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桐并未即刻召见那五十名宫人、太监,盖因欲速则不达。昔日能使冯勇归心,实乃机缘巧合,兼施恩威之故,然此等良机岂会日日皆有?况杨桐今日于王世充面前尽显强硬,众人自不会皆如冯勇那般莽撞行事,对己顶撞。
欲感化此辈,获其成就点,不可操之过急,且先相处时日,探其品性,再行因材施教。至于所得成就点,若有更佳之选,自是求之不得;若否,便宜冯勇便是。
纵使将众人皆强化一番,太监终是太监,宫女亦为宫女,杨桐亦未指望彼等上阵杀敌,莫若集于冯勇一身,造就一超级太监,或能有所作为。且如此一来,忠诚度无需担忧,杨桐亦可放心遣其为双面间谍。
杨桐至院中演练虎拳,十二招式过后,隐隐觉昨夜于虚拟战场力斩隋军一事,似令己之精气神有所异变。虽能力值未见显化,然今日习练此拳,竟有难以言喻之奇妙感受。
此拳施展开来,更为流畅自如,仿若上瘾,难以停歇。俄顷,杨桐似有所悟:猛虎下山,气势磅礴,既为模仿虎态,仅效其形而不得其神,终是未得要领。虎之精髓,在于百兽之王的威严,目光所及,能令百兽胆寒,敌者未战而心怯,此乃真虎之威。想来自是系统所言,己仅得虎拳之形,未入其神髓之意。
杨桐于脑海中竭力搜寻记忆,此身前身曾见裴元庆,彼时记忆之中,对裴元庆敬畏有加。虽裴元庆平日因顾忌天子之威而敛其锋芒,然其目光所至,那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慑仍令前身不敢直视。虎将之名,果非虚传。
相较之下,秦琼虽亦有煞气,然较裴元庆逊色颇多。单从记忆探寻,杨桐便能觉心颤,若直面真人,不知是何情境。不经意的目光竟能使前身心生阴影,真不知是该叹猛将威名远扬,还是前身太过怯懦。
杨桐心中,竟隐隐期待夜幕之降临。
晚膳既毕,孙武依例为其讲解兵法一时辰,而后,杨桐依己所求,踏入梦境战场。此回,他将以小头目的身份临阵,虽相较于万人之战,一小头目率十人不过沧海一粟,然对连续十余日皆于奔逃与暗箭中求生的杨桐而言,有此十人追随,亦算有所进益,自此便可逐步磨砺自身统率之能。
战场依旧,杨桐身畔,十名匪军自发汇聚。然匪军之中,弓箭手实属稀缺,十万之众亦未必能集千名弓手。故杨桐麾下,尽是些面容饥黄的匪军士卒。
至于兵器,唯有两把残损环首刀、一把长枪、三把锄头、两把耙子及两根扁担。观此兵器,便知此军出身草莽,乃是农民起义之师。
杨桐深知,己方非为统帅,纵人数占优,然依统帅之能,妄图取胜,无异于痴人说梦。当下首要之务,乃是竭力存活,再图杀敌。
“全军冲锋!”
俄顷,杨桐接获上方大头目之号令,此令与往昔无异,杨桐亦司空见惯。见周围人马涌动冲锋,杨桐遂指挥己之十名部属,往敌军兵力稀少之边缘潜行。盖因敌方弓箭手数量有限,一次齐射难以覆盖全场,人数愈少之处,受箭雨眷顾之概率亦愈低。
须臾,匪军阵中零零星星射出箭簇,稀疏散落于敌军阵营,皆被前方盾手轻松格挡。
继而隋军摆下方阵,弓箭手矢如雨下。杨桐历经多场战阵,于战场生存之道已颇有心得。开战伊始,便刻意规避敌方箭雨可能之落点,两军交锋之前,杨桐所率十人竟无一折损,全员满编。杨桐亦挽弓搭箭,频频射击,然收效甚微。混战未启,有盾牌庇佑,此等零星箭矢实难破防。且杨桐亦非神箭手,一箭射出,往往不知所踪,不过依样开弓放箭而已。
实则在隋末冷兵器交锋之中,对普通弓箭手准头之要求并非严苛,如对面隋军所为,只需方向大致无误即可,所求者,乃是覆盖性打击。唯武将或有追求精准者,普通士卒则无需于此精研。
而系统于杨桐之武力训练,现今唯授一套虎拳以强身健体,至于战斗技巧、兵器运用,尚未开启。
此际,杨桐既为统帅,自不能如往昔般于战场四处奔逃躲避。虽已竭力周旋,然正面交锋终难避免。
“吼~”
一名隋军什长慧眼如炬,识破杨桐头目身份,怒吼一声,率部众奋勇冲来。杨桐躲避良久,约一刻钟后,战斗终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
“稳住!保持阵型!”杨桐张弓搭箭,欲射杀那什长,然箭出之后,却诡异地贯穿一名普通士卒胸膛。此刻,杨桐亦无暇再以弓箭从容杀敌,遂弃弓在地,抄起一把环首刀,朝着什长疾冲而去。
狭路相逢,勇者为胜,此正其时。
“锵~”
两柄环首刀相交,火星四溅。杨桐但觉一股雄浑之力汹涌袭来,不由自主后退一步。此什长之力,较昨日林中所毙隋军更为强劲,然对方亦未得趁势追击之良机。
“先斩此人!”杨桐深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之理,虽己身未能建功,然麾下尚有人马可供驱策。当即一声令下,长枪手手中破旧长枪如毒蛇吐信,直刺什长胸口。什长慌忙侧身闪避,此时杨桐已缓过气来,趁其不备,绕至侧面,手起刀落,斩下什长首级。
“杀!”
什长既死,敌方人马瞬间阵脚大乱。杨桐趁势如猛虎入羊群,率部众冲入敌阵,刀枪扁担齐施,将失去指挥之敌军打得七零八落。杨桐亦趁乱令部下更换精良兵器,自地上拾起一面盾牌,随意一挡,便将来犯之刀盾手攻势化解,顺势一刀将其斩杀。
杨桐于此刹那,似有所悟。战场之上,虽杀声震天,混战一团,实则皆依特定规则运行。匪军以小头目为核心,十个小头目簇拥一大头目,仿若己之十人小队相互协作,十个小团队亦相互配合,构成一大团队协同作战。
然己方大头目能力平庸,战至此时,十个小团队已被敌军分割,各自为战。而隋军那边,配合默契无间,杨桐刚击溃一小队敌军,旁侧立刻有援军赶到。此次杨桐运气欠佳,所率人马顷刻间被砍倒两人。
“后退,集中于此!”杨桐此前率众人击败一支隋军小队,并令部下装备升级,显已获众人信任。闻杨桐召唤,众人迅速向其靠拢。杨桐一手持盾,一手持刀,与另两名持盾手下并肩抵御敌军攻势,身后长枪兵则从旁侧刺杀,费尽周折,终将两支敌军小队之什长击毙,敌军队伍亦被冲散。然此时,杨桐身边仅余他与两名长枪手。
“大胆逆贼,竟敢伤我将士!”杨桐方松一口气,正欲携两名手下遁走,前方隋军突然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一阵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杨桐抬头望去,只见一名武将纵马疾驰而来,手中倒拖一把铜长刀。人马未至,杨桐已觉胸口如遭重锤,气息一滞。然事已至此,退无可退,唯有拼死一战。
令杨桐无奈者,乃是两名部下已被敌方武将气势吓破胆,见其杀来,竟弃械而逃,口中大呼小叫。
“我了个擦!”杨桐此刻真恨不得回转身去,先将这两名猪队友斩于刀下,然时间紧迫,已不容他如此行事。劲风吹拂,对面武将已连人带马如旋风般冲至眼前。杨桐虎吼一声,侧身闪避战马冲击,同时手中盾牌奋力向前推出,欲格挡对方长刀。
“嘭~”
杨桐只觉眼前一花,手中木盾已被长刀整齐劈开,而后意识陡然回归肉身之中。