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败絮其中
一家四口2025-07-02 21:114,149

宋强自己也算是做生意起家。因而觉得在京城里做点小生意,赚那些人傻钱多的富户口袋里的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随行老者却颇为不以为然。最初宋强还以为是这老者对行商坐贾有什么本能的偏见。可随着他开口讲述才知道在这京城里想做个生意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汴京城里做生意先要入行。就是加入某些类似商会的组织。每行都有行老为行会内商贾指派经营地点和营业时间。目的就是要保证行会中大商人们的利益地位不受到威胁。

  每月还要向行会缴纳数百钱乃至数贯之多的费用。这些钱倒也不是白交。在遭到泼皮或者其他行会打压排挤时,就会有己方的行会出面协调或者对抗。

  因为这些行会背后多是朝廷官员站台。因而影响力也颇为巨大。不入行的小商小贩只能搞一些流动作战,基本没有租个店面开店的机会。也就是在这寺院允许开放集市时摆个地摊赚上几个辛苦钱而已。

  可即便只是摆个地摊,做生意也难以赚多少钱。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不假。但也因为交易过程中货币取代了粮食作为交易媒介,钱陌这种市面小额交易普遍存在的情况对小商贩而言就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宋时以百钱为一陌,但这百钱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多数以七十多文为一陌。比如官府常以七十七钱为一陌。民间多以七十钱到七十五钱为一陌不等。还有雇佣人手时六十八钱为一陌。买卖零碎杂物以五十钱为一陌!

  标价一百钱的商品实际能得到的少则五十钱,多了也就七十余钱。若是想要售卖劣质假货方式赚钱风险则更大!因为哪怕摆个流动地摊也要在市易司登记造册。若是售卖劣质或者假货被人举报,严重的会关入大牢,轻的也再无机会在汴京城内做买卖了。

  宋强也不免为这汴京城里严格的商贾管理感到咋舌。此时他只能感到庆幸,因为自己的玻璃器属于市面上根本没有同类产品竞争的绝对垄断市场。而且交易也全部采用足额或者等额粮食交换。也正因为自己的产品没有替代而又让有钱人欲罢不能,才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但对于那些并没有什么特色,只是赚一些差价或者手艺辛苦钱的商贩来说,市面上那些条条道道可就把许多想要通过做小生意赚钱的人挡在了外边。

  与老者一番交谈,宋强多少了解了京城里寻常百姓的生活状况。不可否认汴京城是大宋朝最繁华,财富最集中的地方。可这里也是贫富差距最为严重的地方。

  全大宋的财富几乎都汇聚在这里,而财富又吸引无数人而来希望能分一杯羹。只是大多数人不仅分不到好处,只会成为给大户们提供剩余价值的普通劳力。

  又有谁能想得到,仅仅十年之后,这大宋朝最繁华之所在就会成了北方金国的囊中之物。汇聚于此的财富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生辰纲车队在旧曹门外一处百姓聚群而居的名为福田院的地方将老者放下。老者也是厚道人,几番感谢还要送些钱给宋强算作车费。宋强当然不会要他的钱。一再推辞直到老者无奈放弃才登车朝旧曹门方向赶去。

  沿途经过南斜街的朱家桥瓦子,这里还有一座泰山庙。因为地处内外城门流通要道,此处也算得上是人流熙攘、买卖兴盛之所。

  尤其是在城门外街道两旁诸多花月场所。也都是打着做沿途商旅生意的打算。这些外观与寻常酒楼没有多大差别,挂着招幡也不过是寻常黑体大字的地方,做的却都是一些皮肉买卖。

  店门口也没有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女子招摇的揽客,反而是内里传来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丝竹之音吸引不少不急于赶路,或者干脆慕名而来的行商客人纷纷入内消费。古时行商路途艰辛耗时极长,为排解远行之苦,出入这些风月场所也就成了行商们不多的解压方式。

  汴京作为天下行商汇聚之地,风月场所之多也世所罕见。宋强自入城以来见过的较大青楼不下数十家。至于其他仅有一两层楼面的更是数不胜数。宋强甚至怀疑这全天下的风月场所恐怕都汇聚于此了。

  过了旧城城门,来到直通宫城东华门的旧曹门街与十字街。这里的繁华景象与外城相比又好似一天一地之差!

  旧曹门街上的北山子茶坊用假山水榭营造出仙洞仙桥之感。也因为这有别于平原城市的独特风格,吸引诸多官宦子女喝茶游玩。成为内城中不逊于艮岳的景致。艮岳毕竟是皇家园林。寻常人只能远远观望却是入不得其中。

  而这便给了许多商家用缩小比例仿造艮岳而建的许多小景观吸引人们游玩的绝佳机会。

  旧曹门街还是内城药铺集中之所。售卖专为小儿配药的李生菜小儿药铺,还有常为宫中供药的仇防药铺等。

  时值换季时节,伤风感冒者众多。旧曹门街的众多药铺内外也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这热闹的人群里,还有一个群体甚为扎眼。

  乞丐,这个堪称最古老的职业。没到社会矛盾病入膏肓,朝廷掌控能力逐步失控时,做乞丐的人就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徘徊在城市各处的乞丐并不全是好吃懒做,或者身体残缺失去劳动能力。大多都是四肢健全,但除了种地出苦力再无其他技能傍身,在城市里也找不到差事糊口的流民。

  可能有人会觉得,朝廷难道不会强制征召这些人去服徭役,或者抓壮丁充军戍边么?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钱粮谁出?

  征发徭役需要征发地官府按照户籍征调青壮,还要提供钱粮供应服徭役的人员消耗。散落在京城的流民来自大宋各地。户籍也都是分散各处。若是都由开封地方官府去安排服徭役,结果就是开封府自己的财政会出现巨大的资金和粮食缺口。必然会让开封府上下政绩数据极为难看。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开封府的官员们宁可从本地户籍有产或者受雇与他人的百姓中征召服徭役的人,也不会去碰那些乞丐!

  至于遣返原籍,则也是受制于钱粮的问题。汴京官府想要流民原籍官府出钱粮,各地官府自然都是极力推脱。若是汴京官府自己出钱粮遣返又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损耗。得不偿失不说,还难保这些被遣返的人以后不会再入汴京城。

  于是京城与地方路州扯皮,这些流民就成了官府无人愿意触碰的麻烦。

  而若要将这些流民全部充军面对的问题就更多了。先不说这大宋朝目前在编兵卒超过百万之多!每年吃掉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若要再增加这批流民入军,岂不是又要增加一大笔的财政支出?而且北宋官员文武对立极为严重。文官对武官的打压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要把流民填充军队员额,给武官们额外拨款。这事情文官集团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于是这些流民乞丐就成了开封府甩不掉的牛皮癣。尤其是在内城的数量极为庞大,至少有数万人之多!也因为有着如此之多的乞丐,汴京城如今的治安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小偷小摸甚至光天化日下的抢劫也都时有发生。汴京的官府也渐渐管不过来,对许多没有出人命,不涉及皇家或者官员豪绅的小偷小摸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管了。于是这内城里的治安状况就愈加变得混乱起来。

  宋强与车队行至十字街已是正午。长长接到两旁全是拥挤的门户。有茶坊、酒楼、脚店、售卖熟食的摊位。许多酒楼门口还有专门的唱菜侍者。报菜名都富有韵律,像是在说书一般。

  说实话,那些唱出来的菜名宋强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是要说品尝过了。像什么燋酸豏、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香糖果子之类的,光听名字就足够头大了。沿着街走下去,奇怪的菜名更是层出不穷。想什么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蛤蚓、泽州饧、奇豆、查子、榅桲等等!

  有的菜听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有的菜光听名字就毛骨悚然。总之这汴京城里的吃食种类似乎就不下数千种。宋强是打算押运完这趟押运生辰纲后一定要找几家酒楼好好将这大宋没事吃个遍!

  宋强想到吃的才想起来自己手下的亲卫和护卫队员们从早上出门到现在都还粒米未进。这多少也是宋强过于小看这汴京城的面积了。还以为正午前就能到目的地,如今正午以至,他们还有差不多六里路。若是人少很快也就到了。可现如今这路面上人潮汹涌,押运队伍几乎是在跟着人潮挪动。

  眼看至少还要半个多时辰才能走完这最后一段路。宋强决定还是先去买点吃的让手下填下肚子,等今日押运交接结束后再好好犒劳大家。

  想到这里,宋强便招呼辛游、辛宏、辛正,还有嚷嚷着牛车硌*的邓肃暂时脱离队伍找一家酒楼买些吃的带给手下。队伍暂时交由辛达负责照应宋强也比较放心。

  这内城的酒楼比外城的酒楼明显更显豪华气派。门口都扎着彩帛妆点的楼门。宋强带人前往的一座酒楼外挂着一副招幡,上书:丰乐楼。这是一座三层高的木质建筑。屋顶飞檐斗拱坡度舒缓给人气势磅礴之感,与自宋代后诸多屋顶飞檐坡度增大偏秀气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自唐朝兴盛的建筑逐渐被取代,也是有其必然。至少坡度较陡的飞檐排水效果更好。

  进入丰乐楼,迎面便是一条百步有余的长长主廊。呈南北方向的天井布置许多包间。可以想象一到夜间后,这条廊道两旁灯火明亮热闹喧嚣的景象。

  正午时分酒楼里也非常热闹。在廊道的廊檐下聚集着许多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不时会有包间内的酒客出门点了几个风尘女子进去陪酒。宋强不得不为这京城酒楼的开放感到咋舌。他感觉该是古人会玩。吃饭就是吃饭,还搞这些幺蛾子干嘛?

  宋强不理一路上风尘女子对他们的撩拨,他现在就像找到酒楼掌柜点上一些吃食打包走人。

  “客官看的面生,初次到我丰乐楼?”

  酒楼掌柜是一个四旬左右带着帻巾幞头的中年人。模样甚为普通,但眼神犀利,一眼就看出宋强几人初来乍到。宋强也没有隐瞒,大方的点头承认自己第一次来。

  酒楼掌柜有此一问倒不是要宰生客。听到宋强承认是初次前来后,酒楼掌柜从台下拿出一面镶着金线的小旗双手呈递给宋强。

  “听客官口音应是京东路人。远行千里能来我这酒楼实属不易更是缘分,这面金旗赠与客官,不管何时来小店吃酒,均只收八成酒钱!”

  宋强哭笑不得。这酒楼掌柜也不知是太会做生意,还是太不会做生意。自己还什么都没点,能花多少钱都说不好。这位店掌柜似乎就认定自己是个大客户了。不过既然是店掌柜的一番好意,宋强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店掌柜态度好的不得了,宋强也无暇去货比三家,就决定在这家店买些吃食打包带走了。

  “恭敬不如从命!先谢过店家了!”

  宋强对店掌柜抱拳施礼,便要店掌柜报菜名点菜了。

  宋强当然不会点那些精致的小炒。他要的都是分量十足,有肉有油,碳水化合物充足,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吃的上面宋强毫不吝啬。羊肉、白面烤饼、头羹汤、时令果蔬都点了足够百名壮汉一顿消耗的分量。只此一项就要花了宋强近十贯钱。

  宋强当然没有随身携带几百斤的铜钱。十贯钱他拿不出来,可贴身包中是常备足量官银。掏出一锭十两官银刚拍在桌上。店掌柜眼睛就猛地一亮,刚要赞一声宋强的大手笔却被一个尖锐的女子声音打断了。

  就在距宋强和店掌柜不远的一楼开间一个酒桌旁,一名容貌俊俏身材高挑,明显是女扮男装的人正脸蛋红红的对店小二喊道:

  “我非是吃霸王餐!实乃随身所带荷包不见被贼人偷去了!容我去家宅取钱还与你便是!”

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 赵氏公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强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