画面祥和,寓意高深。冷瞻棺四周是轮式鲜花摆放台,棺前放有一张黑漆长方形供桌,桌腿雕刻4条盘龙。供桌正中上缘,立有2盏火焰状长明灯,长明灯的基座上是“双龙戏珠”浮雕,通体金黄色,虽然是塑料材质,也算彰显高贵气质。灯盏内,红色的小灯泡正亟待插上电源,发光长明。
停灵间四面墙壁,每面墙壁都悬挂着心形绢制花环,各色花朵惟妙惟肖,中间突兀端立一个大大的黑体“奠”字,凸显房间的主题内涵。靠门处的墙壁下方,固定安置两排塑胶椅,用于家属和来宾休息。
遗体被停灵中心工作人员推到停灵间后,艾笑挥手让我们因为熬夜而有些打蔫的6名“力工”振作一下精神,把冷瞻棺棺盖抬起,放到墙边,再小心谨慎地把逝者遗体连同寿褥、寿被一起从推尸车上抬进冷瞻棺,然后退后一步,等待下一阶段行动指令。
艾笑忙活起来,先揭去寿被,弯腰用力掸平铺在逝者身下的寿褥,扶正寿枕、脚枕,伸手从挎在肩头的“百宝囊”中取出红线,系“脚拌”“手拌”——相传逝者停灵时,如果防范失误,或者有猫、狗等畜类贸然从遗体上方跳过,会触发“尸变”,使逝者灵魂不得安宁,家人恐遭不幸;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要是突遇刮风下雨,逝者遗体受惊,可能会遽然坐起,见物抓物,见人抓人,而且只要抓在手里,无论他人采取何种外力,都不会将之分离,民间称之为“死不放手”。为预防此类事情发生,办丧事的“阴阳先生”会在遗体的手腕、脚踝两处用红线拴一个绳套,“辟邪”的同时,也能防止“诈尸”。
稍作喘气,艾笑变戏法一般探手在“百宝囊”里又摸出一枚古代铜钱,作势欲往逝者的嘴里塞“压口钱”——民间流传,老天怜惜逝者操劳一生,不论造福后代多寡,“压口钱”是此生最后带走的“落头”。不过一旁早有准备那个常务副局长忙说:“先生,用我这个给老爷子当‘压口钱’。”说话间,张开右手,一个黄灿灿的、一元硬币大小的金元宝,醒目呈现在大家眼前。
艾笑倒吸一口气,但见常务副局长神态坚决,袁局长又点头示意,只好伸手接过金元宝,在手心里上下掂掂,方说:“在古代,富贵福寿人家,多用金元宝或玉作为‘压口钱’,以示富贵福寿,财源滚滚,这也是传统习俗——那我先替袁老爷子谢谢你。袁老爷子有这个金元宝陪同上天堂,定也是金光闪耀,福气洋溢。”说毕,也不墨叽,左手捏住逝者脸腮,稍微施力,趁逝者上下牙床错开瞬间,右手快速弹出,塞入金元宝,再左手松开,右手顺势上下一抹,逝者嘴唇依然闭合,看不出异样。
接下去,艾笑给逝者左手塞进“打狗干粮”,右手塞进“打狗棒”——民间说法,人死后会徘徊在“轮回”的路上,中途过“恶狗岭”时会遇见恶狗拦路,为顺利通过,逢凶化吉,后人必须为逝者预备打狗的木棒、喂狗的美食。随后,艾笑给逝者脸部覆盖上黄纸,用寿被把逝者遗体上下盖严实,掸平,吩咐我们盖上冷瞻棺的棺盖。
没等艾笑把气喘匀,停灵中心工作人员已经把他预定的挽幛、“岁头纸”、供品、鲜花篮等陆续送来。“岁头纸”是根据逝者年龄,“一岁一张纸”,将烧纸用麻绳结串,按照男左女右悬挂在临街大门上方或停灵间上方,有报丧之意,吊唁者凭此可判定逝者年纪、性别等信息。悬挂“岁头纸”是我们的活,不用艾笑发声,我自觉领着人搬梯上高,悬挂整齐。挽幛黑底白纸,黑色宋体大字,横联醒目写着逝者的姓氏大名,宣示此停灵间的临时主人,方便来者找寻。两幅竖联是: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艾笑弯腰按照顺序在冷瞻棺前方的一张小供桌上摆放供品,这套供品有个别致的名字,叫“豪华七样供”:肉类3种,分别是整鸡(寓意吉祥如意)、全鱼(寓意年年有余)、猪肘肉(寓意丰裕富足);蔬菜4种,豆腐(象征轮回)、韭菜(象征重生)、粉丝(保佑子孙生活节节攀升)、生菜(保佑子孙升官发财);果品3种,有苹果(代表平安)、香蕉(代表招财进宝)、金橘(代表丰收美满);面食是点有红色标记的馒头(寓意蒸蒸日上),酒是飞天茅台,1盒“芙蓉王”香烟,3个黄玉材质的小酒盅,3双仿象牙筷子。为预防贡品腐败速度,肉类外面都用保鲜膜严密包裹。
摆放好供品后,艾笑指导孝子贤孙们,男左女右,在腰间用活扣扎“孝带”(代替孝服),孙辈的额外在“孝带”上缠一条红布,以示区别。
“孝带”,是治丧活动正式开始的信号。
===
袁家的身份特殊,天光大亮后,吊唁者便络绎不绝,场面很是隆重。我有“地利”之便,手里的工作任务也不多,索性和领导说明情况,化身成为袁家灵堂的常客。艾笑喝了一碗粥后,也匆匆回到灵堂。这是个“大活”,干好了,自己“钱”途光明,办砸了,那以后再也吃不了这碗饭了,以“大仙”的身份标志,他不敢掉以轻心。
眼巴巴看乙来了,甲走了,依旧不见人流减少,眼瞅到中午时间,又要开午餐了。艾笑打定主意,拽住送客回来的袁局长,说明购买骨灰盒的重要性。袁局长懊悔地直拍脑门,连忙喊过忙得不亦乐乎的袁老二和一直守在灵前充当“磕头虫”的袁老三,跟在艾笑身后,到停灵中心丧葬用品超市选购骨灰盒。
艾笑完美贯彻袁老二的“指示精神”,直接把袁家兄弟领到了高档骨灰盒售卖区,手指3款售价依次为16999元、18999元、19999元的骨灰盒说:“这3款骨灰盒,放在全省,也是超一流的,都有‘龙游祥云,永恒长久’寓意,材质都是金丝楠木的。其他材质的,咱家也看不上。这种棺形骨灰盒,是老爷子以后永远的家,咱们一步到位,日后入土为安,也不用更换,那样会犯大忌的。”
袁家哥仨频频点头,睁大眼睛,凝心聚神,对这3款骨灰盒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扫描”。现场沉默足有5分钟,袁老二有些焦虑,抬头对袁局长说:“大哥,我看这3种都差不离,再挑下去会花了眼,干脆,就选那个最贵的,只有那个最贵的才是最好的。”
看见袁局长、袁老三都点头附和,艾笑眉目舒展,连忙招呼售货员将那个售价为19999元的骨灰盒极尽小心地双手抱到展示平台,长舒一口气——这是他打干这行后,亲手售出的价格最高的骨灰盒,仅凭于此,就不虚“最佳阴阳先生”之名了。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骨灰盒,好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大家讲解:“这质量杠杠的,天下第一!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讲法,成本是质量的基石,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质量的支撑,那只是卖家画给你的一张大饼,没有几天便会化为尘土。一分钱一分货,实实在在的质量,就是高价值成本的贡献。”
转回灵堂,艾笑叫我又去借来一张供桌,用以专门供奉骨灰盒。他用手抹去脸上渗出的汗珠,对袁家兄弟说:“今天所有的治丧程序已经完成,你们该干啥干啥,只是要保证祭奠区神龛里的‘三炷香’香火不灭。明天傍晚7点整‘辞灵’、‘送盘缠’,所有戴孝的不能缺席。”
7
灵堂第二日,‘辞灵’、“送盘缠”
袁家哥仨都在忙迎来送往和还礼,我们倒成了闲人,无事可做,就围在一起唠嗑。我这些发小在对“阴阳先生”感到神秘莫测的同时,对艾笑赚钱的“功力”也感到万分钦佩。
艾笑说话听音,淡淡地回答说:“职业不分高低,都是为了生活,拾荒的和市长,没啥不同。人的投机钻营、虚荣、对强权与金钱的渴求,导致人性沦落,把人分作三六九等,其实这也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个屁,随风飘散,无影无踪,只要内心强大,视而不见,弯腰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活着就活自己,别人如何与你无关,一味攀比,瞻前顾后,你注定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阴影里,甚至会忘记自己姓甚名谁,蜕变为一具没有灵魂的‘死活人’。”
问及他怎么当上“阴阳先生”的,艾笑大大方方,侃侃而谈:
“我六岁就走进师傅的家门,那时还不能称为‘学艺’,只能叫‘嘴馋’,因为师傅是我家的邻居,家里有钱,经常炖鸡炖肉的,馋得我直流哈喇子。馋虫附体,哪里还有那么多忌讳?又仗着年纪小,不管不顾,没脸没皮,两条小腿不知不觉就往人家挪。
“你们不知道,那时我们哥六个,家里就我爸一人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我妈在街道小工厂上班,缺衣少食的,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也是我和师傅有‘天缘’,见我进来,他眉开眼笑的,不仅给我肉吃,还用筷头蘸酒,叫我学着喝。我是家里的老小,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我,我也就有了自由,有了第一次,便蹬鼻子上脸,一有时间就到师傅家蹭吃蹭喝。师傅是‘孤老杆子(无配偶无子女)’,本来要进敬老院的,但是老头是个倔驴,死活不去,街道也没有办法,只好顺着他。
“我师傅是我们那一带仅有的几个干‘白活’、扎‘纸活’的‘先生’,还会测字算命,街道管得严,他就偷着干,挣几个酒钱。我总不能觍着脸白吃肉,于是逮着机会,自告奋勇,为师傅拿工具,择秸秆,干些力所能及的,最关键的是,我学会了给师傅炒菜,给师傅倒酒,听师傅讲故事。炒菜时多放肉,反正老头有钱。过了一阵子,我干脆就赖在师傅家,小半夜才回家睡觉,气得我妈直骂我‘贱骨头’。
“上学后也是这德行,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经常逃学,又怕我爸妈‘皮带炖肉(用皮带抽打屁股)’,没办法,就钻进师傅的小屋,没事就按照师傅的指导,照葫芦画瓢,学习扎‘金童玉女’,还有纸牛纸马什么的。师傅夸我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就能够做到这一步,是做‘先生’的料,将来肯定有出息。小学毕业后,我正式拜师,然后搬进师傅家,儿子、徒弟一肩挑 ,人呐,尽孝重于报恩。
“我家哥们多,我父母全力支持我,哥哥们也劝我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对待师傅。我名义上还背书包上初中,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家负责给师傅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有事就和师傅上山‘踩茔地’,闲下来就鼓捣测字算命扎纸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也有吃香的喝辣的的资本,就是好几次差点被学校开除。
“初中毕业上山下乡,集体户里,我被大家称为‘秧子货’,啥也不是那类。但有一次,我喧宾夺主,出色地为一家乡亲操办了葬礼,从此以后声名大噪,别人都说我是真人不露相。虽然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实际上,办丧事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核心要点,家属都能被你折服。回城后,待业三年,陪同师傅东跑西颠,视野广阔,这套业务更加娴熟了。三年后我被分配去了个‘大集体’单位,吊儿郎当干了不到五年就黄了,之后,我呢,干脆遵从师傅教诲,继承他的衣钵,就此成为一个专业‘阴阳先生’。
“在这期间,我结婚,没房住,就把我家和师傅家中间的围墙推倒,直接搭了一间偏厦子(临时性质的房屋),这样倒好,两边老人都照顾到了。以后买了房子,我把师傅接过去一起住,让他在家养老,不让他干活。师傅是八十八岁那年去世的,睡梦中笑着走的,一点罪没遭,妥妥的寿终正寝。征求哥哥们同意,我把他埋进我家的祖坟,逢年过节像我家过世的老人一样接受我的跪拜 。
“人要活着,要紧的是先找个饭碗端在手里,管他金饭碗、银饭碗、铜饭碗、铁饭碗,泥饭碗,只要是饭碗,能吃饭,能活命,能赡养老人,能抚养儿女就成。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挑挑拣拣,眉高眼低,非得饿死。干啥是道选择题,吃啥是道必答题。咱是老百姓,改变不了社会,那先改变自己,凡事和自己较劲,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舍不得对自己下死手,还谈什么有自己的生活?
“饭碗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捧牢 ,一旦不小心,就会掉到地上摔得粉碎,一切随风飞逝,平静幸福的生活成为伤心的回忆,跟着碎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安稳,更是你对生活的挚爱和信心。再想拾起来重新修补,很难,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市场本来就很小,少了一个抢饭吃的,大家都很高兴,这不是挤兑,是自然淘汰。当然,人还有第二次、第三次选择饭碗的权利,只是一个人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跟别人抢饭碗,人家会乐意吗?你也老大不小了,有那么多时间万事从头来?”
我问艾笑:“现在你儿子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跟你学的?”
艾笑眼睛一亮,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得意:“这小子,随根儿,念了十年书,写字像鸡扒拉,一张嘴却不知跟谁学的,贼溜(说话流利)!这就是当‘阴阳先生’的天赋,肥水不流外人田,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就收他做了大徒弟,我生就得我管,像师傅赏我这个饭碗一样,我赏他这个饭碗,不会穷得饿肚子,只要人还存在,他就会吃喝不愁。饭碗不是你想吃什么饭就端什么碗,而是你是什么‘料’,才能端什么碗,其实老天早有定数。你再有天大的能为,老天不待见你,你也只能望见别人的饭碗流哈喇子,也只能饿着肚子怨天怨地。别管什么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泥饭碗,只要吃饱饭,捧上你就不要撒手,捧上就是缘分,你就要感谢老天,叩拜老天。我指望不上我儿子依靠自己的能力升官发财,但是我可以教育我儿子依靠自己的能力丰衣足食。”
大家点头称是——是啊,时代再怎么变,中华民族独有的丧葬文化,只能传承而不能消失。
====
挨到傍晚7点整,袁氏家族所有扎“孝带子”的人,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密密匝匝围站在冷瞻棺左右两侧,表情肃穆地等候艾笑发号施令。
艾笑开宗明义,简短地告诉大家:“今晚仪式包括两个环节——‘辞灵’,然后给老爷子‘送盘缠’。”说完,他扭头对袁局长说:“你是长子,随我去把老爷子的‘岁头纸’背回来。咱俩背靠背,我在前面引路,你要倒着走,不能转头,步幅要小、要慢,不能跨越灵堂门槛。”
袁局长点头表示明白。于是艾笑在前面走“碎步”引路,袁局长“倒行”追随,在停灵间门楣处站下,艾笑翘起脚尖摘下“岁头纸”,动作娴熟地一圈一圈盘绕在袁局长脖颈四周,又指导他双臂擎起,双手护住“岁头纸”边缘,防止中途脱落。
回到原点,艾笑把“岁头纸”取下来,板板正正摆放在冷瞻棺棺盖上,面目一冷,朗声道:“‘辞灵’,顾名思义,就是在明天出殡之前最后一次祭奠逝者,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思。因为出殡就意味逝者‘仙游’,孝子贤孙要提前准备,防止事到临头手忙脚乱,耽误逝者‘上路’。”他目光炯炯,环视人群,中气十足大喝一声:“戴孝的都有,跪!”
大家早有心理准备,听号令齐刷刷棺左棺右跪成一片。
艾笑举目向苍天似在祷告,复又凝视冷瞻棺,重重打了一个“唉”声,沉声念叨:“人间九天两茫茫,孝子贤孙跪两边,此番仙游十九关,路途遥遥多少难,莫要担忧儿孙事,心念已绝别人间,福禄安康由天定,一道魂灵赴九天,玉皇王母迎白马,踏进天门仙乐欢,您老人间功德高,定成正果定成仙!”停顿片刻,重又念叨:“孝子贤孙恭送您,愿您九天享安宁,保佑子孙事业旺,功成名就日日兴,山珍海味随您用,逢年过节供不停,养育恩德不敢忘,子孙万代记您情,一入九天永不见,愿您做仙耳目明,辞灵时刻泪滂沱,愿您托梦话此行。”言毕,俯身再一次仔细检查了一遍供桌上摆放的供品以及堆放在一旁的祭品,缓缓地说:“辞灵虔诚,老爷子在天之灵方能满意。大家先站起来,按照长幼顺序,丛袁局长开始,一一到老爷子棺前磕三个头,该叫啥叫啥,拜求老爷子身在九天,依旧劳心费神,保佑人世间袁家子孙一生平安,事事顺利。”
傍晚7点18分,是艾笑精心算计出来的“吉时”,随一声号令,全体袁氏孝子贤孙立马精神抖擞的排成一列纵队,依旧是袁局长站在第一位,双肩上重新背起老父的“岁头纸”;袁老二排在第二位,怀里搂抱一件老父生前最喜欢穿的深色夹克衫,右手提5串金元宝;袁老三排在第三位,怀抱3捆烧纸,右手提5串银元宝;其余人或怀抱烧纸,或手提金、银元宝,绝对不能空手,亦步亦趋跟在身后,艾笑则像一名威武豪迈的大将军,带领这支悲壮肃穆的队伍,步伐杂乱的走向停灵中心的祭奠区。浓重的夜幕下,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得磕磕绊绊,分外小心——这里是传说中各路妖魔鬼怪分瓜财、物的“阴地”,一着不慎沾染上晦气,怕是此生都翻不过身。
在袁老爷子“驻灵”的神龛前,一匹神骏的“白龙马”和一对狡黠精灵的“金童玉女”正面向西南,翘首以待,用大慈大悲的眼光,悲天悯人地宽慰着袁氏家族的孝子贤孙们,等待执行、陪伴逝者完成回归“九天”的隆重庄严的仪式。
大家在“白龙马”前停在脚步,按照预案,袁家兄弟将“岁头纸”、夹克衫、金银元宝恭恭敬敬、平平展展的摊铺在马背上,其他人将手里的烧纸、金银元宝依次摞放在马身下。
“铺垫”结束,艾笑面向众人说:“大家随我说,还是该叫啥叫啥,千万别叫错,叮嘱老人上路不慌。”
于是,艾笑咬文嚼字,众人鹦鹉学舌(声音虽然不整齐):“(称呼)走西南,西南大路为你开,各方神仙站两边,您骑白马走中间,走在中间莫回头,前方自有接魂仙,仙乐声声为您鸣,彼岸花盛迎您来,魂游八方享洪福,白马驮您上九天。”
接下来,艾笑念“路引”,“马票”,又蹲在马身下,用一把系有红绳的剪刀为“白龙马”剪断“腿绊”,只有这样,“白龙马”才能放纵自我,纵跃奔驰。再站起来时,他身板笔直,嗓音洪亮,面向西南,抑扬顿挫:“骑行龙马天门开,袁氏子孙送行来,祝福亡灵骑安稳,快马加鞭上九天,诸位神仙多照顾,劳烦老君来接魂。”声音刚停,断喝一声:“袁氏族人跪,点火,恭送老爷子上九天!”
话音犹在众人耳畔回响,艾笑已经用打火机点燃“白龙马”背上、腹下的易燃物,右手快如闪电在“白龙马”嘴里一探,那匹“白龙马”便大叫起来,苍凉悲壮,高亢嘹亮,人听后,一颗悬着的心为之一惊,一颤,复又一沉。
幽深的夜幕下,火舌无比欢快地吞噬着“白龙马”和“金童玉女”,火星四散飞溅,争先恐后飘向无际的夜空。周围一片静寂,只回荡着艾笑在火堆旁似唱非唱、悠扬深沉的“念白”:“一磕头,泪别尘世骑骏马,一帆风顺上九天。二磕头,抛却尘世千般情,去享九天富与贵。三磕头,斩断尘世相思根,无爱无恨乐逍遥。”
过后,袁老三对我说出他当时的感受——跪在地上,神情恍惚中,他仿佛看到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遥远的九天,道路两旁红色的彼岸花纷纷绽放,花丛中,无数扮相奇特、模样古怪的神仙精灵们挥动手里的“引魂旗”,欢呼雀跃,摇旗呐喊,而他的老父亲却怡然自得地端坐马背,左有金童牵马,右有玉女服侍,洋洋自得,背影慢慢消失。
这幻觉叫袁老三心胆俱裂,想起今后就和老父亲生死两重天,不禁嗓子一紧,再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他的情绪立刻感染周围人,哭号声高低错落,弥漫夜空。
8
灵堂第三日,“开光”,“摔丧盆”
因为老父病逝突然,袁氏哥仨还没有来得及为老人选一处“风水宝地”,所以只能接受艾笑的建议,将骨灰暂时寄存在停灵中心的骨灰堂,待烧完“五七”后,有时间有精力了,再踏遍群山,找一处真正意义上的“龙兴之脉”。
7点58分的“开光”,要由死者的长子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人死之后,眼、耳、鼻封闭,要借助仪式打通“天光”、“地光”的隔离,恢复死者的“六识”,同时注入灵气和智慧,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生活得更加美好;8点零8分遗体告别,8点28分出殡,8点38分长子“摔丧盆”,象征死者生命结束,生者家族传承,表达子孙孝顺。艾笑精准计算时间,仪式进行得井井有条。
将近1个小时后,经过冷却后的骨灰静静地躺在专用火化车上,接受亲人的顶礼膜拜。艾笑赤手专心致志往骨灰盒装殓着骨灰,感慨地向围在身边的袁家兄弟们说:“火化后骨灰发绿,这是逝者生前患有重病、频繁注射药物所致;骨灰发黑,是逝者生前骨关节或其他部位受创导致陈年瘀血和陈年病灶所致;你们看,老爷子骨质洁白,无杂色,这就是老爷子生前积德向善的最好标志。”袁家哥仨听后,红肿的眼圈变得越发潮湿。
寄存好骨灰,已经连续3天没有进家门的艾笑坚决拒绝了袁家兄弟的挽留,决意回家。见挽留不住,袁老二从上衣口袋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说:“艾先生,这几天真辛苦你了,我代表我大哥、我家老三感谢你。这是一点辛苦钱,五千,不多,你收下!”
艾笑眼睛余光一瞅,早定多寡,但表现确是慌忙伸手拦住:“袁老板,多了,使不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取也是应该取的那部分,多贪多拿,违逆天道。”
袁老二急眼,不由分说,把信封塞进艾笑怀里,大咧咧说:“叫你拿你就拿,别和我废话!”
艾笑也不吱声,劈手拿过信封,取出钞票,手指灵动,众目之下,不一刻,点出两千,重新把剩余的钞票塞进信封,再把信封塞到袁老二手里,不待他反应过来,低声说道:“袁老板,您身份在这呢,和我拉拉扯扯,掉价。我有做人做事的底线,过界了,对谁都不是好现象。”
袁老二鼓嘴瞪眼睛,正要说话,袁老大一旁开口:“老二,就按艾先生说的办,钱多钱少只是一个心意,双方心安理得才是最重要的。”说话间,和艾笑握手道别。
艾笑又对袁老二嘱咐道:“袁老板,以后需要做的事情,我都写给袁局长了,圆坟、烧五期、烧白日、烧周年,需要我做的,只要您一个电话,我全力以赴。”
袁老二此时已经回复常态,也握住艾笑的手,脸上堆满笑容,真情地说:“艾先生,今天真感谢你了,日后若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没说的。”
我目睹艾笑远去的背影,又目送袁家一行人在眼界中慢慢消失,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多日违背我的意志,上蹿下跳、极尽造反之能的右眼皮,此时此刻突然消停下来,异常温柔地附着在右眼上面,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世界重新归于平静。整整三天,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此中甘苦只有当事人知晓。对于局外人的我来说,见识过的场景总比道听途说来得真实,人生的过程在于体验。
“阴阳先生”的“灵堂三日”,也是逝者和丧属“梦想成真的三日”。
后记
过66岁生日那天,当着全体来宾和儿子徒弟的面,艾笑高调宣布,自己从今以后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隐居民间,再也不过问“白事”,有关相请,一律交与儿子和其他几位徒弟办理——也就是说,他急流勇退,见好就收,要在有生之年开始享受美好生活了。
和他同时“出道”的老一代“阴阳先生”,数他年纪最大,还能在这一行里依旧“引领风骚”的,屈指可数。本地殡葬界闻名遐迩的“四大仙”,成果和何有都死于急症,何来也是个挣钱不要命的主儿,只有艾笑,能真的割弃对金钱的欲望,为真实的自己多活几年。
引退后,艾笑和他的老伴商定,除非儿子、徒弟们来,一般情况下家中不再开火,三顿饭都在社区办的老人食堂吃,吃完饭,白天到滨江路溜达,溜达完睡一觉,晚上到滨江广场,老伴跳广场舞,他卖呆,风雨无误,不为强身健体,只为身心愉悦。有好几次,我在路上遇见正和老伴溜达的艾笑,他还是离人老远就露出满脸的笑,还是那样健谈,只是岁月不饶人,皱纹已经爬满额头,头发已经斑白。
艾笑是在2024年12月去世的,他是在睡梦中走的,本人没有后悔,医院没有浪费,家人没有心理准备,跟他师傅有得一比。不过他走的时候面色苍白,口唇发紫,表情痛苦,明显是心梗的症状,
给艾笑葬礼担任“阴阳先生”的是他的老徒弟,一个出了“五服”的远房侄子。艾笑这一辈子收了5个徒弟,亲生儿子是大徒弟,媳妇的娘家外甥是二徒弟,三哥家的亲侄是三徒弟,农村老家来的2个出了“五服”的远房侄子是四徒弟和老徒弟。这两人投奔艾笑,艾笑起先把他俩安排到袁老二的矿山上,哥俩个除一身力气外别无所长,干装卸干了几天,嫌累嫌埋汰,就此撂了挑子,又不愿意再回农村老家,只央求艾笑再给找个轻快一点的工作。艾笑没有办法,又心软,一咬牙,抱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心态,干脆收了他们做自己的“关门弟子”。他们出徒后,艾笑又出资帮助他们自立门户,相当于给他俩捧上了相当瓷实的“饭碗”,不管活多活少,一月不开张,开张吃一月,名头靠自己闯,信誉靠自己挣,最要紧的,是没有失业之忧。挣上几年钱,准保可以衣锦还乡,里子面子都有。是亲三分向,该说不说,艾笑是艾氏家族在本地的“大功臣”,无权无势,却为5个艾氏后辈解决了就业问题。不求政府,不看他人脸色,自力更生,成就生活理想,也是一代人生。
艾笑殁年整整72岁,是“四大仙”中最长寿的一位。他生前和老伴、儿子说过,他最向往的死法是猝死,省得生一场大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自己遭罪不说,还连累家属。老天怜悯,遂了他的心愿,只是对于他老伴、儿子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一时间天就塌了。艾笑在九泉之下应该感到庆幸:他虽然走得急,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好在只有一个儿子,身后不会上演惨烈的遗产争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