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重九主动去拜访了太子朱祐樘。
两人见了面,重九先给朱祐樘行礼,几乎同一时间,朱祐樘也行下礼去,一个称“太子”一个叫“皇兄”,两人表面上看起来好不亲热。
重九四下打量朱祐樘所住的地方,这屋子里陈设简单极了,不用说完全无法与永宁宫相比,就连一些大太监也远远不如,屋子里唯一的特点就是书很多,靠墙的地方皆是书架,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书,重九随手抽出一本来,只见上面都用朱笔作了批注,不得不承认朱祐樘的字写的相当不错。
重九四处观看,朱祐樘就在旁边静静的跟着,即不制止,也不说话。
重九挥挥手将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倚着书架笑道:“皇弟很喜欢看书嘛,这些书得有几万本吧?你都看过了?”
“是三万四千五十七本,还有三本在我床上,这么多书当然看不过来,不过我已经看过九千九百七十多本了,我计划年前突破一万本!”
“好家伙,读尽万卷书,知遍天下事,不过我们老家还有句话叫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皇弟读了万卷书,可否跟我这个行了万里路的人比一比呢?”
“当然,不过比试总得有点彩头,” 朱祐樘虽然不显得气势汹汹,却显得自信满满,眼神锐利的注视着重九,一瞬间仿佛一下子高大了许多,令重九都感到了一阵寒意,心里不由道,“真是个高手!不愧是读书破万卷的人物!”
却听朱祐樘接着道:“不会是我这太子之位吧?”
说话着,嘴角略带着一丝嘲讽。
“啪啪,”重九微笑着鼓掌,“与聪明人做聪明事就是痛快!实话告诉你,我就是为这太子之位来的!”
“啪啪,”朱祐樘也鼓着掌笑,“好,尽管出招吧,你想怎么做,我都接着!”
“好,这个兄弟生下就是为了相争的,注意我说的是相争,不是自相残杀,我这人呢喜欢明争不喜暗斗,要争也要争的堂堂正正,所以……”重九附到朱祐樘的耳边说了一番。
“好!一言为定,若是我败了,我就向父皇请求辞去这太子之位!“若是我败了,我就马上离开皇宫,永不在你面前出现!”
“好!”两人的手重重的握在了一起,颇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什么?你想当太子?”万贵妃笑盈盈的望着重九,“母后支持你,我儿这么有出息,而且还是大皇子,当然得当太子,此事我去跟皇上说,他一定会答应的!”
“不,母后,孩儿想凭自己的力量名正言顺的当太子,孩儿不想让后人说闲话,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好,我儿有志气,我大力支持你,说吧,你要母后怎么做?”
“请母后在一旁给孩儿加油就好,千万不要对皇上施加压力,否则孩儿就算赢了也不会开心!”
“这样啊?皇儿,你可想好了?那个朱祐樘各方面都是很厉害的!”万贵妃有些担心的道。
“看看你?又不相信孩儿了,是不是?”重九两手轻轻的按摩着万贵妃的脖颈,悄悄的将一丝微不可察的灵气透过肩井穴输入她体内,如何控制灵气运行来保养她的脏器,水静怡已经交代好了,通过这种延气的方式可以延长她一个月的性命,再多了就无能为力了。
“母后相信,母后怎么能不信呢?”万贵妃反过手去轻轻拍着重九的手,慈爱的道。
重九想到她只有不到四十天的命了,不由的有些黯然神伤,说起来什么贵妃娘娘,也只是一个爱丈夫爱儿子的苦命女人而已。
“什么?你们要争太子?”周太后吃惊的看着跪在眼前的两人,激动之下站了起来。
“是!”跪在地上的朱祐樘大声道,“古语有云,天下乃有德者之天下,有德得之,无德失之,先前儿臣之所以为太子是因为皇兄不在,如今皇兄回来了,这太子之位自然应当重新考量,况且只有有德才的人才能治好国家,所以儿臣才想与皇兄比试一番,决定这太子的最终人选!”
周太后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忽然道:“祐樘,你一向老实,这不是你的主意吧?”
重九赶紧在下面笑道:“老祖奶奶圣明,一猜就准,这是我的主意!”
“哼,又是那个万贞儿捣的鬼?”
“这次你错了,”重九脸上有些不悦,“老祖奶奶,刚才我已经说了,全是我的主意!帝王立太子,有‘立长、立嫡、立贤’一说,论岁数,我是长,我比皇弟虽然只大了一个月;论嫡庶,我母亲是贵妃,皇弟的母亲只是淑妃,我是嫡;最后只有论贤能了,若我才不及皇弟,皇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太子了,否则恐怕外面大臣也会不服!”
周太后闭了一眼,慢慢的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事我管不了,还是让皇上做主吧!”
重九笑嘻嘻的站了起来:“这个我们知道,只要老祖奶奶不反对就成了!”
“什么?胡闹,太胡闹了,”皇上听着两人的叙说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你们当我大明太子是什么?古往今来哪有这样选太子的?樘儿,你皇兄刚来有些事不明白,难道你也糊涂了?”
朱祐樘赶紧跪下辩解:“儿臣没有糊涂,这是儿臣跟皇兄商量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堵住外面大臣之口,平服天下人心,只有这样儿臣的太子才能当的安心,否则总会有人说闲话!”
重九在旁边笑嘻嘻的插嘴:“父皇,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此事非同小可,我与大臣们商量一下!”
第二天上朝,皇上果然提出了此事,万安一听就明白是重九的主意了,想不到重九动作竟然如此之快,而且如此大张旗鼓,再想到自己宫内宫外的实力,虽然这个方法与自己的想法有些差距,但若是能够成功,比自己那些暗杀的诡计更能令人信服,更加光明正大,于是立即用眼色暗示自己的人出来叫好。
他那一派的都唯他马首是瞻,早有人抢着说什么:“改腐朽古制,创一代新风,实是史上最伟大创举,若是如此皇上则为以为立储做出了榜样,成为后世的万世楷模!”
当然,也有人反对,反对的是一些因循守旧的老书生和尹直那帮人,这一次内阁彭华这个墙头草却大力支持万安,因为彭华知道自己暗地里做的那些事,那些事若是事发,自己的脑袋恐怕不保,而朱祐樘这个太子又是个极厉害、极正直的人物,他一旦当上皇帝,自己一定没有好下场。
虽然大皇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人,但在彭华的相象中,是个人都比现在的太子灵通。
朝堂之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支持,皇上终于便下定了决心,在此之前皇上已经征求过周太后和万贵妃的意见了。
对皇上影响最大的两个女人的意见都是这个是男人的事,我们不干涉,但皇上看的出,一个是真的不相干涉,另一个则是赞同。
这样一来,自己的儿子便有成为皇上的希望,万贵妃当然是赞同了,其实皇上也早就有心意传给万贵妃的儿子了,可惜万贵妃的儿子死的太早,如今回来了,还跟着贡噶扎西学了一身本事,长的也不错,再加上事情到了此处,正好水到渠成,倒省了皇上自己费心思。
现在是腊月十三,离着过年已经很近了,过了二十各家各户便开始忙年,连皇家也不例外。
皇上本来想过年再办太子之事,但重九和朱祐樘两人催的太急,于是便改成了从十五开始,争取年前将此事定下。
皇家人多、钱多,好办事,一日一夜之间,在重九的指挥下,一座在当时人看来奇形怪状的台子在御花园内搭成了。
这台子与古罗马角斗角场有些像,不过只是临时性的,只用了少量砖石,几乎全是木板,还建有包厢。
重九看到自己的杰作,兴奋的拉着朱祐樘的手,到处指点给他看,太后坐在什么位置,皇上坐在什么位置,嫔妃们坐什么位置,太监们在什么位置,大臣们在什么位置……
朱祐樘也根本宫内的情形提出一些建议,特别建议请司礼监太监怀恩和御马监太监梁芳也当评委。
从这一点看出,这个朱祐樘为人处世也是很聪明的,在明朝宦官是一股了不起的势力,名义上是奴才,实际上一些主子也得受这些奴才挟持。
这样一来即给足了太监面子,又没有半点花费,何乐而不为!
太监没有子孙后代,没有妻子,图个什么,还不是图几个钱,图个地位?
重九当然痛快的答应,两人站在三十米余高的高台最顶端,相视一笑,拳头碰在了一起,只听重九大声道:“兄弟同心,公平竞争!”
这对重九来说是句老口号了,此话一出口,不由的想起了刚出道时与侯老三争雪玉凤的那些日子,侯老三那样的喜欢雪玉凤,最后雪玉凤却不惜性命的跟了自己,想想恍如隔世。
这话对朱祐樘来说,却是头一次听说,实际上朱祐樘在宫中十分孤寂十分寂寞,他贵为太子,却自小没有玩伴,除了他之外,最大的弟弟才十岁,根本没有共同语言,也玩不到一块儿去,因此他只有与书为伴,他那么多书,不仅是因为志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无奈,无聊之下不看书干什么呢?
如今重九来了,两人的很多观点都出奇的一致,比如重振大明,比如惩治贪官,比如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比如做人要堂堂正正(这个是重九陪他玩,顺着他说的),朱祐樘只觉的这些日子是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了。
虽然眼下两人要争太子,重九却想出了这么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办法,朱祐樘没有感到丝毫的残酷和担心,最大的心情是兴奋,还有就是跃跃欲试,急于让人们知道自己这些年从书本中学到的本事。
重九这两句话总结的太好了,朱祐樘不由的轻轻一碰重九的拳头跟着大声道:“兄弟同心,公平竞争!”
重九狡黠的一笑:“输了可不许哭鼻子!”
“哈哈,哈哈,” 朱祐樘开怀大笑起来,加了一句“你输了也不许耍赖!”
“哈哈,哈哈,”两人同时开怀大笑。
高空中今天的星星很亮,没有一丝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