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无奈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44,032

  荥阳,李唐军大营。

  但见那营帐之中,一阵剧烈的“咳咳咳~”声骤然响起,仿若破风之音,震得营帐内空气都为之震荡。于志宁猛地喷出一口鲜血,那血如殷红之花,在半空绽放,随后洒落,洇红了他身前一片。此刻的他,面色苍白得如同新降之雪,毫无血色,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

  “郎中,先生病情究竟是何模样?”李世民满脸尽是担忧之色,那目光紧紧锁住于志宁,似要将其病情看穿。旋即,他急切地转头,对着一旁呆立的郎中大声问道。

  郎中面上露出一丝苦笑,缓缓收回搭在于志宁脉搏之上的手指。他先是瞅瞅于志宁那虚弱模样,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而后又看向满脸焦虑的李世民,表情犹豫不定,似有难言之隐。

  “但说无妨。”于志宁摆了摆手,那动作有气无力,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之意。咳出那口血后,他仿佛略微好了些许,气息也稍显匀称了几分。这会儿,他强打起精神,看向李世民,缓缓说道:“早年,曾有相士为我看相。那相士言,我此生必有一大劫数,若能安然度过四十之龄,便可突破命格之限制。如今我年方三十九,起初,我只当那相士是信口胡诌,危言耸听罢了。可如今看来,那相士倒似真有些本事。”

  “先生切莫再说这些丧气之言。”李世民面色陡然一沉,那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忧虑,他轻轻摇头,说道:“相士之语,岂可轻信?不过是些无稽之谈罢了。”

  于志宁微微摇头,向那郎中示意退下。而后,他缓缓扭头,看向李世民,问道:“主公,我这一昏迷,究竟过去了多久?”

  “已有十天了。”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担忧与无奈。于志宁的身体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以往即便昏迷,至多不过三天,可此次,竟整整昏迷了十天之久。这怎能不让李世民忧心忡忡?于志宁,可是他军中的谋主,犹如他的左膀右臂,没了于志宁,他便如同断了一臂,这军中诸事,又当如何是好?

  “十天?”于志宁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失神之色。旋即,他赶忙摇头,问道:“那联军如今战况如何?”

  “河北军如今屯兵于信阳之地。虽与河内兵马有过几次小冲突,但尚未正式拉开大战之帷幕。而李密,此刻正率军攻打轩辕关。只是那关隘距离甚远,听闻战事甚是激烈。至于白虎关……”李世民说到此处,苦笑一声,看向于志宁,道:“蒲剑在白虎关遭遇朝廷伏兵突袭,已然战死沙场,徐州残军也已纷纷退走。”

  “蒲先生死了!?”这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将于志宁震得心头剧震。在他的印象里,蒲剑此人,谋略超群,统兵作战亦是一把好手。想那宇文成都,在江南一带何等张狂,不可一世,却照样被蒲剑数次击退。如此厉害之人,竟死在了白虎关,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片刻之后,于志宁面色突然剧变,猛地大叫道:“不好,李密危矣!”

  “嗯?”李世民微微一怔,旋即恍然大悟。徐州军这一败,李密便如同陷入孤立无援之境,成了一支孤军。朝廷不仅能够借道白虎关对其发起攻击,更别忘了,朝廷在南阳还屯驻着大批重兵。河间军这一退,无疑是将李密彻底孤立起来。甚至,朝廷兵马只需截断李密的粮道,再来一招关门打狗,那李密的十万雄兵,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不堪一击。

  并非李世民反应迟缓,实是这几日他一心担忧于志宁的安危,心思皆放在此处。且朝廷这段时间也未曾主动寻衅,让他不自觉地有了些懈怠之意。此刻,经于志宁这般提醒,他才如梦初醒,回过神来。

  “不至于如此吧?”李世民苦笑着说道,可这话语,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信服。当今天子杨桐,行事向来雷厉风行,手段果决。然而这段时间,虎牢关却毫无动静,只是一味坚守不出,连那勇猛无比的单雄信都毫无动作。要说天子没有暗中谋划,李世民打死都不会相信。

  “那虎牢关中,最近可有什么异常动向?”于志宁并未回答李世民的话,反而眉头紧皱,问道。

  李世民无奈地苦笑着,缓缓摇了摇头。

  “一步错,步步错啊!”于志宁长叹一声,神情中满是忧虑与无奈,说道:“想当初,陛下在虎牢关外,明明手握那威力惊人的神机营,还有那纵横驰骋的幽州铁甲骑军,却一直隐忍不发。直等到联军都以为必定能攻破虎牢关之时,突然发动攻击,瞬间将联军月余积攒起来的士气,彻底击得粉碎。使得联军生出虎牢关坚不可摧之感,从而不得不选择避敌锋芒,分兵进击。却不想,这恰恰给了陛下集结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绝佳机会。”

  “那蒲剑绝非寻常之人,主公您也与他打过交道,应当深知此人的厉害之处。”于志宁说到此处,微微喘了口气,接着道:“虽说不知他为何会中了朝廷的埋伏,但以蒲剑一贯的谨慎小心,恐怕早在开战之前,朝中便已有人暗中布下了重重陷阱,只等他往里钻。”

  “河间军这一溃败,联军原本的部署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紧接着,朝廷定会集结优势兵力,率先对最弱的李密这一路动手!”于志宁看向李世民,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想当初南阳之战,李密集结了十万余众的兵马,可即便如此,仍被朝廷三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最后不得已,只能割让南阳之地,献上传国玉玺,才换得朝廷罢兵休战。如今,他又一次被朝廷逼入绝境,若主公处在陛下的位置,会放弃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吗?”

  论起兵力,李密的兵马在各路诸侯之中,仅次于窦建德。且其帐下更有宇文成都这等猛将辅佐,为其冲锋陷阵。河间军退走之后,按常理来说,该是李唐军最为势弱才对。然而,军力又岂是单纯以人数来衡量的?一个优秀的统帅,足以扭转兵力上的劣势。兵员的素质,将领的能力,皆是影响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李密麾下,除了王伯当勉强能在战场上撑撑场面,其余厉害的人物着实不多。他唯一的优势,也就只是人多罢了。

  但此次,若杨桐真的集结优势兵力来对付李密,无论是于志宁还是李世民,都实在不看好李密。朝廷猛将如云,声名远扬的就有裴元庆、尚师徒、徐世勣、杜君绰、秦琼等。另外,罗成、刘黑闼、新文礼等人,此前在虎牢关一战中,也已被各路诸侯所熟知。还有那虎牢关守将丘行恭,更是骁勇善战。这还仅仅只是已知的,那些未知的猛将,更是不知还有多少。如此众多的武将齐聚一堂,一同对付李密,那场面,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除此之外,最让我担忧的是……”于志宁看向李世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说道:“裴元庆身为朝廷第一大将,至今却毫无消息,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我怀疑,朝廷恐怕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谋划,只是以我如今的能力,实在无法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裴元庆现身战场,恐怕便是局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时!”

  李世民这才如梦初醒,想起朝廷除了已经展现出来的手段,还有个裴元庆。这本该是备受众人关注之人,却在这场战役中,始终未曾现身。一时间,大帐之内,安静得可怕,仿佛能听到众人的心跳声。

  “军师,您未免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那裴元庆再厉害,难道还能抵得过十万雄兵不成?就算李密真的被朝廷灭掉,朝廷也绝不可能毫发无损。我军与窦建德加起来,可有二十五万大军,论兵力,远超朝廷。只要我们能打开一个缺口,便可长驱直入,直取洛阳。到那时,就算裴元庆再厉害,又岂能扭转战局?”一旁的李孝恭忍不住说道。

  “孝恭!”李世民瞪了李孝恭一眼,就算于志宁不说,他又何尝不知自己与窦建德面和心不和。此次出兵,他本就打着划水的主意,出工不出力。但如今看来,若李密真的灭亡,再加上河间军离去,他想躲懒怕是不可能了。就算朝廷不管,窦建德也绝不可能容许他这般消极怠战。

  “主公……您可要早做决断啊。”沉默片刻之后,于志宁看向李世民,一脸认真地说道。

  是向朝廷低头称臣,还是一条道走到黑,与朝廷对抗到底,这一切,就全看李世民的决定了。于志宁心里很清楚,一直以来,李世民心中其实是比较倾向隋朝皇室的。尤其是在杨桐逐渐展现出明君的手段之后,这种倾向愈发明显。但问题在于,李世民麾下,就连一直遵循隋朝正统的长孙无忌,都与李世民并非一条心。倒不是长孙无忌对李世民不忠,而是世家门阀的立场,决定了他无法接受朝廷推行的新政。

  连长孙无忌都是如此,更何况李世民麾下的高士奇等人。若自己有个万一,李世民麾下一众谋主之中,恐怕也只有褚亮始终会坚定不移地站在李世民这边。

  “谈何容易啊?”李世民闻言,不禁苦笑一声,无奈地说道。

  “报~”

  就在此时,一名校尉抱着一个锦盒,匆匆从营外进来。他来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礼,说道:“主公,虎牢关派人送来这锦盒,放下之后便离开了。”

  “打开!”李世民心中陡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面色一沉,沉声说道。

  “喏!”校尉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刹那间,只见锦盒之中,竟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那头颅双目圆睁,似有不甘。众人见此,不禁发出一阵惊呼。

  在场之人,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于志宁也见惯了沙场的残酷。一颗人头,本不至于让他们如此失措。但真正让众人震惊不已的是,这颗人头,竟然是联军盟主李密的首级。

  “真……真的被杀了!?”独孤明、李孝恭等人看向于志宁的目光中,满是惊骇之色。于志宁不过昏迷了十天,醒来之后,仅仅凭借李世民的几句话,便能大致推测出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等智谋,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咳咳咳~”看着李密那死不瞑目的人头,于志宁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那咳嗽声犹如破竹,震得他的身体都微微颤抖。他的脸色,也因这剧烈的咳嗽,泛起一阵病态的潮红,仿佛被烈火灼烧一般。

  “快请郎中!”李世民见状,连忙大声喊道。

  “无妨事!”于志宁伸手拉住李世民,轻轻摇头,说道:“主公无需担忧,我还能撑得住。”

  李孝恭转头看向那校尉,神色一厉,大声问道:“朝廷来人可曾留下什么话?”

  “未……未曾留下任何话语!”校尉赶忙摇头说道。

  “陛下这是在逼我们做出决定呐!”于志宁苦笑着说道:“主公,退兵吧!”

  “啊?”李世民不禁愕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看向于志宁。

  “若我所料不错,此刻朝廷大军恐怕已然向荥阳逼近。到时候,还有敖仓的单雄信,虎牢关丘行恭的兵马恐怕也会一同赶来。我军实是抵挡不住啊!”于志宁深吸一口气,摇头叹息道:“而且李密、蒲剑先后战死,河间之地实力大损,淮南也将成为一片空地。那江南的宇文成都岂会坐视不理?若主公回去晚了,恐怕南方就要先乱起来。莫忘了,陛下在山东还有一枚棋子尚未行动。无论主公想要做什么,都得先壮大自己的实力,如今,可是个大好时机啊!”

  “吾知矣!”李世民闻言,不禁长叹一声,缓缓点头道。

继续阅读:第475章 退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