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三大碗这家店子在县委宾馆后面。晚上六点半,夏正华没有坐车,走路过来的。
梁德胜已经定好包厢,正等在门口。他看到夏正华走过来,忙迎出来,“夏书记,您好!”
夏正华伸手与梁德胜伸出来的双手紧握了一下,笑道:“在外面这样的私下场合,你以后可以不必用尊称。”
梁德胜可不敢那样,从涟新县开始,因为夏正华,自己现在已经是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没有夏正华的赏识,自己不可能提升这么快,而且到一个大县来担任副局长。
梁德胜引导着夏正华来到包间,老板跟着进来倒上热茶。夏正华对梁德胜道:“你去门口迎一下李部长、仲县长。我自己坐一会,没事。”
夏正华觉得李铁山、仲有民两人都是副县级领导,李铁山还是县委常委,梁德胜应该去门口等着他们。
梁德胜作为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早就把县里的各大领导的面容印在脑海。
不一会,李铁山和仲有民前后差几步,均走到饭店门口。梁德胜赶忙迎过去,恭敬地问好:“李部长您好!仲县长,您好!我是公安局的梁德胜。”
李铁山和仲有民也都知道今晚上有公安局副局长梁德胜一起聚餐,从涟新县湄河镇调过来的人,知道跟夏正华关系肯定铁,以后说不定也许可能大概会多少需要公安局方面的帮助,因此就没有装出领导的架子来。他们先后跟梁德胜握手:“德胜同志,你好!夏书记过来了吗?”
“夏书记在里面,也刚到。”梁德胜回答,他不能说的太多,夏正华职务高,别让两人感觉夏正华等久了。
两人笑了笑,心里对梁德胜有了好感,三人一起往里面走,梁德胜自觉断后。
推开包厢门,李铁山就说道:“夏书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铁山部长,你客气了。我也才到,茶都没喝上一口呢。”夏正华笑着站起来,“有民县长,你们三都快过来坐。”
“夏书记,您好!我迟到了,等会自罚一杯。”仲有民谦恭地说道。
桌子是方桌。梁德胜帮他们拉开椅子,夏正华自然还是坐在首位,李铁山坐在他的左手,仲有民坐在他的右边。待三位领导坐下后,梁德胜走到门口招呼老板上菜,有把一瓶高度白酒打开,帮三位满上,自己到门口处的椅子上坐下。
这家店子就叫三大碗,所以首先上的菜也是他们的三个特色菜梅山三合汤、穇子粑蒸鸡、农夫河鱼,另外还上了鸭子粑,及一个小菜。
四人喝掉两瓶白酒,尽兴而散。在梅山县,四人都是外来户,原来就相识,所以自然容易走近。通过这次新年聚餐,更加增进了友谊。
新年第二次县委常委会,将在下周三召开,还有五天时间。
为了减少会议上的争执,提升效率,彭峰按照惯例,组织了书记办公会。
年后大概半个月,市里就把批准梅山经济开发区设立的红头文件下发到了梅山县,暂定正科级单位。既然市里批准了,那就要正式成立管委会,班子成员的确定,这是下周常委会需要讨论的议题。
张勰龙、夏正华、李铁山先后来到彭峰的办公室。
彭峰招呼大家坐到待客区,给每人递了一支烟。
秘书邹忠怀帮纪委领导泡好茶,见领导没有再安排其他事情,于是立即退出了办公室。
彭峰望了一眼在座的几位,开口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设立梅山县经济开发区的报告,市委批准了。今天把各位喊来,主要是讨论一下经开区班子人员,大家把意见统一一下,下周常委会更有效率。”
几位都点点头,表示赞成他。
彭峰接着说道:“去年已经成立了指挥部,筹备组,我的意见是在此基础上讨论,充分考虑已经进入筹备组的人员,并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优秀干部充实到经开区,确保经开区的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书记开了头,指出了方向,夏正华接过话,“书记,我个人意见,迟早要由管委会管事,筹备组可以撤掉。”
彭峰望着其他人。
李铁山接着说道:“我赞成彭书记的意见,也赞成夏书记的意见。”
张勰龙也只是点点头,说道:“我赞成。”
“那我们接下来讨论经开区班子成员。根据市委批复要求,班子成员共计六人。我们一个一个职位来讨论,先定下管委会工委书记和主任,再定其他副主任,副主任设四人,纪检组长设一人,至于管委会各部门的负责人,由管委会班子确定后报组织部备案。大家看怎么样?”
大家都点头赞成。
张勰龙用力吸了一口烟,说道:“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首任,我们应该慎之又慎。我的意见,工委书记要找一位稳重、统筹能力强的同志,主任找一位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的同志。”
“确实可以这样安排。”夏正华也觉得张勰龙的意见不错。
“那大家对工委书记和主任的人选有什么意见吗?”彭峰问道。
既然书记开口问,夏正华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管他是否是讲客气话。“书记,我这边有个人推荐,我看县委办的邹凯石可以胜任工委书记一职。”
张勰龙心中暗笑,这夏正华真是不讲客气的主。对于开发区,张勰龙认为在梅山县很难搞起来,根本就是没戏的事情,所以对于这里面的人选,他没有太多的诉求。在他心中想的:推荐人过去,如果搞不好,别坏了自己的名声。你们爱咋地就咋地,我举手同意就可以。所以他说道:“既然是夏副书记推荐的人选,肯定是有能力的,我没有意见。”
对于夏正华提出的人选,因为是县委办的副主任,彭峰就不好明着反对。对于开发区的成败,他也没有底,首任主官,既然夏正华又想法,那就支持他好了。自己支持了他,下次人事问题,夏正华肯定得还人情。
“铁山部长,你的意见呢?”
李铁山对席振华提出的人选也没有意见。
工委书记一职确定由邹凯石出任,大家意见出奇地一致,没有争论。
接下来确定管委会主任一职,彭峰问大家的意见。
张勰龙开口:“铁山部长是管人的,应该对县里的干部很熟悉,你推荐一下吧。”
彭峰和夏正龙都望着李铁山,这意思就是要他推荐。
李铁山提出由肖克青出任管委会主任,并简单介绍了肖克青的履历。
肖克青,35岁,谭洲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先后担任过乡镇主管经济的干部,在计委担任副主任期间,分管规划、建设工作。
在经开区设立论证讨论会上,肖克青是支持夏正华的设想的人,所以夏正华第一想法就觉得肖克青是一个愿意开拓进取的干部。
“听了铁山部长对肖克青同志的介绍,我看可以,肖克青同志本来也是筹备组的副组长。”
彭峰和张勰龙听了夏正华与李铁山两人的发言,也没有太多的发表不同意见,基本同意李铁山的提议。
关于副主任和纪检组长,彭峰和张勰龙各提了一个人选。
张勰龙提议把山围乡副乡长龙春林调任经开区任副主任,说他在乡里现在是主管经济工作,刚好适合经开区。
彭峰提名自己的秘书邹忠怀任副主任。他的想法是搞好了,可以提到其他乡镇去担任正职,没搞好,自己也可以把他摘出来。
对于两人的提议,夏正华与李铁山都没有异议。
原来抽调到筹备组的招商局和建设局的两名副局长转为副主任,从纪委调一名干部担任纪检组长,人选由夏正华确定后提交给组织部。
会上还确定了精力去的组织机构设置,按照去年筹备组的架构,下设党群办公室、财务部、规划建设部、招商部、监察审计部,部门负责人为股级,原则上由原筹备组相应人员担任,具体由经开区管委会研究。
经开区的设想是夏正华提出,而且夏正华在涟新县工业及经济工作都抓得不错,彭峰直接指定由夏正华分管经开区工作,仲有民代表县政府分管经开区,协助夏正华指导和管理经开区的具体工作。将行政生活区划给常务副县长陈正红分管,老城区改造由常委副县长常对军负责,经开区、行政生活区与老城区改造都统一由梅山县新城建设指挥部领导,指挥长由书记彭峰担任,县长张勰龙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他常委均为副指挥长,下设三个工作组,分管三个区域工作的常委分别为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三名付县长担任,经开区因为成立了管委会,所以管委会成员既是工作组成员,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他两个组的成员由组长和副组长在全县各部门或乡镇选调。
对于彭峰提出的这些意见,张勰龙也表示了同意。
这样,在和谐的气氛下,梅山县经济开发区的首届班子成员就基本确定下来,只等常委会通过。在书记小范围办公会议上通过了的人选,常委会基本不会有变化。
梅山县九七年第二次县委常委会上,正式通过组织部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和机构设置的提议,形成了决议,抄送和下发各有关部门。
常委会还就园区建设资金投入进行了决议,财政在头三年每年只投入五百万,园区建设的资金需要经开区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大概也是两位主管没有把自己人放在工委书记和主任位置上的原因。梅山县的财政收入摆在那里,维持基本运行都难,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截留扶贫资金。
创建经开区的想法是夏正华首提,虽然后续许多区县都划地建设开发区,但没有几家成功。而梅山县经济开发区在夏正华的推动下,首次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并上升成为副县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梅山县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了电子陶瓷产业。当然,这是后话。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号,按照彭峰选定的黄道吉日,梅山县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暂时寄住湘洪机械厂腾出来的一栋办公楼。
在家的四大家领导、各部委办和乡镇的主官、经开区全体干部及县属主要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挂牌仪式,并请到了市政府主官工业的副市长蔡善强出席剪彩,场面还是相当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