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娘絮絮叨叨地讲着,微安才知道当时迟载王都中魏至益带着人反抗令予宁的大军,后来见兵败如山,就做出了一个鱼死网破的决定。
擅自纵火,试图将全王都的百姓都烧死,让大楚进入王都后什么都得不到,待令予宁进入城中的时候大半王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大半的百姓房屋被烧毁,有些逃出房屋的百姓也受到了迟载军队的制裁,魏至益心中的标准就是,宁可全部杀死,也绝不让迟载百姓归顺大楚。
直至令予宁的大军到来,控制住了迟载仅剩的军队,整个王都的百姓才幸免遇难。
被困在布坊的孙壮一家也被令予宁救了出来安置在了她与令予宁曾住过的城郊老屋。
二人正在房内闲话家常,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揉着眼睛从里屋走了出来。
琴娘呵呵笑着,拉过小孩:“锁儿,快来给恩人磕个头。”
睡眼惺忪的孩子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依言在微安面前跪了下来,郑重其事地叩了三个响头:“谢恩人。”
微安扶起锁儿上下打量了几眼。
旁边的琴娘笑着道:“这就是姑娘当年取出来的孩子呀,当时姑娘与公子走的急,也没有留下什么信儿,锁儿周岁的时候想喊你们过来的,但我们也不知该去哪里找人。”
清醒过来的锁儿看了微安一眼也哒哒地跑进里屋捧了一个盒子出来:“姨娘,阿娘说你肚子里装了一个小宝宝,这是我给它准备的礼物。”
锁儿从盒子里将里面的小物件都拿了出来,在微安身边依次摆开。
“这是一个小兔子灯,是我去年元宵的时候让我爹买的,我还没燃过呢。”
“这个是扎头发的,你看就这样放在她头上她就变得很漂亮了,这是上个月我问小芸要的。”锁儿便说着便摘下微安的帽子想将手上的小绒花放在她的头上。
琴娘瞅到微安的银丝,赶忙将锁儿拽到一边:“锁儿不懂事,姑娘可别生气。”
“无妨,我这是前不久生了一场大病,弄成这样的。”微安将锁儿拉到怀里,安抚琴娘道,“这屋里暖和,我正准备把帽子取了呢。”
方才一脸紧张的锁儿见微安温柔的模样又与她亲昵了起来:“姨娘真好看,等小宝宝出来了也好看的。”
琴娘见状也安了心,起身道:“锁儿你先陪姨娘说说话,我去看看厨房里弄得怎么样了,一个糙老爷们做啥都不让人放心。”
微安点点头,扭过头笑着问锁儿:“你是男孩子为何收罗的都是小姑娘用的东西呀。”
“因为我想要个妹妹呀,可是阿娘不许,所以我觉得姨娘肚子里肯定是个小妹妹,不然我攒了这么多的宝藏给谁去。”锁儿说得一脸认真,又将手里的绒花放在了微安头上。
“等妹妹长大了我就给妹妹扎小辫,我可会扎了,我专门让小芸教过我呢。”说着锁儿一脸好奇地将手慢慢抚上微安散落下来的银发上。
他慢慢地摸着,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姨娘这是真的吗。”
微安见他这般好玩,心里母爱越来越激荡,或许等孩子出生后也会这般凑到她的跟前与自己嬉闹。
“是的啊,好看吗。”
锁儿轻轻地将刚才摸得头发理顺,放好,连连点头:“好看,就像话本里说的仙子一样。”
琴娘从厨房过来的时候正看到正在门口站着,一直未进去的令予宁。
她用端着鱼的胳膊肘撞了一下令予宁:“她哥怎么不进去。”而后又高声喊着,“锁儿把椅子摆好,让你姨娘准备开饭了。”
锁儿听到声音立马行动了起来,别看他个头虽然有些小,但琴娘交待的手边上的事都能给做好。
先是吭哧吭哧地将炭盆往旁边推,又墙边的桌子往中间移,一张小脸用劲儿用的通红。
她刚想起身帮忙,小锁儿又停下手里的活把她按在凳子上:“姨娘你别动,别把妹妹吵醒了。”
微安听到这话简直哭笑不得,扭头看见令予宁站在门口眼睛一横:“没看见小家伙这么累,这么大人了也不知道进来帮忙,让一小孩儿弄。”
令予宁愣了愣,刚跨进房门,锁儿就飞快地站起身来将他扶到椅子上:“安恩叔,我弄好了,快快请进。”
话里话外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微安喊着外边还忙碌的孙壮,琴娘:“琴姐快跟大哥一起进来,这都一大桌子了,就别再忙活了。”
“去,把红苗跟令齐令西喊进来去,这大冷天儿我们在这热热闹闹的,让他们在外边冻着不像话。”微安摆摆手推着令予宁出了房门。
很快一行人纷纷落座,待琴娘坐下后孙壮也提了两坛酒进来。
“安公子,这是自家酿的酒,今儿给挖出来了,待会儿一起尝尝。”孙壮黝黑的脸上因为兴奋泛着红光,“还望恩公莫嫌弃的好。”
“当初是你们为我们兄妹二人提供了一席之地,避免了我二人流落街头,这‘恩公’之名应是孙大哥的。”令予宁垂首沉声道。
微安皱了皱眉,一脸无语:“你们二人在这嚼文字功呐,孙大哥你直接喊我们二人名字就行,既然我们这么有缘,就不要那么见外了。”
琴娘拿起微安面前的碗盛满鱼汤递到微安手中:“对对,来我们这儿还客气啥,这鱼是你大哥早上冒着雪去河里钓上来的,鲜着呐,快尝尝,有了身子就要多喝点鱼汤。”
微安低下头吹了吹,轻轻喝了一口已经被熬成浓白色的鱼汤,果真鲜美:“太好喝了,等会儿我要喝两碗。”
琴娘得到夸赞也是得意:“你现在就该多吃多喝,这样孩子才长得快,长得好,小安你就是太瘦啦。”
这一顿温暖无匹的饭菜一桌人吃了将近一个时辰,为了避免令予宁喝多酒,令齐与令西二人也甩开膀子和孙壮痛饮起来。
令予宁与微安也边吃边与孙壮,琴娘闲话家常,说的最多的也莫过于打仗对平民百姓的伤害,以及迟载前些年因上位者不善,课税重,百姓苦不堪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