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拜会叔父
走在京城街道内,耳边传来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街头杂耍的叫好声。
不过与往日唯一不同的便是街上多了些御林军的身影,偶尔还会盘查来往的陌生人群。
李墨泽穿过热闹的人群走向那个熟悉又陌生得地方,京城李府。
然后李墨泽收敛心神,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感情,迈步走向李府的府门处。长呼了口气后,抬起手敲了敲厚重的府门。
哐……哐……哐……
许久以后,府门才被缓缓的打开。
李忠老管家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出现在了李墨泽的眼中。
“阁下是?”这位眼前的少年莫名给他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李墨泽忍住眼角的泪水,也顾不上文人的礼仪,一下子抱住了面前的老人,像个小孩子一样,哽咽地说道“忠爷爷,是我呀,我是小泽。”
听到李墨泽的话,老人家愣了愣,随后就反应了过来,仔细的打量了半晌,望着眼前比自己还
高半头的少年。
“小泽,长大了,也长高了。”李忠疼爱的抬起手摸了摸李墨泽的头。
“这些年他就是这么对你的?”看着老人家花白的头发,苍老的身躯,李墨泽眯了眯眼沉声问道。
“是老奴我自己要来的,不怪二少爷。”李忠管家生怕李墨泽误会,连忙摆手否认。
“老爷在书房等你,请跟我来。”突兀的声音从李忠身旁传来。
“没事,你先去忙。”李忠摆了摆手说道,示意李墨泽先去忙,一会再和他叙旧。
李府这些年好像没有任何变化,穿过了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形态万千的假山群,假山两旁依旧是那两片松柏竹林。
踏过了青石小道,便见到了古朴宽敞石桥,石桥下池中的的鲤鱼倒腾的打挺。
“稍等,我去禀告老爷。”穿着淡黑色的长袍中年人恭敬说道。
不到片刻,这名中年人便从书房里走了出来,“老爷请您进入。”
书房内,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着浅白色的长袍坐在书房的主位,眉头瞥成了川字行,嘴角两侧留着两撇八字胡。左手捧着《春秋》,右手时而敲打着桌面时而翻动着左手捧着的《春秋》。
中年男子见到李墨泽进来,摆了摆手示意黑袍男子退下。
李墨泽就这么站在书房门口得位置审视的盯着将自己发配到邺城的二叔李承文。
书房一片沉寂,只能听到李承文偶尔翻书籍得磨砂声。
过了许久,李承文将书放下,缓缓的抬起头,扫了李墨泽一眼。
李墨泽就这样抬起头就这样直视着扫来的目光,可眼底的恨意确实难掩。
见到李墨泽眼底的恨意,李承文眉头皱的更深,心中安安苦笑:这小子这是多狠自己呀,也不知道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既然回来了,就别走了,李府终归是你的家。”李承文轻轻的将书放下,缓缓地说道。
“家?”李墨泽咬着牙,冷哼道。
“在我祖父重病离世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家?在我父母被害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有家?在你派人将我发配到邺城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又家呀?”说道这里,李墨泽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的握着了拳头。
“我早已是举目无亲之人了,哪里还有家呀。”说道这里李墨泽深深的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听到李墨泽的质问,李承文想要张嘴安慰这个孩子,将到嘴的话收回,咽到了肚子里。
“那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李承文恢复了刚见面时的平静了,左手捋了捋嘴旁的胡须。
“我是来祭拜我爹娘和祖父的。”
“罢了,你去吧。”李承文摆了摆手示意去吧。
----------------------------------------
走出书房,望着湛蓝色的天空,听着风吹动着树叶引起的沙沙声,李墨泽烦躁的内心缓缓平静了下来。
穿过走廊和内院,来到内院的一处偏僻角落。
祠堂的木门紧紧关闭,左右写着两幅对联。
上联为:祖功宗德流芳远
下联为:子孝孙贤世泽长。
门上挂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李氏宗祠。
李墨泽进入祠堂,诺大的祠堂略显阴冷、空荡。
祠堂两边的墙上刻画着三位中年人的画像,祠堂正中是呈梯形摆放的灵位,最上方正中间摆放着五个灵位,在那下方便是一堆密密麻麻的小灵位。
从李氏曾祖那一代起,就打破了先例,允许女子死后灵位放于祠堂,在当年也算震惊了京城。
看着上面摆放的灵位,李墨泽心中浮现起一股悲伤。
光线昏暗的祠堂内,李墨泽走到灵位堂前,伫立在满是贡品的供桌前。
嘭的一声重重跪在了地上。
“爹、娘,祖父,泽儿不孝,至今才来看你们”李墨泽跪在地上呢喃着,眼泪随着脸额而下,滴落在了地板上。
对着的父母的灵位李墨泽幽幽的说道“爹、娘,孩儿一定会找出凶手给你们报仇的!!!!”。
话音一落,又对着摆在中间的祖父灵位狠狠的磕了一头“祖父,您在天之灵要保护孙儿能沉冤得雪、大仇将报”
就这样李墨泽跪了良久,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重重了磕了三个响头,起身用蜡烛去旁边一只长明灯里借了火,将灵香点燃,插到了香炉中。
擦干脸上的泪水,收拾心情,一扫悲伤,脸色也变得坚毅起来。
离开祖祠的李墨泽并没有再去拜会叔父,只是径直的向府门处走去。
门外的黑袍中年人,望着李墨泽径直向忠老走去,并没有继续跟着,而是转身走向书房,站在了李承文的身侧。
“他离开了?”李承文依旧坐在书房,波澜不惊的问道。
“在和忠老叙旧。”黑袍男子回答。
“让你盯着的事,有眉目了吗?”李承文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又对着黑袍男子问着。
“自小少爷被刺杀之后,统领风少易连接进宫,皇上听闻此事之后暗中安排影卫去调查此事。”
“不过最让属下奇怪的是,这些影卫并没有盯着小少爷,而是盯着安平王。”黑袍男子恭敬的说道。
“安平王吗???”李承文揉了揉额头,然后沉吟片刻对着黑袍男子吩咐道:“你继续盯着。”
“是。”黑袍男子拱手领命后便消失在了书房中。
--------------------------------
天渐渐昏暗,李墨泽劝说李忠跟随自己离开,但李忠却却依旧摇头拒绝,说自己在李府一辈子了,不想离开。
见劝阻无效,便躬身行了一礼便离去了。
落日的余辉照在了李墨泽的脸颊,可他好像没察觉到一般,静静地走在京城的大街上,思考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不知为何,李墨泽感觉今天和李承文见面时,李承文有些奇怪,随即就甩了甩头,打消了自己的疑惑,不过怀疑的种子就在他心中埋下了。
“张兄呢?”回到住所的李墨泽见张亮不在院中,就问向院内看着天空发呆的翠箐。
“少爷,你回来了。张大哥去百草堂买药了,家里的药用没了”翠箐回过神来答道。
“你跟我来。”听到这句话的翠箐跟着李墨泽来到了张亮房门。
房门是敞开的,洪紫韵看到李墨泽后,微微行了一礼。
李墨泽在最初见面不了解她,担心她是那般古董的女子,将贞洁比作性命。
昨晚在见到她后才得知女子不似一般女子,才敢冒昧领着翠箐来打扰。
“打扰洪姑娘了。”李墨泽作揖道。
“我知道你找我是为什么?”洪紫韵顿了顿,紧接着说道:“我会尽快离开的,不会牵连你们。”
李墨泽听到她话,急忙解释道:“洪姑娘误会了。”
洪紫韵抬起头盯着两人,心中满是疑惑。
“洪姑娘,我不管你是谁,来自哪里。我只愿这段时日你能留下来好好养伤。”
“你不怕我连累你们?”洪紫韵心中疑虑加重,直接将话挑明。
李墨泽思索片刻并没有回答,而是看转移话题道:“今天京城大街上御林军都在搜查一名女子,虽然没有刻画女子的相貌,不过却刻画了体征,以及那把带有花瓣印记的剑鞘”
话音说完,李墨泽便将目光转向立在床边的那把剑。
床上的洪紫韵听到李墨泽的话后脸色骤然大变,一股庞大的危机感顿时涌上心头,一脸防备的盯着李墨泽。
“这段时间京城对来往人群搜查严格,洪姑娘还不如养好伤,然后我等一起想办法送姑娘出城。不过在这期间姑娘还是将那把剑藏好吧。”看到洪紫韵的动作李墨泽也就不慌不忙的端起桌上的茶水咽了下去,然后缓缓说道。
听到这话洪紫韵心中才暗暗松了口气,又细细的打量着这房内的少年,看来自己是小看这位读书人了。
一直在身边听他们说话的翠箐这才符合的说道:“洪姐姐就好好在这里休息吧,这里很安全的。”
刚从百草堂回来的张亮,看着翠箐和李墨泽在自己的房内急忙大步走进来,挡在了洪紫韵的面前,生怕李墨泽将中箭的洪紫韵撵走。
“登徒子,让开。”洪紫韵看到这个呆子这样,心中又是一暖,不过嘴上却是不饶人。
“他们是来看我伤势的。”
听到洪紫韵的话后,张亮才将心中提着的石头放下,重重的松了口气,一脸抱歉的望着李墨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