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以关换粮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702

  绵竹关,杨莫林再度将手中那封书信,仔仔细细地重览了一遍。

  此信乃是杜如晦遣人送来的劝降之书,这一回,杜如晦竟是堂而皇之地打起了朝廷的旗号,信纸上那枚正式的印章,赫然在目。杨莫林身为蜀中赫赫有名的大将,这两年间,蜀中与朝廷因贸易往来密切,他对于印章真伪,自是有着十足的分辨能力。

  成都、广都、新都遭暴民反叛从而沦陷的消息,他早已有所耳闻。然而,更让他惊得瞠目结舌的是,那支在他眼中不过是乌合之众般的涪县兵马,居然实实在在是朝廷的军队!

  朝廷的势力,已然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如此境地,而整个蜀中上下,却犹如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将军呐,城中的百姓又闹将起来啦,吵吵嚷嚷着要您依照先前的约定分发粮食呢。”一名副将匆匆走进,对着杨莫林躬身抱拳说道。

  “知晓了。”杨莫林颇感头疼地摆了摆手。那杨谦三番五次地拒绝他调拨粮食的请求,如今这城中早已是民怨鼎沸,宛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再加上其他郡县被叛民攻占的消息纷至沓来,杨莫林心里清楚得很,若是再拿不出粮食,这些积怨已久的百姓,必定会揭竿而起,把他苦心经营的局面搅个天翻地覆。

  绵竹关如今仅有区区五千兵马,这几万百姓若是在城外,倒也罢了,紧闭城门坚守便可。可若是在城内闹腾起来,人数十倍于己,又无法列成战阵,根本就无力镇压。此时此刻,杨莫林只感觉自己仿佛坐在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之上,四周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种如坐针毡的滋味,实在是难受至极。更要命的是,如今蜀中大部分地区已然沦陷,那杨谦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知所踪。而朝廷又插手了成都的事务,环顾四周,仿佛处处皆为敌人,整个蜀中这边,似乎就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朝廷的人已然在涪县稳稳地扎下了根,自己再这般苦苦坚持下去,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来人呐。”杨莫林有些颓然地将手中的信放下,朝着门外高声喊道。

  “将军。”一名亲卫闻声赶忙走进来,恭敬地躬身应道。

  “你亲自跑一趟涪县,告诉那里的首领,只要他们肯送粮食过来安抚百姓,我便愿意投降。”杨莫林此刻也顾不上许多了,横竖都是这般境地,也只能出此下策。

  “将军,这……”亲卫满脸震惊地看着杨莫林,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决定感到难以置信。

  “主公如今下落不明,涪县的可是朝廷兵马,咱们也得为日后寻条活路啊。”杨莫林无力地靠在椅背上,瞥了亲卫一眼,“难道说,你还想向那些暴民低头投降不成?”

  “喏,卑职这就去办!”亲卫领命,转身如疾风般迅速离去。不出一日,亲卫便带着杜如晦的消息匆匆赶回,对于杨莫林提出的条件,杜如晦竟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

  “将军呐,那些乱民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叫嚷着非要见您不可。”杨莫林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几名亲卫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拱手急切禀报道。

  “走,且去看看!”杨莫林猛地站起身来,大步朝着门外走去。

  府门外,此刻已然聚集了一大群百姓,个个手持着简陋的兵器,双目通红,犹如饿狼一般紧紧盯着杨莫林:“将军,您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呐!当初可是您亲口答应给我们粮食,我们才倒戈的,如今您却迟迟不给,这算哪门子事儿?”

  “不瞒各位。”杨莫林无奈地叹了口气,“成都、广都、新都皆已沦陷,莫说是你们,便是军中的将士们,如今也都断了口粮啊。”

  “我们可不管这些,当初您既然答应了,就得兑现!”一群百姓听闻此言,脸上顿时露出惊慌失措的神色,群情愈发激奋起来,隐隐然将府衙围得严严实实,气势汹汹地瞪着杨莫林。

  “稍安勿躁!”杨莫林双手向下虚按,目光扫视众人,高声说道,“朝廷的大军已然踏入蜀地,本将军也已与朝廷取得了联系,最迟明日,第一批粮食便会运来。他们的军队如今就屯驻在涪县,还望大家再耐心等上一天。”

  “要是您又骗我们咋办?”人群中有人满脸怀疑地看着杨莫林,显然,之前杨莫林未能兑现承诺的事情,已经让这些人心中充满了反感与不信任。

  杨莫林苦笑着说道:“就一天的时间,本将军又能跑到哪里去?若明日没有粮草运来,本将军定然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如今这关中已然没有粮草,本将军和将士们与大家一样,都在挨饿,都在盼着朝廷的救援。现在就算你们把我杀了,也还是拿不出粮食来啊。”

  “好,那就一天,希望将军莫要再食言!”众人争吵了一番之后,最终算是做出了决定。这些已然饿红了眼的人,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瞧瞧如今四处都是暴民闹事,往日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现在都成了重点攻击的对象,蜀中九成九的世家门阀都被洗劫得一干二净。

  看着渐渐散去的百姓,杨莫林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直到此刻,他才真切地体会到这民怨的可怕,犹如洪水猛兽,一旦爆发,便难以遏制。

  不过,这一切很快就与他无关了,只等明日朝廷的兵马一到,自己这将军的生涯,恐怕也就算是到头了。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当那代表朝廷的龙旗远远映入眼帘之时,整个城池瞬间沸腾起来。杨莫林刚刚打开城门,还没来得及出城相迎,一群早已迫不及待的百姓,便如饿虎扑食般朝着后面那浩浩荡荡的粮车冲了过去。

  闻达见状,眉头紧紧皱起,看着这些近乎失控的百姓,脸色瞬间一沉,厉声怒喝道:“都给我站住,再往前一步,格杀勿论!”

  然而,这些百姓根本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他们平日里习惯了蜀军的软弱,压根儿就不相信这些人真敢动手,对闻达的警告,完全置若罔闻,依旧疯狂地朝着粮车冲去。

  “放箭!”闻达目光陡然一寒,毫不犹豫地大声下达军令。他们此来,不仅仅是要接收绵竹关,更有着示威的意图。此刻若是让这些近乎暴民的人将粮食抢走,他这朝廷大将的颜面,又该往何处安放?况且,杜如晦临行前早已交代过,无需有太多顾虑。

  用杜如晦的话来说,如今民心已乱,必须得开始整治,倘若有人胆敢触犯朝廷的威严,一律格杀勿论!

  “嗡~”

  一蓬箭雨如离弦之箭般腾空而起,在百姓们惊恐万分的呼喊声中,犹如流星般急速坠落。这些乱民做梦也没想到,这支军队居然真的敢动手,顿时吓得纷纷四散奔逃,然而,又哪里能够躲避得及,只不过是转瞬之间,便有近千人被无情地钉死在地上。

  杨莫林看着这一幕,心中先是猛地一紧,紧接着,却是一股难以言喻的畅快之感油然而生。这些日子,他被这些人折磨得几近崩溃,此刻见闻达如此果断地出手,他只想大声喊出一句:干得漂亮!

  闻达策马如电般来到阵前,目光冷漠地扫视着那些惊疑不定的乱民,朗声道:“我乃朝廷鹰扬中郎将,奉陛下旨意,前来平复蜀地之乱。陛下深知蜀中百姓的疾苦,特命我运来粮草。但是……”

  闻达冷冷地环顾众人,“这是朝廷的恩赐,绝不是你们动手抢夺的理由。再有胆敢妄动者,一律视为叛逆,杀无赦!”

  平心而论,闻达在蜀中待了一年有余,还治理过一个县,对于百姓的艰难处境,他心中自是清楚。但在此时,面对这群已然饿疯了的人群,讲道理根本就无济于事。若是之前任由这些人冲上去,不仅朝廷的颜面会丧失殆尽,而且也根本无法起到平定叛乱的作用。这些已然野性十足的暴民,若是觉得朝廷军队好欺负,必定会变本加厉。所以,必须得在他们轻视朝廷军队之前,将这股不该有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下去。

  “稍后,我等便会在城中各处派发粮食,凡是愿意遵奉朝廷者,自会有粮食可吃。但若有趁机闹事之人,休怪本将军心狠手辣,绝不留情!”闻达冷哼一声,大手一挥,“进城!”

  五千将士在闻达的带领下,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押送着粮车缓缓入城。杨莫林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见闻达前来,心中不禁暗暗感叹朝廷将领的不凡气派,随后赶忙上前,恭敬地拱手道:“降将杨莫林,参见将军。”

  闻达翻身下马,伸手轻轻扶起杨莫林,微笑着说道:“将军何出此言呐?你我皆为朝廷效力的将领,何来降将一说?难道,那杨使君已然自立为王了不成?”

  “这……”杨莫林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对啊,那杨谦并未自立,如此算来,他们依旧是隋军的将士,又何来投降之说呢?有了这个念头,他心中对投降朝廷的抵触情绪,顿时减轻了许多。

  “将军所言极是。”杨莫林轻轻叹了口气,看着那一辆辆运进城的粮食,微笑着说道,“关中将士的武器已然封存,将军若有任何差遣,末将必定义不容辞。”

  “正好。”闻达也不推辞,点头说道,“如今朝廷大军尚未入关,正急需人手。将军久镇绵竹关,对这一带的情况了如指掌。我已求得调令,将军暂且担任云骑尉之职,协助我维持此地的治安。”

  “何为云骑尉?”杨莫林一脸茫然地问道。

  “便是负责维持治安的官职,此乃朝廷新设立的职位。”闻达耐心地向杨莫林详细解释了云骑尉的职责,笑着说道,“如今城中的百姓,皆有过暴民的行径,心思难免各异。接下来在派发粮食之时,难免会有人心生不满。将军可将麾下人马编成百队,每队五十人,分散至各处,维护好治安。”

  “原来如此,末将领命!”杨莫林躬身领命,转身带着手下迅速去安排维护治安的相关事宜。闻达则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点城中的武器,占据各处要地,同时分出一支人马担任刑狱衙役之责,监督云骑尉执法,又派遣人手将粮车运往城中各处,开始派发粮食。对于这些事务,原本就有一套现成的规矩,无需做出太大的改动。除了偶尔有暴民企图多抢些粮食而被及时制止之外,因为有刑狱衙役从中干涉,这些新降的云骑尉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城中百姓拿到粮食之后,再加上之前闻达毫不留情的杀伐所带来的强大威慑力,大多数百姓逐渐安分下来。即便仍有人想要闹事,可百姓手中有了粮食,也就不愿再跟着起哄,绵竹关就此逐渐恢复了安定。

继续阅读:第420章 蜀中大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