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待到天亮后,且不提有一蜀兵神奇地找到他,并喊来众多蜀兵们来保护他,更别提他的身后忽然出现一万辆辎重车,还有一地五铢钱,外加三本奇怪的小册子,直令现场的蜀兵们目瞪口呆!
默默地,他把那三本小册子捡起,收好,收在衣袍里。
清了清喉咙,他想解释甚么,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他很想说:不止这次,还有所谓的「人口增长提速化」、「人才吸纳力提升」、「个人魅力增加二十点」和「全军忠心士气满点」呢!
但他思量这些奖励太过离奇、惊骇世俗,便又决定不说了,免得吓坏了众人。
“谁来告诉我,这些东西是由谁来负责?居然藏在这里?!”板起脸来,他指着一堆实物,风轻云淡地质问,“你们还不快将它们看好,回头再命人来取!”
众蜀兵们缩了缩脖子,皆都说不出话来——众蜀兵们还能怎么说?连自个儿都不清楚……咳咳~或许真如丞相所说,许是哪一名蜀将或蜀吏,特意地把物资藏于此地,只是不幸地被丞相撞见了!
于是乎,众蜀兵们也不打听或询问这些物资打哪儿来,乖乖地将其收拢到一处,只当蜀军诱魏军前来之前,是丞相亲自下令要辙走的物资之一罢?
思及此处,众蜀兵们分作两队,一支队伍二十余人,看守这堆物资,另五十名蜀兵们则保护丞相,带着丞相与蜀军汇合——见罢,他很想撇一撇嘴:应该调换过来才对!他哪里不如别人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保护……算了~还是早点和众人汇合罢!
迈开步伐,他在五十多蜀兵们的拥簇下,走出树林,终与蜀将们重逢。
乍一出来,他瞧见战后的地面躺有无数尸体,大多都是魏兵的,堆得厚厚的,心里便有了谱儿。果不其然,待一群蜀将们见到他后,齐齐地行礼,拱手道:
“丞相!丞相!我们……蜀军大胜!”
挑了挑眉,他狂喜之余,亦问:“果真?!战况如何?!”
魏延率先道:“魏军大败!损失近二十万人马!”
“近二十万?!真的?!”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昨晚魏军上钩,他粗粗地估算应是全军出动……所以说,这一战蜀军基本消灭了魏军的有生力量么?!定了定神,他又冷静地问:
“那么,我军呢?——我军伤亡怎样?!”
魏延迟疑道:“伤亡三万多……”
三万多?!
他心下一沉:蜀军兵力总共才八、九万的样子,此仗竟是损失近半!
这这这……伤亡太严重了!相当不划算啊?!
紧皱了眉头,他飞快地思索:假如他没记错,魏军兵力有三十五万,而蜀军兵力则有近十万!昨晚魏军全部出动,也只才二十多万……这就意味着魏军还有十万兵力——而且,当时他也没瞧见郭淮等魏军大将,想来郭淮是看穿了他的计策,八成是带走了一部分兵力,以免全军覆没?
意识到郭淮等魏军大将还活着……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描绘自己的心情:该说名将不愧是名将么?——猛地记起一件事来,他问:
“对了!五丈原!五丈原如何?!”
他一点也不想见到五丈原仍被魏军占领。
“丞相请放心,魏军逃窜,哪里再敢呆在五丈原?”姜维及时地回答,“不过,让我说来,魏军还不如留在五丈原……五丈原地势险要,最是易守难攻,如果他们真以五丈原为战略要地,而遏制我们蜀军——”
那么,孰胜孰败,犹未知也。
便见姜维抿了抿嘴,闭上了嘴巴,没把后半段话说出口来。
众蜀将们神情不一。
吁了吁气,廖化半开玩笑地道:“幸好伯约将军是站在我们蜀国一方,否则……”
摇了摇头,王平道:“想法是好,但也要上位者拥有那股勇气!昨夜某领兵伏击,正好撞见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主力军队……多亏我蜀兵悍不畏死,才侥幸地赢过他们——某观司马师和司马昭,却觉他们不是那般拥有魄力之人,即便固守五丈原是一条好出路,只怕对方也不敢啊!”
提到「司马师和司马昭」时,王平眼里划过一抹轻蔑。
歪了歪头,他瞅着王平,发现王平除了神情疲惫,其他倒也正常,不由地想:原来夜战时分,真是王平率领「无当飞军」伏击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兵力,并还成功了呀?……眨了眨眼,他又问:
“子均将军,「无当飞军」的情况又怎样?伤亡大么?”
王平怔了一怔,眼里流露一丝苦涩,低声道:“伤亡大半。”
他:“……”
沉痛地,他说:“「无当飞军」乃是蜀军最精锐部队,其战力不亚于魏军曾经的「虎豹骑」,堪比重骑兵,失一个都心痛,更何况……唉!”
手捂胸口作心疼状儿,他重重地叹气。
四周亦安静下来,众蜀将们保持沉默,以示哀悼。
良久,他才缓过劲来,倏地记起「无当飞军」是由王平和马岱率领……王平都在这里,马岱人呢?——环顾四方,他没见到马岱,便问:
“马岱将军呢?难道……?!”
瞳孔一缩,他顿感不安。
“丞相勿虑。”王平开口,“马岱将军受了重伤,好在还活着!”
“是么?”他放下心来,感慨万千,“昨晚若不是有马岱将军,我……不管怎么说,尔等要请最好的医师,替马岱将军好好地医治。”
“丞相放心!”王平回道,“马岱将军已在救治中,医师说并无性命大碍。”
“太好了。”抚了抚掌,他彻底地放心,又叮嘱道,“总之,好生地照顾马岱将军,切不可让马岱将军折损……蜀军经受不起折腾了。”
“喏!”王平领命。
“还有别的事么?——没有的话,我们就先回五丈原。”把手一指,他指向远方。
众人得令,相互地传令,飞快地清理战场:甚么魏兵没有死透的,赶紧补刀;甚么魏兵有没有好的衣甲啥的,通通……摘走;收缴敌军的战利品,诸如兵器、箭矢、马匹等等,一时之间,大家忙得团团转儿。
将一半蜀兵留在战场扫打,他还嘱咐众蜀兵们,务必要将魏兵们尸体全部焚烧干净,免得来年出现甚么疫情——尸体若不得到有效处理,很容易滋生疾病……期间,他命姜维延和蒋琬这一武一文留下,负责战后清扫。之后,他起程,带走了所有的蜀将们和蜀吏们,以及余下的蜀兵们。
再次地返回五丈原,他甚感唏嘘,甚至蹲下身来,用手去触摸五丈原的土地,却摸到一手的泥土,非但没让他觉得肮脏,反而亲切非凡。
轻声地,他说:“太好了,我又回来了。”
——老实说,假若魏军不走……他和蜀军还真不清楚该怎么办呢?
索性负责魏军统帅之人,乃是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个年轻小辈,其阅历和经验当真太浅,根本不够资格担任一军统帅……但他此刻却很庆幸:假设换成郭淮,指不定此刻蜀军还得伺机地偷袭,仍和魏军争夺五丈原呢!
回到五丈原后,天色已亮,他挥了挥手,赶紧地命人把营地重新地驻扎好,该巡逻的蜀队也得全部地安排好,各蜀吏们各就各位,记录这次的战损和收益——
托了托下巴,他总算抽出空来,思考战后的计划:首先,他得催促众蜀吏们把士兵伤亡人数统计出来,算出大致还有多少兵力,这才方便他后面的部署——如若兵少,就驻扎五丈原,暂时地休养生息;如若兵多,或许他能试一试魏延昔日的「子午谷奇谋」……反正魏国大败,正值士气低落,不是么?
更何况……
眸光微闪,他又好奇魏军辙逃,也不晓得逃去了哪里……司马师和司马昭所率领的残兵能与郭淮的魏兵汇合么?——好歹司马师和司马昭所领残后,换成他命蜀将带人追击,能否成功呢?
再大胆地假想:司马师和司马昭被他们蜀兵抓到,成为人质了……
呵~
想也不可能。
虽说司马师和司马昭指挥的魏兵战败了,但其逃跑的能力应会激发到最强罢?否则,他们磨磨蹭蹭地,岂不自己找死?
故此,司马师和司马昭等魏军应已逃走了,暂时地追不上才对。
他只想了一会儿,兀自乐呵片刻,便把这个念头抛到了脑后。
原因无它:实际一些为妙!
蜀国少兵,不便分兵作战,除非特殊情况。
甩了甩脑袋:绕来绕去,最终还得迅速地掌握兵力的情况?
他果断地起身,决定去和蜀吏们接触接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切!
逃亡的路上。
满脸污渍,浑身狼藉,司马师和司马昭带领一群残兵败将,灰头土脸地奔逃,逃了好几个时辰,实在跑不动了——不是他俩跑不动,而是魏兵们:司马师和司马昭等魏将们皆是骑马,而魏兵们则靠两腿奔跑……
魏兵们并不想拖后腿,实是厮杀了一夜,战斗到天明,体力早已消耗殆尽,且因战败的关系,其士气、凝聚力等,都已跌到最低了!
见状,司马昭便道:“兄长,休息一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