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漫漫征途终了,当杨桐目及洛口城那崭新轮廓之际,其心下终是稍松。遥想上回发兵南阳,亦未有此番疲累,这长达两月的行程,于他而言,实乃一种煎熬,直至今日,方能稍作喘息。
“陛下,您瞧这洛口周遭,人口竟如此众多!”毓秀轻拭窗上玻璃,眼眸中满是好奇,向窗外望去。
人口岂会不多?杨澡那厢已然战败,甚至折损了雄阔海这般猛将,然而在他的执意坚持之下,河间四郡大半人口皆被迁至河洛。刹那间,河洛一带人口自先前的区区十来万,骤增至近两百万之巨。据周法尚所言,整个洛口城也因之重新规划了一番。
“尚师徒所率之部,可曾抵达?”杨桐微微摇头,未去理会身旁两位雀跃的贴身婢女,转头看向身畔的冯勇,开口问道。
冯勇赶忙躬身答道:“回陛下,尚将军的大军,已于十日之前抵至洛口。此番,杜如晦先生亦随军同归。”
“即刻传他们进宫面见朕!”杨桐颔首,蜀中如今叛乱尚未平定,但有杜君绰坐镇,倒也足够,无需将五万朝廷精锐尽数留置当地。毕竟依情报所示,除却五万主力大军,实际上在秦雍财力的襄助下,暗中蓄养的作战部队便多达五万之众,再加上各方收降的人马,蜀中如今兵力并不匮乏,猛将亦不短缺,当务之急,实则是尽快恢复当地秩序。
随着大批新任官员到任,蜀中的秩序自会逐步恢复,而后方能对中原予以支持。
“此番诸侯联合兴兵攻伐朝廷,皇叔杨杲却始终未曾表态,不知荆州究竟出了何事。速加派人手,仔细探查荆州情报,切莫出现任何疏漏。”杨桐端坐于龙椅之上,此刻他关注的并非洛口战局,既然他已至此,定能起到安定民心之效。他更为在意的,是诸侯在此事上的态度。
李世民对朝廷的敌意想来并不深重,此番想必是被世家门阀所胁迫。否则,以李世民击败杨澡后的兵力,大可以挥师进逼虎牢关或是轩辕关,趁朝廷主力未到之前,抢先占据洛口,此于诸侯而言,意义重大。可李世民却仅仅屯兵于蚌埠城,并未再有主动出击之举。
宇文成都亦是如此。对杨桐敌意最深的,恐非窦建德兄弟与河间府的陈氏父子莫属,这三方势力,亦是此次杨桐着重打击的对象。无论如何,这些人公然联手与朝廷作对,已然与朝廷彻底决裂。
最令杨桐忧心的,还是荆州的动向。从以往杨杲的种种表现来看,杨桐觉着杨杲有心站在自己这边。往昔杨桐最为艰难之时,杨杲始终对他施以援手,送粮送人。可此次诸侯声势如此浩大,杨杲却毫无反应,哪怕是偏向世家门阀,也该修书几封稍加劝谏才合乎常理。然而自皇泰四年起,杨杲仿佛与杨桐断了联系,即便紫晶阁密卫,亦无法探知其动向。
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未曾得到杨杲的消息,这着实让杨桐牵挂不已,荆州那边,究竟发生了何事?
“喏!”冯勇领命,转身离去安排人手传递指令。
车架又行进了一个时辰,终是停在了洛口城外。如此巨型的车架,要想入城,着实不易。故而无论是在长安还是洛口,这两辆专供杨桐使用的车架,都在城外设有专门停放之处。
周法尚早已率领一众洛口官员,在城外恭迎杨桐。
“老将军此番做得极为出色,不过一年未见,这洛口城已然焕然一新呐。”杨桐迈步上前,伸手将周法尚扶起,目光望向那雄伟的洛口城,面露微笑。
“此皆仰仗陛下之功,若不是有工部从中协助,洛口城的重建绝无这般顺遂。”周法尚急忙躬身回应,此事他还真不敢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毕竟水泥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工期,消耗也更少。若是换做从前,用鸡蛋糯米建城,且不说修建速度如何,单是那消耗便堪称惊人,用来建城的糯米,都抵得上一支军队一年的粮饷了。即便他胆子再大,在这大战将至的关头,也绝不敢如此浪费粮食去扩建洛口城。
至于如今洛口城的繁华,与他关系倒也不大。如今河洛之地的人口,大多是杨澡设法迁来的,所用粮食也是从长安用木车一车车运来。不得不说,轨道的出现,对安抚四郡百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由于使用太过频繁,一场大雨过后,轨道毁坏了不少。
“功劳自然是不会少了你的。”杨桐摆了摆手,在周法尚的陪同下,率领群臣踏入洛口城。街道之上,千牛卫早已上前维持秩序,将街道两旁的百姓阻拦在外,以便杨桐等人通行。
这崭新的洛口城,让一众文武皆不禁啧啧称奇。重新规划扩建之后,洛口城的街道皆以水泥铺就,主街道宽达五丈,纵是十马并行,亦不会觉得拥挤。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清一色是水泥搭建的小楼。酒楼、客栈、秦楼楚馆,主干道上的临街建筑,几乎皆是二层以上。杨桐甚至瞧见不少占地面积颇大的大型客栈与青楼。随着水泥的问世,石造建筑在民间也逐渐推广开来。作为未来的帝都,洛口城中往昔的木质建筑已然不多见。
一面面擦拭得锃亮的玻璃窗后,不少人正隔着窗户,好奇地朝这边张望。
“因时间紧迫,行宫仅嘉德殿重建完工,其余宫殿尚未来得及重修。陛下居住的北宫已然建好,主楼乃是仿照承明殿所建。”众人行进速度不快,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方才抵达北宫。周法尚神色激动,指着北宫中那高达十丈的宫殿,笑道:“此殿依陛下之意,以乾坤为名,共有九层。楼层之间,先用工部最新研制的洛阳璃搭建,虽说高达十丈,却稳固异常。”
十丈之高,足有二十多米,即便放在后世,亦不算低矮。在这个时代,这般建筑最令人担忧的,想必便是其结构能否支撑起如此高度吧?
杨桐面露疑惑,看向周法尚:“这洛阳璃又是何种物件?”
“回陛下,近日工部一直在寻思用何物替代木轨。据工部几位学者所言,木轨质地难以抵御天威,即便刷漆,亦难以持久。而琉璃虽耐用,造价也不高,却质地易碎,用作轨道材料并不适宜。是以近来工部众人都在琢磨如何让琉璃变得更为坚固。”
“这洛阳璃乃是一次意外所得。匠师们发现此物虽杂质难除,却极为坚固,且能耐高温。工部已开始用它作为熔炉,如此可炼出更优质的兵器,炼出的金属质地也更佳。这数月间,已炼出不少精铁。”周法尚微笑着说道:“若不是精铁太过珍贵,匠师们都觉得精铁才是最适宜用作轨道的材料。不过这洛阳璃也不错,只要不人为破坏,同样十分耐用。匠师们已着手制作一些轨道,只待试用。”
杨桐听闻,不禁愕然,用玻璃做轨道?
这洛阳璃想来类似强化玻璃,只是其中工艺,杨桐并不甚了解。他只知晓玻璃其实也可具备高强度,而且用玻璃来炼钢铁……
杨桐摇了摇头,未再深究。既然工部已有自身的方向与目标,自己无需强行扭转,否则反倒会让工部丧失创新能力。时代的发展,本就需要不断尝试,谁又能断言玻璃就一定不如铁适合做轨道呢?尤其是当下采矿技术尚不完善,铁矿资源极为有限,探寻一些替代资源,倒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倘若此举成功,岂不是意味着轨道能够在全境范围内铺设?
“这造价想必不菲吧?”杨桐望着眼前比承明殿更为恢宏的宫殿,忍不住轻叹一声。这般建筑,在这个时代堪称举世无双,嗯,承明殿可居第二。即便由朝廷自行建造,所耗费的财力恐怕也不是小数目。
周法尚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如此一座宫殿,仅算材料费用便不是个小数,更何况朝廷向来没有拖欠薪俸的惯例,再加上各种人工费用,单这乾坤殿的造价,便抵得上整座洛口城了。毕竟乾坤殿并非单一的一栋楼,几乎可看作一座连体的城池,其上的露天走廊,甚至都能当作街道使用。
耗费巨资建造这乾坤殿,难免有讨好杨桐的心思,只是这话自然不能明说。周法尚赶忙躬身道:“不仅是臣,一众匠师对此事亦是热忱非凡。毕竟这是陛下的寝宫,自然不能太过简陋。”
所以这是在洛口城里面,又给我造了一座城池?
杨桐略带笑意地看了周法尚一眼,伸手将他扶起:“既然已然建成,朕自然不会将其拆除。稍后给朕仔细结算一番,这些匠师的工钱恐怕还未支付吧?一会儿从朕的府库中重新拨钱,给这些匠师。”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