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退守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73,233

  李世民退兵了,退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且说当杨桐重归洛阳之后,线报传来,言说李世民已然退至蚌埠城。

  “继续严密监视,淮南李密的残部、河间的蒲氏以及江南,朕不想知道他们的君主在捣鼓什么,朕只要确切知晓他们的军队身处何方。大到整军,小到一伍,但凡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朝廷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乾阳殿中,杨桐将刚送来的情报置于案上,目光扫过几名紫晶阁密卫统领,神色凝重,一字一顿地说道。

  “陛下放心,我等定当不遗余力!”几名密卫统领齐齐躬身,语气坚定。

  “不是不遗余力,而是要不惜任何代价!此一战,关乎隋朝国运,容不得丝毫差错!”虽说依杨桐、岑文本、杜如晦所推测,李世民、宇文成都以及河间军回去之后,会围绕李密留下的地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但凡事就怕万一啊。这一仗,杨桐费尽心思分化诸侯,为的就是能集全部力量对付窦建德。一旦全面开战,绝不能出任何闪失。否则,要是在朝廷与窦建德酣战之时,后方李世民他们突然来上这么一手,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正因如此,杨桐此次对密卫下了死命令,各方军队的情报必须掌握得精准无比。

  “喏!”几名密卫统领齐声应诺,躬身领命后,各自离去。

  “陛下,克明先生和景仁先生求见。”一众密卫统领刚走不久,冯勇来到杨桐身旁,轻声禀报。

  “有请二位先生。”杨桐点头示意,不多时,杜如晦与岑文本并肩踏入殿中,来到杨桐跟前,躬身行礼。

  “都免礼吧。”杨桐摆了摆手,看向二人说道:“刚得到消息,李唐军已退至蚌埠城,想来不久便会退回其治地。如今我朝后方暂且安稳,唤二位先生前来,是想与二位商议商议接下来的事儿。”

  “陛下,如今窦建德屯兵于信阳,与河南大军对峙。依臣之见,我军应趁此时机,觅地渡河。若能截断窦建德的退路,便可前后夹击。即便不成,我军也可于河岸扎营。只是此番并无城池可倚仗,我军与窦建德相比,兵力不占优势,当寻机与窦建德决战。若能在此击败窦建德的这支主力兵马,往后收拾河北便轻松多了!”杜如晦躬身说道。

  如今的杨桐,可不是那历史上与窦建德交战时的李渊能比的。中原诸侯已被他击退,再无后顾之忧,朝廷可全力对付窦建德。河南现今有驻军六万,洛阳这边也能抽出两万兵力,加上徐世勣带来的三万南阳精锐,以及敖仓单雄信的万余兵马,杨桐此刻能够抽调出六万精兵与窦建德一决高下。

  虽说就算加上河南的大军,比起窦建德的二十万大军,仍少了近乎一半。但这已是朝廷眼下能够迅速调集的全部兵马,杨桐也无意再调集更多。毕竟诸侯虽退,他也不能不防备后方,就贸然去打这一仗。

  “我军该在何处屯兵?”杨桐领着两人来到一幅地图前,眉头紧皱,面露思索之色。他在洛阳附近寻了几处屯兵之地,却都不尽人意。

  “臣以为,应在此处屯兵!”杜如晦手指地图上黄河一带的某处,面带微笑说道。

  “济源?”杨桐听闻,不禁眉头一皱,心中暗忖,这不正是历史上李渊与窦建德交战之处吗:“此地会不会离洛阳太过遥远了?”

  济源地处凤翔,当地地势极为复杂,位于黄河的一道转角附近。除了黄河主流,还有诸多河水分支。过了河,便是金商境内,那边的人口已被迁至河南治地,故而如今附近一带人口稀疏。且此地距离敖虎牢关,足有近两百里之遥,即便顺河补给物资,也是困难重重。更何况一旦到了冬季,河水冻结,杨桐便不得不征发大量民夫来搬运粮草,毕竟这边可没有轨道。

  “这已是臣所能找到的最佳位置。”杜如晦摇了摇头,手指依旧指着地图,沉声说道:“陛下请看,此处除了黄河,还有数处水道,可作屏障。我军兵马不及窦建德,至少初期,应当借助地利优势,限制窦建德兵力的发挥。而从河南起,皆是一马平川之地,于我军不利。一旦我军占据此地,窦建德便相当于腹背受敌。且此地有大量支流环绕,窦建德兵马想要攻过来绝非易事,我军却可随时出击,袭扰其粮道。窦建德纵然兵强马壮,也绝不敢无视我军的存在。”

  “若他想保证粮道畅通,唯有退守孟州这一条路。届时我军便可合兵一处,在新安一带,与窦建德展开决战!”杜如晦微笑着说道。到那时,杨桐便能集结全部兵马与窦建德一战。虽说兵力是十万对二十万,但到了这般大规模的战争中,两倍的人数优势也并非绝对。

  “至于粮草,陛下无需担忧。”岑文本微笑着看向杨桐,说道:“这凤翔、金商一带,留存着不少世家门阀,其家资雄厚,足以支撑我军大军半年的供给。此前这些人资助联军,实乃谋反之大罪。若不想被朝廷追究,便只能破财消灾了。”

  诸侯起兵,随着李世民退兵,严格来讲,其实已然算是败了。毕竟连盟主李密都已覆灭,作为当初的支持者,这些当初坚决将杨澡赶出四郡的世家门阀,在为联军提供了大量粮草之后,如今作为失败者,不得不继续割肉。对此,岑文本毫无心理负担。

  既然算是一场投资,就不能只想着投资成功后的好处,还得承受投资失败的风险。若是这次朝廷战败,恐怕他们还得面对窦建德的压迫。毕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这些人都算是站在了朝廷这一边。

  杨桐忽觉这些人有些可怜,忍不住好笑地摇了摇头:“此事便交由景仁去安排吧。”

  “臣遵命!”岑文本躬身行礼。

  “传朕旨意,命徐世勣、尚师徒、新文礼、罗成以及刘黑闼即刻率领军队,启程赶往济源。单雄信自领敖仓兵马与我主力汇合,征调沿途船只,以供我军渡河,不得有误。”杨桐在诏书上盖上那传国玉玺,递给一旁的冯勇,说道:“令到之时,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喏!”冯勇接过诏书,躬身行礼后,匆匆离去。

  一日之后,屯驻于偃师的尚师徒所部、轩辕关外的徐世勣所部以及屯于敖仓的单雄信所部,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向着凤翔进发。朝廷在先后击溃河间、淮南兵马,吓退李唐军之后,首次正式展开反击。一时间,随着朝廷发兵反攻的消息传开,诸侯震动,纷纷将目光投向朝廷,密切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

  “李世民退兵!?”信阳,窦建德大营之中,待窦建德得知朝廷大举调动兵马之时,才惊觉随着李密、蒲剑的败亡,李世民竟然一仗未打便退兵了,这让窦建德怒从心头起。

  “混账东西!”窦建德猛地一拍桌案,李世民这一退,意味着河北军要直面朝廷的全力征讨。虽说窦建德并不畏惧,但那种被人背叛的感觉,着实让他心里极为不爽。

  “除此之外,日前山东传来消息,一直龟缩在胶东一带的薛万彻再度出兵,如今正与大公子交战,山东已有十余县沦陷。”审配面带苦笑,说道。

  “远德可有消息?”窦建德面色阴沉,问道。

  “自联军分兵之后,洛阳便再无消息传来,恐怕……凶多吉少!”陈昆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苦涩。

  “哼!”窦建德听闻,面色愈发阴沉,狠狠一拍扶手,说道:“此前拿朝廷没办法,皆因关城坚固。如今天子竟敢放弃坚城之利,主动出兵,我岂会怕他!”

  “主公!”张玄素将地图挂起,指着地图说道:“据细作探报,单雄信已在济源一带扎营。此地地势复杂,水道众多,天子恐怕是想借此处地利。彼虽兵少,却与河南守军形成夹击之势。若我军对天子大军不理不睬,粮道恐遭其袭扰。若分兵攻打济源,兵少难以抗衡朝廷大军,但若分出太多兵马,河南的秦琼定会趁机主动出击!”

  窦建德听后,皱眉看着地势,眉头越皱越紧。济源这地方不好打,河南的秦琼又坚守不出,只是坚壁清野与他周旋,短时间内,着实难以拿下。一旦自己全力攻打河南,就如张玄素所言,杨桐定会出兵袭扰粮道,绝不可能让他有机会全力攻打河南。而若是挥兵去打济源,能不能打得赢暂且不说,秦琼要是出兵攻其后背,窦建德也绝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处境实在尴尬,无论打谁都讨不到好。明明自己兵马远超朝廷,却被朝廷限制得有力无处使,这感觉,别提多憋屈了。

  半晌,窦建德看向众人,说道:“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放弃信阳,退守孟州!”张玄素斩钉截铁地说道。

  “退守孟州?”窦建德闻言,不禁眉头紧皱,心下思忖,这样做,岂不是向朝廷示弱?

  宋正本沉吟片刻,说道:“一进不如一退!继续留在信阳,对我军不利。退守孟州,不但能缩短我军粮道,朝廷若执意与我军开战,便只能离开济源,放弃有利地形。虽说他们很可能与河南大军合兵一处,使实力大增,但也让我军无需再有所顾忌。此战若胜,朝廷必定元气大伤,我军便可趁机收复河南,直捣洛阳!”

  “也罢,就依诸位所言!”沉吟良久,窦建德狠狠点头,拍板定案。

继续阅读:第476章 粮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