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他必须前往战场一趟。
毕竟是他杀了司马懿……作为司马氏家族的仇人,想来当他迈入了战场,才能引起司马懿之子的仇恨——这次蜀魏交战,司马懿特意地征召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入伍,算子携子历练历练。
思及此处,他没来由地忆起了曾祖父诸葛亮……的孩子。
咳~严格来说,是他的爷爷,曾祖父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诸葛瞻!
与司马懿这个多子多孙的家伙有所不同,曾祖父诸葛亮常年征战在外,又不曾纳妾,以致后嗣凋零,害得曾叔父,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生怕曾祖父没有后嗣,索性便把次子诸葛乔过继了去,奈何诸葛乔二十五岁便去世了……后来,曾祖父诸葛亮终于有了儿子,其子诸葛瞻,现今七岁,被祖母黄氏教养在身边。
想到祖父诸葛瞻,他又隐隐地记起:当曾祖父诸葛亮病逝后,曾祖母黄氏也很快地撒手人寰……头皮一麻,他郁闷极了,对于曾祖母黄氏、他名义上的「妻子」离逝,简直束手无策!
这可咋整?!
他思前想后,想了半天,亦不清楚该如何是好。
莫名地,他再思起假如要与曾祖母黄氏见面后……曾祖母黄氏肯定会认出他不是诸葛亮本人啊?!
打个激灵,他又惊又怕,随即又想:如果曾祖母黄氏年迈,一时糊涂,没有辨认出来……万一曾祖母黄氏想与曾祖父诸葛亮亲热亲热——
到时他能下得了嘴么?
打住啊!
他赶紧地收回那抹荒唐的念头。
对不起啊曾祖父!请您原谅不孝子孙的胡思乱想罢!曾孙儿我真不是故意的……
甩了甩头,他的思绪回拢,专心地思考起眼前的战事。
如同姜维所想:若让魏军继续地深陷泥潭,就非得让他出场不可——唯有他拉稳了魏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仇恨,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对兄弟才不会轻易地辙军,哪怕魏军处在不利的局面……虽说这种做法多少有些不齿,然而这却是唯一的阳谋诡计,就欺负司马师和司马昭怒火攻心,替父报仇!
只要他去了,不怕司马师和司马昭不上钩。
目光微闪,他虽想登场,却顾忌到了司马燕。
皱了皱眉,他自知司马燕的强悍:只论单挑,司马燕恐怕是两军当中的第一将!
因此,顾及自身的安危,他说:“伯约将军,你的想法本丞相已经知晓了……只是我也有一问,想要询问询问你。”不待姜维出声,他直白道:
“司马燕可随魏军来了?”
一提到司马燕,姜维明显一顿,立即了解自家丞相的顾虑,认真道:“回禀丞相,他来了!不过,便是他想伤丞相,也要问一问伯约是否同意!”
眼底划过一丝战意,姜维表明自己会亲自地贴身保护他。
定定地注视姜维,他忆起姜维的武艺也算超群,只逊于司马燕一筹,若配以亲兵们保卫,他未尝会遇上危险……轻轻地颔首,他说:
“那么,就请伯约将军带我前往战场罢?”
姜维拱手道:“敢不从命。”
他走上前去,走到他的身后,替他推动四轮车。
尔后,他在一百名亲兵们的保护下,缓缓地赶往战场。
……要说曾祖父诸葛亮不愧是一代军师名相,可谓全才型,其指挥统战的能力他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不,他坐在四轮车上,来到一片安全的高地,俯瞰四周,一眼就望见下方一片狼藉和混战:到处都是巨石、箭矢和尸体!
战鼓阵阵,依旧咚咚地响个不停:高地处,一部分蜀兵们持弓,冷冷地瞄准魏兵们方向;一部分蜀军骑兵们则一字排开,就等魏兵们再度地发起攻势,再去冲击他们一波!还有一部分蜀兵们起哄道:
“不服来战!魏将没胆子么?怎地不上来进攻?!”
平地上,魏兵们的盾牌毁得七七八八,远远地躲着蜀兵们,愤怒地瞪着蜀兵们。不少魏兵们又狼狈又疲惫,站在相对隐秘的地方,似要退军!
可是,他们却没收到辙军的信号!
他再次地佩服起曾祖父诸葛亮:曾祖父诸葛亮真给蜀军挑选了一块好地啊!
瞧一瞧,瞧一瞧周围:他们站在高地,而魏军则在平地!真要开打,蜀军直接远攻,或是投掷巨石,就足以给魏军造成巨大的伤害!
魏军想要攻打蜀军,要么远攻,要么硬着头皮往上冲——即便魏军付出庞大的牺牲,艰难地冲进高地,蜀军也能快速地后退,辙出五丈原!
五丈原的后面,乃是高山峻岭,天然就对魏军不友好,尤其是对魏军骑兵,那是根本没法派上用处!
一旦想要歼灭蜀军,魏军就势必要冲入山林,可在林中作战,那叫找死!
蜀兵「无当飞军」正埋伏于此,可不是吃素的!
是故,五丈原对于魏军来说,宛如鸡肋:真要占据五丈原,并以五丈原为魏军大本营……魏军委实不太划算!
占据五丈原,魏军既不能击退蜀军,亦要耗费大量的物资来维持军队……假设蜀军不来偷袭了,魏军退不退?——不退,那就一定要保证粮草充足,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若退,只留少数兵把守,而蜀军又来了,该当如何?
到时,还不是会失守?
故此,最好的办法是:歼灭蜀军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没法夺回五丈原!只是……
只是,想法虽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别说占领甚么五丈原了,光是魏兵想要冲上五丈原,都吃了一记大大的闷亏!
先是蜀军丢石头,阻碍了魏兵的去路,还使魏兵的阵型被打乱了。
其次,魏兵们刚刚看见蜀兵的影子,杂乱无章的漫天箭雨就迎头而来。
接着,魏兵们一时维持不住阵型,呼啦地散开,又见箭雨戛然而止。魏兵们还没来得及松上一口气,其左右两翼的魏兵们又遭到了蜀军骑兵们的冲袭。
蜀军骑兵们也不恋战,只冲一波,斩杀了一条歪歪扭扭的曲线,便扬长而去,徒留被恨意充斥了脑袋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两眼通红,只得无能狂怒!
这时,魏将们总算记起盾牌的作用。
可惜,剑盾兵被调在最前,又时不时地遭遇巨石们的砸击和阻碍,反而没法前进!
于是,魏兵们艰难地清理路上的巨石。
尔后,他们又被箭雨洗礼……
就这样,魏兵们折腾半天,非但没有抵达五丈原,反倒损兵折将,惨叫连连。
——真是奇了怪了!
倘若以前遇到这等情况,魏兵们应能及时地做出反应,避免损失,怎料这次却……该说主将换人了,不是司马懿掌兵,魏兵们才会遭受如此挫折么?
——魏军是何心态他是没法了解,但当他从廖化的嘴里听到魏军的惨况,他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他总算明白了「神算鬼谋」战法的妙处了!
「可使敌军全能力下降」……没错!他只稍稍地布置战前准备,就能这般轻易地实施成功,而观敌军魏兵们,则三番四次地倒霉,可不是「敌军全能力下降」么?——估计敌军的士气、军心、警惕心乃至运气,都降到了最低点!
努力地,他忍住笑意,又眼尖地瞅见远处某一角落,那里赫然聚有一支魏兵——当时,他并不清楚那里是否藏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但这不妨碍他讥讽敌方战将!
悠闲地摇动羽扇几下,他扬声道:“魏军与蜀军交战多年,如今却想逃跑了么?可叹魏军的英武善战全被尔等败坏了!”
一言既罢,廖化生怕自家丞相声音不够大,连忙地重复道:“魏军与蜀军交战多年,如今却想逃跑了么?可叹魏军的英武善战全被尔等败坏了!”
气运丹田,喊声极大,似能冲破云霄,由不得对面听不见。
见状,他的第一感想是:真没料到廖化也是一员悍将,其战力不容小觑!
……他的耳朵暂时性失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